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莱拉:一场对道德的探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莱拉:一场对道德的探究

  • 作者:(美)罗伯特·M·波西格 著;王培沛 译;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ISBN:9787229169619
  •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01日
  • 页数:544
  • 定价:¥7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莱拉:一场对道德的探究》为《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海上续篇。书中的主人公仍是斐德洛,不同的是,这次旅行的交通工具不再是摩托车,而是船,旅行之地由公路变为海上,同行伴侣是一个叫莱拉的女人,他被莱拉吸引,对她的疯癫进行解构,思考她身上独特的“良质”。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无法定义的“良质”,在《莱拉》中有了答案。关于什么是“好”,波西格给出了恢弘整合人文与科学的精准定义,以“良质”为**的宇宙地图为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演进提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清晰诠释,将主客体形而上学等不能解决的蒙蒙迷雾一扫而空。
    文章节选
    1 莱拉不知道他的存在。她睡得很沉,显然正做着可怕的梦。黑暗中,他听到她的牙齿正在咬紧,感到她的身体突然地抽动,好像在和只有她能看到的魔头搏斗。 微弱的光线从上方敞开的舱门透进来,她脸上的妆线和皱纹都不见了。此刻的她,看起来既柔弱又天真,像一个金发的小姑娘,宽宽的颧骨,小小的翘鼻子,一张普通孩童的面庞,看着如此熟悉,让人自然心生爱怜。他仿佛看到清晨来临时,她睁开天蓝色的大眼睛,那双眼睛兴奋地扑闪,憧憬着崭新的**——明媚的阳光中,爸爸妈妈笑意盈盈,炉火上烹制着熏肉,到处是幸福的气息。 ���而现实不是这样。当莱拉从宿醉的昏沉中睁开眼睛,她会盯着一个头发灰白的男人,细细地打量——她甚至想不起来,这是她昨夜在酒吧遇到的人。恶心和头痛可能会让她懊悔自责,但不会那么强烈,他想——她已经历很多次了——无论遇到这个男人之前她过着怎样的生活,她都会慢慢找回她的老路。 她嘴里嘟囔着什么,好像是“小心!”接着又说了些傻话,然后翻过身,拽起毯子裹住自己的脑袋,可能想抵挡从敞开的舱门那里吹进的冷风。帆船的铺位太窄了,这一翻身,她又撞进他怀里,他感受到她的全身,还有她身体的温热。已经退去的欲望又涌起,他伸出胳膊抱住她,抓握她的乳房——满满一手绵软,像是熟过了头的果子,都快要烂了。 他想把她弄醒,再次占有她,伴随着这个念头却有一股伤感生起,使他无法行动。在他迟疑的当口,伤感越发强烈。他想更深入地了解她。他整晚都被这种感觉缠绕——他以前在哪儿见过她,很久以前。 这个想法彻底打消了他的欲念。现在伤感完全把他占据,还渗进昏黑的船舱,浸染了从上方舱门中透入的靛蓝色微光。高高的星空好似被舱门装裱起来的一幅画,随着船的摇晃,画面在不断改变。猎户座的一部分忽而消失,忽而重现。用不了多久,整个冬季的星座都会回来。 从远处传来汽车驶过桥梁的声音,在寒夜中显得格外清晰。那些车正跨过哈德逊河赶往高崖上的金斯顿。而这里是一湾窄窄的溪流,小船泊在这里过夜,明天它将继续驶向南方。 时间不多了。沿河的树木几乎看不到绿色,地面落叶缤纷。在这*后的日子里,北方寒冷的强风席卷河谷,扫荡枝枝叶叶。当小船在布有航标的河道中顺流而下,前方的河面上空,红色、栗色、金色、灰色的落叶一路旋转飞扬。河道里几乎没有别的船。沿岸的码头偶尔有几艘,却像是已经被弃置。随着夏天结束,他们的主人已经另谋生路。抬头总能见到野鸭和大雁的V形阵列,它们来自加拿大北极地带,正乘北风南下。当他刚开始这趟航程时,它们中的许多一定还是雏鸟。他是从内陆大湖苏必利尔湖出发的,身后已千里,仿若历千年。 时间不多了。昨天,他一脚踏上甲板就滑了个趔趄,待站稳后他定睛一看,整条船都覆上了一层冰衣。 斐德洛奇怪以前在哪里见过莱拉,但又想不起来。