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苏北作品精品集:妄言与私语
QQ咨询:
有路璐璐:

苏北作品精品集:妄言与私语

  • 作者:苏北
  •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9672304
  • 出版日期:2022年04月01日
  • 页数:384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39672304
    • 作者
    • 页数
      384
    • 出版时间
      2022年04月01日
    • 定价
      ¥6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散文集《妄言与私语》,收录了苏北近两年来创作的散文六十余篇。苏北的散文有一种承继自京派的冲淡平和的质感,质朴、恬静,充满着人情之美。苏北的散文没有宏大的叙事,都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城市角落、他乡见闻、朋友相聚、家人相亲。人间冷暖,市井风物,苏北不急不徐,娓娓道来,他在匆忙的城市生活中自得其乐,却让读者觉得人生如此甚好。
    文章节选
    汪曾祺的二十九个细节 我阅读汪曾祺三十年,或者说,研究汪曾祺这二十年,写了一些文章,但更多的是搜集到不少有关汪曾祺的细节。细节总是充满活力,它不一定非得指向什么,但细节就在那里,人们听到或者看到,多半会莞尔一笑。这里我撷取二十九则,算是对这位可爱的老头儿离开我们二十周年的纪念。 一 记得有一年去汪先生家,先生拿出湖南吉首的一瓶酒(包装由黄永玉设计)给我们喝,席间汪先生说老人有三乐:一曰喝酒,二曰穿破衣裳,三曰无事可做。当时我们才三十多岁,对这三乐也没有什么理解,但是回家我记在了本子上。如果不记下,早就忘掉了。如今回忆这句话,又多了些况味。 二 **散文理论家、苏州大学教授范培松曾给我说过一个笑话,此笑话是作家陆文夫在世时说的。陆文夫多次说:“汪老头很抠。”陆文夫说,他们到北京开会,常要汪请客。汪总是说,没有买到活鱼,无法请。后来陆文夫他们摸准了汪曾祺的遁词,就说“不要活鱼”,可汪仍不肯请。看来汪老头不肯请,可能还“另有原因”。不过话说回来,还是俗语说得好,“好日子多重,厨子命穷”。汪先生肯定也有自己的难处。 “买不到活鱼”,现在说来已是雅谑。不过汪曾祺确实是将生活艺术化的少数作家之一。 三 汪先生的小女儿汪朝给我说过一件事。汪朝说,过去她的工厂的同事来,汪先生给人家开了门,朝里屋喊一声:“汪朝,找你的!”之后就再也不露面了。她的同事说:“你爸爸架子真大。”汪朝警告老爷子,下次要同人家打招呼。下次她的同事又来了,汪老头不但打了招呼,还在厨房忙活了半天,结果端出一盘蜂蜜小萝卜来。萝卜削了皮,切成滚刀块,上面插了牙签,边上配了一碟蜂蜜。结果同事一个也没吃。汪朝抱怨说,还不如削几个苹果,小萝卜也太不值钱了。老头还挺奇怪,不服气地说:“苹果有什么意思?这个多雅。” “这个多雅”,也许这就是汪曾祺对待生活的方式。 四 有一年到汪先生家去,汪师母说了一件趣事。说前不久老汪酒喝多了,回来的路上跌了一跤。汪先生跌倒之后个感觉就是看能不能再站起来,结果站起来了,还试着往前走了几步。