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血管腔内技术-腔内血管外科的导丝及导管技术(第4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血管腔内技术-腔内血管外科的导丝及导管技术(第4版)

  • 作者:(美)彼得·A.施奈德(Peter A.Schneider)著,李震、常光其、吴继东、(美)张玮(W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582083
  •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为国内**翻译的国际**血管外科著作,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已经引进翻译出版两版,手受到热烈的行业反响。第4版针对血管腔内**做了详细的介绍,内容丰富,学术价值极高,对国内从事血管介入**的临床医师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该书从基础到临床,理论联系实际,大到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手术室的装备和设计,小到各类导丝、导管及各种介入产品的适用范围及具体操作;从详细的解剖基础,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到具体的操作步骤、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由浅入深、全面叙述,系统而简明的图示更会使读者易于领会操作过程。既可作为初学者的入门教材,也可作为有一定介入手术经验者提高腔内技术能力的参考书。
    目录
    目 录 部分 第 1章 病例准备 // 3 1.1 腔内技能实践 // 3 1.2 重塑血管管理 // 3 1.3 为自己成功做好准备 // 3 1.4 病例 // 4 1.5 穿刺前 // 4 1.6 工作环境 // 4 1.7 设备 // 5 1.8 设施和房间设置 // 5 1.9 预处理历史和身体检查如何帮助计划** // 5 1.10 预处理成像 // 6 第 2章 血管通路的**性及选择策略 // 7 2.1 经皮通路概述 // 7 2.2 策略:经皮穿刺血管通路要遵循什么原则 // 7 2.3 选择你的方法 // 8 2.4 股动脉通路的解剖 // 8 2.5 超声引导下穿刺 // 9 2.6 微穿刺技术 // 10 2.7 经皮逆行穿刺股动脉 // 12 2.8 策略:如果导丝不能通过穿刺针怎么办 // 15 2.9 经皮顺行穿刺股动脉 // 16 2.10 技术:顺行性股动脉穿刺时如何进入股动脉近端 // 17 2.11 经皮穿刺无搏动的股动脉 // 18 2.12 技术:透视引导下股动脉入路 // 18 2.13 何时重新开始股动脉入路 // 19 2.14 近端血管通路 // 19 2.15 经皮穿刺肱动脉 // 20 2.16 可替代的下肢通路: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动脉和足背动脉 // 21 2.17 经皮穿刺人工血管 // 21 2.18 穿刺部位并发症 // 22 2.19 穿刺部位的选择和闭合策略总结 // 22 第 3章 基本导管鞘入路 // 24 3.1 引言 // 24 3.2 基本导管入路步骤 // 24 3.3 导管入路的保护措施 // 24 3.4 怎样放置鞘管 // 25 3.5 何时需要扩张器 // 28 3.6 基本尺寸问题 // 28 3.7 何时使用荧光透视 // 29 3.8 关于导管鞘 // 29 3.9 如何决定何时更换大的导管鞘 // 30 3.10 导管通路的取舍 // 30 3.11 腹股沟处入路的潜在风险 // 31 第 4章 导丝 -导管技术 // 32 4.1 前言 // 32 4.2 掌握导丝特点 // 32 4.3 导丝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 33 4.4 实用导丝种类 // 34 4.5 何时需要更换导丝 // 40 4.6 慢性闭塞病变导丝技术 // 40 4.7 管理导丝 // 42 第 5章 小平台导丝和单轨系统 // 43 5.1 小平台导线和单轨系统的研究进展 // 43 5.2 单轨系统与同轴系统有何不同 // 44 5.3 单轨系统有哪些优、缺点 // 44 5.4 快速交换系统的使用原则 // 45 5.5 如何选择手术的平台 // 