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预见中国:中国功夫洞见中国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QQ咨询:
有路璐璐:

预见中国:中国功夫洞见中国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 作者:[美] 龙安志(Laurence Brahm)
  •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ISBN:9787515829920
  • 出版日期:2021年08月01日
  • 页数:228
  • 定价:¥49.9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功夫是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功夫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其所体现的中国文化和中华美德,对我们的幸福生活有很大借鉴意义。 多年来,作者通过大量实地走访研究,采访了少林、太极、八卦、形意、咏春等知名流派的代表人物,进而提炼出功夫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哲学的十二个维度:忍、根、忠、敬、和、易、平、中、空、无、实、武。十二个章节分为三组,即本书的三个部分——天、地、人,象征****。作者认为,中国功夫的本质并非好勇斗狠,而是勇于奋斗,勇于拼搏,也是充分释放潜能,从而达到“功夫不是格斗的艺术,而是停止格斗的艺术”之境。
    文章节选
    导言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5000年悠久的历史赋予它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三皇五帝、三教九流、三山五岳、五湖四海洋溢着属于中国文化的****的迷人魅力。 那么,当我们面对如此璀璨、如此磅礴的中国文化宝藏时,究竟应该从哪里入手了解呢? 实际上,不论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还是一个做学问的研究专家,都很难讲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 致力于文化研究的学者可能穷其一生细细研究中国文化聚宝盆中的其中一块瑰宝,却仍研究不完。而我,非但不是穷经皓首的文化学者,更是一个外国人。虽然身为外乡人,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几十年光阴让我发现,通过学习中国功夫可以非常快速地切入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这是因为中国功夫涵盖了诸多中国传统文化要素。 走进功夫,我逐渐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让我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我相信,无论是外国友人还是中国的青年一代,要想了解这些宝贵的文化价值,都可以通过积极锻炼身心,了解并学习一门中国功夫来获得更深的感受。 要知道,中国功夫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年轻人可以练硬一些的功夫,而相对年老一些的长者则可以选择慢的功夫修养身心。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于它由内而外散发魅力。练习功夫,不仅对人们的身体有益处,而且能帮助人们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领悟做人做事的方法,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些方法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生意场上,还是国际外交上,都会对人有所帮助。 我的寻找功夫之旅 在来到中国,走进中国功夫之前,我其实已经接触了其他类型的功夫。 40年前,在我的故乡夏威夷,我便开始了空手道的学习。那个时候我的师父是船越老师,他是黑带十段拥有者,也是松涛馆流空手道的嫡系传人。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当时对我说,“如果你想了解空手道的起源,那么你必须要去了解少林功夫”。跟着他学习空手道的那段时间里,他反复强调空手道发源于中国的少林。时间长了,我的心中埋下了好奇的种子,我想要亲自找到少林,找到神秘的功夫源头。因此,为了探寻功夫的起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我便来到了中国,开始了我的寻找功夫之旅。 经过长途跋涉之后,我终于来到传说中的嵩山少林寺。那**,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我穿过一棵棵葱郁的古树,来到了挂着少林寺牌匾的大门前。我并没有撑伞,而是戴上帽子,任由雨滴落在身上,穿梭在一片雨雾迷蒙中。那一刻,天地之间笼罩着青灰色,把人的思绪带回千年以前,颇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感觉。