“咦!没事。”汪先生自己说。回到家里,汪先生一个劲地在镜子前面左照右照,照得汪师母心里直犯嘀咕:“老汪今天怎么啦?是不是有什么外遇?”七十多岁满头银丝的汪师母说完这话,哈哈大笑,那个开心。其实汪先生是照照脸上皮有没有跌破。 五 听过一件事。说某文学青年偶然认识了汪先生,之后就到先生家中拜访。这是一个痴迷得有点癫狂的青年。他为了能每日聆听教诲,索性就住到了汪宅。汪宅的居所不大,他于是心甘情愿睡地下室,这样一住就是多日,每天一大早就举着一把牙刷上楼敲门。有一次他还带来了儿子,老头儿还带着孩子上街去买了一只小乌龟。可是“这个青年实在是没有才华,他的东西写得实在是不行”。每次他带来稿子,都要叫老头儿给看。老头儿拿着他的稿子,回头见他不在,就小声说:“图穷匕首见。” 汪老头认为青年从事的是一种较艰苦的工作,很不容易。可他确实写得不好,每次带来的稿子都脏兮兮的。汪老头儿终于还是无法忍受,他用一种很“文学”的方式,下了逐客令——**大早,青年又举着牙刷上楼敲门,老头打开门,堵在门口。一个门里,一个门外,老头儿开腔了:“一、你以后不要再来了,我很忙;二、不允许你在外面说我是你的恩师,我没有你这个学生;三、你今后也不要再寄稿子来给我看。”讲了三条,场面一定很尴尬。我听到这个“故事”时是惊悚的,出了一身冷汗。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青年现在也是半个老头儿了。希望曾经的青年读到此则,不要见怪,因为我们都爱这个老头儿,对吧? 六 得到一个重要的细节。一个重庆的记者,有一年因采访一个重要节日的稿件,访问一位九十五岁高龄的叫章紫的老人。临走时老人找出一本旧影集给记者翻翻,记者竟看到章紫与汪曾祺的合影,一问,原来他们是1935年在江阴南菁中学的同学。记者于是接着采访。章紫说,她有个好朋友叫夏素芬,是一个中医的女儿,汪曾祺对夏素芬有点意思。高二有天上学,他们一进教室,就看见黑板上有人给夏素芬写了一黑板情诗,不是新诗,是旧体诗,是汪曾祺写的。汪曾祺跟大家一起看,看了之后,他自己把黑板擦了。 后来,夏素芬在江阴沦陷区,章紫在重庆读书,汪曾祺在西南联大读书。汪曾祺给章紫写了很多信。后来章紫妈妈知道她跟一个苏北男生在通信,还警告说:“你爸爸不喜欢苏北人,他知道了,会不高兴的。”通信的大多数内容已无法回忆,但信里面有两句话,章紫一直记忆犹新。章紫说:“有一次他在信里写了一句,我记得很深,他说,‘如果我们相爱,我们就有罪了’;还有一次是他的信里后写了一句‘握握你的小胖手’。当时我手胖,班上的同学都知道我的小胖手。”章紫说:“‘小胖手’这句我记得,是因为我的信多,看了就随便搁在桌上,同寝室女生看了,看到那一句,大家都觉得好笑。” 20世纪80年代,一次章紫去北京,到汪曾祺家里做客。章紫说:“他爱人施松卿跟女儿在家。他很会做菜,做菜时他悄悄跟我说:‘当年学校的事儿,不要多说。’我想说的就是他跟夏素芬的事吧。” 汪先生在世时曾说过,想写写自己的初恋,可是觉得人家还在世,如果写出来,是不是打搅了别人平静的生活?于是不愿意写。 七 1957年“鸣放”,汪曾祺在单位的黑板报上写了一段感想:我们在这样的生活里过了几年,已经觉得凡事都是合理的,从来不许自己的思想跳出一定的圈子,因为知道那样就会是危险的。他还给人事部门提意见,要求开放人事制度,吸收民主党派人士参加,说“人事部门几乎成了怨府”。 