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莆仙戏(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卷)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莆仙戏(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卷)丛书)

  • 作者:丛书主编 王州,本书主编:谢宝燊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488550
  • 出版日期:2022年05月01日
  • 页数:690
  • 定价:¥14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丛书内容简介 丛书以音乐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福建省入选国务院批准的**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有关传统戏曲、曲艺、民间音乐、舞蹈音乐等项目的音乐材料为主干内容,为了普及与教育的方便,各分册均按概述、唱腔曲谱、器乐曲牌曲谱、锣鼓介头、选段、传承人介绍等大致板块进行设置,不同于以往的资料整理汇编的做法,而是按有利于学习者对分类学习与掌握的需要进行编排。丛书19卷20册,共收入23种传统音乐艺术形式,它包括:《南音》《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闽剧》《闽西汉剧》《北路戏》《大腔戏》《梅林戏》《四平戏》《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木偶)》《十番音乐(福州)》《十番音乐(闽西)》《锦歌 东山歌册 畲族民歌》《伬艺 评话》《北管 拍胸舞》《南词》。 本书内容简介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1952年始改成莆仙戏,流行于莆田市及惠安、永春、永泰、福清等兴化方言区。本书对福建省**批入选**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仙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整理、加工、分析、归纳、提升等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全书包括概述、唱腔、晋京演出剧目选曲、器乐曲牌、传承人物五大部分。“概述”部分包含“莆仙戏及
    目录
    一、概 述 (一)莆仙戏及其音乐简介 (二)唱 腔 (三)乐队与乐器 (四)继承与发展 (五)几个特性 (六)辉煌于现代 二、唱 腔 (一)上四大曲 1.红和紫 《红和紫》套曲之一 【鹧鸪天】 2.兰麝香 《红和紫》套曲之二 【北寄生草】(又名【清和引】) 3.泼 贱 《顾大嫂》 顾大嫂[武旦]唱 【好姐姐】 4.娘仔保定 《顾大嫂》 顾大嫂[武旦] 某夫人[旦]唱 【金娥神曲】 (二)下四大曲 1.贼恁般 《大娘教子》 大娘[旦] 二娘[旦]唱 【皂角儿】 2.细妹听分晓 《大娘教子》 大娘[旦] 二娘[旦]唱 【蛮牌令】 3.深恨着梅妃 《潘葛》 苏英[旦]唱 【泣颜回】 4.许时押 《潘葛》 苏英[旦] 苏敬[生]唱 【扑灯蛾】 5.当初趁 《陈三五娘》 五娘[旦]唱 【蛮牌令】 6.方才到 《陈三五娘》 陈三[生] 五娘[旦]唱 【太师引】 7.恨我君 《苏秦》 周氏[旦] 苏秦[生]唱 【集贤宾】 (三)名曲派 1.对 景 《苏秦》 周氏[旦]唱 【梧桐树】 2.奴低头 《苏秦》 周氏[旦]唱 【五更子】 3.夜阑更深 《苏秦》 周氏[旦]唱 【麻婆子】 4.空庭对月 《苏秦》 周氏[旦]唱 【江儿水】 5.心焦做乜 《苏秦》 周氏[旦] 苏秦[生]唱 【猫儿坠】 6.夫妻百岁 《苏秦》 周氏[旦]唱 【皂罗袍】 7.苏厝二官 《苏秦》 李婆[贴旦]唱 【双竹马】 8.今遍处 《陈三五娘》 陈三[生]唱 【泣颜回】 9.灯月光 《陈三五娘》 陈三[生]唱 【扑灯蛾】 10.为元宵 《陈三五娘》 陈三[生]唱 【锦庭芳】 11.李公汝 《陈三五娘》 陈三[生]唱 【石竹花】 12.我孙听话致 《姜诗》 姜母[老旦] 姜诗[生]唱 【望歌儿】 13.妈百拜 《姜诗》 安安[孩生] 姜诗[生]唱 【忆多娇】 14.人心万般 《张君瑞》 张生[生]唱 【犯驻马听】 15.更深困 《张君瑞》 崔莺莺[旦]唱 【二犯误佳期】 16.行过这西厢 《张君瑞》 崔莺莺[旦] 红娘[贴旦] 张生[生]唱 【蛮江令】 (四)四门大体(莆田) 1.思娘家 【迭锦枝】 【节节高】 【银纽丝】 【粉红莲】 2.田相公蹈棚 【上词】 【中词】 【下词】 【下词尾】 3.