不过,他好像确实见过。也是深秋,他想,十一月份,当时非常冷。有轨电车上几乎没人,只有他、司机、售票员,还有莱拉和她的女性朋友。她俩坐在他后面三排的位置上。座椅是黄藤线编织的,又硬又糙,为的是经久耐用。结果没过两年,有轨电车被公共汽车取代,连同轨道和线缆都烟消云散了。 他记得他已经在电影院的座椅里接连看了三部电影,烟抽了一根又一根,头痛欲裂。而他还得在有轨电车上咣咣当当半个小时,然后步行一个半街区穿过漆黑的夜色,才能到家中拿到阿司匹林,再用上一个半小时等待药片发挥效力,头痛才能消失。就在这时,他听到两个女孩高声嬉笑,他回头张望,笑声戛然而止。她们正盯着他,那眼神毫无疑问是在说,他就是她们嬉笑的对象。他鼻子很大,体态难看,没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而且总是和别人若即若离。左边那个女孩好像笑声*大,她就是莱拉。一模一样的脸——金色的头发,光润的皮肤,蓝眼睛。她正掩着嘴巴,可能以为这样别人就看不出她嘲笑的是谁。又过了几个街区,她们下车了,仍然边说边笑。 几个月后,他在市**高峰期的人潮中又看到了她。只在片刻之间,机缘转瞬即逝。她一转头,正对他的脸,他明白她认出了他,她好像停顿了一下,等待他有所表示或说些什么。但他没有。他缺乏快速和他人建立联系的技巧。顷刻已是太迟,他们已经走上各自的路。那天下午他一直在想,她是谁?如果他当时走上去和她说话,一切又会怎样?许多天过去了,每天他都在想这个问题。第二年夏天,在城市南部的海水浴场他以为又见到了她。她躺在沙滩上,他从她旁边走过去,只能从颠倒的方向看她的脸。他突然非常兴奋。这次他不能再傻站着了,他要有所行动。他鼓起勇气走了回去,在她脚边的沙地上站定,然后从正方向看她的脸。那不是莱拉。是一个陌生人。他仍记得他当时有多么伤感。那些日子里,他孤身一人。 但是已经过去了那么久——许多许多年了,她会有很大变化,不大可能是同一个人。再说他根本不了解她,是不是同一个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要记挂那种无关紧要的小事呢? 他觉得这些依稀记得的画面就像梦一样离奇。这个他今晚刚刚认识,此刻正睡着的莱拉,也不过是一个陌生人。或者准确地说,不是陌生人,而是一个没那么特别、没那么****的人。莱拉,这么一个现在睡在他身边的个体,曾被生出来,现在正在她的梦中活着、挣扎着,到时候会死去。然后,还有另外一个人——叫她莱拉好了——她不会死,她在莱拉身上寄居片刻后又去新的地方。这个睡着的莱拉是他今晚才遇到的,但那个不眠不休的莱拉,很多年来,一直和他相互注视着。 这太离奇了。一直以来,在他经过一个又一个船闸沿河而下时,她一直跟着他一路航行,他却没意识到她的存在。也许他在特洛伊的船闸上见过她,在黑暗中与她面面相对,却没有看到她。他的海图表明,那里有一连串紧挨在一起的船闸,但是没人告诉他它们的海拔高度,也没人告诉他一旦把距离算错情况会多么糟糕,一旦晚点了会让人筋疲力尽。直到他真的置身船闸之间,才发现危险近在眼前。他努力搞清楚那些绿色灯光、红色灯光、白色灯光的含义,还要应付一间间船闸管理室发出的灯光,还有对面驶过的其他船只的灯光,以及桥梁和桥台上的灯光。上帝才知道那一片漆黑中还有些什么,他可不想在黑暗中撞上去或者搁浅。他以前从没见识过这些,当时真的非常紧张。就在这紧张气氛中,他恍惚记得在另外一艘船上看见了她。 他们是从天而降。这不是三十英尺、四十英尺或者五十英尺的高度,而是数百英尺的高度。他们的船整个晚上一直在下降,下降,犹如从天而降。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一直停留在半空。当*后一座船闸的*后一道门开启,他们看到一条被油污染黑的河。这条河流过一座巨型建筑骨架,流向远处一片朦胧的光带。那就是特洛伊,他开船驶去。到了河流交汇处,船陷入了漩涡立刻偏航了。他把引擎开到*大,才斜切过水流抵达远岸的浮动码头。 “这儿的潮水有四英尺高。”码头值守人员说。 潮水!他思索起来。那是海水的高度,意味着所有内陆的船闸都已被汪洋吞没。此刻,只有巡行在海洋上空的月球,主宰着一条小船的升降。开往金斯顿的一路上,他都有种无遮无拦地贴近大洋的感觉,这给了他一种寥廓而新鲜的空间感。
    目录
    目录: **部 12 第二部 282 第三部 396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