1958年“鸣放”,他写了小字报《惶惑》,说:“我爱我的**,并且也爱党,否则我就会坐到树下去抽烟,去看天上的云。”又说,“我愿意是个疯子,可以不感觉自己的痛苦。” 八 又得到一个细节,依然很重要。一个叫陈光愣的老人,写了一篇短文《昨天的故事》。陈光愣195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被划为一般右派分子,分配到沙子岭农科所之后,与汪曾祺在一个政治学习小组,后期又与汪同宿舍住。陈光愣回忆:1959年,在农科所一次学习大会上,领导传达**文件,提到提出不当**主席,以便集中精力研究理论问题。传达完毕,汪曾祺忽然语出惊人,怀疑地说:“是不是犯了错误?”弄得四座为之失色,不知如何往下接话。幸亏在边远的张家口沙岭子的农科所,没人出来发难。所领导愣了一会儿,岔开话题,说:“大家的思路统一到党的指示的思路上来。”敷衍了过去。 真不知道汪老头儿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冒出这么一句奇怪的话来。也可能人在比较高压的政治环境下面,反而会说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话来。后来我见到汪朗,把上面这个细节说给汪朗听。他笑着说,老头儿政治上比较幼稚。 九 2003年到北京,一次与汪朗喝酒。大家喝得开心,都多喝了点。之后有人提议到老头儿的蒲黄榆旧居坐坐。因人多,在书房里散坐,汪朗坐在地上。大家说话,汪朗说,“文革”时,他妈妈(师母施松卿)在新华社做对外翻译。一次开会无聊,她下意识地在一句主席语录下面打了一个问号。等清醒过来,赶紧到厕所冲掉,可是还是害怕,老是怕有人监视她,过了很久也好不了。一回,汪先生中午喝了酒,撸起汗衫,躺在床上,拍着肚皮哼京剧。正哼着,头顶上的电棒管子一头忽然掉了下来,也没完全掉,另一头还插在电棒盒子里,还撅在那儿晃呢!老头儿也不管,继续哼。汪师母说:“你还不把汗衫放下来,上面有人监视你呢!” 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次汪曾祺没事,去北京大学找过去西南联大的同学朱德熙。朱德熙不在家,等了半天,也没有回来。只有朱德熙的儿子在家里“捣鼓”无线电。汪坐在客厅里等了半天,不见人回,忽然见客厅的酒柜里有一瓶好酒,于是便叫朱的半大的儿子,上街给他买两串铁麻雀。而汪则坐下来,打开酒,边喝边等。直到将酒喝了半瓶,也不见朱德熙回来,于是丢下半瓶酒和一串铁麻雀,对专心“捣鼓”无线电的朱的儿子大声说:“这半瓶酒和一串麻雀是给你爸的。——我走了哇!”抹抹嘴,走了。 到了1987年,汪曾祺应安格尔和聂华苓之邀,到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他经常到聂华苓家里吃饭。聂华苓家的酒和冰块放在什么地方,他都知道。有时去得早,聂华苓在厨房里忙活,安格尔在书房,汪就自己倒一杯威士忌喝起来。汪后来自己说:“我一边喝着加了冰的威士忌,一边翻阅一大摞华文报纸,蛮惬意。” 十一 20世纪70年代,汪老头儿还不是老头儿,住在三里河一带,老邻居后来对汪朗说:“总是看到你妈脚高高地跷着看外文书,而你爸——在那儿炒菜或干活!”说20世纪80年代初期,老头儿博得文名,有一次酒后狂言:“你们可得对我好一点,我将来可是要进文学史的。”