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人工智能与网络文艺
QQ咨询:
有路璐璐:

人工智能与网络文艺

  • 作者:黄鸣奋 著
  •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 ISBN:9787552644357
  • 出版日期:2022年07月01日
  • 页数:404
  • 定价:¥7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将网络文艺置于传播学视野下,以六章分述以计算机为龙头的信息革命促进艺术创新,新媒体成为新技术与新艺术相结合的枢纽,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在网络平台上蓬勃发展,人工智能的引入引发对文学定位的无限遐想,文艺评论迎来新的用武之地,文艺历史正在书写新篇章。其中,专章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文学创作的对接、渗透及比较,我国网络科幻小说的人工智能想象,以及人工智能与文学创造想象的关系。本书运用多学科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并将网络文艺放在文化视野中做长远定位,体现出对人类社会前景和走向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文章节选
    绪 论 网络文艺风华正茂。它的魅力不仅在于创造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在于以现实意义上的多种取向展示了重要价值。对这些取向的选择,实际上是由文化背景、现实需求、价值观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正因为如此,网络文艺可以是未来世界艺术的雏形,也可以是各种现实艺术类别的统称。它所依托的互联网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正在进入智能化阶段。因此,本书以“人工智能与网络文艺”为题。 一、网络文艺的价值悖论 网络自古以来既是人类用以施展能力的工具,又是人类进行自我约束的手段。尽管网络本身的含义已经从水网、渔网等扩展到当今无所不在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甚至向太空延伸,信息网络服务也早已分化为网络新闻、电子商务乃至网络文艺,但网络所包含的千古悖论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不妨来看看它的表现。 在社会层面,网络文艺可以是依托社会网络创造的艺术,雄辩地证明人类的主体性在媒体科技支持下能够创造出怎样的精神奇迹;可以是促进神经网络自我更新的艺术,使我们脑洞大开,激发创意、创新、创业;可以是集中显示信息网络革新趋势的艺术,说明作者与受众的直接交互促进了想象共同体的形成。 在产品层面,网络文艺可以表明高科技正在带来新手法、新技巧、新突破,譬如前卫艺术家在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上获奖的各种作品那样;可以将当下时行的数据主义、计算主义奉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引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定制化口号,进入基于**预测的按需创作新阶段;可以将 IP 理解为知识产权,以此在文化产业中寻找其定位,让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美术、网络影视、网络游戏等都繁荣兴盛。 在运营层面,网络文艺可以将 IP 理解为网络地址,雄心勃勃地随着互联网的扩展而传播,正如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要将天下一网打尽那样;可以证明符号生产的“内爆”促进了虚拟化、去地域化,如果宅男宅女关在家中写作就能飞快地生产出各种“神”作品,带来丰厚收入的话;可以将在线交流当成激励机制,允许每个人都以自身为尺度诠释世界,通过自发性受众反馈为主的途径鼓励各美其美,让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得到相对全面的体现。 倘若不是着眼于网络对人类施展能力的作用,而是着眼于网络如何对人类加以约束的话,那么,网络文艺的发展存在完全不同的可能性。 