我拾阶而上,站在离“少林寺”三个大字近的地方,摘下帽子,驻足片刻,便推门而进。 在少林寺,少林功夫第三十一代传人释德扬大师带着我参观浏览,一路上向我讲解少林寺里面各个塔林和石碑的历史。我受益颇深。他见到我双手合十,表示尊敬,之后便带我参观弟子练功。我看到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攥着拳头,发出吼声,动作整齐划一,干净利索。与小弟子不同的是,我在释德扬身上看到了岁月沉淀在少林寺留下的宁静和淡泊。透过他的眉眼,我彷佛看到千年以前的江湖故事。 释德扬说:“我们都说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遍天下。我们少林寺(僧人)是通过练武来修炼身心,我们不但不是为了打,而且是为了不打。在这个世界上有空手道、跆拳道、唐手道、咏春,它们都一致认同它们的根源就是在这里,在少林寺。这个地方现在有来自于世界各国的少林弟子归宗朝圣。” 通过他的指点,我发现少林寺斑驳的墙壁上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上面刻画着五百罗汉。而少林弟子们就是在一个有着如此深厚历史积淀的地方,每日习武。少林寺的环境与其他的现代武馆迥然不同。这里没有被刷得很白的墙壁,没有现代化的高科技练功服。一切都是古朴的、散发着古木香气的。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座石碑前。大师对我说:“(我们)现在看到的通石碑是世界唐手道协会来归宗认祖。”这之后,他还带着我参观了其他的碑刻,他解释道:“这是元朝的,日本的僧人邵元在少林寺求法学习二十多年。也有记述空手道包括我们中国的僧人在元明时期到日本,到暹罗(泰国的旧称),到琉球,到高丽这一带去传播少林武术,这些都是有资料记载的。如果你观察空手道的动作就会发现,它们有很多技巧非常直接,比如你的出拳以及在**空手道中的圆周运动,所以如果你观察会发现它是南少林和北少林的结合,所以它的来源很明显。” 在塔林脚下,有一些少林弟子练习功夫,释德扬不断纠正弟子的动作,并且告诉他们要“看前方,平稳呼吸”。 我从少林寺之旅中受到了很多启发。这之后,我又设法找到了许多位功夫大师,向他们请教功夫的历史和传承。 有一次,船越松涛馆空手协会主教练船越義延,也就是我小时候练习空手道的师父船越的儿子跟我讲:“真正传统的空手道,起源于少林寺。船越义珍把它从少林寺带到松涛馆并加以改造。松涛馆流空手道是一种赤手空拳的格斗术。初的空手道是根植于少林拳法,因此被称为唐手。冲绳岛历史上是一个三教九流的汇聚之地,在贸易、艺术和政府等领域有各种各样的互动。当外面的人来到冲绳岛以后,他们通过武术交流思想,然后一些冲绳人就去了中国,所以当时有很多往返之旅。” 不仅如此,第13届全运会空手道女子个人**、第33届SKIF全日本锦标赛优胜者崔宇,也是我平时的练习伙伴,她经常对我说: “空,这个字源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唐手是受中国武术影响的,但是它并没有受日本本土武术影响,或者(影响)很少很少。我们再往前溯源的话,就是要看中国和我们刚说的发祥地琉球群岛的关系。这样去看它的历史,才能知道它到底是不是从中国去的。少林流或者少林寺流,这两个流派现在在冲绳还有,就是我们说的这个南少林、北少林那个少林。它并不是说完完全全继承了少林的功夫,但它肯定是受其影响的。然后我问过当地的老师,简单的说法就是,大家觉得南少林是对他们影响的,或者说武功在全世界范围之内都是影响很大的,所以他们就把这个流派叫少林流,或者少林寺流。有从中国到琉球的人,琉球也有去过中国的人。” “空手道从中国走出去,从我的**走出去,现在好多谈到刚柔流空手道,主要是福建一带,因为我们跟白鹤拳算同源。比如说东恩纳宽量(冲绳刚柔流空手道宗师)是先到过北京,(有关)武术的记载是到了京师然后去的福建。非常有名的是佐久川宽贺(琉球**的武术家),佐久川宽贺也是在北京,而且待了很久,他后染病去世在北京。有史书记载他学的是八卦掌,拜的(老师)应该是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他只学了八卦掌,或者说他中间接触了别的武功,他还和其他的人学过,空手道并不只受白鹤拳影响,所以这些空手道型里面,你能看到所有的中国元素在里面,一定是它受了(中国武术)很多的影响。” 从这些老师们的谈话中,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少林功夫的发展渊源。我也知道了这些老师们并不认同空手道发源于日本的说法,而是认为空手道发源自中国。从前,琉球的前辈到中国学习、切磋,然后再回到琉球,由此形成极为密切的交流。 少林不仅仅诞生了许多中国传统功夫,而且还是世界武术的摇篮。在中国古代,全国各地许多**的武师纷纷来到少林,有的甚至削发为僧,他们相互交流,切磋技艺,精益求精。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危机时刻,有皇帝曾经诏征少林僧人保家卫国。1928年,当中国陷入动荡之际,军阀将少林寺焚毁,大师和僧人们流徙各地,其中许多人来到北京,他们传道授业,交流知识,北京的许多四合院由此成为这些武林大师的武术社。 