45 5.6 从哪个平台开始,何时切换平台 // 46 5.7 0.014in和 0.018in导丝操作 // 46 第 6章 导管操作 // 48 6.1 导管简介:交换、造影和选择导管 // 48 6.2 应该使用何种动脉造影导管 // 48 6.3 导管头部形状决定其功能 // 49 6.4 操控导管 // 53 第 7章 导丝和导管通路 // 56 7.1 手术目的决定导丝 -导管配合的过程 // 56 7.2 初的导管植入 // 56 7.3 透视下导管植入 // 57 7.4 导丝与导管的结合 // 57 7.5 导丝的自然行径 // 58 7.6 导丝通过病变血管 // 58 7.7 通过血管扭曲处 // 60 7.8 远端穿刺点 // 61 7.9 当尝试了所有努力,导管仍不能有效通过时,应如何改变计划 // 63 7.10 如果至靶病变的通路沿途存在需要处理的病变,应如何决定 // 63 第 8章 图像:成功的关键 // 68 8.1 影像与**紧密相连 // 68 8.2 图像质量 // 68 8.3 X线影像的产生 // 69 8.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69 8.5 成像技术 // 71 8.6 路图:工作原理及使用时机 // 72 8.7 自动的高压注射器 // 72 8.8 高压注射器注射与手动推注的差别 // 73 8.9 造影剂 // 75 8.10 如何定位 // 76 8.11 放射**和职业健康问题 // 76 8.12 X线影像设备 // 77 8.13 X线影像的技术条件 // 77 8.14 放射暴露与防护 // 78 第 9章 选择性插管 // 79 9.1 太多选择 // 79 9.2 头臂动脉的选择性插管 // 81 9.3 内脏及肾动脉的选择性插管 // 87 9.4 主髂动脉的选择性插管 // 88 9.5 腹股沟下方动脉的选择性插管 // 92 9.6 旁路人工血管的选择性插管 // 96 9.7 需要考虑的血管变异 // 97 第 10章 动脉造影原理 // 99 10.1 动脉造影是评估性的,而不是诊断性的 // 99 10.2 动脉造影的未来 // 99 10.3 动脉造影所需物品 // 99 10.4 动脉造影术的**策略 // 100 10.5 动脉造影前应考虑的问题 // 101 10.6 血管造影前评估 // 101 10.7 穿刺位点的选择 // 102 10.8 导管植入 // 104 10.9 造影剂管理与图像采集 // 104 10.10 动脉造影序列 // 105 第 11章 血管床的动脉造影 // 108 11.1 头臂干动脉造影 // 108 11.2 胸主动脉造影 // 111 11.3 内脏动脉及肾动脉造影 // 111 11.4 肾动脉以下血管造影 // 112 11.5 病变探查:特殊成像 // 118 11.6 二氧化碳动脉造影 // 118 11.7 压力测量 // 119 11.8 动脉瘤造影 // 120 11.9 腔内超声 // 121 第二部分 腔内** // 123 第 12章 腔内操作室 // 125 12.1 工作环境决定工作内容 // 125 12.2 手术室、特殊操作组件、导管实验室的比较 // 125 12.3 固定式和便携式成像系统 // 126 12.4 理想的血管操作室 // 127 第 13章 腔内**相关** // 129 13.1 镇静和镇痛** // 129 13.2 局部麻醉药 // 129 13.3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129 13.4 抗凝药 // 129 13.5 肝素替代品:直接凝血酶**剂 // 130 13.6 抗血小板药 // 130 13.7 溶栓 // 131 13.8 血管扩张药 // 131 13.9 造影剂过敏 // 131 13.10 术中问题的实用建议 // 131 第 14章 腔内**的通路 // 133 14.1 尽量建立简单的通路 // 133 14.2 创建一个工作平台 // 134 14.3 通路大小的考虑 // 134 14.4 特定器械满足特定需求 // 136 14.5 **期间放置导管鞘的一般原则 // 137 14.6 何时避免使用初的通路进行** // 138 14.7 何时需要应用导引鞘或导引导管 // 139 14.8 如何保证动脉鞘随导丝前进 // 140 14.9 使用上肢通路 // 141 14.10 远程分支动脉鞘的放置 // 142 第 15章 设置**策略:穿通病灶 // 145 15.1 简介 // 145 15.2 三种类型的病变 // 145 15.3 需要支撑和方向性 // 