几个兄妹都大为惊奇,异口同声说:“你——老头儿?别臭美了!” 十二 人们都说汪曾祺平和,其实他骨子里是很狂的。汪先生写作是极其认真的。一次汪师母在桌上说:“他都是想透了才写。”这时汪先生接话:“我就要写出同别人不一样的才行。别人看了,说:‘这个老小子还有两下子!’”又说:“刘绍棠那样的小说,我是写不好的。” 汪朝在桌上说,老头儿写《大淖记事》时,家里没地方给他写东西,老头儿总是想好了,然后像一只老母鸡,到处找窝。找到窝,下了蛋,才安静下来。汪朗说,他想好了一篇东西,总是吃睡不安,要写出来才安定。汪朝就说:“老爷子又有蛋了。” 十三 20世纪80年代初,《钟山》举办太湖笔会,从苏州乘船到无锡,万顷碧波,大家忘乎所以。宗璞和几个女作家在船上各打着一把遮阳伞。船快到无锡,汪曾祺忽然给宗璞递过半张香烟盒纸,上面写了一首诗:“壮游谁似冯宗璞,打伞遮阳过太湖。却看碧波千万顷,北归流入枕边书。”宗璞非常高兴,多少年后都记得这首诗。 这样的游戏之作,是需要捷才的。可以说,汪曾祺是有才子气的。所以后来才有人说,汪先生是“后一个士大夫”“中国当代后一个文人”。这些说法,在汪曾祺身上都能得到印证。 十四 汪曾祺好像跟**没什么关系。他给人的印象是飘逸、雅致、冲淡。其实,老头儿是食人间烟火的,而且有的时候还很幼稚、天真,见出其可爱。 “为了你,你们,卉卉,我得多挣钱!” “我要为卉卉挣钱!” 每每读到这两句话,我都要从内心里发出微笑。这句话出自汪曾祺的美**书。1987年汪应聂华苓和安格尔夫妇之邀,到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在美生活了三个月,其间他一共写回家书二十多封。在美期间,汪接触到世界各地的作家,眼界开阔,心情舒畅,“整个人开放了”(汪家书中语)。汪自己说“我好像一个坚果,脱了外面的硬壳”。汪说上面这番话的缘由是台湾的出版社要出他的小说集,《联合报》也转载了他的小说《安乐居》《金冬心》和《黄油烙饼》等,这些都是要以美元来付稿费的。他在信中说:“我到了美国,变得更加practical (实际),这是环境使然。”之后就说了以上这番话。这里的“你”,是他的夫人施松卿;“卉卉”,则是他的孙女。 汪在这两句话中,充满了兴奋、自负,甚至还有一点点自豪!人都似乎有点飘飘然了!自信得有点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这些话不像出自汪曾祺之口。 十五 说汪老头儿参加饭局之后的舞会,跳起来还挺有风度,不愧在西南联大“潇洒”过几年。有时舞场上有几个姿色出众的女性,老头儿都会心中有数。有一回王干将其中的一位请入舞池,在人丛中跳了一圈,回来坐在老头儿身边,老头儿虎着脸说:“你刚才跑哪儿去了?”王干笑说:“别看老头儿不动声色,美女会引起老头儿的注意呢,眼睛的余光瞄着呢!” 有次老头儿酒后,兴奋劲还没过去,走到酒店大堂,见迎宾小姐在那儿站着,老头儿走上去,带几分顽皮,将胸一挺,模仿了一下,说:“应该这样站着。”将人笑翻。 偶尔老头儿开会带着老伴,老头儿就不敢这么嚣张,要收敛得多。稍有出格,便会被老太太训斥。老头有一次偷偷地说:“你们以后开会,可别带着老婆。——带着老伴出差,比赶一头牛还累!” 十六 1989年汪曾祺给《工人日报》的一个全国工人作家班讲课。让他讲的题目是“小小说的创作”,他对此没有多大兴趣,就给学员讲文学与绘画的关系。