能够在中国广博的土地上生活如此多年,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极其宝贵的机会,因为我能够在大江南北东奔西走,跋山涉水,去追寻功夫的源头、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亦十分珍惜生活在中国的时光,在各派功夫大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不同的功夫招式,了解了关于功夫的各方面历史、文化和传承,并且一点点地从功夫窥见中国文化整体的价值观。 非常荣幸地,我成为北京市直拳研究会会长刘鸿池老师的弟子,他从小就向许多在四合院里教授武术的老拳师学习中国功夫,是一位非常有威望的老武术家。 在这本书里,我想做的就是分享我这一路上寻找功夫的所见所感。我虽然并非功夫研究领域的学者、权威,但是我真诚地希望通过我在本书中详细耐心的分享,能够帮助全世界的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我亦希望这本书能够对21世纪沉迷于电子产品和海外文化的中国青年人有所启发,希望他们看到我的书之后,能够开始寻找自己的根,寻找文化的根。 中国功夫是讲究武德的,而武德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中国古典哲学、道德,这些都可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找到。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但是现代人往往在人生路上对它视而不见。 因此,我希望你们沉静下来,思考功夫,练习功夫,无论何种派别,只要能深入进去,你们就能挖掘到未知的宝藏。 如今,功夫类型的影片风靡全球,美国人也喜欢观看功夫大片。从李小龙到《功夫熊猫》的风靡,足以证明全世界人们对于功夫电影的热爱,对神秘的东方文化、东方武术哲学的向往。因此,本书希望通过讲述寻找功夫的一系列故事,吸引人们的目光,并且向他们介绍应被视为人类共同的文化组成之一的中国文化。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打破了新中国成立后冷战背景下中美两国隔绝的局面。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而就在两年后的1981年,作为早的一批美国学生,我非常幸运能够来到中国的大学学习,感受别样的文化。 至今,我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个时候,中美两国的青年热切地希望中美两国关系有光明的未来。我们正是怀揣着这样一种使命感,这样一种浪漫的理想来到中国。四十年后,我仍然怀揣着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深深地认同这一新时代理论。一个**、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不能失去初心。而通过中国传统武术这个窗口,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初心,我看到这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人民的全心全意、理想信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藏在功夫的一招一式里。 我希望本书也能够成为类似这样的一扇窗,向全世界的人民打开,让他们可以感受到别样的中国文化、中国精神。 20世纪70年代的“乒乓外交”让我意识到文化和体育运动的交流对于打破不同**间屏障的重要性,通过文化和体育运动,两国之间逐渐能够抛开意识形态的差别,平等交流,相互了解。这是因为体育运动具有普遍性,具有全球普适性。40年前,我们这群朝气蓬勃、充满理想的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当时的中国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全民普及,更不用说形形色色的社交媒体了。但是我们所有人都怀揣着一个共同的美好梦想——希望能为中美关系走向更明媚的未来做出一点贡献,为创造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世界献出我们的热血。 如今,我们曾经热切的时代已然飘散在历史的长河中,当今世界情况异常复杂,国际社会充斥着各种不稳定的因素。2020年7月,美国国务院要求中国关闭驻得克萨斯州休斯顿总领馆,并且要求中国的外交官在72小时内离开美国。此后三天,中国下令关闭美国驻成都领事馆。这些事态的发展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自1979年建交以来降到冰点。 我认为,当今世界亟需一场新的“乒乓外交”,重新启动国与国之间的平等交流、抛开刻板印象的沟通。文化和体育运动可以提供一个让**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平台。功夫外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当时我们美国交换生和中国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这份精神能够延续到**,那么,中美两国可以在高新科技、太空探索、食品生产、绿色能源、全球货币政策、环境保护和全球化的**体系中更密切地合作。这些都是巨大的且充满正向能量的商业机会,人们应该在这些领域推进合作。 为什么全世界的人民都热爱李小龙的电影呢? 