146 15.4 穿通狭窄段 // 146 15.5 技巧:穿通狭窄处 // 150 15.6 策略:避免内膜下导丝形成夹层,除非打算进行内膜下手术 // 151 15.7 策略:什么时候路图造影对穿通病变有用 // 151 第 16章 穿通有挑战性的病变 // 153 16.1 闭塞段动脉造影术 // 153 16.2 穿通闭塞段 // 154 16.3 穿通病变的工具 // 156 16.4 技巧:穿通一个闭塞段 // 157 16.5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 // 158 16.6 在不同血管床中穿通病变(图 16.5)// 160 16.7 何时从另一个方向处理:逆行通道(图 16.6)// 165 16.8 穿通钙化病变 // 166 16.9 穿通长段病变 // 167 16.10 导丝穿通后该做什么 // 168 16.11 解剖操作可以辅助导丝或设备通过 // 168 第 17章 球囊血管成形术:微创自体血运重建 // 170 17.1 球囊扩张引起的夹层 // 170 17.2 关于球囊导管 // 170 17.3 血管成形术 // 172 17.4 球囊的选择 // 172 17.5 何时使用单轨系统 // 174 17.6 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的辅助器材 // 175 17.7 导管鞘的选择和放置 // 175 17.8 球囊的准备和植入 // 176 17.9 干预期间肝素的管理 // 176 17.10 球囊扩张 // 178 17.11 撤出球囊和终血管造影 // 181 第 18章 更多的关于球囊血管成形术:避免并发症 // 183 18.1 预防并发症比处理并发症更容易 // 183 18.2 如何处理多发病变的策略 // 183 18.3 技巧:频繁观察鞘管头端的位置 // 184 18.4 什么样的病变需要预扩张 // 185 18.5 什么样的病变容易发生栓塞 // 186 18.6 什么样的病变容易形成夹层 // 186 18.7 何时使用对吻球囊(图 18.4)// 187 18.8 球囊扩张成形术时的疼痛问题 // 187 18.9 关于血管痉挛 // 188 18.10 策略:球囊成形术后残余狭窄的处理选择 // 188 18.11 穿刺处血栓的预防 // 189 18.12 球囊成形术过程中疑难情况处理 // 190 18.13 解决球囊成形术中的并发症 // 192 18.14 动脉破裂的处理 // 194 18.15 远端栓塞的处理 // 195 18.16 急性闭塞的处理 // 196 18.17 不同部位血管床球囊血管成形术的技术问题 // 196 18.18 急性球囊血管成形术的**评价 // 197 第 19章 支架、覆膜支架和支架移植物 // 199 19.1 支架的影响 // 199 19.2 支架的选择 // 199 19.3 覆膜支架 // 201 19.4 支架的指征:既定的或选择性支架植入 // 202 19.5 哪些病变应植入支架 // 203 19.6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技术 // 206 19.7 自膨式支架植入技术 // 210 19.8 覆膜支架植入技术 // 213 19.9 什么病变放置什么支架 // 214 19.10 如何选择适合的支架 // 216 19.11 专业技巧 // 217 19.12 支架植入的急性并发症 // 224 19.13 支架植入的慢性并发症 // 226 第 20章 其他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 227 20.1 重返真腔导管 // 228 20.2 CTO导管和开通导管 // 229 20.3 斑块切除术 // 229 20.4 旋磨斑块切除术 // 231 20.5 **涂层球囊和**洗脱支架 // 232 20.6 切割球囊、积分球囊和冷冻球囊 // 233 20.7 外周覆膜支架 // 236 第三部分 第 21章 头臂干血管腔内** // 245 21.1 引言 // 245 21.2 动脉弓评估 // 245 21.3 无名动脉和颈总动脉 // 245 21.4 弓部分支病变评估 // 246 21.5 主要技术 // 247 21.6 经股动脉入路到颈总动脉 // 248 21.7 颈动脉分叉处支架植入 // 250 21.8 开环、闭环和网膜覆盖颈动脉支架 // 254 21.9 经股动脉颈动脉支架植入远端和近端保护装置 // 255 21.10 经颈动脉支架植入 // 256 