头出生 头出生唱 【慢】 【引】 【宽风入松】 【犯一盆花】 (1)簪缨济美 (2)立志芸窗 (3)自古书香 (4)记得古时 4.二出旦 二出旦唱 【锦缠道】 5.状元游街 状元唱 【一江风】 6.大团圆 (1)齐鞠躬酬夙愿 大团圆唱 【迎仙客】 (2)齐鞠躬齐团圆 小团圆唱 【紧迎仙客】 7.弄大八仙 (1)离尘界 八仙唱 【离尘界】 (2)镇此东海 龙王唱 【点绛唇】 (3)我是逍遥钟离仙 汉钟离唱 【菩提引】 (4)我是逍遥吕洞宾 吕洞宾唱 【菩提引】 (5)三更三点 李铁拐唱 【菩提引】 (6)太华山上 何仙姑唱 【菩提引】 (7)我是**曹国舅 曹国舅唱 【菩提引】 (8)我是**张果老 张果老唱 【菩提引】 (9)渐渐下山 蓝采和唱 【菩提引】 (10)我是逍遥赤脚仙 刘海蟾唱 【菩提引】 8.观音扫殿 (1)坐镇后堂 伽蓝唱 【引】 (2)看起来 妙善公主[旦]唱 【江头金桂】 (3)忽听见 妙善公主[旦]唱 【迭头叨叨令】 (4)色即是空 妙善公主[旦]唱 【醉太平】 (5)拜我佛 妙善公主[旦]唱 【落平】 (6)妙善公主 妙善公主[旦]唱 【南北驻云飞】 (五)四门大体(仙游) 1.思娘家 【迭锦枝】 【节节高】 【银纽丝】 【粉红莲】 2.田相公蹈棚 【上词】 【中词】 【下词】 3.文头出末 头出末唱 【下词尾】 4.武头出末 头出末唱 【下词尾】 5.头出生 头出生唱 【慢】 【引】 【宽风入松】 簪缨济美 三更灯火 自古书香 6.二出旦 二出旦唱 【锦缠道】 7.初及第 状元唱 【一江风】 8.弄大八仙 (1)我仙家 《八仙过海》 八仙唱 【八仙歌】 (2)镇此东海 《八仙过海》 龙王唱 【点绛唇】 (3)我是逍遥钟离仙 《八仙过海》 汉钟离唱 【菩提引】 (4)我是逍遥吕洞宾 《八仙过海》 吕洞宾唱 【菩提引】 (5)三更三点 《八仙过海》 李铁拐唱 【菩提引】 (6)太华山上 《八仙过海》 何仙姑唱 【菩提引】 (7)我是**曹国舅 《八仙过海》 曹国舅唱 【菩提引】 (8)我是**张果老 《八仙过海》 张果老唱 【菩提引】 (9)渐渐下山来 《八仙过海》 蓝采和唱 【菩提引】 (10)我是逍遥赤脚仙 《八仙过海》 刘海蟾唱 【菩提引】 (11)寿祝蟠桃 王母唱 【引】 (12)居海内 众仙唱 【哭皇天】 (13)庆赞齐天 众仙唱 【驻云飞】 (14)我** 众仙唱 【端正好】 (15)齐还趋 众仙唱 【九如歌】 9.弄小八仙 (1)三更三点 李铁拐唱 【菩提引】 (2)我是逍遥钟离仙 汉钟离唱 【菩提引】 (3)我是逍遥吕洞宾 吕洞宾唱 【菩提引】 (4)太华山上 何仙姑唱 【菩提引】 (5)我是**曹国舅 曹国舅唱 【菩提引】 (6)我是**张果老 张果老唱 【菩提引】 (7)渐渐下山来 蓝采和唱 【菩提引】 (8)我是逍遥赤脚仙 刘海蟾唱 【菩提引】 (9)庆赞齐天 众仙唱 【驻云飞】 10.大团圆 (1)齐鞠躬酬夙愿 大团圆唱 【迎仙客】 (2)君与臣 皇帝团圆唱 【缕缕金】 11.观音扫殿 (1)镇守伽蓝 伽蓝唱 【引】 (2)看起来 妙善公主[旦]唱 【江头金桂】 (3)忽听见 妙善公主[旦]唱 【迭头叨叨令】 (4)色即是空 妙善公主[旦]唱 【醉太平】 (5)拜我佛 妙善公主[旦]唱 【落平】 (6)妙善公主 妙善公主[旦]唱 【南北驻云飞】 …… 三、晋京演出剧目选曲 1.三朝遵礼 《团圆之后》 柳氏[旦]唱 【大迓鼓】 2.前在华山危急间 《春草闯堂》 春草[花旦] 李半月[旦]唱 【犯泣颜回】 3.这匹绫罗 《春草闯堂》 春草[花旦]唱 【胜春会】 4.悲切切 《春草闯堂》 李半月[旦]唱 【犯风入松】 5.自沉吟 《秋风辞》 赵婕妤[闺门旦]唱 【二犯江儿水】 6.翻山涉水 《状元与乞丐》 胡实[老丑生] 胡氏[老泼旦]唱 【词】 7.琴姑奋勇 《靖边记》 杨琴姑[武小旦]唱 【香罗带】 8.击楫之誓 《新亭泪》 周伯仁[须生]唱 【犯叨叨令】 9.晨钟咚咚 《新亭泪》 元帝[须生]唱 【大圣乐】 10.离骚一唱 《新亭泪》 幕后女声独唱 【淘金令】 11.莫非他 《晋宫寒月》 骊姬[旦]唱 【犯哭相思】 12.深宫待讯 《晋宫寒月》 骊姬[旦]唱 【四朝元】 13.他孝心好似 《晋宫寒月》 骊姬[旦]唱 【宽泣颜回】 四、器乐曲牌 (一)大吹曲牌 1.挂** 2.惜相思(一) 3.惜相思(二) 4.大开门 5.双 马 6.傍妆台 7.将军令 8.探 亲 9.追 紧 10.风入松 (二)小吹曲牌 1.清江翠 2.过山虎 3.倒拖船 4.倒拖船拆句 5.水清龙 6.得胜令 7.玉美人(一) 8.玉美人(二) 9.风入松 10.双贵子 11.红 庆 12.小开门 13.扑灯蛾 五、传承人物 (一)李 珠 (二)雷澄清 (三)郑牡丹 (四)萧祖植 (五)薛春九 (六)郑秋声 (七)林国梯 (八)谢宝燊 (九)黄文栋 (十)黄宝珍 (十一)陈开扬 (十二)林太崇 (十三)陈先镐 (十四)陈启星 (十五)郑清和 (十六)许秀莺 (十七)黄美云 (十八)陈承恩 后 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