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华丽家族:六朝陈郡谢氏传奇
QQ咨询:
有路璐璐:

华丽家族:六朝陈郡谢氏传奇

  • 作者:萧华荣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76017502
  • 出版日期:2021年08月01日
  • 页数:252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六朝陈郡谢氏家族,历世十几代,延续三百年,其风流子弟均为六朝名士的代表,与琅邪王氏并列当时显赫的家族。谢氏家族世代怀抱适情悦性的生活理想,“朝隐”的处世态度,讲究风神仪表,纵情山水诗歌。在那样一个乱世,诞生了这样一派源于老庄心态的名士家风,聪慧俊秀、狂狷放达的谢家子弟虽终消亡于严酷的政治环境,然其芝兰玉树般的风神何尝未留在后人吟咏的诗篇之中。本书以十几位谢氏子弟的才情风貌和人生际遇作为主线,纵横交错地勾勒出六朝三百多年的政治图景及士人心态,展现出这个家族的精神传统在不断变幻的大环境下的传承和变迁、融合与抗拒,直至消亡的过程。
    文章节选
    秦淮怀古 茫茫往代,眇眇陈迹,从哪里开始呢?
    还是从乌衣巷说起吧。有本古书上说:“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此,时谓其子弟为乌衣郎。”(《景定建康志》)不过对于你我这些普普通通的读者,乌衣巷所以知名,并由之联想到王谢家族,恐怕还是受惠于唐代诗人刘禹锡那首耳熟能详的小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我们尚是孩提的时代,我们的父母或者老师就为我们讲授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感怆的怀古幽绪:很久以前,在现在的南京——那时叫做建康,在秦淮河上,曾经有一座朱雀桥;离朱雀桥不远,曾经有一条车马填咽的街巷,名叫乌衣巷;在乌衣巷中,曾经世世代代居住着一些显赫的家族,其中显赫的莫过于王氏和谢氏两家了。他们凭附着适宜的政治文化环境,在这里度过漫长的历史���月,倜傥风流,钟鸣鼎食。后来那适宜的环境消失了,他们所仕宦的朝廷衰亡了,他们自身也败落了,那豪贵的高堂华邸已荡然无存,代之以平常百姓的普通民房。当春天,当黄昏,当野花野草在夕阳中惨淡开放的时分,翩翩归燕虽然依旧在衔泥筑巢,却早已不复有当年显贵的“房东”。
    从刘禹锡的晚年算起,上溯到王谢的末代子弟,其间相距约300年,可谓去古未远,遗迹尚存。从刘禹锡到现在,又有一千多年流逝过去了。昔日的“今”已经成为**之“古”,昔日的“古”离**更加茫远了。倘若你有机会来到乌衣巷旧址,这里当然更不复有当年的气派与风采。一条长约150多米、宽约3米的仄隘小巷,出出进进着普普通通的南京市民。西装革履的摩登青年,代替了身着乌衣的风流子弟。向西走出小巷,迎面便是曾经流溢着六朝金粉的秦淮河。河面上横卧着三座其貌不扬的水泥桥:朱雀桥、文德桥、来燕桥。朱雀桥当然是后来修建的,也不过徒用其名而已,早已不见当年的风貌,连那附丽着刘禹锡感喟过的野草花也一并消失了。
    站在桥头,举目可见的是新修的大成殿、得月楼、江南贡院等拟古的建筑群,白墙黑瓦,飞甍雕梁,古色古香。附近夫子庙一带尽日熙熙攘攘,叫买叫卖,红男绿女,摩肩擦踵。可以想见,在被现代的高楼大厦重遮望眼的远处,是史书上常常提到的钟山、清凉山、覆舟山、鸡笼山,以及那不舍昼夜流贯古今的扬子江。只有它们才永恒存在。
    在新的鳞次栉比的“豪宅”“华苑”面前,寒碜的乌衣巷旧址已不复有除地皮之外的很大实用价值,而只是一种象征性符号,引发着过往者对相关历史文化的记忆,使他们在这里驻足沉思。有首古诗云:“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乌衣巷在六朝曾经聚居着诸多豪族华宗,但在本书,我们也只能“忆谢家”了。
    目录
    新版题记 章 乌衣人家 秦淮怀古 谢鲲墓幽思 前谢鲲家世 农官谢缵/硕儒谢衡 他生活在那样的时代 八王之乱/元康之放/情礼冲突 那样的时代生养了他 与嵇、阮合传/“四友”/“八达” 名士暮年 哭卫玠/谏王敦/此子宜置丘壑中 雅道相传 六朝风流/名士家风/传承与变异 第二章 新出门户 “小安丰”谢尚 渐趋风雅/从名士到将军/牛渚西江夜/功与罪/《大道曲》 谢奕与谢万 “方外司马”/ 落拓之性/《八贤论》/不出所料的败北将军/新出门户 第三章 风流宰相 东山逍遥游 斯人不出,如苍生何/真名士,自风流/“渔父”的故事/圣人有情论/东山的盘桓/《与王胡之诗》 亲情之娱与不言之教 芝兰玉树/封、胡、羯、末/名将本色是名士/才女谢道韫/林下风气/雅人深致 从山林到魏阙 不免出山/“小草”还是“远志”/周旋桓温/权力的峰巅/黄老政治/风流宰相 淝水流千古 违众举亲/子弟兵/洛涧捷音/小儿辈,大破贼/ 一门四公 情结东山 为臣良独难/零落归山丘/始宁墅,东山梦 第四章 混乱时世 在腥风血雨中 谢混风华/父兄血/甘棠伐处谢氏移/乌衣之游/风流由尔振 从拒斥到顺应 倚不住的冰山/谢混之死/飞鸟各投林/将一家物与一家 第五章 风流谁振 一个干进者的失败 新朝佐命/谢瞻的忧惧/废立事件/谢澹的裁抑/从将军到囚虏/《悲人道》与亡命诗/ 一个疏狂者的失败 贬守永嘉/《辨宗论》/初识谢惠连/追忆传统/东山再起与复归/山泽之游/谋反疑案与弃市广州 以词赋为勋业 元嘉之雄/“轻薄”诗人的沉痛内心/“文学馆长”谢元 传统的“变体” 不负所望/弘微平生唯谨慎/“风流**”谢庄/谢综之死/宦海风波/申韩之术/风、月、景、山、水 第六章 狂狷人生 谢朏:谢安的“倒影” 众目所瞩的“小月亮”/又到改朝换代时/此中只宜饮酒/“东山”:一个借喻/华彩的尾声/ 谢超宗:“灵运复出” 进退失据的谢朓 常恐鹰隼击/谢宣城/八公山:一个遥远的记忆/悲剧的下场/谢朓诗变有唐风/从联姻看谢氏的没落 第七章 乌衣夕照 三世选部与三世狂者 夕阳余晖/谢有览、举/后的麈尾/“超宗不死”/“文学传”中人 两世孝行 谢公家传至孝/孝门有孝子/孝子之后/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第八章 千秋谢氏堂前燕——山水诗篇 前谢灵运时期的谢氏山水诗 纵意丘壑/兰亭雅集/散怀悟道/谢混清新 “遗情贞观”:谢灵运的山水诗 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玄言掩不住的世俗尾巴/山水诗的鼻祖 “赏心”:谢朓的山水诗 赏心从此遇/有情知望乡/圆美流转如弹丸/令人长忆谢玄晖 飞向永恒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六朝陈郡谢氏家系 附录二:六朝帝王世系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