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新史纪丛书·聊出来的三国:孙吴江月(68位后汉精英,52场关键聊天,观三国纷繁变幻,看江东孙氏割据,品孙权功过是非,叹天下三分归晋)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新史纪丛书·聊出来的三国:孙吴江月(68位后汉精英,52场关键聊天,观三国纷繁变幻,看江东孙氏割据,品孙权功过是非,叹天下三分归晋)

  • 作者:锋云 著,悦读名品 出品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395153
  • 出版日期:2022年05月01日
  • 页数:319
  • 定价:¥5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是一段通过聊天改变汉末三国历史走向的史实。 在三国以前的中国历史中,东西对决以优势胜过南北对峙——无论是周灭商,还是秦灭六国;无论是秦末的农民起义,还是随后的楚汉争霸……几乎所有争斗的表现方式都终体现为东西对决。 然而,当历史之河拐到赤壁矶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 从此之后,江东不再是扬州治下的一隅之地,而成为中原政权或者割据势力的庇护所,长江则是他们的护城河。 这一切是如何改变的呢?一场场聊天给出了答案。 从张纮的“荆扬策”到鲁肃的“榻上策”,从甘宁的“西进策”到周瑜的“巴蜀策”,如果说,诸葛亮的“隆中对”要实现的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上面那些聊天要实现的,则至少是二分天下有其一。 那么,为什么终还是天下三分了呢?咱们就一起来听听江东孙氏与众谋臣武将们聊出来的那些事吧!
    文章节选
    第1章
    初生牛犊:从孙策到孙权 纵观古今创业史,孙家堪称接力创业的典范。老子死了,儿子接续;哥哥没了,弟弟接班。在群雄无心关注或无暇顾及的江东,孙家不仅潜滋暗长地把小团体变成了大队伍,甚至把小目标整成了大蓝图。这一切,宛若野火般寂寥,可一旦在赤壁点燃,又是如此奔腾绚烂。 1.1 日出江花红胜火——张 对话孙策
    原本,孙策的小目标是去江东割据一方,没想到与张纮一聊,小目标调
    整成了大规划。 建安元年(公元 196 年),就在袁术忙着北上争夺徐州时,他的部属、孙坚的长子孙策却南下占据了江东。建安二年(公元 197 年),就在袁术忙着建号称帝时,江东的孙策却来了一封劝谏的千言长信。
    信中,孙策摆事实,讲道理,明确告诉袁术:当初权势熏天的董卓尚且不敢“废主自与”,世受皇恩的袁家更不应有“自取之志”,而应该“偃武修文”,“以报汉室之恩”。对于已经魔怔了的袁术来说,孙策的这些话当然不可能阻止他称帝的进程。对此,孙策自然心知肚明。
    那么,孙策为什么还要江边上卖水——多此一举呢?实际上,孙策真正在意的并不是汉室这坛旧酒,而是自己这只新瓶。借助这封公开信,孙策要在世人面前树立一个深明大义、忠于汉室的形象,以此摆脱袁术的掣肘,成为被朝廷认可的一方诸侯。
    因此,与其说这是一封劝谏书,不如说这是一封宣言书,它宣告了孙策与袁术的彻底决裂,也宣告了孙氏家族的再度崛起,从此孙策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汉末群雄逐鹿的舞台。
    为了这**,孙策已经奋斗了很久。
    孙策,字伯符。作为孙坚的大儿子,父亲征战疆场时,他和母亲还有弟弟们一直待在后方。初平二年(公元 191 年),孙坚在洛阳城外刚刚取得大败董卓的辉煌战绩,兵器上的血迹还没有拭干,就在襄阳城外追击黄祖时不幸中箭身亡。父亲殒命荆州时,孙策也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但从那时以后,他便扛起家族复兴的重担,要为凝聚起新的力量、开辟出新的江山而持续努力了。
    孙策明白,不管是重振家业还是复兴国运,他都不可能一个人战斗。于是,孙策经过寻访和结交,凝聚起不少新力量,其中包括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人周瑜、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县一带)人吕范,当然还包括上面那封书信的起草者:张纮。实际上,张纮不仅为孙策草拟了那封书信,还协助孙策规划了发展蓝图。
    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后,孙策就带领全家迁居到了长江以北的江都(今江苏扬州西南),而此时,离江都不远的广陵(今江苏扬州),也有一个人正在家守丧。这个人就是张纮。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张纮早年游学于京都雒阳,还曾经被郡里举荐为茂才,但他拒绝了朝廷的各种征辟,保持着优游乡间的从容和自由。实际上,这既是一种观望,也是一种等待。
    不久,这种等待有了结果。来到江都后,孙策曾多次前往广陵拜访张纮,与他讨论时势,但张纮每次都是顾左右而言他,对孙策关注的问题始终避而不谈。这一次,孙策又来到了广陵。
    见到张纮,孙策直抒胸臆:“我孙策虽然愚钝年少,但内心还是藏着一个小目标:我准备先从袁术手中把父亲孙坚留下来的人马要回来,然后带着这支队伍去丹杨(治所在今安徽宣城)与舅舅吴景会合,在那里把力量壮大起来;之后,再东渡长江,拿下吴郡和会稽郡,用这些本钱报仇雪耻,成为朝廷的外藩。阁下认为如何?有没有什么建议?”先盘活存量资产,再拓展增量资产,目标是自立门户、割据一方,孙策的计划听起来环环相扣,没什么毛病。
    可是,张纮的回答却一如既往地客套恭谦:“我这人素来才疏学浅,现在又正居家守丧,恐怕不能为您提出什么好的建议。”一句话,您给我说这些都没用,还是另找高人吧。
    听到这里,孙策激动了,声泪俱下地说:“先生高名在外,远近敬仰,谁人不知,何人不晓?**所求之事,只看您想不想帮忙了。您为什么不能为我指点迷津,以与您高山般的名望相配呢?如果我的小目标能够实现,能够报了血海深仇,这也是您的功劳、我的心愿呀!”