在社会层面,网络文艺可能是由未来智能网络自动、自主、自发生成的艺术,表明人类中的“无用**”正在迅速扩大其规模,从而昭示丧失主体性的危险;可能是以电子鸦片麻痹神经网络的艺术,带来注意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以至于这个行业的成功带来其他行业效率的下降,印证“玩物丧志”的古老格言;可能是暴露信息网络利益格局的艺术,显示大大小小的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技术支持商正在成为新的推手、把关人和权威,左右着艺术的命运。因此,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所许诺的种种意义上的自由不过是屏幕上的蓝天白云。 在产品层面,网络文艺可能是历史上所曾有过的对设备和技术*为依赖的艺术,一旦断网,再美的作品都无法被欣赏;可能是内容经常被稀释、摊薄的艺术,经常因为缺乏足够的生活积淀而不得不大量从传统艺术(特别是其中的通俗艺术)中汲取资源;也可能是创造性为类型化所约束的艺术,跟着在线市场的脚步走。 在运营层面,网络文艺是仿拟之风颇盛的艺术,罕见孤独思想者的气质;是再现实化、再地域化正在大行其道的艺术,因为网络本身正在朝物联网的方向发展,未来网络作品的篇章甚至词句都能链接到具体的物品、地点或景观;也是将网络当成**严密的管治机制的艺术,通过普遍监控贯彻统一的标准,希望通过权威性艺术评论为主的途径实现步调一致。 如今的网络文艺已经脱却稚气、青涩与天真,走向技巧的老练、风格的老辣、运营的老谋深算。这当然不是否定网络文艺所烙有的青春艺术的印记,只是说它已经趋于成熟,有些时候甚至老于世故(有那么多功利考量)。社会对青年的期待不同于对孩童与少年的期待。当发展网络文艺已经作为**战略组成部分的时候,对它的思考便不能再局限于网络文艺本身,而要更多地关注它和国计民生乃至世界风云的关系。同理,当网络文艺已经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历程时,对它的思考便不能再局限于当下网络文艺的状态,而是进而琢磨它在文化视野中的长远定位。面对网络文艺发展的无限机遇,不论是从业者还是爱好者都可以做出自己的抉择。网络文艺自身的历史轨迹则由这些抉择的合力决定。因此,网络文艺说到底还是服务于社会网络的艺术,只不过如今是通过信息网络这个中介。我们对网络文艺的关爱其实仍然是对人的关爱,想象网络文艺的未来发展,也是思考人类社会的前景和走向。或许有**,网络文艺可以宽容大度地退到幕后,满怀喜悦地注视着其他艺术争奇斗艳。既然所有的艺术都可以在信息化之后上网,网络文艺就只是艺术的总称(或总目),而不是它的某一分支的别名。当人们觉得在“艺术”之前冠以“网络”是架屋叠床(因为任何艺术都是网络文艺,无须重复标明)之时,实际上正是网络文艺臻于化境之日。 二、人工智能的无限潜力 当下,网络文艺正在进入人工智能标领风骚的时代。人工智能虽然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却已经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文艺领域,它被用于开发自动写作、自动谱曲、自动绘画等软件,建构作为演员的可信智能体,自动识别观众的表情反应,根据客户喜好**作品,将大数据作为产业运营依据,等等。至于林林总总的智能机器人形象,早就通过文艺渠道在社会上不胫而走。 我国在 2017 年 3 月通过“两会”将人工智能上升为**战略;7 月由国务院颁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宣布到 2030 年要占据人工智能科技制高点;10 月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2 月由工信部颁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在实践中,人工智能正迅速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发展变革的有力推手。不难想象,智能化将是未来文艺的重要特征。它势必转变目前司空见惯的由人来观看文艺的基本模式,使人和文艺进入比当下视频点播、视频游戏、主题公园等更为复杂多变的交互状态。未来文艺既是由当下年轻一代所主导的文艺,又是关于未来的文艺,同时还是未来时代所可能呈现的文艺。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大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用户群,构成其主体的年轻一代早就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接触到信息科技,是开拓智能文艺潜力的生力军。匠心独运的电影(特别是科幻电影)编导早就为人们展示了关于未来的文艺,引导公众对各种智能化技术与应用的到来做好心理准备。至于未来时代可能呈现的文艺究竟是什么,除非时间机器研发成功,否则只能通过揣测来预计、诉诸媒体来沟通。