有**,还带来自己的一幅“条幅”,是一枝花,朱砂花朵三二朵,墨叶二三片,一根墨线画到底,右题一行长条款:“秋色无私到草花。”有个河北籍的女学员嘴快,看了一眼就说:“空了那么多,太浪费,画一大束就好了。”汪先生哈哈大笑,仿佛那个女生的话一点没有扫他的兴。有个男同学问:“能不能给我?”汪老头儿抬头看看,问:“处对象了吗?”“谈了。”“那好,就拿走吧,送给女朋友,这叫‘折得花枝待美人’。” 十七 1989年汪曾祺和林斤澜受邀到徽州游玩,当地安排一个小青年程鹰陪着。第二天一早,程鹰赶到宾馆,正好汪先生已经下楼,正准备去门口的小卖部买烟,程鹰跟了过去。汪先生走近柜台,从裤子口袋里抓出一把钱,数也不数,往柜台上一推,说:“买两包烟。”——程鹰说,他记得非常清楚,是上海产的“红双喜”牌。卖烟的在一把零钱中挑选了一下,拿够烟钱,又把剩下的一堆钱往回一推,汪先生看都没看,把这一堆钱又塞回口袋,之后把一包烟往程鹰面前一推:“你一包,我一包。” 晚上程鹰陪汪、林在新安江边的大排档吃小龙虾。啤酒喝到一半,林斤澜忽然说:“小程,听说你有一个小说要在《花城》发?”程鹰说:“是的。”林说:“《花城》不错。”停一会儿又说,“你再认真写一个,我给你在《北京文学》发头题。”汪老头儿丢下酒杯,望着林:“你俗不俗?难道非要发头题?” 十八 看苏叔阳写汪先生。苏叔阳说,一次他和汪老在大连开会。会上发言中,苏叔阳讲了“骈四俪六”的话,顺口将“骈”读成“并”,还将“掣肘”的“掣”读成“制”,当时会上,谁也没有说什么。吃晚饭时汪先生悄悄塞给他一个条子,还嘱咐他“吃完了再看”。他偷偷溜进洗手间,展开一看,蓦地脸就红了,一股热血涌上心头。纸条上用秀丽的字写着:“骈”不读“并”,读“片”的第二声;空一段,又写:“掣”不读“制”,读“彻”。苏叔阳说他当时眼泪差一点流出来,心中那一份感激无以言说。回到餐桌,苏叔阳小声对汪先生说:“谢谢!谢谢您!”汪先生用瘦长的手指戳戳他的脸,眼中是顽童般的笑。 十九 汪先生次见到铁凝,走到她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头发也没有呀!”铁凝后来说“仿佛我是他久已认识的一个孩子”。 铁凝在《汪老教我正确写字》里写道,1992年汪先生到河北参加《长城》笔会,其间铁凝拿自己的新书送给汪先生。汪先生看了她在扉页上的签名,对她说:“铁凝,你这个‘铁’的金字旁太潦草了,签名可以连笔,但不能连得不像个金字旁了,是不是?”铁凝后来说:“除了父母,还没有人能这样直率地指出我的毛病。” 二十 陈国凯曾说过,20世纪80年代,一次在湖南开会。在餐厅吃饭时,一个老头子已在那里吃了,面前放着一杯酒。主会人员向他介绍汪曾祺。汪先生看着他,哈哈一笑:“哈,陈国凯,想不到你是这个鬼样子!” 陈国凯是次同汪曾祺见面,觉得这个人直言直语,没有虚辞,实在可爱,也乐了:“你想我是什么样子?” 汪先生笑:“我原来以为你长得很高大,想不到你骨瘦如柴。” 二十一 高晓声1986年和汪先生广州、香港之行同住一室。汪先生随身带着白酒,随时去喝。1992年汪先生去南京,高晓声去看他。汪先生将他从头看到脚,找到老朋友似的指着高的皮鞋说:“你这双皮鞋穿不破哇?”鞋是那年高晓声去香港时穿的那双,汪曾祺居然一眼认出来了。 二十二 1991年汪曾祺参加云南笔会,同行作家李迪,戴个大墨镜,被高原太阳晒得够呛,**下来,摘下眼镜,脸都花了,只有眼镜下面的一块是白的,其他地方都是红的。