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万千心理·创伤和资源取向的音乐治疗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万千心理·创伤和资源取向的音乐治疗

  • 作者:高天 著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8435319
  •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01日
  • 页数:328
  • 定价:¥7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创伤和资源取向的音乐**是一种以严**理创伤或者一般消极生活经历所导致的不良情绪(抑郁、焦虑和恐惧等)为心理干预目标的资源取向音乐**方法。它充分利用了音乐强大的情绪渲染力,推动、放大并强化来访者内部的积极资源与优势。同时,它提出借助音乐引导想象,用积极的情绪体验来对抗并取代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推动创伤的治愈。 这套音乐**模式打破了音乐**师以往针对不同心理问题要学习不同**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复杂局面,提供了一套适用范围更广的统一方法。经过15年的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该**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果,且具有简单化、标准化及短程化的优势。 本书详细介绍了创伤和资源取向的音乐**的基本理念、工作框架、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同时配有详细的演示案例和音乐同步再加工曲库。本书体系完整,适合作为音乐**实践的指导性教材。
    文章节选
    第二章 基本理念 在介绍创伤和资源取向的音乐**的具体操作技术和方法之前,很重要的一点是先了解一些基本理念。如果**师还是使用传统的理论和理念,一定会把创伤和资源取向的音乐**引向错误的方向,使**模式严重变形,甚至导致**的失败。所以读者有必要在学习创伤和资源取向的音乐**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之前,先了解其基本理念。 上一章所引用的资料仅仅是近年来中国相关研究的一部分。通过这些资料可以看到,童年的虐待和创伤与大部分精神疾病和社会心理行为问题密切相关。从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以及各类人格障碍,到社会生活中常见的青少年自残自伤、自杀、抽烟或酗酒、吸毒、网络成瘾、打架斗殴、校园暴力和反社会行为,再到生活中不太显眼的“小问题”,如青少年对生活、家庭和学校的满意度降低以及睡眠困难等问题,都与童年期精神创伤关系密切。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从严重的精神疾病到心理障碍,再到生活中的“小问题”的一条连续的轴线,它们均与童年期的精神创伤有关。虽然不能就此下结论说这些问题的成因都是童年期创伤,但至少可以得出结论,创伤是引发这些问题的重要因素。 由于受精神分析的理论影响,谈话性的心理咨询、心理**以及其他各种方式的心理**(包括音乐心理**以及其他艺术心理**,例如,舞蹈**、绘画**、戏剧**等)都非常重视童年经历对成年后精神障碍的重要影响。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成年期的消极生活经历积累也会对当事人的精神和情绪状态造成严重影响,例如,经历战争、自然灾害、牢狱生活、婚姻矛盾和日常生活中严重的人际关系矛盾等,也会给很多人带来持久的心理或情绪困扰以及社会功能障碍。以上这些情况也许还达不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但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为普遍的影响。 在面对上述众多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以及正常人群中的常见情绪和行为问题时,心理咨询和心理**界有各种流派的理论和解释,有不同的干预方法。其中有些方法可能相对简单,但是更多的方法都需要经过长期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并形成了林林总总的**策略和**模式。然而,根据上述调查研究资料,我们可以合理地提出这样一个心理干预策略:针对创伤的心理干预方法有可能成为针对上述众多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和正常人群的一般性心理咨询工作共同的工作模式。这似乎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干预策略。 我在2004年参���了一个眼动**和再加工的精神创伤心理**系统培训之后,发现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可以被广泛地使用在日常心理咨询和临床**中。在完成了全部培训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与很多同期的学员(他们都是我国**的心理咨询专家)沟通,想了解他们使用这些方法的情况,却意外地得知他们使用这些方法的机会很少。询问其原因,答案是在平日里遇到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的机会很少。我想,大约是他们严格地固守了DSM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于是对那些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来访者,均不考虑使用精神创伤的**思路。而我的经验告诉我,只要与某些消极的生活经历有关,任何心理和情绪问题均可以通过创伤**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工作,而且会在短时间内取得令人满意的**。此后,我逐渐确立了创伤取向音乐心理**的思路,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一来,我的工作变得简单而快捷,也不需要进行大量绞尽脑汁的繁杂分析和挖掘工作。我将其视为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路,且获益良多。 在开始讨论创伤和资源取向的音乐**方法的具体?节之前,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先讨论、澄清和介绍一下这个工作模式的基本理念,否则读者会从不同的心理学理念的角度对我所介绍的技术细节做出不同的理解,而其中一些理解可能是有误的,进而导致临床操作中的错误。这样的现象在我的学生和培训班学员身上十分常见。 现代心理咨询和心理**的干预策略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问题取向和资源取向。问题取向的干预策略更多地聚焦在来访者所带来的问题上,包括症状、病因或人格扭曲等问题或劣势;资源取向的干预策略更多地聚焦于来访者自身的能力、智慧、内外部资源或积极的人生经历等优势方面。这些心理学理念对音乐**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先探讨一下不同的心理学理念。 问题取向的心理**理念 自从弗洛伊德建立精神分析理论以来(甚至可能要追溯到弗洛伊德之前),传统的心理**理论基本上都可以被归类为问题取向的,即**师主要聚焦于问题或症状以及造成这些问题或症状的原因。