因此,我们期待中国网络文艺学派成为跨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用生动作品呈现中华民族振兴历程和未来憧憬,用高精尖信息技术**网络升级与应用创新,用精辟的文艺研究阐释世界的奥义。 对于人工智能与我国网络文艺研究的关系,至少可从如下三方面把握:一是中国身份的智能定位,如中国研究者虚拟化身的海外遥在、海量影像资料中国相关信息析取、中国景观背景模型建造、机器人参加中国艺考(正如当下“讯飞超脑”计划让机器人参加高考,并将考上**大学当成目标那样)等;二是文艺本体的智能生产,包括文化需求的全面预测、文艺选题的自动论证、故事情节的自由生成、中国元素的应用集成、虚拟演员的按需定制、观众视角的任意选择、社会反馈的大数据分析、智能终端的功能开发等;三是学派组织的智能管理,如各级协会的互联互通、文艺动态的全球捕捉、学术成果的自动翻译、产学研需求的自主寻找与对接、文艺共同体的智能助手等。 人工智能既是人类智能的延伸,又是人类智能的对手;既给人类带来无限的机遇,又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挑战。融合了人工智能的人类智能将拥有比目前更为强大的能动性,正如受困于人工智能的人类智能将具备比目前更为无奈的受动性那样。网络文艺可以将人工智能当成促进自身更新换代的推手,也可以将人工智能当成想象、审视或批判的目标,或者与人工智能共舞,书写数字地球的新篇章。 三、关于本书 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 20 世纪中叶以来在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五次信息革命推动下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美术、网络影视、网络游戏等类型。它们经常被合称为“网络艺术”,如果将文学当成一种语言艺术的话;也经常被合称为“新媒体艺术”或“新媒介文艺”,如果将信息网络当成一种新媒体或新媒介的话。如果有意将文学和其他艺术类型区别开来,也可以将它们视为“网络文艺”“新媒体文艺”“新媒介文艺”。从历史的角度看,语言是从人的猿类祖先笼统的表情中分化出来的,文学是从初民笼统的“艺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中分化出来的。出于人的意识以语言为基础等原因,文学享有比其他艺术类型更重要的位置,这才有了“文艺”的说法。从平台的角度看,网络文学是从用户笼统的“网络艺术”(运用二进制符号涂鸦之类)分化出来的。因为其创作的技术门槛低等缘故,网络文学获得了众多网民的青睐,这才有了“网络文艺”的说法。与上述认识相适应,本书前两章所论以笼统的艺术为主,中间两章以网络文学为主,后面两章以网络文艺为主。 笔者从事网络文艺的研究已经有 20 多年。早在 20 世纪末,所著《电脑艺术学》(学林出版社,1998)就论证了网络对艺术的意义(见第二章第三节)。从那时开始,笔者陆续出版了多部与网络文艺相关的专著,如厦门大学出版社付梓的《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2000)、《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2004),文化艺术出版社付梓的《互联网艺术》(2006),学林出版社付梓的《互联网艺术产业》(2008),中国文联出版社付梓的《位置叙事学:移动互联时代的艺术创意》(三卷本,2017),等等。虽不以“网络”为题,但同样将网络文艺作为**的专著有厦门大学出版社付梓的《超文本诗学》(2002)、《数码戏剧学:影视、电玩与智能偶戏研究》(2003)、《新媒体与泛动画产业的文化思考》(2010),学林出版社付梓的《数码艺术学》(2004)、《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2009)、《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史》(六卷本,2011)、《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研究》(四卷本, 2014),等等。