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怎样写作?精要作文法十讲(虫洞书简出版方新作)
QQ咨询:
有路璐璐:

怎样写作?精要作文法十讲(虫洞书简出版方新作)

  • 作者:章衣萍
  •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 ISBN:9787515108308
  • 出版日期:2022年0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5108308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22年02月01日
    • 定价
      ¥39.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怎样写作?精要作文法十讲》是作家章衣萍为中小学生撰写的科学而系统的写作指导书。 作者对作文的意义与功能、作文与读书的关系、观察与想象、用字、造句、结构等等做了全新的解释,并提出了别具一格的见解,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关于作文的一系列独特的思想和理念,帮助中小学生夯实文字基础,拓宽写作思路。 本书理念先进,举例恰当、文字畅达、方法切实,饱含作者创作体会和写作理念,能让中小学生感觉到写作的新意,以期帮助中小学生获得关于写作的启迪、借鉴和思考。
    文章节选

    作文的意义与功用
    我们为什么要作文呢?作文有什么意义和功用呢?
    人类有思想和情感,要表示出来,用嘴说的叫作语言,用笔写的叫作文字。把许多文字组织成一篇文章,叫作作文。木匠用一块块的木头造成一只木箱,砖匠用一块块的砖头造成一堵墙壁。木匠的工具是木头,砖匠的工具是砖头。我们作文的工具是文字。文字同语言一样,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符号。
    人类同动物不同的地方,是人类有文字而动物没有。人类有思想,思想是由“概念”构成的。动物只有“表象”,没有“概念”。
    动物看见一棵树、一朵花,至多只有树和花在其眼中与脑中的明了的印象而已,而人类却能用一种记号,作为树和花的象征。这象征的概念的联合,在心里是思想,说出口来是语言,写在纸上是文字。思想是心里的语言,文字是纸上的语言。
    但文字和语言不同的地方,在于表示的方法不同。语言是“有时间性的声”,文字是“有空间性的形”。因为语言不能传远,不能**,所以人类才发明了文字。
    人类是先有语言,然后有文字的。人类的语言是从何产生的呢?据近代科学家说,人类的语言,是从人类劳动的呼声中产生的。人类工作紧张的时候,呼吸器官和发声器官会不知不觉发出一种呼声,例如街上挑担子的人,口里常哼着“杭育”“杭育”,这种“杭育”的呼声,我们听见,即可知道有人在吃力地挑担子,即使我们没有看见挑担子的人。这种劳动呼声是一种无意识的语言,是一种原始的语根。樵夫砍柴时口里哼着“哈——哈”的呼声,船夫背纤时口里哼着“呵——呵”的呼声,肩夫背着东西时口里哼着“哦嗬——哦
    嗬”的呼声,这种同一劳动中发出的同一呼声、同一符号,是有社会性的,都是无意识的语根。
    无意识的语根不能算作语言,却算是原始的语言。人类的原始语根不过二三十个,后来人类劳动方面逐渐复杂,社会的组织日益确立,经济日益发展,语言随着时代的要求而日益增加、变化,才有**千变万化的语言(参看波格达诺夫《社会意识学大纲》第二篇)。
    中国的语言是不统一的,一省有一省的语言,甚至于一省内各县的语言也不同。这是领土太大和交通不便的缘故。近数十年,铁路和公路逐渐建立,交通发达,国语流行,中国语言统一的日子也不远了。
    但中国学生感到麻烦的,是中国文字和语言的分歧。原始的文字起源于绘画,中国所谓“依类象形”即绘画的变形。其后“形声相益”,变化益多,乃成中国**之文字。但中国的文字同欧洲的文字不同。“中国的文字是非拼音制,欧洲的文字是拼音制;中国文字是单音制,欧洲文字是多音制。”中国的文字因为这两种情况,所以不能同欧洲文字一样随着语言变化。“数千年来语言自语言,文字自文字。(参看刘半农 《中国文法通论》讲、第二节)学者尽毕生之力尚不能把文字弄通。有人认为中国科学的不发达,缘于文字的困难,其言实有至理。近十年来才有胡适之 、陈独秀一班人出来提倡白话文,才有疑古玄同 、黎锦熙 一班人出来制定注音字母及罗马字母拼音,白话的势力渐要统一中国文坛了,罗马字母拼音的计划也快要实现了,中国文字的困难也不久可以免除了。
    但在这“青黄不接”的时期中,教授语文还是现在中学教育中的难题。从前刘半农先生在《应用文之教授》一文中曾“慨乎言之”地说:
    ,现在学校中的学生,往往有读书数年,能做“今夫”“且夫”或“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滥调文章,而不能写通畅之家信,看普通之报纸、杂志、文章者,这是谁害的他?是谁造的孽?
    第二,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似通非通、一知半解的学校毕业生:学实业的,往往不能译书;学法政的,往往不能草公事、批案件;学商的,往往不能订合同、写书信;却能做些非驴非马的小说、诗词,在报纸、杂志上出丑。此等“谬种而非桐城,妖孽而非选学”的怪物,是谁造就出来的?是谁该入地狱?
    目录
    讲 作文的意义与功用 / 001 第二讲 作文与读书 / 011 第三讲 观察与想象 / 021 第四讲 论用字 / 033 第五讲 论造句 / 055 第六讲 论结构 / 071 第七讲 记事文 / 081 第八讲 叙事文 / 099 第九讲 解说文 / 145 第十讲 议论文 / 173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