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知识与力量:教育改革的政治社会学 (波普科维茨教育文集)
QQ咨询:
有路璐璐:

知识与力量:教育改革的政治社会学 (波普科维茨教育文集)

  • 作者:[美] 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 著, 范国睿 译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487928
  • 出版日期:2022年04月01日
  • 页数:396
  • 定价:¥6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美国威斯康大学麦迪逊分校课程与教学系终身教授波普科维茨教授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从历史与文化发展的视角,结合欧洲和美国的重大教育改革,分析了教学、教师教育以及教育研究中的权力与知识,具体分析当代教育研究中的“改革”“专业化”“科学”等概念及其如何成为19、20世纪学校教育目标的变迁过程。本书在为广阔的社会学背景和较为深层的教育哲学背景上论述了教育学的若干重大问题,是一部深入反思、剖析当代西方教育的专业著作。
    文章节选
    译 后 记 1980至1990年代期间,波普科维茨的学术思想聚焦于教育、教师培养和学校课程等方面的改革与变化,这些研究成果形成了读者面前的这本著作。本书出版后,在国际教育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先后被译成西班牙文、葡萄牙文、俄文等多种文字出版,2007年被译成中文在台湾出版。迄今为止,波普科维茨出版的相关学术著作有30余本,本��是谷歌学术搜索显示的引用率的一本。无论是从学术思想的深刻性、广泛性还是著作本身的学术影响力上,都可以说,本书是波普科维茨代表性的作品。 本书英文版书名为“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Reform:Power/Knowledge in Teaching,Teac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教育改革的政治社会学:教学、教师教育与研究中的权力与知识》),1991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对学校教育中的权力与知识关系的讨论,鉴于本丛书各卷书名的统一需要,征得作者同意,特改现名。在波普科维茨看来,改革是社会规制(social regulation)形成过程的组成部分,而这一过程本身是历史性的。波普科维茨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视角,结合1980—1990年代的教育改革,考察了教学、教师教育、教育研究的权力与知识关系。尽管波普科维茨声言本书的思想渊源是多元的,但是,不可否认,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和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对他的研究所产生的影响为深刻。福柯从区域性、局部的场所和空间(如监狱)入手研究社会变革,从社会历史分析视角研究权力概念,将**概念引进学校教育领域,这种透过具体制度与社会模式研究宏观与微观治理模式关系的研究范式,对波普科维茨的研究影响很大,可以说,福柯的变革历史观是波普科维茨诠释19世纪大众学校教育与课程形成的基石。布迪厄从认识论的视角研究社会空间和权力场域的社会关系,证明权力是一种关系存在,特定时期的社会关系与制度关系建立方式共同形塑了社会区隔。由此,为了更好地理解波普科维茨的学术思想,建议读者尝试了解和熟悉福柯和布迪厄,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波普科维茨为什么在福柯的分析范式基础上聚焦于历史情境、制度实践和认识论,将具体事件放在历史形态中加以考察,通过对专业主义话语的经验主义的、史学的和理论的分析,将学校中的权力与知识关系作为一个认识论、本体论和政治学问题加以系统思考。 本书是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经过与研究生的深度交流完成翻译工作的,导论和至六章的初稿由我翻译,第七、八章的初稿由刘雪莲翻译;台湾薛晓华的译本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帮助;在学习、理解、翻译过程中,孙小冬、李欣、何少芬、陈婧、范勇、林绍惠、金马妮、龚玲、魏叶美(依姓氏笔画为序)等研究生参与交流、讨论、修改,贡献智慧;在译稿定稿过程中,杨文杰、金马妮协助我校读、统稿、加工润饰,费心费力。正是在与各位研究生的交流讨论过程中、在大家贡献学术智慧的帮助下,我才得以更好地理解波普科维茨的学术思想。对所有以各种方式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学者和同仁,谨致诚挚谢意!当然,本书译文中的错讹之处,文责由我承担。 范国睿 二○一八年三月十日一稿 二○一九年八月十日二稿 二○二○年四月七日三稿 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研究院