汪先生见了,说:“李迪,我给你八个大字:‘有镜藏眼,无地容鼻。’” 二十三 同龙冬、央珍夫妇到汪先生家,汪先生同我们谈到顾城。他说,1988年他在香港见到顾城同谢烨,谢烨怀孕了。汪先生对顾城说:“谢烨好像怀孕了似的。”顾城说:“怎么‘似的’,就是怀孕了。” 对顾城杀妻自缢,汪先生想不通,说:“太过分了点。”又说,“其实他们在那儿生活挺艰苦的,一个月50美元。” 汪先生见到央珍就很高兴,总是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女孩”。汪先生说龙冬“找个藏族老婆”,一副挺羡慕的样子,又好像后悔自己年轻的时候怎么没找个少数民族的老婆。 二十四 有一回到汪先生家,汪先生在煮什么东西,有点怪怪的味道。师母说:“老汪在煮豆汁。”她说,“我们一家子都反对,你去闻闻,又臭又酸。”汪老头儿说:“我就吃。”又说,“梅兰芳那么有钱,还吃豆汁呢!” 二十五 同龙冬、央珍到汪先生家去,见到汪先生坐在客厅的沙发里,没有开灯,较暗。师母施松卿开的门,我进去先摸了一下汪先生,之后我掏烟给他,他说:“我现在不怎么抽烟了,**也就10支左右。”我见汪先生气色不好,脸不如以前黧黑中透红,而是黧黑中透紫。我即问先生:“身体如何?”先生说:“不太好,去年到医院,本来做手术,手术前进行身体全面检查,发现肝有问题。”我进一步问:“什么毛病?”先生说:“我也说不清楚,毛病多呢!转氨酶也高,不过不太高。”我见先生没有信心,我心里真难受。人是要老的,人老了真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呀。 二十六 同龙冬到汪先生家,汪先生特高兴,去时他正睡着,起来,穿着睡衣走出来,一手拧我的脸,一边说:“怎么好像刚洗过海水澡?”我昨天刚从蓬莱回来,是在那洗了海水澡,还到长山县去了。长山是海岛,比较美。大海是咸的。怪了,汪先生怎么知道我刚洗过海水澡? 汪先生兴致特高,我们从室外(客厅)谈到室内,到汪先生的书房。汪说,吴宓胡子长,两边永远不一样。因为吴宓胡子长得特快,左边刚剃完,才剃右边,左边又长出来了。还说吴宓满脸是胡子,只有鼻尖上那么一点点不长胡子。 二十七 1996年12月全国文代会和作代会在北京召开,我那时在北京工作,请了许多作家吃饭。吃完我们赶到京西宾馆,出席作代会的北京代表团的汪先生和林斤澜都住在这里。我们找到汪先生住的楼层,他的房间门大敞着,可没有人,房间的灯都开着,就见靠门这边的台子上,有好几个酒瓶和一些乱七八糟的杯子摆着。那些酒,除白酒外,还有洋酒。汪先生人不知道跑哪儿去串门了。我们在房间里站了一会儿,又到走廊上来张望。没过一会儿,汪先生踉踉跄跄地回来了,一看就已经喝高了。他见到我们,那个热情啊!招呼“坐坐坐坐”,之后就开始拿杯子倒酒,“喝一点,喝一点”。他去拿个洋酒瓶,我们本来晚上已经喝过,再看他已经喝高了,还喝个啥?于是抓住他的手说:“不喝了不喝了,我们喝过了。”只坐了一会儿,便匆匆离开了。 二十八 江苏的金实秋先生编了一本《汪曾祺诗联品读》。金先生真是功莫大焉,他不厌其烦,那么有兴趣,到处去找,搜集了这么一个东西,把汪曾祺的点点滴滴(当然肯定还有遗失的)进行了梳理,编了厚厚的一本书。通过那些诗联,你发现汪先生是有捷才的。肚里有,又反应很快。真如黄庭坚(山谷)说秦少游的,“对客挥毫秦少游”。汪先生是可以“对客挥毫”的。 