21.11 颈总动脉的逆行入路 // 259 21.12 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 // 260 21.13 经股动脉入路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 // 261 21.14 逆向入路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 // 262 第 22章 内脏动脉和肾动脉腔内** // 264 22.1 内脏动脉入路 // 264 22.2 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 // 264 22.3 肾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 // 268 第 23章 肾下主动脉、主动脉分叉和髂动脉:关于球囊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的建议 // 275 23.1 引言 // 275 23.2 主动脉 // 276 23.3 主动脉分叉 // 281 23.4 髂动脉 // 284 23.5 在主髂动脉段自膨胀式支架与球囊扩张支架的对比 // 288 23.6 覆膜支架的使用 // 289 23.7 入路相关问题 // 289 第 24章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及支架植入的建议 // 290 24.1 同侧顺行法进入股浅动脉和腘动脉 // 291 24.2 股浅动脉及腘动脉翻山技术 // 294 24.3 胫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 // 301 第 25章 复杂下肢动脉血流重建 // 303 25.1 主髂动脉闭塞疾病 // 303 25.2 股腘动脉闭塞疾病 // 310 25.3 小腿血管闭塞性疾病 // 321 第 26章 腔内技术挽救既往重建血管功能 // 328 26.1 引言 // 328 26.2 腔内开通后闭塞的腔内处理 // 328 26.3 植入支架闭塞的腔内处理 // 329 26.4 腹股沟韧带下旁路移植物闭塞的腔内处理 // 329 26.5 解剖外血管旁路移植物闭塞后腔内复通:腋 -股旁路或股 -股旁路 // 331 26.6 主髂动脉移植物闭塞后腔内复通:主 -髂旁路、主 -股旁路和髂 -股旁路 // 331 第 27章 复合手术 // 333 27.1 复合手术的原理 // 333 27.2 复合手术操作的技术要点 // 333 27.3 髂动脉支架和股动脉内膜切除术 // 338 27.4 股动脉内膜切除术加远端腔内** // 340 第 28章 主动脉瘤的腔内** // 341 28.1 引言 // 341 28.2 影像学检查 // 341 28.3 股动脉开放通路和(或)经皮穿刺通路 // 341 28.4 预置缝合器 // 342 28.5 缝合器闭合穿刺通道 // 343 28.6 髂动脉病变的处理 // 344 28.7 髂动脉钙化 // 345 28.8 动脉大小 // 345 28.9 髂动脉病变 // 346 28.10 髂动脉扭曲 // 347 28.11 人工通道 // 348 28.12 主动脉支架植入 // 349 28.13 对侧接口超选 // 351 28.14 支架植入后的血管球囊成形术 // 354 28.15 髂动脉支架植入 // 354 28.16 复杂主动脉瘤径的处理 // 355 28.17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 // 358 28.18 主动脉复合手术:主动脉弓去分支 // 359 28.19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后内渗的处理 // 361 第 29章 头臂干及外周血管动脉瘤弹簧圈技术 // 364 29.1 弹簧圈 // 364 29.2 弹簧圈技术 // 365 29.3 髂内动脉栓塞术 // 366 29.4 血管封堵器 // 367 29.5 腘动脉瘤的腔内** // 368 第 30章 穿刺部位的管理 // 370 30.1 止血 // 370 30.2 压迫 // 370 30.3 去除鞘管的时机 // 371 30.4 闭合装置 // 372 30.5 穿刺部位并发症的管理 // 37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