    目录
    致谢 导论 关于社会规制与社会理论的疑问 锚定“个人的”诠释语言:传统的接纳与理念的诞生 本书的多元渊源 如何阅读本书 章教育改革的政治社会学:权力、知识和学校教育 变革中的事件:案例、个体与普遍性 时间和结构的关系:社会变革中的问题 结构作为分析的对象 结构作为制度化的关系 历史、认识论和权力 结构关系作为历史 制度的形成与认识论 知识与权力是认识论问题 从表述到自我反思与个体的分析性世界 作为进步与意识形态的科学 知识作为权力的技术 个人政治坐标轴的逆转 知识的专业化 制度发展、**与学校教育 结论 第二章社会认同与专业化:19世纪教学建设是**建立的元素 现代**的形成与进步主义改革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地方组织 公民素养、儿童的教养和学校教育的建构 去集权化的公立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中社会和道德权威的变化 权威内化为个人规范 教学法作为一种自我规训 一项认识论的构造:艺术教育 教学法、认识论和社会关系 实用主义和社会规范的问题 专业形象与职业认同 性格与生涯 性格与科学 女性化与专业化 结论 第三章大众化学校教育形成期间的社会科学:**政策与大学 专业化与科学权威 大学与社会管理 改革主义:科学、宗教及商业 社会科学:从救赎到漠视 社会科学与社会议题 社会科学与大众化学校教育的兴起 学校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 教育心理学化与职业发展的财政基础 教育心理学和社会改良 教育心理学和去脉络化的权力 结论 第四章当代教学与教师教育改革:**官僚机构的重建与政治话语的形成 早期**教育现代化:未完成的过程 社会转型与学校教育的转向 经济压力和学校教育要求 文化压力及对学校教育的需求 重建行政能力 联邦官僚体系的变革 理性化与标准化:对州政府的探讨 教学与教师教育的控制模式——两个案例 重构的政治:慈善、专业、企业及工会 非政府化的控制:专业性组织、慈善基金会及工会 非政府化的控制:全国商业与地方学校改革 大学:作为**动力的政治场域 结论 第五章作为社会组织与规训话语的教育改革: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专家主义与社会改良:20世纪60年代的改革 社会生活专业化的提升 科学在文化及物质生产中的运用 从经济与文化关系来看变迁 千禧年愿景的重要性 当今与过去改革间的关系:新呼吁 学校教育与千禧年愿景 占有性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新”联邦主义及去**化 工具理性 符号的政治化运用 专业化成为政治论述及控制议题 合法性与调解:公共报告的社会功能 结论 第六章作为知识与权力的认知教育科学 教师思维研究成为**动力 研究是改革政策的工具 行为主义的连续性 学校学科的物化 课程的表征与错误表征:对真理的探索 教学灵活性与历史的缺失 学校科目中缺失的社会认识论 社会与制度背景中的思想 教学法知识是社会与政治观点的竞技场 知识的去情境化与重构 社会规范 结论 第七章教学、教师教育与专业主义:看不见的权力 从证书到认证:教师教育特质的重塑 作为控制手段的规范用语 社会转型与控制议题 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控制 州立大学与新专家 权力关系的结构及文本的生产 教师激励与社会规训 经验与目标之共通性架构的假设 增加工作 作为权力话语的监督 专业主义成为通用的语言 重新制定对学校的管理和规章制度:权力在民主中的流通和影响 执行上的干预 工具理性及学校共识的建构 参与的修辞与民主的实践 让权力隐而不显:正式的文本及**的运作 总结 第八章改革问题与教育科学:认识知识、知识分子与社会运动的关系 改革、社会认识论及历史 通向社会认识论的研究 结构性关系与区域变化研究 权力、知识及学校改革 **与权力的作用 考虑研究者与社会运动的关系时,我们如何选择? 实证主义者对描述性知识及社会进步的诉求 平民主义式的方法:将知识分子带入人群 科学作为/和社会实践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