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我与姑母叶嘉莹
QQ咨��:
有路璐璐:

我与姑母叶嘉莹

  • 作者:叶言材 著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242071
  •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叶嘉莹先生96岁华诞之际,先生之侄叶言材受其勉励,执笔回忆了数十年来姑侄情深的幕幕往事,讲述了叶嘉莹先生传奇人生与亲情友情世界的花叶点滴。叶言材与叶嘉莹先生不仅是亲姑侄,且同为中国文学研究者,在成长及治学过程中深受叶嘉莹先生关照与影响,更是叶嘉莹先生受邀回国执教、创办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与中外文化名人交游等重要时刻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对叶嘉莹先生抱有深刻的了解和真挚的情感。本书全文及图片都得到叶嘉莹先生审阅,其中许多内容系**公开披露。
    文章节选
    第五章 陪同叶先生拜会学界师友 第九节 杨振宁先生 据我知道,叶先生原来与杨先生并未曾有过见面的机会,但对于杨先生的大名早已久仰。1991年秋冬之际, 杨先生来到南开, 听说叶先生也在南开,就请外事处的逄处长引见。逄处长先给叶先生打了电话,征询是否方便?然后陪同杨先生来到专家楼叶先生的房间拜访,文理两位大家终于见面了。听姑母说:当时房间里没有茶水可以招待杨先生,只好给杨先生斟了一杯自己煮的“山楂水”。杨先生说自己曾读过叶先生的著作和诗词……文理两位大家畅谈了许久。 其后,因杨先生的寿辰临近,杨先生特意邀请叶先生出席“祝寿会”。叶先生便作了四首绝句送给了杨先生,以表贺寿之意。1992 年6 月9 日,逄处长为杨先生的七十华诞举办了一场大型庆贺会。会上,杨先生带来了叶先生送给他的那四首诗,并已请人用毛笔书写了下来,还执意邀请叶先生上台讲几句话。当时叶先生说:今天来参加杨振宁先生“祝寿会”的都是物理学家,有杨先生的同学、同事、同行的学者,而我是学中文的,但我可以和杨先生认一个“半同”的关系,因为他所上的崇德学校和我上的笃志学校是同一个教会办的,是兄妹学校,男校叫“崇德”,女校叫“笃志”,而且,他上崇德学校时正是我上笃志学校的时候。 叶先生为杨先生写的四首绝句如下: 《杨振宁教授七十华诞口占绝句四章为祝》 卅五年前仰大名,共称华冑出豪英。过人智慧通天宇,妙理推知不守恒。 记得嘉宾过我来,年时相晤在南开。曾无茗酒供谈兴,惟敬山楂水一盃。 谁言文理殊途异,才悟能明此意通。惠我佳编时展读,博闻卓识见高风。 初度欣逢七十辰,华堂多士寿斯人。我愧当筵无可奉,聊将短句祝长春。 以前只是听说姑母与杨先生相识,而且不止一次地说过“杨先生的文科旧学功底很好”。我想杨先生作为一位世界**的物理学家,能够如此爱好古典诗词,实在是当代自然科学研究者们的榜样,心中钦佩不已,一直盼望有机会能够拜见。 2004 年10 月21 日,南开大学为叶先生庆贺八十寿辰,陈省身先生、冯其庸先生、文怀沙先生等各界大家都到场贺寿,当然杨先生也来了。但是杨先生是在前**下午到达的,并与叶先生一起接受了北京电视台主持人的采访,文理两位大家进行了一场**历史意义的对谈,内容是:理工科的人是否也应该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对谈中,杨先生还讲自己正在研究《易经》,认为它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将一切复杂的事物归纳为简单,与西方的将看似简单的事物细化为复杂的演绎化思维完全不同…… 在场旁听的不只有我,还有我的同学傅秋爽、张力,以及张力的太太丁伶青。 2008 年12 月底,杨先生邀请叶先生去他家做客,然后一起到清华园“甲所”餐厅吃午饭。那时我正好也在北京,姑母便带我一起去了。那日冬雪初霁,清华校园里白茫茫一片,显得极为优雅干净,这是我人生次走进清华。
    目录
    序......................................................................................... 叶嘉莹 01 章 家世与寻根之旅......................................................... 01 节 叶氏家族 / 01 第二节 初闻纳兰容若 / 05 第三节 寻根之旅 / 11 第二章 察院胡同老宅......................................................... 17 节 察院老宅的布局 / 18 第二节 老宅的变迁 / 24 第三节 老宅被拆 / 30 第三章 叶先生次回国时的片段............................... 39 节 我的小学与中学时代 / 39 第二节 姑母归来 / 44 第三节 姑母给我的封信 / 54 第四章 南开记忆........................................................................ 57 节 结缘南开 / 57 第二节 鲁德才老师 / 61 第三节 郝世峰老师 / 64 第四节 宁宗一老师 / 67 第五节 逄诵丰先生 / 71 第五章 陪同叶先生拜会学界师友.................................... 79 节 李霁野先生 / 80 第二节 陆宗达先生 / 84 第三节 夏承焘先生 / 85 第四节 缪钺先生 / 86 第五节 邓广铭先生 / 91 第六节 陈贻焮先生 / 95 第七节 冯其庸先生 / 99 第八节 史树青先生 / 101 第九节 杨振宁先生 / 104 第十节 陈省身先生 / 110 第十一节 溥任先生 / 117 第十二节 文怀沙先生 / 119 第六章 与海外学者的交流及其他.................................. 125 节 海陶玮教授 / 125 第二节 吉川幸次郎先生 / 129 第三节 冈村繁先生 / 133 第四节 刘三富(笠征)先生 / 138 第五节 连清吉教授 / 140 第六节 东英寿教授 / 142 第七节 叶先生眼中的日本诗教形式与日本诗话 / 143 第七章 一己谬见...................................................................... 153 节 大师需要有识见 / 153 第二节 叶先生的成就管窥 / 159 第三节 叶先生的教学特色 / 183 结束语............................................................................................. 187 后 记............................................................................................... 19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