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道教服食技术研究—国学新知文库
QQ咨询:
有路璐璐:

道教服食技术研究—国学新知文库

  • 作者:黄永锋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06029865
  •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01日
  • 页数:306
  • 定价:¥5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6029865
    • 作者
    • 页数
      306
    • 出版时间
      2008年04月01日
    • 定价
      ¥50.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道教服食养生术是道教信仰者通过摄取食物、**、气、符等来**疾病、养护身心,以求长生成仙的过程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方法、知识等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道教服药技术、道教服气技术、道教辟谷技术、道教饮食技术、道教服符技术五种类型,是一类富有特色的道教养生技术。本书在技术哲学语境中探究道教服食文化,系统探讨道教服食技术本质、要素、结构,细致分析道教服食技术规程,理性评价道教服食技术的养生功能、社会影响、伦理价值,并从技术目的与技术功效的矛盾运动、技术继承与技术创新的相互促动,社会需求变迁的作用、科技整体进步等内外因素剖析道教服食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拓展了道教养生视域。
    本书是“国学新知文库”之一,全书共分4个章节,对道教服食技术本质、要素、结构,细致分析道教服食技术规程,理性评价道教服食技术的养生功能、社会影响、伦理价值等内容作了系统介绍,具体包括道教服食技术本体论、道教服食技术规程、道教服食技术的理性评价、道教服食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文章节选
    **章 道教服食技术本体论
    **节 道教服食技术本质
    道教服食技术是本书的**概念,是本书探究的对象,给它下一个贴切的定义是十分必要的。定义是以简短的语句来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人们明确概念的意义及其使用范围的逻辑方法。我们给道教服食技术下定义拟分三步走,首先厘清前人对道教服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道教服食技术的外延;其次,准确地揭示道教服食技术的��涵。*后,把道教服食技术内涵与外延结合起来给道教服食技术下个明晰合理又比较完整的定义。
    一、道教服食技术的外延
    服食是道教的一类养生技术。一般认为,服食是道教中人通过食用**以求长生的法门。通过细致的考察,我们发现,服食是道教养生中一类十分常见的现象,其外延可以是**,还可以包括日常食物、气、符等。对同一个概念有不同的定义这是正常的认识现象。逻辑学告诉我们,定义只能揭示事物某些方面的规定性,不可能揭示事物全部的、丰富的内容。事物本身不断发展变化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往往使准确定义的工作变得十分不易。给概念下定义和内涵定义合起来。外延定义是通过列举一个概念的外延,使人们获得对该概念的某种理解和认识,从而明确该概念的意义和适用范围。明确概念的外延有助于明确概念的内涵。鉴于学术界对道教服食技术外延认识有个变迁的过程,梳理一下前贤对道教服食的认识,重新准确界定道教服食技术的外延,是十分有益的学术工作。
    ……
    目录
    总序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本书研究方法
    四、本书学术价值
    五、本书逻辑框架
    **章 道教服食技术本体论
    **节 道教服食技术本质
    第二节 道教服食技术要素
    第三节 道教服食技术结构
    第二章 道教服食技术规程
    **节 道教服药技术规程
    第二节 道教服气技术规程
    第三节 道教辟谷技术规程
    第四节 道教饮食技术规程
    第五节 道教服符技术规程
    第三章 道教服食技术的理性评价
    **节 道教服食技术的养生功能及其他影响
    第二节 道教服食技术的伦理价值观
    第四章 道教服食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
    **节 道教服食技术发展的内部作用力
    第二节 道教服食技术发展的外部作用力
    余论
    一、跨学科研究导致新发现
    二、史料需要辨伪和证真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一、本书图表目录
    二、《道藏》外丹道经中所见的炼丹器具图样
    问学记
    编辑推荐语
    《国学》一词*早见于《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孝国子小舞。》其中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指上古时期**设立的学校。随着历史的进展,《国学》的内涵逐渐发生演变。到了近代现代,《国学》成为指称我国特有学术的一个术语,其外延是以儒、道、释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涉及古代哲学、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科学等诸多领域。
    本文库正是从广义上使用《国学》概念的,至于《新知》既意味着新的领域、新的视野也意味着新的探索、新的认识。由于国学的范围相当广泛,这套文库当然应该有所选择,关注那些具有新发现、新观点的成果,这就是为什么将《国学》与《新知》合成的用意所在。
    从文稿选择的立场看,既然是《国学》,则入选的文稿必定是传统文化方面的;既然是《新知》,文稿如果仅仅反映传统文化内容,还是未能符合要求的,必须是两个方面的特质兼备,才能进入这套文库之中。也许组织者对文稿的选择不一定准确,但不论情况如何,《新知》乃是编繤这套文库的初衷,表达着一种愿望、一种追求、一种目标。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