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大家读大家:大师创造的世界(邱华栋文学课)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大家读大家:大师创造的世界(邱华栋文学课)

  • 作者:邱华栋 著,丁帆、王尧 编
  •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ISBN:9787544788083
  •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 页数:364
  • 定价:¥5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大师创造的世界》是读书达人、**作家邱华栋多年累积、精心遴选的阅读笔记。作为深受世界文学滋养的当代文学名家,邱华栋在本书中将目光聚焦于19世纪下半叶至今,对世界文学格局产生深刻影响的十数位大家:从乔伊斯、卡夫卡等欧洲现代主义小说大师,到海明威、索尔·贝娄等“二战”后美国小说巨擘,再到鲁尔福、加西亚·马尔克斯等拉美“文学爆炸”巨匠……他以丰厚广博的阅读为积淀,深入浅出,以抽丝剥茧的方式进行文本细读,细致梳理这些文学大师各异的生命之路与瞩目的文学成就。每篇后附有相关作家详尽的阅读书目,助益普通读者亲近大师,走进他们的文学世界。
    文章节选
    马塞尔 · 普鲁斯特:意识的绵延
    (1871—1922)

    法国诗人法尔格在谈到马塞尔 · 普鲁斯特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看上去,他远离阳光和空气而生存,活像一个隐士,长期蛰居在他那座橡木小屋里,他的脸上现出某种焦虑的神情,似乎一股悲伤之情正在逐渐平息,他全身都蕴含着苦涩的善良和仁慈。

    可能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马塞尔 · 普鲁斯特是一个阅读的难题。因为他写了一部长度令人畏惧,很难耐心读下去的小说。我曾经问过很多朋友,其中有不少都是我的作家同行,他们是否从头到尾读完了马塞尔 ·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答案是几乎没有一个人读完它。当然,大家都知道他,也大都阅读过这部世界闻名的小说的至少一部分内容。可见,《追忆似水年华》的长度和密度就像两个难以逾越的鸿沟,阻挡了心态浮躁的人去跨越,同时,也使这部小说继续保持着一种神话般的神秘力量。
    马塞尔 · 普鲁斯特是 20 世纪法国贡献给人类的伟大小说家。他的《追忆似水年华》已经成为改变人类小说历史的作品。如果说小说史的发展是不断由拐点改变的话,那么,马塞尔 · 普鲁斯特就是一个站在小说史拐点上的作家,他的《追忆似水年华》就是改变了小说历史的伟大作品,马塞尔 · 普鲁斯特因此成为 20 世纪现代小说的先驱之一。我这么说绝不过分。这部分为七个部分、翻译成中文接近二百五十万字的大书,首先,从篇幅上,它就是一个奇迹。它如同一条巨大的河流,将一个时代的全部印象,都化作了个人的、绵密的、厚实的、雕琢的、绵延的、细腻的、忧伤而平静的回忆。这部小说还像一幅无比巨大的花毯,编织了马塞尔 · 普鲁斯特关于他所在的某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全部信息图像。记忆混合着嗅觉、味觉、触觉、听觉、视觉,将那些微不足道和微妙复杂的心理与外部的景象,融汇在一炉里,造就出一本书,一本意境连绵的书,在书里,时间和回忆似乎永远像河水那样流动着,永不停息,记忆因此得以永恒。
    一个有雄心的作家,总是想写出一部永恒的伟大之书,一部杰作,它在那里等待作家去完成。一旦它完成,它就离开了作者,它巨大而耀眼,成为永恒的创造物,成为大家共同欣赏的名著。很多作家都梦想写出这样的作品,可只有很少的作家可以获得上天的青睐,在机缘巧合、天赋和勤奋的共同作用下,终成为那永恒之物的创造者。
    那么,《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什么小说?是一部长河式的意识流小说?是一部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是一部教育和成长小说?是通过内心体验所描绘的社会小说?还是一部带有象征色彩的现代主义小说?我觉得,在这部小说中,上述的判断都可以用来形容它的某种特征。马塞尔 · 普鲁斯特把这些标签化的特征都统合在一起,创造出一部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令人惊异的巨作,一部和他所在的时代紧密相联系的伟大作品。
    法国作家安德烈 · 莫洛亚写道:

