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标准化概论(第7版)(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QQ咨询:
有路璐璐:

标准化概论(第7版)(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 作者:李春田 房庆 王平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310350
  •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 页数:424
  • 定价:¥5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标准化概论》是一部标准化学习的经典教材,现在已经是第7版。全书共23章。综合系统地阐述了人类标准化发展历史、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用标准化方法、不同类型的标准化组织、标准的制修订以及在**应用领域的标准化实践。就标准化知识而言,本书一方面在基本理论方面注重吸纳国际国内标准化理论建设的新成果,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应用领域突出国际国内标准化的新发展,体现了理论性、知识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的结合,为构建标准化知识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 本书非常适合对标准化有系统学习需求的读者,适用于高等学校的标准化教学,也可作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标准化工作者的培训和工作参考用书。
    文章节选
    当今社会,标准化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巨大动力。**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与日俱增并给予高度重视。2021年10月,中共**、国务院联合发布了《**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了在一段时间内标准化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到2035年,结构优化、先进合理、国际兼容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为此,本书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大潮,紧密贴合**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更多标准化合格人才为己任,在《标准化���论》 前6版编写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订、补充和完善。《标准化概论》是在我国**标准化大师李春田老师亲自策划、亲自组织和亲自参与下于1984年发表的一部标准化理论著作。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本书历经了6次修订。追寻前6版的轨迹,可以看到本书除了标准化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时代特征深刻反映了国际国内标准化事业的与时俱进。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本书也是见证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历史记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前6版的相关内容。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1节 标准化的发展简史 第2节 标准化的学科特征 第3节 标准知识体系 第2章 标准和标准化及其相关概念 第1节 引言 第2节 标准和标准化定义 第3节 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第4节 与标准相关的概念 第3章 标准种类 第1节 按制定标准的宗旨划分 第2节 按制定标准的主体划分 第3节 按标准化对象的基本属性划分 第4节 按标准的约束力划分 第5节 按标准信息载体划分 第6节 社会学的标准划分 第4章 标准化过程 第1节 标准化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第2节 标准化过程模式 第3节 标准化过程控制 第5章 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 第1节 标准系统及其管理 第2节 系统效应原理 第3节 结构优化原理 第4节 有序原理 第5节 反馈控制原理 第6章 参数选择和参数分级的数学方法 第1节 参数选择和参数分级原理 第2节 一般数值系列 第3节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第4节 电阻器和电容器优先数系(E系列) 第5节 模数制 第7章 标准化的形式 第1节 简化 第2节 统一化 第3节 通用化 第4节 系列化 第5节 组合化 第6节 模块化 第8章 标准化组织 第1节 引言 第2节 国际标准化机构 第3节 区域标准化组织 第4节 **标准化组织 第5节 联盟标准组织 第6节 我国标准化机构 第9章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第1节 企业的标准制定与实施 第2节 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制定 第10章 质量管理 第1节 质量 第2节 质量管理 第3节 质量管理的标准化 第4节 **绩效模式?D?DTQM的标准化 第11章 管理体系标准 第1节 概述 第2节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第3节 环境管理体系 第4节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第5节 能源管理体系 第6节 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展趋势 第12章 合格评定 第1节 综述 第2节 认可制度 第3节 认证机构与实验室监管和认证制度 第13章 标准化与知识产权 第1节 标准与知识产权的冲突与融合 第2节 标准化中的专利权问题 第3节 标准化中的商标权问题 第4节 标准化中的著作权问题 第14章 技术法规 第1节 概述 第2节 技术法规与标准 第3节 技术法规的作用 第4节 技术法规体系的构建 第5节 中国强制性标准 第15章 信息通信技术标准化 第1节 引言 第2节 信息技术标准化 第3节 通信技术标准化 第4节 网络**标准化 第16章 标准化与大批量定制 第1节 大批量定制的背景 第2节 大批量定制的技术体系 第3节 大批量定制的基本原理 第4节 支持大批量定制的标准化 第17章 智能制造标准化 第1节 智能制造内涵及标准化需求 第2节 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发展概况 第3节 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8章 节能环保标准化 第1节 节能环保的概念和内涵 第2节 节能环保标准化内容 第3节 节能环保标准的实施 第19章 农业与食品标准化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基本概念和分类 第3节 农业与食品标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第4节 重要的农业与食品标准 第5节 农业与食品标准的实施 第20章 服务标准化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国内外服务标准化的发展 第3节 服务标准化与行业发展 第21章 标准化与技术创新 第1节 科学技术是标准化的坚实基础 第2节 标准化是科技创新的平台 第3节 标准化与市场竞争优势 第22章 标准化与国际贸易 第1节 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第2节 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机制 第3节 主要国际贸易协定中的标准 第23章 标准的效益评价方法 第1节 概述 第2节 ISO评价标准经济效益的方法论 第3节 ISO方法论的扩展应用 第4节 ISO方法论的试点案例 第5节 标准对英国经济的影响 第6节 标准对德国经济的影响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