不仅仅因为它是**的功夫电影,人们看电影其实不是为了看打斗的场面,而是为了看中国的哲学、道德。透过打斗,通过电影,人们看到的是中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由此可见,许多中国自古形成的价值观可以为全世界人们所分享。如今,西方媒体时常抨击中国的某些政策和举动,认为中国人缺乏西方人引以为傲的价值观念,例如选举时的互相公开辩论等。但我以为,这些只是每个**内部的政治上的管理手段而已。西方媒体不能够把自己以为好的一些理论强加给中国人,强加在独特的中国文化身上,这便是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之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气候变暖加剧,这些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西方**反复强调保护人权,但是却在疫情防护措施中做得不尽人意,确诊人数不断攀升,对疫情严重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中国政府在面临疫情时,却能够雷厉风行出台措施,尽快遏制病毒在人群中扩散,将保护人民扎实落到实践中。首先控制好了波发生在武汉的疫情。在北京新发地等地疫情暴发后,迅速果断封锁隔离,出色地控制住了第二波疫情,没有造成大范围的传染。 从一次次的亲身经历中,我目睹了中国办实事的**率,亲身感受到了在中国每一个生命都有价值。中国政府在认识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之后,以快的速度成立专家团队,奔赴到疫情地,救治确诊的百姓,隔离、保护其他百姓不被传染。 在此关键时刻,我认为全世界的**应该手拉手,坐在一起想办法,首先解决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之间不应该相互抨击谩骂,这完全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许多**质疑中国的防疫能力,甚至不惜冷嘲热讽,这其实是没有认清此次公共卫生事件重要性的表现。实际上,中国政府在控制好国内疫情传播的同时,向国际社会介绍自己的抗疫经验,并且积极与其他**保持沟通交流,分享经验,甚至派出**队支援。这在国际整个抗疫的过程中都是非常难得的。这就是中国精神,值得世界上其他**和地区的人民借鉴和学习。 值此人类危机之时,我们亟需一个新的乒乓外交,这就是功夫外交。因为中国功夫里面包含的****、互相尊重的价值观,对于全世界都有借鉴意义。就在2019年,我终于有机会自己当导演拍摄纪录片《寻找功夫》。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中国功夫的前辈、大师以及传承人,我也有机会与年轻的功夫老师、新一代的传承人成为好朋友。在采访的内容之外,我也向每个人虚心请教不同派别的功夫打法和其中包含的中国文化。 要知道,在国际上,有非常多的人想要了解和学习中国功夫以及从中国功夫衍生出的其他武术。我拍这部纪录片和写这本书,实际上是想给大家提供独特而宝贵的经验。因此,我希望把这��传承人的观点在书中分享给全世界的人,并把我的一些个人见解分享给想要了解中国功夫的人。
    目录
    导言 002 我的寻找功夫之旅 017 在《寻找功夫》里预见中国 部分 地 025 忍 025 根 026 忠 026 敬 028 章 忍 029 “忍”的深刻意义 036 霍元甲的故事 040 我与刘鸿池老师 043 中国共产党与“忍”的精神 051 第二章 根 052 根在脚法 056 戳脚翻子与根 059 “一带一路”与根基建设 067 第三章 忠 073 忠信——白帝城托孤 077 忠孝——孙登孝顺养母 079 忠诚——关羽千里走单骑 085 第四章 敬 088 马谡失街亭 090 义放曹操 092 三顾茅庐 095 营造互敬互爱的国际环境 第二部分 人 103 和 103 易 104 平 104 中 105 第五章 和 107 寻访太极——陈家沟 115 太极拳:阴阳是和谐的标志 117 ****——诸葛亮借东风 119 和谐仁善——七擒孟获 121 和谐友爱——刘备携民渡江 123 和平崛起 126 第六章 易 128 八卦掌 133 中国与世界变局 139 第七章 平 141 形意拳 144 中医与五行学说 148 中医走向世界——平衡机遇与风险 152 联刘抗曹 154 生态文明与五行动态平衡 156 金 158 木 160 水 161 火 163 土 167 经济发展如何平衡 170 第八章 中 172 咏春拳——一种强调中拳理论的武术 174 中线—中脉—中道 175 ***的中道 177 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第三部分 天 183 空 183 无 184 实 184 武 186 第九章 空 188 达摩祖师的后一课 189 一切皆空 191 摒弃私欲——清廉名相诸葛亮 193 第十章 无 194 截拳道与无为 196 ***的“无我”境界 199 第十一章 实 200 截拳道的务实理念 201 中国式摔跤 204 重实践的发展方式 207 第十二章 武 211 练功的三个阶段 212 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213 友好平等 215 结 语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