二十九 近有两首汪曾祺的逸诗被发现。其中一首是我不久前去高邮发现的。几个朋友在湖边的渔村吃饭,席间高邮的柏乃宝对我说,他有一个熟人,知道汪曾祺有才,结婚时请汪先生给画幅画。汪老头儿欣然同意,没几天,老头儿叫来拿。画上是一片湖面,泊着船只,在画的一角,汪给题了四句诗: 夜深烛影长, 花开百合香。 珠湖三十六, 处处宿鸳鸯。 “珠湖三十六”,高邮人都懂的。说高邮湖原有三十六珠湖,后来水大,漫成一片,遂成高邮湖。这首诗没有一字提到祝福,但处处体现了祝愿之意。意境之美,无以言说。得到的人和看过的人,都感到十分地温暖。我原以为金先生的《汪曾祺诗联品读》已收,回来之后,我查遍《汪曾祺诗联品读》和《补说汪曾祺》两书里的每一篇,都没有这首诗,看来肯定是逸诗无疑了。 这些细节能说明什么呢?它们又有什么意义呢?细节总是迷人的。我想,读者自会有自己的理解,是不需要我在此多说的。我呈上这些,只是为了纪念。
    目录
    自画像——偶感(代序) / 001 辑一 汪曾祺的二十九个细节 / 00 汪曾祺的签名本 / 0 一个永远无从毕业的学生 ——写在汪曾祺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际 / 0 汪曾祺是现代的 / 0 汪曾祺的文学地理 / 0 致汪曾祺先生的一封信 / 0 “她的全身,都散发着一种青春气息” ——重读《受戒》 / 0 梦见汪曾祺先生(外一篇) / 0辑二 与周毅的点滴 ——一个作者与编辑的通信 / 0 在泗洪与王蒙先生的一顿 午餐 / 刘震云的两件往事 / 你的美丽和优雅无法 抵挡 / 谈赠书 / 我其实不懂阿左林 / 看吴雪写字 / 杨重光教授的幽默 / 说说宋小词 / 文艺绿的张秀云 ——序《一袖新月一袖风》 / “如果要是没有猜错的话, 我站反了吧!” / 辑三 我是怎么迷上《红楼梦》的 ——读《红》小札之一 / 贾宝玉的任性 ——读《红》小札之二 / 清浊之间的贾宝玉 ——读《红》小札之三 / 贾母骂人 ——读《红》小札之四 / 金钏儿跳井是几时? ——读《红》小札之五 / 贾宝玉的眼神 ——读《红》小札之六 / 林黛玉的小机灵 ——读《红》小札之七 / 薛宝钗其实人是不错的 ——读《红》小札之八 / 袭人升职与大观园里的小道消息 ——读《红》小札之九 / 《红楼梦》的现代笔法 ——读《红》小札之十 / 花袭人与栗子 ——读《红》小札之十一 / 辑四 我的食羊小史 / 舂米和腌菜 / 粉羹和鱼圆杂素汤 / 高邮大肉圆(外二则) / 在萧县吃蝶拉猴子 / 在廊坊遇到一畦菜园 / 高邮有家“汪味馆” / 辑五 被女孩咬过的苹果 / 用樱花拼个名字 / 两只雀儿 / “还有一个小小的秘密没能 告诉你们” ——致岳父母的一封信 / 张帐子 / 鸡跑了 / 飞机上的一个姑娘 / 三孝口记忆 / 水墨宏村 / 红莲与白莲 ——看荷记 / 有个公园,叫花溪 / 被宣城的美所困扰 / 有关庐江的美丽记忆 / 我的变化 / 去大圩找字 / 风雨凤阳行 / 一个白脸长身的兄弟及其他 / 有“女”志玲 / “看你往哪儿跑……” / 一个饭局 / 黄鱼车 / 巧遇 / 回乡路上 / 妄言与私语 / 桃的时光(外一篇) / 她的文字是极其小心的 ——读《拉萨的时间》兼及 其他 /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