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广东专升本中公2023广东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考点精要
QQ咨询:
有路璐璐:

广东专升本中公2023广东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考点精要

  • 作者:中公教育广东专升本考试研究院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9291655
  •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01日
  • 页数:392
  • 定价:¥9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公版·2023广东省专升本考试考点精要:大学语文》包含广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科目的基本内容。本书结合广东省专升本考试范围、试卷评分、重难点知识以及近几年考试试题,由中公教育广东专升本考试研究院精心编写。 本书正文以广东专升本大学语文考情总览开篇,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六章:**章是文学文化常识,第二章是文言文阅读,第三章是古诗词阅读,第四章是现代文阅读,第五章是写作,第六章是考查篇目。每章分为思维导图、考点精析、同步测评三部分。
    文章节选
    广东省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考情总览
    广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主要考查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人员的知识素养、语言分析、语言组织及应用能力等,题目综合性较强,对考生的语言分析理解及组织运用能力要求较高。
    广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内容包括汉语基础知识、文学文化常识、作品阅读分析和写作等四个方面,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综合分析、表达应用、鉴赏评价和探究等能力。
    从近年的考试真题来看,考试题型基本固定,主要分为单项��择题、释词题、翻译题、诗词默写题、阅读分析题、写作题这几个题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汉语基础知识
    汉语基础知识在历年真题中所占比例较大,且涉及题型较广,单项选择题、释词题、阅读分析题等题型均会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考查。考生需要对相关考点**识记,并能够灵活运用。
    汉语基础知识主要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及汉语常见的修辞手法等内容,**考查古代汉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例如词类活用常考查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用法;文言虚词一般考查“之、其、者、所、则、而、于、以、且、乃”等常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及其用法;特殊句式常考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汉语常见的修辞手法一般考查比喻、比拟、对偶、设问等,要求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历年真题考查情况
    汉语基础知识的重难点是文言文解释,主要以释词题、翻译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内容以实词为主。
    例如:
    2018年选择题:樊迟未达的“达”意为()。
    A.到达 B.富贵 C.表达 D.明白
    2019年释词题: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019年句子翻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备考指南:
    对于文言文基础知识部分,重在记忆,准确识记**词语,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使动用法等,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对于修辞手法部分,重在辨别及运用,能够在阅读鉴赏中辨别出所使用的手法,对其表达效果进行分析,考生需要多做练习,熟练掌握不同修辞手法的使用技巧。
    二、文言文考查篇目
    文言文考查篇目在近几年考纲中都有明确规定,单项选择题、释词题、翻译题、断句题等题型均会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考查,考生需要**识记复习。
    文言文的选篇主要来自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及重要文学家的作品,例如诸子散文《老子》《孟子》,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经典中的篇目及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苏轼的《赤壁赋》等。释词题、翻译题是每年必考题目,分值为13分左右。主要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中的特殊语法现象,例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历年真题考查情况
    文言文在考试中的分值占比较高,释词题和翻译题占13分,古诗词默写占6分、文言文阅读占8-10分,共占分值30分左右。
    备考指南:
    考生在备考文言文时要以考纲为根据,将考纲中规定的文言文篇目进行精细化学习,对其中涉及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文学文化常识进行**识记背诵。对于作品的文体知识、写作手法及写作技巧等内容,在篇目学习过程中作为扩展内容进行理解,以便迁移应用到阅读分析和写作中,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诗词默写部分考查考纲规定的古诗词,诗词默写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而且不能写错字。
    三、文学文化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分值在近年真题中约占15%,是历年考试中必考的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为主,阅读题中少量出现。
    文学文化常识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现当代文学常识、外国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四大部分。其中**考查作家和文学作品知识,如作者的姓名、字号、年代、代表作、文学主张、文学流派、文学成就,以及作品的文体和经典名句默写等。外国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考查较少,分值为2-5分,主要以外国重要作家的国籍及其代表作品等基础知识为主。文化常识部分会涉及中国的地理历史知识,分值一般在1-2分,并且出题者一般会从考纲篇目中选取相关文化常识。
    如2018年选择题中问到《念奴娇·过洞庭湖》中“应念岭海经年”中“岭海”是指()。
    A.山海关一带 B.广东广西一带
    C.大兴安岭一带 D.秦岭淮河一带
    备考指南:
    准确把握语文大纲,对于古今中外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的知识需要熟记,并且以中国文学为主,外国文学为辅,同时要积累相关基础文化知识。文学文化常识部分涉及的考点较多,需要考生日积月累,反复记忆。
    四、阅读题
