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非政府部门的发展与地方治理
QQ咨询:
有路璐璐:

非政府部门的发展与地方治理

  • 作者:郎友兴 陈剩勇 郎友兴 陈剩勇 郑永年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59398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387
  • 定价:¥5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对地方治理、可持续发展和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是近年来中国学界一直关注的焦点。治理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西方**兴起,现已逐渐成为社会管理与治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和价值追求。所谓治理指的是一种新的管理过程,治理涵盖整个政府制度,同时也包含非政府组织,所欲呈现的是一套政策参与者都能接受的运作模式。
    文章节选
    这个假设提供了一种经验主义的分析议题。研究这个假设的**步应该是清晰地描述和分析全球政治的社会控制领域。这意味着全球政治的特殊的资源配置方式首先应当被确定。这并不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观点去承认全球政治受控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体系和自由主义的经济统制,正如一种“现代性”(“modernity”)的观念。正如梅耶(Meyer et al)的优美的总结:“如果在一个先前不知道的岛上发现一种不知道的社会,明显地很多变化将会产生。一个政府将迅速建立,就像一个现代**一样拥有通常的政府部门和中介。得到其他**的公认和允许进入联合周将会相继发生。它的民众将在形式上被视为拥有许多熟悉权利的公民,同时特定的公民(孩子、老人、穷人)将得到特别的救助。标准区分(standard:forms of discrimination),特别是基于种族和性别上的,将被发现并遭到谴责。人口将重新被计算,并按照世界人1:3普查的方式分类。现代教--育、医学、科学和家庭、法律、公共机构将得到发展。……因此,不知道这个先前一无所知的社会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实践和传统的任何事情,在‘发现,的基础上,在一般‘发展’的目标下,我们可以预见许多变化将会发生在这个岛上。”(Meyer,Boli et a1.1997,145 146)
    梅耶描述的世界文化并不是他们原先的意识形态构想,而是由从他们对于世界“同质性”的**交叉、定量研究(Boll and Thomas 1999)。它指出了世界政治中主要的特有的资源配置方式:一种基于个人财产权和剩余生产的经济生产体系;一种基于法律规定人权的个性及相应权利的社会体系;一种由在领土主权及更重要的立法垄断权上的**构成的政治系统;*后,一种表达个性、创造力、生产力以及与经济和政治资本(它们要归结到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和基于法律的政府)密切结合的观念的“文化”。 治理所强调的是政府与社会、公部门与私部门的一种互动协力关系。在现代社会,**正在把原先由它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即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团体,后者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承担的责任,打破了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两分法的传统思维方式,在强调**与市民社会合作的过程中,模糊了公私机构之间的界限和责任,不再坚持**职能的专属性和排他性,从而强调了**与社会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事实上,当代民主**的地方治理实体,其治理的界限已经十分模糊,实际参与治理的行动者也不再限于地方****;同时,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与**政府、其他地方政府、私部门厂商、非政府组织,乃至于与**以外的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等行动者建立了各种新的互动关系模式,因而地方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职能也出现明显的转变。鉴于传统的“地方政府”概念已经难以描述或解释此种新的地方体制(new loca reglmcs),两方学者遂逐渐以“地方治理”(1ocal govemance)的概念来加以补充,并将此演变的过程称为“从地方政府转变为地方治理”(from 1ocal government to local governance)。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增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政府与丰十会高度合一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也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情形下,治理之理念在中国学术界流行起来并得到政府的重视。从实质上讲,治理,就是要超越传统的政府传统的模式,重视非政府部门的作用。
    中国的非政府部门有不同名称,其所包括的对象主要有非政府组织(NGO)、非赢利性组织(NPO)、行业协会、商会、民间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第三部门、社团乃至民营经济。中国的非政府部门一定程度上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目录
    主编前言
    I.公民社会、非政府部门的兴起及其意义
    到底谁的市民社会?全球市民社会的三种模式和一个经验主义研究议题
    对国际非政府组织可持续性发展的哲学的一个批判性评述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意义
    民间组织的政治意义:社会建构方式转型与执政逻辑调整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分析
    农民需要怎样的“集体主义”?
    --民间组织资源与现代**整合
    国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地方治理中的角色
    中国草根治理理论和实践:五种模式
    Ⅱ.中国非政府部门与地方治理关系的理论分析
    试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治理边界
    从单**治理到多**治理的可能性
    --民营经济对中国大陆社会治理结构的意义
    非政府组织的去政治化问题
    乡村民间组织的转型与分化
    --从宗族组织到农村合作组织
    文化、非政府部门与乡村治理
    论中国的政府、公司企业的社会责任
    Ⅲ.非政府部门与政府的互动:中国地方的经验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
    --浙江省温州市对干部实行双向立体型监督的过程
    和谐社区建设中民间力量与政府互动的重要性
    --对深圳市月亮湾片区人大代表工作站的考察
    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
    --湖北省杨林桥镇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交换关系的断裂与重塑
    --关于“民工荒”的政治社会学
    商议性民主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
    --以浙江农民抗议环境污染事件为例
    民营经济背景下的环境管理及其新特点
    --来自浙江台州的实践
    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研究
    --以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为个案
    Ⅳ.浙江的自治组织、商会与地方治理
    浙江省自治组织与民间组织的发展与管理
    自主治理能力的增长
    --温州市塑料工业行业协会个案分析
    非营利组织的成长范式
    --以温州慈善总会为例
    民间商会与地方治理:功能及其限度
    --温州异地商会的个案研究
    商会与政府、企业间的互动:基础与途径
    --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
    温州商会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潜能和局限
    一种经验主义分析议题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