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里程碑文库|哈德良长城:罗马帝国的荣光与文明世界的尽头
QQ咨询:
有路璐璐:

里程碑文库|哈德良长城:罗马帝国的荣光与文明世界的尽头

  • 作者:(英)阿德里安·戈兹沃西 著,大婧 译,未读 出品
  •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 ISBN:9787540258245
  •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绵延近八十英里、横贯英格兰北部的哈德良长城,是现存规模*的古罗马帝国建筑遗址,历来被认为是帝国的尽头,是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 有人说罗马人修建它是为了抵御外敌骚扰,也有人说是为了彰显帝国的力量和财富。但真相到底是什么?在本书中,**英国历史学家阿德里安·戈兹沃西,将带领我们游览这座备受游客欢迎的遗址,拨开围绕在它四周的重重迷雾,从传说中筛选出事实,穿越回古代罗马的极盛时代,重新审视“五贤帝”的文治武功,以及更重要的——走近那些曾在长城上生活过的士兵与平民。
    文章节选
    序言
    “就在你以为自己已经到了世界尽头的时候,遥望远空,一缕烟雾由东向西飘散于视野之外。你继而将视线投向下方,目之所及是住房与庙宇、商铺与戏院、兵营与粮仓,而在它们背后,永远在它们背后更远一点儿的地方,还匍��着一条绵延起伏、若隐若现的塔楼轮廓线。那就是长城!”
    “啊!”孩子们赞叹地深吸一口气。
    “不必忍住你的惊叹。”帕尼修斯说,“随鹰旗征战一生的年迈士兵也常说,帝国之内再没有一处景致能比得上**眼见到的长城!”
    我想,正是在父亲为我兄弟二人读这段睡前故事时,我**次“目睹”了长城。近几年,吉卜林不算是非常热门的作家,不知道还有多少孩子听过或读过他的《普克山的帕克》(Puck of Pook’s Hill),但我记得小时候很爱听这些英格兰历史故事,尤其喜欢第三十军团百夫长帕尼修斯讲述自己经历的前三章节的大部分内容。对我而言,罗马人总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们曾涉足我生活的土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显得更真实,好像也成了“我的”历史的一部分。帕尼修斯是个讨人喜欢的英雄角色。他是一名罗马军官,就像19 世纪末印度那些**英国中尉一样,他的故事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冲突和战争,足以激发男孩们的想象力。现在重读他的故事,其实有些内容不太合理,比如几个世纪前的维京人戴着“有翼帽”现身,开始统治皮克特人,并带领后者逐座占领塔楼,试图拿下哈德良长城。然而,这是在吉卜林的故事中经常能见到的情节,你能感觉到他抓住了某个时代或地点的精髓,帕尼修斯的故事也是如此。哈德良长城其实没有故事中写的那么高,现在的长城附近也找不到罗马战场的踪影,事实上,就我们目前所知,到4 世纪末,也就是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长城各要塞附近的平民定居点数量大不如前,甚至可能已完全消失,大部分塔楼也被拆毁了。但即便如此,在吉卜林的笔下,那些从境内各地迁至罗马帝国北方边境的士兵和平民,还是构成了一幅喧嚣生动的生活图景。而这些画面,或许反映出关于长城的许多历史真相。
    听过帕尼修斯的故事后,我在几年时间里阅读、了解了更多哈德良长城的事。很小的时候,我就读过快乐瓢虫童书系列的《恺撒大帝与不列颠尼亚》(Julius Caesar and Roman Britain)。那本书封面和封底的内页(封二、封三)上印着地图,那时我会把地图文字标识上的大写“H”划掉,把“Hadrian’s Wall”(哈德良长城)改成“Adrian’s Wall”(阿德里安长城),当时觉得还挺有意思。后来,我又读了更多相关的严肃学术作品。至于我**次亲眼见到长城,还是在一次去苏格兰北部家庭度假游的归途中,我哄爸妈绕道回家,这才有机会参观长城。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在阅读,仍然在学习,也曾多次拜访哈德良长城的各处遗址,但透过帕尼修斯讲给孩子们的故事,我*初对长城的那一瞥,总是在脑海里浮现。在我们这些对古罗马和罗马军队感兴趣的人看来,哈德良长城很特别,对更广泛的群体而言也是如此。
    哈德良长城长达73 英里(118 千米),横跨不列颠北部,连接东、西海岸。尽管哈德良长城已是极其壮观,足以令人印象深刻,但与我们熟知的、中国那座复杂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相比,仍然相形见绌,在役时间也短于后者,“仅有”三个世纪。哈德良长城作为当时罗马帝国的边界线,盘踞在不列颠尼亚行省边缘,沿大河而建,横越高山沙漠,但也只是当时罗马帝国边境管控和防御体系的一小部分,统治广袤帝国的罗马皇帝们对它并不上心。
    上面提到的这些都是真的,但哈德良长城仍然特别,因为它与罗马帝国其他边**截然不同。没有哪处边防设施的规模如它这般宏伟,规划如它这般精细;也没有哪处景致如它这般在一方小小区域内,为考古学留下如此多的遗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眼中的哈德良长城之于罗马世界的意义,一定比当时罗马人眼中的长城对他们的意义重要得多,就如同罗马帝国的另外两个小地方——更庸俗的庞贝古城和更精致的赫库兰尼姆古城一样。这两座城市的遗址都因天灾而得以留存,且因其完好程度而受到举世瞩目,也因此塑造了我们对古罗马城市生活和艺术的想象。
    失落的古代文明何其多,所以那些幸存至今的遗址于我们而言往往比于其当时的居住者而言重要得多。1987 年,哈德良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5 年被合并入“罗马帝国边疆”世界文化遗产),足见其重要程度。尽管长城实体超过90% 的部分如今都已不可见于地表,但它仍是罗马帝国留下的*宏大、***的遗址之一。
    目录
    序言 01 不列颠尼亚: 帝国的前哨 02 哈德良的为人、为帝和宏伟计划 03 长城的建造与驻守: 军团和辅助部队 04 新部署: 从安东尼· 庇护到塞普蒂米乌斯· 塞维鲁 05 解析哈德良长城 06 要塞与城镇: 士兵与平民 07 长城上的生活 08 哈德良长城的运作: 解读证据 09 时代的变迁与帝国的终结 10 拜访哈德良长城 **阅读 相关事件年表 附录 致谢 图片来源 注释 译名对照表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