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道德之锚:道德与社会行为的调节
QQ咨询:
有路璐璐:

道德之锚:道德与社会行为的调节

  • 作者:(荷)娜奥米· 埃勒默斯(Naomi Ellemers)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311548
  • 出版日期:2023年01月01日
  • 页数:376
  • 定价:¥8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道德意味着什么是对的而什么又是错的行为方式。这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与近年的政治经济危机及其暴露的行为模式有些相关。在本书中,娜奥米·埃勒默斯以其丰富的研究经验为基础,博采道德研究的洞见与发现,对道德现象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基础性整合,考察了社会群体如何影响道德价值观,又如何发挥“道德之锚”的作用。 娜奥米·埃勒默斯分析指出,内群动力及建构独特群体身份的热望,对理解道德对个体行为调节的影响至关重要。但群体语境尚未被系统纳入道德研究之中,也未被作为过程,用以理解改变道德行为的尝试。基于社会认同与自我归类原则,本书独到之处在于明确将社会群体视作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并对社会群体如何影响个体决策以及集体行为与社会群体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埃勒默斯以她自己的研究发现阐明了社会行为如何被道德关切所影响,从而凸显了这类观点是怎样推进我们对共同体中共同生活、在组织内共事的人们的道德行与道德判断的理解的。 本书是社会心理学及相关专业学者与学生的必读之书,也是有志于了解道德行为的从业者的宝贵资源。
    文章节选
    道德判断与道德关切,是舆论关注的当今社会*紧迫的议题。“占领华尔街”运动对金融从业者的德性提出了质疑。他们不道德且不负责任的行为,被视作自2008年以来殃及个人企业、**经济与国际关系的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9·11”事件以及世界各地的恐怖袭击引发了公众围绕善与恶的争论。人们对以保护****的名义拘禁和刑讯疑似恐怖分子的道德合法性表示担忧。美国****局(NSA)监控项目的曝光与维基解密的揭露提醒我们,保护公众的努力,也导致隐私受侵犯并造成错误。所有这些都表明,即便是意图获得理想后果的善意举措,也能导致伤害与痛苦。同样,埃博拉疫情的蔓延,大批移民迁往“欧洲堡垒”,**政治不稳定,以及宗教**主义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国际冲突,无不加剧了人们对当前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制度的道德担忧。
    乍一看,解决道德问题的方法似乎很简单:我们应当阐明不同行动模式的道德意涵,制定清晰的指导原则,明确哪些行动被视作道德上可接受的,而哪些是不能接受的。这确实是贯穿舆论的一条主线:记者就近期发生的事件传达公众的愤慨与道德批判,政策制定者强调商业行为的道德影响,相关方则指出哪些法律条款有待制定。试图改变导致当下这些问题的行为的尝试,包括引入“银行守则”(banking code),制订审讯与拘留恐怖分子嫌疑人的管理条例(比如在关塔那摩监狱就需如此),以及呼吁各部门自律。这些都旨在使相关人员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本质上可能是不道德的,从而说服他们意识到做出改变是必要的。
    那这些举措有用吗?实际上并未见效。仍不断曝出大型的舞弊、腐败与诈骗案件,譬如银行业操纵欧洲银行与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以谋取私利的现象。而此类事件不只是发生在金融业或商界。环法自行车大赛**兰斯·阿姆斯特朗在接受奥普拉·温弗瑞的电视采访时承认,国际自行车比赛长期存在大规模使用兴奋剂的问题。比分操纵在欧洲足球联赛中屡见不鲜,这与世界各地博彩机构的活动脱不了干系。不同**与不同学科都有知名学者被发现抄袭与大量数据造假。这些通常被视作不道德的行为是如此普遍,好像说明人们对道德毫不在意。但事实确实如此吗?
    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的确总有一些犯罪分子故意突破法律底线,为谋求个人利益*大化蓄意伤害他人,但绝大多数时候,情况并不是非黑即白。人们试图正确行事,但可能面临着艰难抉择。身处复杂多面的情境之中,我们经常需在短期收益与长期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必须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压力之下做出决定,有时会不假思索地采取行动——只有事后才能意识到自身行为可能会产生何种道德问题。
    因此,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道德问题,远比简单的对错抉择复杂得多。当前许多道德忧虑都关涉这些问题。我们以现有的经济、法律与政治系统为行为指引,这些系统约束可接受行为和不可接受行为的发生概率。因此我们拥护市场经济,奉公平竞争为行商原则;但我们质疑对冲基金购买、拆分以及出售公司是否道德,因为它们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牺牲当地就业与长期发展。我们在寻找合法避税的方法上费尽机巧,但我们批判钻法律空子获益的大公司。我们坚信民主的力量与投票众数原则的公正,但当那些保护少数人利益而不惜使更多人受苦的举措遵循民主原则胜出时,我们却又怒火中烧。
    当被我们同等珍视的不同道德目标与道德价值观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应作何选择?我们如何调和**政治主权不受侵犯与叙利亚公民呼吁我们的声援之间的关系?如果宗教自由妨碍了对儿童的保护,使他们可能选择有害的生活方式,我们应何去何从?我们在何种状况下会出于对众多人人身**的担忧而允许剥夺某些人的基本人权?手段总是能因目的而合理化吗?是否只要人们本意是好的,就能免于使他人受苦的责难?
    这才是我们所面对的真正的问题。
    目录
    中文版序 致谢 **部分 导论 **章 为什么研究道德? 我们如何看待不道德行为? 我们怎样审视道德行为? 我们讨论道德时在说什么? 道德心理学 群体道德的意义 道德的社会功能 第二章 群体作为道德之锚 道德信念的起源 超越互依与关怀 常被忽略的群体语境 道德的社会认同路径 群体作为道德之锚 道德作为社会测验 第二部分 个体内水平 第三章 我们都想做有道德的人 做一个有德性的人 德性不仅仅是友善 是要德性还是要聪明? 评估行事道德的动机 道德的群体和组织对个体的吸引力 职场道德的重要性 德性决定我们是谁 第四章 道德走神与道德自我观 羞耻感和罪疚感 道德耗竭 道德存疑行为的情绪成本 道德过失的社会意涵 自我保护反应 应对(间接体验到的)道德感或不道德感 应对道德污点 第三部分 人际水平 第五章 我们信任谁? 为什么信任至关重要 决定信任谁 感知到的动机影响判断 权力差异影响信任 地位**性提升信任 机遇与责任 可信无法被强制而来 第六章 寻求道德引导 超越信任 我们不只关心结果 道德明灯使我们感到自身的不足 道德差异引发威胁 确保道德认可 为什么道德提升如此困难 第四部分 群体内水平 第七章 我们的立场 群体成员资格如何塑造自我观 赢得接受与接纳 谁的判断至关重要? 无罪推定 对抗群体道德的代价 做忠诚的群体成员 窄化我们的道德视野 第八章 道德氛围 害群之马与染缸 伦理氛围 强调积极面向还是消除不利因素 平衡结果与价值 道德领导力 过失及惩治 培育道德氛围 第五部分 群际水平 第九章 获得道德区分 争取道德优越感 应对道德贬损 树立道德形象 接受异议的存在 界定内群 同样的目标,不同的手段 第十章 谁值得被以德相待? 力图公平 决定应得性 对特权感到不适 好心办坏事 变换标准 仅考虑成就? 第六部分 结论 第十一章 这会如何帮助我们? 要点串联 评估个人特质作用有限 善恶不是简单抉择 群体并非所有问题的根源 我们能做什么? 第十二章 做出改变 纠结于问题还是寻求方案 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怎么说 希望催生改变的余地 只做可行之事 做出改变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译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