    阅读题分值为23分,阅读题共3道题,主要以现代散文、小说、文言文、诗歌等形式进行考查。要求考生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生活,能准确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写作特色;分析作品的结构、体裁特征;赏析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把握并归纳作品的主旨,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历年真题考查情况
    从近五年真题来看,诗歌类、散文类、小说类阅读题通常考查文章思想情感,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表达技巧,语言特色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等。
    备考指南:
    阅读题选用材料以考纲外的文章为主,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要求较高。考生要以考纲篇目为指引,培养阅读能力。多做阅读练习题,整理归纳各题型的答题技巧,增强语言组织能力,规范答题步骤,掌握答题技巧,熟练答题术语,做到踩点答题、**答题。对于文言文,要多阅读文言文、翻译文言文,培养语感,归纳并掌握答题技巧。
    五、写作
    写作部分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也是必考题型,分值为40分。要求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尤其是议论文和记叙文,能根据所给题目或材料,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句通畅,标点正确。
    历年真题考查情况
    历年真题以材料型作文为主,材料主要是社会热点现象、传统文化、部分文章节选。主要立意是哲理生活、智慧人生、弘扬传统文化。如2020年考的是对大自然资源的索取应有度,2019年和2018年考的是社会现象,2017年考的是传统节日。
    备考指南:
    写作需要日积月累、长久训练,而非一日之功,从决定专升本之日起,你的生活中就伴随着语文体验,日常生活中可以积累作文素材,选择不同类型的名人名言、人物事例、时事热点作为素材积累,并且还要学会建立自己的素材库,选取的素材应为能够记得住的、不落俗的。积累后要有自己的思考笔记,素材也要分类积累,厚积才能薄发。每种类型的作文*好找几篇**范文,精细分析其写作方法和构思立意。作文立意要积极向上,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真善美的总原则。书写也是个加分项,字体尽量端正工整。
    **章文学文化常识
    思维导图
    考点精析
    **节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文学
    (一)《诗经》
    《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五经”,与《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并称“六经”,《诗经·国风》与《楚辞·离骚》并称“风骚”。《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各地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音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叫“兴”。“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诗经六义”。《诗经》中的经典名篇有《关雎》《蒹葭》《氓》《采薇》《七月》《硕鼠》《君子于役》《桃夭》等。
    经典真题
    1.《采薇》:“昔我往矣,。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答案】杨柳依依。
    解析:这道题是对经典著作名句的考查,以上几句出自《诗经·小雅·采薇》。这几句的妙处主要在于运用了情景反衬的手法。“杨柳依依”是“以乐景写哀”,“雨雪霏霏”是“以哀景写乐”,因此产生了“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这几句在历年真题中多次以名句默写的形式考查,考生需多加注意。
    2.《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至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篇。
    【答案】西周初年;春秋中叶;305。
    解析:《诗经》记载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又称《诗》或“诗三百”。
    3.成语“信誓旦旦”出自。
    【答案】《诗经·氓》。
    解析:“信誓旦旦”出自《诗经·氓》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一句。
    4.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
    A.《诗经·桃夭》 B.《诗经·子衿》
    C.《诗经·关雎》 D.《诗经·蒹葭》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出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中国古代**部诗歌总集《诗经·周南》中的《桃夭》。
    5.《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原名()。
    A.《风》 B.《雅》
    C.《颂》 D.《诗》
    【答案】D。
    解析:《诗经》记载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
    (二)先秦史传散文
    1.《春秋》
    《春秋》是中国现存*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被列为“五经”之一。孔子对其进行过修订,因其记事过于简略,用于记事的语言也极为简练,且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也因此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穀梁传》。
    2.左丘明与《左传》《国语》
    (1)左丘明:
    春秋时期鲁国史官,被称为“文宗史圣”。
    (2)《左传》: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又名《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是我国现存的**部叙事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它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左传》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是先秦史传作品中的典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3)《国语》:
    《国语》是我国第
    目录
    目录 广东省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考情总览1 **章文学文化常识5 思维导图5 考点精析6 **节中国古代文学6 第二节中国现当代文学49 第三节外国文学90 同步测评109 第二章文言文阅读114 思维导图114 考点精析114 **节文言文基础知识114 第二节文言文翻译原则142 第三节分析整合文言文内容及思想144 同步测评146 第三章古诗词阅读149 思维导图149 考点精析150 **节鉴赏古诗词的形象150 第二节鉴赏古诗词的语言152 第三节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157 第四节分析古诗词的思想情感161 第五节分析古诗词的观点态度164 同步测评165 第四章现代文阅读171 思维导图171 考点精析172 **节现代文基础知识172 第二节现代文分析与理解175 第三节现代文品评与鉴赏177 第四节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作答思路179 同步测评182 第五章写作198 思维导图198 考点精析198 同步测评218 第六章考查篇目222 思维导图222 考点精析224 **节文言文篇目224 第二节诗词曲赋篇目306 第三节现代文篇目327 同步测评38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