这可能跟早期心理**的理论干预策略都由医生——特别是精神科医生——建立有关。例如,弗洛伊德本人就是一位神经学出身的精神科医生。那个时代正是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所以生物医学的色彩在心理**理论中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其中我们所说的问题取向就是一个典型的特点。像医生一样,问题取向的**策略聚焦在找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上。所以,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所有问题皆源于性驱力与现实的压抑所形成的矛盾冲突,进而造成人格的扭曲(古典精神分析);或者源于童年期与父母或看护人的不良关系(客体关系理论);或者源于自我协调超我与本我之间的关系功能失调(自我心理学理论);或者源于头脑中的认知误区(认知心理学);或者源于早期父母有条件的爱导致自我实现的障碍(人本主义);或者源于自我欺骗(存在主义);或者源于错误的行为习得过程导致的病态行为(行为主义);等等。总之,就像医生看病一样,首先要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如同医学一样,有很多疾病即使可以找出原因(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却没有有效的**方法。 在心理创伤**领域,问题取向的干预策略表现为将**聚焦在对创伤经历的体验和记忆上。即使传统的各心理学理论流派对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有不同的解释,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压抑是造成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主要机制。所以,很多心理咨询师和**师都认为,造成各种症状和情绪障碍的原因,是当事人对消极情绪的压抑。换句话说,只要把压抑的消极情绪宣泄出来,症状就会消失,情绪就会好转。宣泄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创伤的暴露过程。在美国有一种常见的创伤**技术,被称作持续暴露,就是让创伤的受害者反复回忆创伤事件的情节,直至他不再感到痛苦。在医学界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叫作“没有痛苦就没有治愈”。同样,在心理**的过程中,重新体验痛苦被认为不但是正常的,更是必要的。 在毕业后的很多年里,我本人也秉持这种传统理念进行临床**工作:首先在访谈中找到创伤事件(可能是成年期创伤,也可能是童年期创伤),然后使用音乐想象技术,将来访者带回对创伤事件的记忆中,并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渲染作用,唤醒和激活由创伤记忆引发的各种消极情绪,包括悲伤、痛苦、愤怒、内疚或绝望等。当来访者开始宣泄消极情绪的时候,我就会加强音乐的渲染性,使用有更加强烈的情绪色彩的音乐曲目推动来访者进行更加深入和强烈的情绪释放,直到消极情绪获得充分宣泄,积极情绪自动地出现并得到发展。 有时候,这种**策略确实取得了很好的**,但是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情况并不总是如此。有些来访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宣泄,并没有出现我所期待的情绪改善。相反,其中一部分来访者在痛苦的情绪中越陷越深。我还意识到,在这种**策略下,来访者的流失率很高,因为很多人不愿意再次经历曾经的痛苦。我逐渐发现,当心理**聚焦在创伤后的痛苦体验时,这些痛苦的体验和情绪常常会被放大,占据来访者的全部头脑,进而导致来访者对自己生命和周围世界的评价更加消极,甚至造成进一步的创伤(二次创伤)。美国**创伤**专家彼得·莱文(Peter Levine)博士将这种方法比喻为“切开肿疖”,即把伤口切开,释放“毒素”,再让伤口自行愈合。重新经历创伤对患者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新的伤口可能会愈合,却也不可避免新的感染(Levine,2015)。 这里不得不提到在“5·12”汶川地震后,数千名心理学工作者纷纷前往灾区进行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但是其中大部分人没有经过专门的创伤**训练,仅仅带着一般性心理咨询知识就投入对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的心理援助工作中。他们相信,只要让刚刚经历了**大灾难的幸存者打开心扉,释放痛苦的情绪,就可以让他们破碎的内心世界痊愈。于是,他们一遍一遍地要求幸存者宣泄痛苦情绪,结果给这些死里逃生的幸存者带来了进一步的心理伤害,引起当地受灾群众的强烈反感。受灾群众背地里将心理援助队称作“心理骚扰队”,甚至有了“防火、防盗、防心理咨询”的说法。 创伤的心理**理念与一般性心理咨询和心理**理念有一定的区别。创伤心理**非常强调心理干预的**性,禁止鲁莽地进行创伤的暴露和负性情绪的宣泄。所以,在面对创伤记忆进行工作之前,必须有一个被称为情绪稳定化的工作阶段。也就是说,首先需要做的是稳定创伤受害者的情绪状态。只有在创伤受害者的情绪足够稳定之后,才能开始创伤的处理工作,否则就可能造成二次创伤。关于稳定化的问题,我将在后面的章节中专门介绍。
    目录
    第 1 部分 概论 第 1 章 精神创伤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精神创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常见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分类 广义的精神创伤和消极生活经历 第二章 基本理念 问题取向的心理**理念 资源取向的心理**理念 折中主义取向的理念 创伤和资源取向的音乐**的理念 **师的角色定位 **师的共情问题 第二部分 工作框架及技术 第三章 预备阶段与初步评估 预备阶段 初步评估 第四章 稳定化技术 音乐肌肉渐进放松技术 **岛技术 大树技术 积极资源强化技术 耳虫技术 再创造式团体音乐**活动 稳定化阶段音乐**干预的策略 第五章 创伤干预 音乐同步再加工技术的背景 音乐同步再加工与眼动**和再加工的区别 音乐同步再加工与音乐引导意象的区别 音乐同步再加工的工作程序 音乐同步再加工的** 音乐同步再加工的适用人群 音乐同步再加工中的音乐 音响设备的使用 音乐同步再加工**师的培训与认证 音乐同步再加工案例 第三部分 理论探索与研究 第六章 音乐同步再加工的神经心理学理论探索 精神创伤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音乐情绪反应的神经生理机制 总结 第七章 音乐同步再加工的心理学研究 音乐对创伤情感的作用 音乐对创伤记忆的影响 对叙事内容和方式的研究 总结 附录一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DSM-5对于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及 成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 DSM-5对于6岁以下儿童创伤后应激 障碍的诊断标准 附录二 音乐同步再加工曲库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