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第2版)(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第2版)(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 作者:(美) 马立博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98962
  •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 页数:520
  • 定价:¥10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是由西方学者撰写的部中国环境通史,广泛借鉴英语世界关于中国环境史及相关议题的大量研究成果,从长时段的视角对中国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全景式的动态考察。本书自初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也推动了学术界对中国环境史的研究。这里呈现给大家的,就是马立博教授在充分吸纳西方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修订版。 本书认为,在数千年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经由市场联系的**政权和农业家庭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关键的影响;而中国发达的农业在养活大量人口的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系统的单一化。作者还发现,中国文化中很早就形成了道法自然、水土保持和节制开发资源的思想观念,而这些思想相对于人口、经济和政治等物质因素而言却没能发挥应有的影响,这在环境保护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文章节选
    第2版前言






    在本书第1版出版之后的五年里,几项研究上的进展促使我做出修订并更新到了第2版。

    首先,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发生了很多变化,这就需要对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对自然环境的“治理”, 公元1949年以来)进行更新。2014年中美两国领导人就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成的双边协议本身就很重要,因为作为地球上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两国温室气体排放加起来占到全球的近一半。这一双边协议为2015年在巴黎达成的气候变化国际协议铺平了道路。《巴黎协定》被世界各地的环保人士誉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和承诺的一次突破。

    对中国和世界所面临的来自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挑战和危险的清晰理解,也促使中国领导人更加意识到解决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必要性。这种变化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过去中国政府虽然在**层面上采取了非常进步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但由于衡量地方官员的业绩存在唯GDP导向,

    这些法律在地方层面的执行却不大成功。这种对经济增长的单一关注,助长了地方官员和企业之间的勾结,以“发展”的名义忽视其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2014年和2015年,中国政府明确表示,评判官员的职业生涯,不仅要看他们如何促进经济增长,还要看他们如何有效地执行环保法律。

    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在环境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发展,我也修改了相应章节,以尽可能确保第七章的内容是的。除此之外,近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态度和行动的变化,以及环境法规的实施,让我对中国和世界的环境未来更加乐观,这也反映在我对这一章的构思和修改中。

    其次,中国环境史这个研究领域也在不断发展,与五年前相比,越来越多的学者贡献了更大规模、更多样化的作品。很高兴我能够将一些新的学术成果纳入到这个版本中,从而对第1版的两位匿名读者和评论人的一些评论、建议做出回应。不过我并没有对所有这些修订逐一进行论述,而是试图构建一个贯穿全书的更大的主题:植物、动物、人类和“自然”在推动中国环境史演变中的能动性。当然,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一些事件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地震、洪水和气候变化(包括变暖和变冷)震撼并改变了中国,人们已经对这些自然冲击做出了反应和适应。除此之外,我们知道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变暖,且不仅仅是在近的工业时代。气候学家威廉?拉迪曼(William Ruddiman)认为,与农业的肇始同步,种植水稻和砍伐森林改造为农田,就会释放出甲烷和二氧化碳这两种**的温室气体。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人很早就在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了。William Ruddiman, Plows, Plagues, and Petroleum: How Humans Took Control of Climat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6).

    就中国的环境历史而言,黄河可以说是人类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典型。有四位学者一直在研究这一历史的各个方面,他们的工作正在改变我们对黄河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认识。本书第四章详细介绍了张玲教授关于宋朝的研究成果,她和戴维?佩兹(David Pietz)、穆盛博(Micah Muscolino)都已出版了自己的新书Ling Zhang, The River, the Plain, and the State: An Environmental Drama in Northern Song China, 10481128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David Pietz, The Yellow River: The Problem of Water in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Micah Muscolino, The Ecology of War in China: Henan Province, the Yellow River, and Beyond, 1938195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另一位学者马瑞诗(Ruth Mostern)也正在撰写一本关于黄河的著作。这一大批关于黄河的新学术成果,为有兴趣的人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新探索路径。

    对于植物和动物,我们能说它们具有历史的能动性吗?历史学家们和我们的叙述,甚至包括环境史,都倾向于以人类为**。**的环境历史学家J?R.麦克尼尔(John R?McNeill)在《阳光下的
    目录
    章引言:问题和视角 本书的安排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与早期人类聚落,公元前1000年以前 节自然环境 第二节人类聚落与史前史 第三节史前的环境变迁 第四节中国相互作用圈的形成,公元前4000—公元前 2000年 第五节中国的青铜时代:技术与环境变迁,公元前2000— 公元前1000年 第六节环境的变迁,公元前1500—公元前1000年 小结 第三章**、战争与农业:上古及帝制早期中国的环境变迁, 公元前1000—公元300年 节**、战争与上古时期中国的环境变迁,约公元前 1000—公元前250年 第二节早期帝国的环境变迁,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第三节古代中国关于自然和环境的理念 第四节早期帝国的尾声 小结 第四章帝制中期北方的森林退化和南方的拓殖,公元300— 1300年 节中国北方:战争、人口减少与环境,公元300— 600年 第二节长江流域的环境变迁 第三节帝制中期南北方的重新统一:隋、唐和宋,公元581— 1279年 第四节汉人在南部与东南部的拓殖 第五节南北方疾病的机制 第六节新型农业技术与环境变迁 第七节中古时期的工业革命 第八节拓殖四川与对其他族群的分类 第九节地貌景观与水利工程 第十节塑造的环境:城市和废弃物 小结 第五章帝国与环境:帝制晚期中国的边疆、岛屿和发达边缘区, 公元1300—1800年 节新的历史与制度背景 第二节边疆地区与边境地带 第三节岛屿及其生态变迁 第四节土地覆盖、土地利用与土地所有权 第五节对发达边缘区的开拓 第六节帝国的生态极限 小结:人口、市场、政府与环境 第六章近代中国环境的退化,公元1800—1949年 节中国人的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生态退化与环境危机 第三节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四节进入20世纪之后 小结 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对自然环境的“治理”,公元1949年 以来 节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征服自然 第二节森林与土地利用的变迁 第三节**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四节水资源的治理 第五节大气污染 第六节环境抗议、环境意识、环保激进主义与环保运动 小结 第八章结论:世界史视角下的中国与环境 节中国环境史中的主要议题 第二节局部消失、种群灭绝与保护 第三节中国环境变迁的驱动因素 第四节世界史视角下的中国环境史 参考文献 索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