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山东公务员考试用书中公2022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题库系列必做习题集申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山东公务员考试用书中公2022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题库系列必做习题集申论

  • 作者:李永新
  •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133043
  •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01日
  • 页数:140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公版·2022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题库系列:必做习题集申论》本书按山东省考申论考查题型设置五章内容,在全面分析历年考试真题的基础上,将其中所涉及的核心考点进行细致拆分、优化重组,帮助考生在紧张的备考阶段有效掌握高频考点。书中所选试题按考点进行划分,题目典型全面、针对性强,每道试题均提供对应字数的格子纸,让考生真正实现科学训练。
    文章节选
    章归纳概括题
    考点一归纳概括单一要素
    习题1——概括做法
    给定资料
    “26床的小框目前是橙色的,代表着滴速过慢,需要立即处理。”见状,护士小杨立即调整了流速,小框很快变成了绿色,流速恢复了正常。“滴、滴、滴”,小杨随身携带的智能挂表又响了起来,“哦,11床有情况”,小杨从容地前去处理……“哎呀,现在方便多了。以前挂号、门诊就诊、检查室分诊台预约就诊、排队等候检查……做个检查很麻烦。今天,我用‘掌上医院’App提前预约了生化全套和心电图,省心省力,检查速度特别快。”前来看病的黄阿姨介绍道。原来,K镇卫生院在县人民医院的帮助下,建立起了“智慧**系统”,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预约挂号、在线询医问诊等操作,实现了就医全过程的智能化,极大方便了居民就医。
    “我有点胖,要多到公园里的智慧健身长廊走一走,用健身器材锻炼锻炼,这样身体才能更健康。”K镇居民老夏说,“这个智慧健身长廊很‘洋气’,会‘说话’能‘计数’,还能根据年龄、性别以及身体状况**合适的健身器材,神奇得很。”为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用智慧体育赋能健康生活,K镇试点在部分公园里安装了一些智慧体育器材,如智能太空漫步机、腹部训练机、智能扭腰器、智能转盘等。每个设备都配有太阳能遮阳棚,还有专属的二维码和显示屏,并铺装了防水防滑地胶,居民健身不仅不会被日晒雨淋,还可以查看自己的运动数据,累了还可以听歌放松。“我们就是要以人为本,让居民享受到运动的快乐,进而热爱健身。”K镇党委赵书记说,“现代人的健康,绝不仅**于没有疾病伤痛,更要增强体质。我相信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
    “一机在手,养老无忧。”这是K镇智慧养老服务**的宗旨。“叮铃铃……”K镇智慧养老服务**的电话铃声响起。“我感觉很不舒服,咳得厉害。”打电话的徐奶奶因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急需救助。通过该**的“智慧养老”平台,自动定位、问询,联络医院、救援人员、家属,这一系列救助工作可以在几分钟内同步展开。徐奶奶被迅速送到了医院,经抢救稳住了病情。如今,像她这样享受智慧养老服务的老人,在K镇越来越多。近年来,K镇致力于打通养老服务的“后一公里”,为老年人提供“触手可及”的智能化服务。只需按下专用手机上的紧急求助键,就可获得紧急救援;通过互联网点单,“助老员”可以上门为老人服务。对于居住地较为偏远的独居老人,K镇则采取了邻里互助的助老服务模式。“助老员”一般由居住在老人家附近的青壮年担任,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立即启动紧急救援,让这些特殊的老人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带来的**和便利。家住K镇东来社区的唐大爷近常去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驿站的健康检查室。因为驿站近添加了一台**一体机测试仪,让他能实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像唐大爷这样经常来检查室“报到”的老人,他们的健康数据信息,在征得本人同意后,已被上传至K镇智慧养老服务**及各医院共享。据统计,因数据反馈完整和医护人员抢救及时,仅今年上半年,K镇就有数十位老人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归纳K镇打造智慧健康生活的主要做法。(15分)
    要求:全面准确,层次清晰,不超过300字。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00字
    习题2——概括特点
    给定资料
    1黄大发,1935年11月出生,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半坎组人,195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现任团结村名誉村支书。
    草王坝曾缺水严重,村里人去近的水源地挑水来回也要走两个小时。1958年,黄大发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他许下承诺“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这句话成了黄大发的人生信条。于是,由公社牵头,村里组成施工队,在黄大发的指挥下,开始修建“红旗大沟”,打通隧道建成沟渠,引来大山背后的螺丝河水。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只打通了116米长的隧道,水渠后来被废弃。但黄大发并没有放弃,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念头: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问题,改变贫困现状。1989年,54岁的黄大发向组织申请到枫香水利站跟班学习水利知识和开凿技术。
    经过多方奔走和申请,1992年年底,修渠工程终于立项。第二年正月初三,水渠工程冒着大雪开工。黄大发既当指挥长又当技术员,年近六旬的他总是冲在前面。在修擦耳岩段时,一处倒悬的崖壁成了难题,黄大发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吊下悬崖测量。修渠期间,黄大发的女儿和孙子相继因病去世,他承受着悲痛,坚守在修渠一线。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河水次满满当当地流进草王坝村。
    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0多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改善了当地的生活条件。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称黄大发为“当代愚公”。