    对于 1900 年到 1950 年这一历史时期而言,没有比《追忆似水年华》更值得纪念的长篇小说杰作了……马塞尔 · 普鲁斯特像同时代的几位哲学家一样,实现了一场“逆向式的哥白尼革命”,人的精神又重新被安置在天地的**,小说的目标变成为描写精神所反映和歪曲的世界。

    安德烈 · 莫洛亚的评价是相当准确的,不仅说明了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说明了这部小说的核心贡献:对精神所反映和歪曲的世界的全面呈现。尽管有很多研究者认为,马塞尔 · 普鲁斯特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更多地受到了当时的心理学哲学的影响,但是,我还是觉得,马塞尔 · 普鲁斯特个人的某种特质,比如他高度敏感的神经和哮喘病,比如他病态的神经质,喜欢沉溺于想象和回想的生活状态,是他写出这部小说的真正原因。

    1871 年,马塞尔 · 普鲁斯特出生于巴黎。他出身于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巴黎医学界的权威,曾经当过类似卫生部长的“卫生总监”,母亲则是文化修养与家教都很好的犹太人,与巴黎犹太人所构成的富人**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这种家庭出身,带给了小马塞尔 · 普鲁斯特一种特殊而优越的文化背景。但是,马塞尔 · 普鲁斯特从小就体弱多病,九岁的时候,他就暴发了次哮喘,生命垂危。在中学时代,马塞尔 · 普鲁斯特勤奋好学,对文学、修辞学和哲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1890 年,马塞尔 · 普鲁斯特在巴黎大学听到了**哲学家柏格森的关于人类意识和直觉的心理哲学课程后,受到了影响和启发,并且将这种哲学理念运用到自己早期的写作当中。从此,柏格森的哲学理论就成了他文学写作上的理论支撑,加上他敏感和神经质的天性,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带有稍许病态人格的作家马塞尔 · 普鲁斯特。
    法国作家莫里亚克写道:

    马塞尔 · 普鲁斯特的童年期比一般的孩子要长得多。这是一个感情极为脆弱的小男孩,如果临睡前没有妈妈的吻,他连觉都睡不着。临睡前妈妈的吻,以及它给小普鲁斯特带来的苦恼与欣喜,都成为普鲁斯特后来著作中的主题。例如,他早期的一部未完成的小说《让 · 桑德伊》和后来的鸿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都是紧紧围绕着这类难忘的回忆展开的。尽管多少做了些渲染与夸张,但无论在普鲁斯特早期的幼稚习作,还是成年之后的鸿篇巨著中,这些回忆都是可信的。在马塞尔 · 普鲁斯特的著作中,凡是有关普鲁斯特本人,或者以普鲁斯特为原型的小说主人公的情节,都是有根有据的,绝无虚构成分。
    (《马塞尔 · 普鲁斯特》章)

