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上海:都市想象与日常生活的更张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上海:都市想象与日常生活的更张

  • 作者:姜进 主编
  •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 ISBN:9787532656523
  •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7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从清末民初这个新都市成型之初开始,讲述了20世纪上海与中国现代性的故事。自晚清以来,在黄浦江畔的滩涂和农田之上,一座大都市拔地而起。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龙头城市,激发着人们对于都市繁荣昌盛、现代化优雅生活、工作和赚钱机会的无限想象和憧憬。现代上海将中国近代天翻地覆的现代化转型浓缩在了这座城市短短一个半世纪的成长过程中,凝聚在她那独特的都市空间和景观中,体现在她的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的变迁中,也见证了都市社会新的技术、组织形式和人际网络的形成。这是一部关于一个都市的传记。从她的出生到成长演变,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特点,一些动人的故事,我们希望揭示的正是城市的这些日常及其背后的现代性逻辑。
    文章节选
    后记
    终于到了写后记的时候了。这本论文集缘起于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史研究**与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的一项合作研究项目,标题为“上海:世界城市的想象与日常生活之更张”。本书是这个研究计划的一项主要成果,也是*终成果。首先要感谢的,是促成并深度参与了这项合作研究的耶鲁大学**教授、时任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的肖凤霞女士,以及时任该所学术秘书的余国良博士,在两位学者的策划和支持下,上海史研究成为该所全球史研究的一部分而拥有了跨越国界的意义。在接下去的数年里,上海史研究**进一步与哈佛燕京学社合作,形成了剑桥、香港、上海三地合作交流的模式,产生了一系列的成果,本书是其中的一项,为三方合作研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此我要感谢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哈佛大学政治系裴宜理教授的深度参与以及她领导下的哈佛燕京学社为此项研究所提供的大力支持;感谢哈佛燕京学社副社长兼项目经理李若虹博士及学社各位行政人员**率的支持和帮助。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史研究**的诸多同事和朋友都参与了此项研究,张济顺、许纪霖、王笛、冯筱才、刘昶、李世众、唐小兵、阮清华、王燕等作为作者和遂昌会议与谈学者对本书有所贡献。本书的作者有三分之一是在北美和日本大学任教的杰出学者,还有多位国内大学不同学科的都市研究学者,体现了国内与国际学术的交流与同辉。在此一并致谢。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近现代史的历届研究生也以各种方式参与了此项研究。大家一起承担了繁杂的会务工作,林存秀、黄蓓蓓帮助整理了会议记录,王骏光、王胡伟帮助编辑校对了书稿。更可喜的是,同学们在参与当中成长,积极撰文参会,赵莹莹、王书吟、黄蓓蓓、王瀛培加入了本书的作者行列。
    感谢上海辞书出版社一直以来对上海史研究的大力支持。出版社以《辞海》的编撰为标准,拥有一支高度专业化的编辑队伍,也富有精益求精做书的精神。出版社史地编辑**主任王圣良编审的眼光和耐心,本书责编陆琦杨的辛勤劳动,是本书出版质量的保证。深表感谢。本书是《娱悦大众:民国上海女性文化解读》(姜进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的姊妹篇。《娱悦大众》由当时出版社的副总编余岚和此书责编王继红两位女将把关操作,做成了一部十分漂亮的书,恰如其名。其实连书名都托余岚所赐,十分得当。我的博士生李斌充当了此书的文字编辑,在王继红的指导下,一遍一遍地看书稿和校样,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当时因为我的疏忽,没有后记,没能对这几位功臣表达感谢,一直耿耿于怀。现趁此姊妹篇出版之际,郑重致谢,聊补过去的遗憾。
    过去的十多年,见证了中国学术国际化的一个高潮。在**改革开放的总体格局中,人文社会研究学科在本世纪之初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国际合作的一个高潮。地处上海、有着深厚人文社会研究底蕴的华东师范大学在此浪潮中领风气之先,与欧美日韩**学府及其学者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合作。我于2004年从美国回到母校任教,正逢其时,遂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学术开放的潮流中,成为中国学术走向国际的一个践行者,与有荣焉。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和教育部985计划对此项研究以及使此项研究成为可能的国际学术合作交流的大力支持,使这本文集有幸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众多成果中的一项。 当我写下这篇后记时,美国大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民主党候选人拜登与现任总统、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之间处于胶着状态,胜负未卜。在过去四年的特朗普任期里,美国传统孤立主义有所回潮,特朗普政府屡屡从国际组织中“退群”,特别对中国推行孤立和对抗政策,而欧洲也有右翼民粹主义回潮,再加上新冠病毒瘟疫在各大洲蔓延,全球化浪潮遭遇逆流,世人对世界前途不无担忧。在此时刻,这本文集的出版,与世界大局而言微不足道,但对文集的作者、与谈学者和主编来说,仍不失为个体亲身参与全球化过程的一个见证。是为记。 姜进
    写于淮海鑫城苑小楼书斋
    2020年11月4日
    目录
    目 录 导言 姜进 **部分 都市初长成——空间、景观、人群 “十里洋场”与“独上高楼”:民初上海遗民的都市想象与生活世界/陈丹丹 从“隐逸”到“入世”——徐园与近代上海绅商的变迁(1883—1919)/赵莹莹 “盛出丧”:民初上海城市景观与大众的兴起/何其亮 第二部分 都市渐繁华——新经济、新生活、新身份 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民国早期上海经济学知识的生产/[美]顾德曼 阔太太的上海租界生活——庄德华一瞥/王燕 牛奶与近代上海都市想象——从施蛰存小说《牛奶》谈起/王书吟 第三部分 都市新文化——性别、女体与艺术变迁 流行与荣耀——梅兰芳京剧改革的都市性与民族性(1913—1938)/黄蓓蓓 从《妇女杂志》广告看女性日常生活的更张(1915—1931)/王瀛培 海上繁华:月份牌画里的民国与世界/陈瑞林 第四部分 都市社会——组织、技术与日常生活 城市知识精英与“权力的文化网络”:以北京为比较背景的近代上海地方社会(1900—1937)/许纪霖 “与鬼为邻”——上海寄柩所内的难民生活(1947—1949)/阮清华 社会性别、技术条件与上海计划生育的开展(20世纪50—60年代)/[日]小浜正子 上海美食街的诞生:云南南路和小绍兴鸡粥店叙事/[日]岩间一弘 第五部分 进一步的讨论 都市想象、日常生活与政治经济:遂昌会议讨论辑录/整理:林存秀 黄蓓蓓 姜进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