    听到孙策这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言辞,张纮不觉有些心动了。隐居乡间的他,不仅是为了保持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更是为了拥有一种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的从容。如今,经过自己这番苦心孤诣的试探,一位雄心满怀、赤心以对、诚心相邀的英主不就近在眼前吗?
    心潮澎湃之下,张纮诚心诚意地抛出了自己的想法。
    “从前周朝衰落,齐晋以尊王之名而崛起;结果王室复兴,诸侯以纳贡向齐晋表达尊崇。”一上来,张纮就把孙策的视野从军事扩展到了政治,凡事必须先从政治层面上来认识!
    目录
    引言 江月之下 篇 孙吴江月 第 1 章 初生牛犊:从孙策到孙权 1.1 日出江花红胜火——张纮对话孙策 // 007 1.2 直挂云帆济沧海——孙策对话吕范 // 013 1.3 不打不相识——孙策对话太史慈 // 017 1.4 胆大心不细——虞翻对话孙策 // 023 1.5 A 计划还是 B 计划——孙策托孤张昭 // 027 1.6 初生牛犊不怕虎——周瑜对话孙权 // 036 1.7 把酒言欢话天下——孙权对话鲁肃 // 039 1.8 喝下这杯壮行酒——孙权对话甘宁 // 043 1.9 你是上天恩赐给我的——孙权对话鲁肃 // 046 1.10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孙权对话周瑜 // 049 第 2 章 金陵王气:从地利到人和 2.1 长江防御体系——孙权对话张 、刘备、吕蒙 // 057 2.2 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对话曹操 // 061 2.3 老对手新招数——周瑜对话蒋干 // 068 2.4 谁赢得了单刀会——鲁肃对话关羽 // 073 2.5 兵不厌诈取零陵——吕蒙对话邓玄之 // 077 2.6 江山代有才人出——吕蒙对话鲁肃、陆逊对话吕蒙 // 082 2.7 忍辱负重为哪般——陆逊对话诸将和孙权 // 090 2.8 多看别人的优点——孙权对话陆逊 // 096 2.9 让我摸摸你的胡子——孙权对话朱桓、严畯 // 104 第 3 章 气涌如山:从英主到昏君 3.1 帝业进行时——孙权对话群臣 // 113 3.2 当爱已成往事——张昭对话孙权 // 116 3.3 外交不止于外——秦宓对话张温 // 121 3.4 一次公开谈话——孙权对话群臣 // 126 3.5 二宫之争——孙权对话陆逊 // 132 3.6 诸葛家族的逆势崛起——诸葛瑾、诸葛恪对话孙权 // 136 第 4 章 朝不谋夕:从孙亮到孙晧 4.1 聪明反被聪明误——诸葛恪对话滕胤、聂友 // 147 4.2 成就你的往往也是毁灭你的——孙峻对话诸葛恪 // 154 4.3 予人机会,自己才有机会——孙 对话群臣、孙休对话孙 // 157 4.4 你总是心太软——李衡对话习英、孙休对话张布 // 164 4.5 你们看着办吧——濮阳兴、张布对话朱氏 // 169 4.6 围点打援解危局——陆抗对话诸将 // 176 4.7 输也要输得光彩——张悌对话诸葛靓、孙晧对话近臣 // 181 4.8 煮熟的鸭子嘴硬——孙晧对话司马炎 // 186 第二篇 司马食槽 第 5 章 一槽三马:从谋士到谋国 5.1 一个家族,两条道路——曹操对话司马防 // 193 5.2 父西子东,无问西东——司马朗对话董卓 // 197 5.3 隐忍待时,弯道超车——司马懿对话曹操 // 200 5.4 华丽转身,站稳脚跟——司马懿对话诸将 // 207 5.5 分忧担难,杆头争先——司马懿对话曹叡 // 211 5.6 心有灵犀,不点自通——诸葛亮对话姜维、司马懿对话曹叡 // 215 5.7 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司马懿对话陈珪 // 220 5.8 一回生,二回熟——曹叡托孤司马懿 // 224 5.9 忍不可忍——司马懿对话孙礼、李胜 // 229 第 6 章 福兮祸兮:从三分到一统 6.1 驽马恋旧槽——司马懿对话蒋济、曹爽对话桓范 // 237 6.2 一切为了**——司马懿对话王凌 // 245 6.3 何苦不能再忍忍——尹大目对话文钦、郭太后对话司马师 // 250 6.4 司马昭之心——诸葛诞对话贾充、曹髦对话王经 // 260 6.5 黄雀之后——司马昭对话邵悌 // 271 6.6 功成不必在我——羊祜对话张华 // 279 6.7 势如破竹——杜预对话司马炎 // 285 6.8 嫁女儿是个好办法——贾充对话荀勖 // 296 6.9 可惜了这个宝座——司马炎对话卫瓘 // 301 6.10 能用不用,能除不除——司马炎谈刘渊 // 306 后记 // 313 参考文献 // 317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