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徐则臣作品中学生典藏版 · 纸上少年
QQ咨询:
有路璐璐:

徐则臣作品中学生典藏版 · 纸上少年

  • 作者:徐则臣
  •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70314645
  •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岁月深处的故乡 我说过,城市里没有风,所有的风都 来自野地和村庄。因为没有谁像野地里的 孩子那样依赖风才能生长,尽管,也许同 样是几十年前的那场风又回过头,把他送 到了另外一个地方。风是我们见过多的 东西。我一直跟着一阵风向前走,走着走 着就长大了。 —— 《风吹一生》
    文章节选
    放 牛 记
    记忆很不可靠,现在我想在过往的时间里标出某事的
    起始点时,经常茫然,前头是省略号,后头还得是省略号,仿佛事情
    的确是无始无终。我现在就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
    哪**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能想起来的就是一个囫囵的感觉,比
    如,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
    雄。他们身上有种野的东西,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身上被家人
    强加了众多文明和规矩。我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
    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不喜欢这些。我想和他们一样,
    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
    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
    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
    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但是我既没有马也没有牛,
    没有牛马就没理由一个人往野地里跑,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
    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
    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
    怕只用来拉车。草料我们不缺,每年稻草都烧不完;切草的铡刀也
    有,生产队分田单干那年我替家里抓阄,抓到的就是一头铡刀。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
    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路边,我头一次
    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
    格外尖厉,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
    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圆形的锯片发出陡峭的寒光,如此之大,过去一直困惑的问题终于有
    了答案,这样的电锯足可以把无穷粗无穷长的木头都给切开。之前我
    总为大树担心,为木匠担心,那么粗的木头该如何才能锯成薄板啊。
    那头牛离锯木厂不远。那个人家的屋子也很大,两头牛站在屋子
    的阴影里。一头庞大的老牛,某年牛棚遭了大火,老牛后背上的皮被
    烧裂了,红中泛白,看上去像凌乱的刀口,有点吓人。那头小母牛还
    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
    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
    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对着肉滚滚的牛屁股拍了一巴掌,我们就
    把牛牵出了门。现在我们成了主人。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
    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但缰绳在我父亲手里,回不了头,只好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父亲提前给它盖好了牛棚,置了
    钢筋水泥新铸的牛槽。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只能偶
    尔抓抓父亲手边的缰绳头;偶尔偷袭似的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撤,
    怕它踢。当然后来��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驯顺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
    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
    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的粮
    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
    是要拉屎还是撒尿。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
    放牛。
    在大多数苦情戏的叙述中,放牛娃都是颗苦大仇深的种子,生活
    如此艰苦,童年如此惨痛,你看他整天放牛。很惭愧,我的革命觉悟
    比较低,人生的目标也不宏伟,我把放牛的生活看得相当美好:在当
    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生活的少年
    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必须承认,我们此生多少都有一些“反
    动”的念头,但大部分人终还是按照路线图过了一辈子;就算现
    在,我具备了足够的反思与自省能力,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
    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快乐的生活
    之一。那是一个放松的、空旷的狂欢时代,虽然也不乏腹诽和厌倦。
    因为放牛如同工作,不能想上班就上,不想上就扔了不管,但有
    时候你真想扔掉不管。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
    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
    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牛蹄踏在焦黄的泥土上,腾起一团团的烟尘,整条路像铺
    了一层炒面。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
    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出门早未必能回来早,
    牛边吃边拉,看着它的肚子总是瘪的你会很着急,你要赶着回来看电
    视,某个动画的或者武打的连续剧已经开始了。那时候有电视的没几
    家,我要到隔条巷子的邻居家看,上百人聚在他们家院子里像看露天
    电影,去迟了站的地方都难找。但我还得等它慢悠悠地吃,直到它开
    始把精力放到苍蝇和牛虻身上,蹄子、尾巴都忙起来时,那差不多饱
    了,可以打道回府。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
    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
    里也自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
    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
    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
    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
    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
    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
    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
    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
    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
    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
    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腮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
    手,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会觉得是
    坐在一个跳动的地球仪上,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地一巴掌,受了惊的
    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
    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
    淤泥。水牛极少有如此激烈的行为。我家养过的几头牛中,激烈者
    就是头,也只有一次,那会儿它刚来我家不久。
    刚离开母亲,它整天哼唧,再好的草也是吃几口就抬起头四下
    看,像无助的孩子发呆走神。那个黄昏我们从野地往回走,突然它就
    狂奔起来,缰绳缠在我手上,拖着我也跟着跑。很难想象一头水牛能
    跑那么快,很快我就脚步踉跄,接着摔倒,我不想松开缰绳,在地上
    被拖了好几米,胳膊膝盖都磨破了,然后我松开了缰绳。那时候我刚
    放牛不久,担心它跑丢了,爬起来揉着伤痛跟在后面追。它一直跑,
    在两里路外的地方停下来。我追上它时,它正围着一头母牛转圈子,
    东嗅嗅西闻闻,圈子越转越慢,后停下来,伸长脖子对着虚空的远
    方悲哀地叫起来。母牛的主人跟我说:找错妈了。远远地它以为两里
    外的母牛是它妈。认错妈的事还有几次,但都很温和。见到体态雍容
    的母牛就凑上去,闻着味儿不对,也就自觉地站到一边,哼几声聊以
    安慰。这几次之后,它就不再找妈妈,不知道是彻底绝望了还是情感
    自立了。
    目录
    岁月深处的故乡 放牛记 /003 一个人的天堂 /011 后一个货郎 /018 天黑以后 /025 蒹葭苍苍 /033 我牙疼的那些夜晚 /037 母亲的牙齿 /041 一座桥 /045 空心柳 /049 开往北京的火车 /052 沿铁路向前走 /055 国庆照 /060 祖父的早晨 /063 半个月亮爬上来 //066 风吹一生 /070 四个词 /075 滚滚红尘的烟火纸上少年 /085 看 《围城》 的那些年 /090 高考后遗症 /095 就这样进了大学 /098 背沙子的男孩 /102 神经衰弱的拖鞋 /105 脸谱 /108 幸福的高度 /111 中关村的麻辣烫 /114 墙外看北大 /119 生活在楼上 /124 望断西山 /129 冬天、雪和伟大的北京城 /133 王小王原名王瑨 /135 给儿子的信 /141 一张照片 /146 风景独好的远方 恍惚文登是故乡 /151 汤阴行 /156 去额尔古纳的几种方式 /160 看见普者黑 /165 古县牡丹记 /172 南海行 /176 当我们谈论茶时,我们谈论的是什么 /182 海德堡 /187 我为什么喜欢梵高 /190 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 /193 在新奥尔良听爵士 /198 镇与小镇 /203 哲学课 /212 一意孤行的文学 不忘初心,一意孤行 /219 新媒体时代与文学 /223 青年写作:何为担当?如何担当? /228 冯牧文学奖获奖感言 /232 为什么写作 /235 出走、火车和到世界去 /240 读书之乐 /243 遥如古人的师兄越来越近 /253 王小波给当代汉语小说松了绑 /258 灵魂镜视者 /262 孤绝的火焰 /266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