与此同时,也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人工智能的论文,如《智能代理:世纪之交的走向》(《世界科学》1997 年第 12 期)、《艺术、人工智能与网络:世纪之交的走向》(《东方丛刊》2002 年第1 期)、《可信智能体: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数码戏剧实验》(《戏剧艺术》2003 年第 2 期)、《电影创意:科幻视野中的泛智能化》(《网络文学评论》2017 年第 1 期)、《人工智能与文学创作的对接、渗透与比较》(《社会科学战线》2018 年第 11 期)、《超他者:中国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想象》(《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4 期)、《我国网络科幻小说的人工智能想象》(《长江文艺评论》2020年第 2 期)、《社会化:我国科幻电影的机器人想象》(《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年第 2 期),等等。 本书共分六章,其意脉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促进艺术创新,新媒体成为新技术与新艺术相结合的枢纽,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在网络平台上蓬勃发展,人工智能的引入引发了对文学定位的无限遐想,文艺评论迎来了新的用武之地,文艺历史正在书写新篇章。根据这样的思路,**章题为“信息时代机遇”,主要考察信息时代科学与艺术互动的模式、刷脸时代的艺术边界重塑、动态视野中的艺术变革之旅等。第二章题为“媒体艺术开拓”,主要从“活法”的角度考察当代西方新媒体艺术宣言,从“口袋妖怪”的角度考察新媒体与艺术形态的变革,从“交叉学科”的角度考察新媒体与艺术研究的关系。第三章题为“网络文学周览”,主要从渊源的角度考察网络文学的本体,从系统的角度为网络文学定位,从演变的角度考察网络文学的趋势。第四章题为“智能文学设想”,主要探讨人工智能与文学创作的对接、渗透及比较,我国网络科幻小说的人工智能想象,还有人工智能与文学创造想象的关系。第五章题为“文艺评论新潮”,主要分析网络文艺评论的由来、定位与要旨。*后一章题为“文艺历史追踪”,主要从“交互性娱乐”的角度考察数字艺术的历史发展,从“泛智能氛围”的角度追溯艺术语言的创新轨迹,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展望网络文学的前景。 不论是“网络文学”“数字(媒体)艺术”还是“网络文艺”,都是信息革命的产物,可以置于传播学视野下加以考察。因此,本书将笔者所建立的传播要素理论作为研究框架。上述理论将传播情境或艺术系统区分为彼此联系的三个层面,即由主体、对象和中介构成的社会层面,由手段、内容和本体构成的产品层面,由方式、环境和机制构成的运营层面。在传播情境中,上述三个层面所包含的九个要素可以分别加上“传播”作为限定词;在艺术系统中,它们又可以分别用“艺术”“文学”或“文艺”加以修饰。实际上,人类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是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这种交往不过是广义传播的一种特殊类型。因此,传播九要素可以转化为艺术九要素(如传播主体可以转化为艺术主体、传播对象可以转化为艺术对象等)。不仅如此,“网络”“数字”都具备媒体属性。现今所说的“网络”特指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通信网络,包括范围不同的局域网、广域网和国际互联网。“数字”本身是用于计算(作为动词的 “数”)的特殊书面符号(“字”),是以文字为标志的第二次信息革命的产物,如今则作为二进制编码成为构建软件、互联网乃至虚拟世界的基础。为了表明后者的特殊性,人们称其为“数字媒体”,所谓 “数字媒体艺术”就是这样来的,有时也简称“数字艺术”。在数字化语境中,“网络”“数字(媒体)”可以成为传播情境和艺术系统对接的中间件或交换平台。上述认识是本书的观念前提。
    目录
    绪 论 **章 信息时代机遇 **节 震波:信息时代的科艺互动模式 第二节 刷脸:信息时代的艺术边界重塑 第三节 旅行:信息时代的艺术观念变革 第二章 媒体艺术开拓 **节 活法三义:新媒体与艺术宣言 第二节 口袋妖怪:新媒体与艺术形态 第三节 交叉学科:新媒体与艺术研究 第三章 网络文学周览 **节 本体:网络文学渊源寻踪 第二节 定位:网络文学系统定位 第三节 趋势:网络文学演变考察 第四章 智能文学设想 **节 互动:人工智能���文学创作模式 第二节 设问:人工智能与文学创新观念 第三节 憧憬:人工智能与文学创造想象 第五章 文艺评论新潮 **节 顾盼:网络文艺评论的源流考察 第二节 凝视:网络文艺评论的特征分析 第三节 科幻:网络文学评论的视角举隅 第六章 文艺历史追踪 **节 交互性娱乐:数字艺术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泛智能氛围:艺术语言的创新轨迹 第三节 高质量发展:网络文学的前景展望 余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