    莫里亚克的这段话是我们进入马塞尔 · 普鲁斯特世界好的说明。
    1896 年,二十五岁的马塞尔 · 普鲁斯特出版了自己早期所写的短篇故事和随笔集《欢乐与时日》,并开始写作自己的部长篇小说《让 · 桑德伊》。这部小说一直到 1952 年他逝世三十年之后,才被发现了草稿,并且于同年出版。但是,《让 · 桑德伊》更像是马塞尔 · 普鲁斯特的一部草稿,一部习作,它也是一部带有自传体特征的小说,描绘的是他童年时代的种种感受,和关于少年时代的回忆。但是,明显地带有故事的片段和人物的素描特征。可能马塞尔 · 普鲁斯特觉得这部小说十分稚嫩,因此一直没有出版它,而是将这部小说中那些大胆实验的写作技巧和整体的内容,全部用到了《追忆似水年华》里。1904 年和 1906 年,他出版了两部翻译自英国作家的译作—《亚眠的圣经》和《芝麻与百合》,1905 年,他母亲的去世可能是影响他一生的事件,严重依赖母亲的他开始了自我反省,自 1908 年起,他还开始构思和写作一生的一本文学评论著作《驳圣伯夫》,这本书也是在他死后作为手稿被发现,并于 1953 年出版。1909 年之后,马塞尔 · 普鲁斯特用短暂一生所剩下的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追忆似水年华》的写作当中,一直到 1922 年他去世,这部书终于完成了。
    一部伟大的书总有自己独特的命运。1913 年,《追忆似水年华》卷《在斯万家那边》在遭遇到出版商的纷纷退稿之后,不得不由马塞尔 · 普鲁斯特自己自费出版。这是因为他把开始的三卷手稿交给了巴黎的一些出版商,出版商根本就认识不到这部小说的价值,而是在他有意为之的大量词汇上都画上了表明语法错误的符号,使得马塞尔 · 普鲁斯特一气之下,拿回了书稿自费出版。有一个编辑在审读报告中写道:“有个人患了失眠症。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睡意蒙眬间,昔日的印象和幻象浮上心头,这里面有些就是写他小时候与父母亲住在贡布雷时如何深更半夜还难以入睡。老天爷!写了十七页!有个句子居然有四十四行!”
    但是,马塞尔 · 普鲁斯特显然对自己的这部作品很自信,他并不过分沮丧,坚持要让它问世,哪怕采取自费的形式。小说的卷《在斯万家那边》出版之后,完全没有引起巴黎评论界的注意。一直到次世界大战结束的 1918年,马塞尔 · 普鲁斯特才出版了第二卷《在少女们身边》。这一卷在 1919 年获得了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大家才突然注意起他,马塞尔 · 普鲁斯特声名鹊起了,大家也逐渐地意识到,马塞尔 · 普鲁斯特可能带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文学世界。后来,对他小说的关注和好评开始与日俱增。1922 年在他去世之前,第三卷《盖尔芒特家那边》和第四卷《所多玛与蛾摩拉》也出版了。马塞尔 · 普鲁斯特去世之后,小说继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和持续的追捧,小说的第五卷《女囚》、第六卷《女逃亡者》、第七卷《重现的时光》一直到1928 年才出齐,形成了小说的整体规模。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发现 20 世纪的一部无法绕开的杰作,就这么悄悄地诞生了。
    让我们来看看这部小说初诞生的那一刻。如同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的奇点上,任何一部小说的写作,都有灵光一闪的一个触发点。1909 年的某**,马塞尔 · 普鲁斯特和平时一样,在喝茶和吃面包的时候,忽然,他通过舌头感觉到了过去记忆里的味觉和触觉,于是,一扇记忆的大门猛然被打开了,过往所有的生活,包括那些花边一样复杂精致的细节,伴随着细腻而生动的感觉,全部在他的记忆里复活。他感觉自己找到写作《追忆似水年华》的办法了。自此,他就一收不可收拾地开始了这部小说的写作。我甚至可以想象得出,那个品尝面包和茶水的一刻,全部的《追忆似水年华》是同时涌现在马塞尔 · 普鲁斯特的脑海的。这很像加西亚 · 马尔克斯苦苦寻找《百年孤独》的开头,直到他终于找到了那个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部时间的**开头的一刻,于是,整部小说也就同时出现在了加西亚 · 马尔克斯的脑海里。
    在那一刻之后,剩下的工作就很好办了,只需要去记录和整理那些已经蜂拥出现在脑子里的东西就可以了。小说的写作,有时候是需要天启和某种神秘力量的。对于有准备的、创造性的、不甘于平庸的作家,更是如此。马塞尔 · 普鲁斯特和加西亚 · 马尔克斯各自找到了自己的那一刻,于是,20世纪两部伟大的小说就这样诞生了。
    目录
    辑一?欧洲现代主义小说大师 马塞尔 · 普鲁斯特:意识的绵延 3 弗吉尼亚 · 伍尔芙:意识的波浪 25 詹姆斯 · 乔伊斯:对神话的重构 48 弗兰茨 · 卡夫卡的梦魇世界 71 辑二?“二战”后美国小说巨擘 欧内斯特 · 海明威:行动的人 95 索尔 · 贝娄:知识分子的灵魂图谱 115 菲利普 · 罗斯:写作“伟大的美国小说” 134 辑三?“拉美文学爆炸”巨匠 胡安 · 鲁尔福:平原烈火与人鬼之间 163 加西亚 · 马尔克斯:一个大陆的孤独和奋斗 181 卡洛斯 · 富恩特斯:文学大壁画——“时间的年龄”205 辑四?“无国界作家”旗手 维 · 苏 · 奈保尔:穿行在文明冲突地带 237 奥尔罕 · 帕慕克:编织叙述艺术的花毯 260 弗拉基米尔 · 纳博科夫:小说魔法师 282 辑五?古老非洲大地的雄才 恩古吉 · 瓦 · 提安哥:凝视非洲大地 309 塔哈尔 · 本 · 杰伦:摩洛哥的望远镜 330 本 · 奥克利:非洲的魔歌 347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