    2走近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能看到该村花果山的峰矗立着一座99米高的“干”字碑,这是大梨树村的标志性建筑。大梨树村老书记毛丰美曾说:“99米高意思是要‘久干’,富了也不能忘了干。”这就是毛丰美提出的“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干”字精神。
    40年前,大梨树村是辽东山区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干就有希望,不干就没有出路!幸福不会从天降,只有甩开膀子加油干!”在老书记毛丰美的带领下,大梨树人凭借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硬是把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为现实。
    开发荒山,修造梯田,建设万亩果园,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推动农工商贸齐头并进……毛丰美领着大梨树人“干”出了一片新天地,走上了富裕路。大梨树村一跃成为“辽东村”“全国文明村”。
    毛丰美没日没夜地干,硬是把一个穷山村“干”成了富裕村。村里经济发展好、村民生活好,上级领导都看在眼里,要提拔毛丰美当乡长,他拒绝了,后来领导又要选他当主管农业的副县长,离不开大梨树村的毛丰美还是婉言拒绝了。毛丰美主动放弃被提拔的机会,甘愿和乡亲们一道致富奔小康。
    “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过日子,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梨树人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一产上求“新”、二产上做“深”、三产上提“质”,打造以旅游为核心、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推动新一轮富民强村的进程。
    毛丰美的儿子毛正新说:“‘干’字精神融入父亲的一生。我4岁时,父亲正带领大梨树村村民创业,披星戴月地干、日复一日地干。家对于他是陌生的,也是亲切的;我对于他是陌生的,也是亲切的。我小的时候贪睡,很难跟父亲见面,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
    3李保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南林学院农学博士。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椅子还没有坐热,他就响应学校号召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他30多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以大山为家,以百姓为友,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尽职尽责地为山区百姓服务,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把毕生心血奉献给了太行山脉。
    因为常年奔波,生活没有规律,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李保国先后患上了重度糖尿病和重度疲劳性冠心病。平日里,李保国开车往返奔波,他的妻子郭素萍就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替他接电话、打电话,到基地后把药准备好,看着他吃下去。
    “我阻拦不了他继续拼命,只能跟在他的身边照顾他。出门我一般都带够一周的药量,有时候事儿连成串儿,超过一周了,就得回保定取,然后坐火车再赶回去。”回忆往事,郭素萍说。
    “在家多休息吧!别这么拼命了!”周边的人也纷纷劝李保国。郭素萍也劝,总是催他上医院,可他却说:“人活着时要有事干,没事干,不就精神空虚吗?你不知道我在底下跑着有多享受。”
    熟悉李保国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通讯录里超过三分之一的号码是普通农民的。无论何时何地,每位素不相识的农民打来电话,他都会耐心地接听解答。
    “井陉核桃”“曲阳核桃”“平山苹果”……李保国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奇怪的名字。“这些都是农民打来的电话,实在听不清他们的姓名,就这么先记下来。不管认识不认识、果园规模大小,只要咨询到李保国头上,他就没有糊弄过,都是真心实意地帮着解答、帮着管理。”郭素萍说。
    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35年,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致富专家。他攻坚克难,用科技的力量让穷沟变富,让荒山变绿。他把家搬到了大山里,为拿下扶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找到脱贫致富的“金钥匙”,矢志不渝,久久为功。他置小家于不顾,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无私无悔地在扶贫攻坚的前线奉献,直到2016年4月10日凌晨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努力奋斗。
    作答要求
    概括“给定资料1~3”中典型人物的特点。(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50字。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50字
    习题3——概括可行性条件
    给定资料
    杨家村是深度贫困村,经过几年的努力,村里绝大多数贫困户已经脱贫。为了稳定增收,村“两委”决定利用山清水秀的资源环境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年初,在政府和帮扶单位的专项资金支持下,杨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顺利开工。水泥道路通村入户,古建民居修葺一新,竹木栅栏、青石台阶、小桥流水,让这个昔日的深度贫困村华丽转身,好似世外桃源。
    村里漂亮了,可是家居环境改善却是个“老大难”。走进老百姓家里一看,庭院乱堆放,灶台藏污垢。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但是村民认为这是自家的事,村干部管不着。这时,来自省建筑装饰集团公司的驻村书记小梁为村里精心设计了一套解决方
    目录
    章 归纳概括题 考点一归纳概括单一要素 参考答案 考点二归纳概括多个要素 参考答案 第二章 综合分析题 考点一解释分析 参考答案 考点二评论分析 参考答案 考点三启示分析 参考答案 考点四关系分析 参考答案 第三章 提出对策题 考点一单一型对策 参考答案 考点二复合型对策 参考答案 第四章 贯彻执行题 考点一宣传演讲类 参考答案 考点二方案建议类 参考答案 考点三观点主张类 参考答案 考点四总结说明类 参考答案 第五章 申发论述题 考点一命题作文 参考例文 考点二主题作文 参考例文 考点三话题作文 参考例文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