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良知是灵魂的声音
QQ咨询:
有路璐璐:

良知是灵魂的声音

  • 作者:(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读品 出品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76317015
  •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01日
  • 页数:144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是托尔斯泰的心灵自白,是一部“认识生命”之书,是托尔斯泰除三大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之外,*深刻有力也*为世人忽视的作品,深度解答了生命的意义。书中详细描述了他对真理的探索,全书围绕寻找生命真谛展开:当人拥有了健康、财富、爱情、事业时,死亡却无法避免,这种吞噬一切的毁灭,能把人生所有的追求变成徒劳,那么生存的意义何在?*终,在与人类伟大思想者的共鸣中,托尔斯泰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并揭开了有关生命的秘密。
    文章节选
    **章
    我出生后接受洗礼成为东正教徒,童年时期被灌输东正教,青年时期理解了东正教。然而十八岁从大学退学时,我已经放弃了之前灌输给我的一切宗教信仰。回顾过往,我从未有过任何很严肃的信仰,那可能只是一种被灌输时基于对师长的信任,这种信任并不牢固可靠。
    记得十二岁那年,有个名叫M.弗拉基米尔的中学生,现在已经去世很久了。他跟我们度过了一个**,讲述了他们学校的*新发现,那就是根本没有上帝,我们在这方面被灌输的一切不过是胡编乱造(是发生在1838年)的。我记得很清楚,哥哥们对这个新闻很有兴趣,也让我参与讨论。我们都兴奋地接受了这个理论,觉得它特别吸引人,也很��能是真实的。我还记得哥哥德米特里当时在喀山大学求学时,天性冲动地迷上了某一宗教,经常去教堂做礼拜、斋戒,过起了纯洁、道德的生活。我们这些人甚至包括长辈都觉得这种行为很可笑,还给他起了“诺亚”这个绰号。记得当时喀山大学的董事穆辛·普希金邀请我们参加舞会,为了说服我那拒绝邀请的哥哥,用嘲弄的论点说连大卫都在约柜前跳舞了。
    我当时赞同大人们的这些玩笑,并从中得出结论:记住教义问答手册的内容,去教堂做礼拜,但不必过于看重自己的宗教义务。我还记得自己年纪很小时就读了伏尔泰抨击宗教的书,他的讽刺风格不但没让我感到厌恶,反而把我逗乐了。我从内心逐渐远离一切宗教信仰,跟我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相同的人就在这么做,也一直在这么做。在我看来,多数情况下,这种远离是这样发生的:信教的人和非信教的人一样生活,指导他们生活的,不是被灌输的那种信仰的原则,而是与这些原则截然对立的东西;信仰对生活没有影响,对人际关系也没有影响,它远离于生活而被独立信奉;如果这二者有机会接触,信仰也只是表面现象,而非生活的必要构成部分。
    通过一个人的生活、行为,不可能知道他是否为真正的信仰者,当时如此,现在依然如此。一个公开信仰东正教教义的人,与一个不信教义的人,如果他们之间有区别的话,那这一区别并非对前者有利。公开信仰东正教教义的,主要是愚钝、残酷和以自我为**之人。在那些非信仰者当中,人们更多情况下看到的是聪慧、诚实、坦率、仁爱和善行。学生需要接受教义问答教育并被送往教堂进行礼拜;成人需要出具接受圣餐的证明。然而,属于我们这一群体的人,既不上学也不受制于约束公职人员的规章制度,可能多年也没被人提醒自己生活在基督徒中间,并自认为和东正教徒一样。现在如此,以前更是如此。
    因此,现在跟以前一样,早期的宗教教育,仅仅依靠信任和权威来维持教学,却在后来对立的生活知识和实践经验影响下逐渐失去影响力。人们多年来常常相信自己的早期信仰依然如故,而实际上早已荡然无存。
    有一位S先生,头脑聪明,为人坦诚,曾经对我讲述了他停止信仰宗教的过程。
    26年前,他是某一狩猎队的成员。在躺下休息前,他按照童年的习惯,跪下来祈祷。在同一狩猎队的哥哥,正躺在麦草上注视着他。
    S祈祷之后正要躺下,哥哥问他:“唉,你还有这个习惯?”他们没再说什么,但从那天起,S不再祈祷,也不去教堂了。这三十年来,S没有祈祷过一次,没有接受过圣餐,更没有走进过教堂。这不是因为他跟哥哥有着同样的信念,而是因为他哥哥的话就像一根指头,推了一下因为自身负重而即将倒塌的墙壁。这些话语向他证实,他原来以为是信仰的东西,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形式。于是,他说的每一个字,画的每一个十字,祈祷时每一次低头,都是没有意义的。当他对自己承认这些行为本身毫无意义时,就只能将其放弃。这样,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情况也是如此。
    我谈到的是我们这个**的人,是做真实的自己的人,而不是利用宗教谋取世俗利益的人。(这些人的确是彻底的非信仰者,因为如果信仰仅仅用于达到世俗的目的,这根本不是信仰。)我们这一**的人有着这样的处境:积极的生活中那些知识和经验,已经击碎内心那人为构筑的信仰大厦,而且他们要么已经看到这一点,并清除了压在上面的废墟,要么一直没有意识到产生的毁灭性效果。
    童年时期被人灌输的信仰,在我内心逐渐消失了,就像在很多人内心消失一样。然而,我与他人情况不同。从十五岁开始阅读哲学著作起,我就意识到自己并不信仰宗教。从十六岁起,我不再祈祷,也不再参加教堂的宗教仪式或者进行斋戒。我不再接受童年时期的信仰,但模模糊糊信仰某种东西,虽然并不确知它到底是什么。以前我相信有上帝,或者准确地说,我并不否认上帝的存在,但是跟这个上帝的性质有关的任何东西,我都无法描述。我既不拒绝接受基督,也不拒绝接受其教义,但其教义的核心是什么,我也无法说明。
    现在,回首那段时光,我清楚地看到,我所有的信仰,我**相信可以影响我生活的,除了纯粹的动物本能之外,就是“可能存在自我**”这一想法,尽管其本身是什么,或者其结果是什么,我不得而知。我在求知方面力求实现**:生活在哪个方向给我机会,我的学习就朝着哪个方向延伸;我努力强化意志力,为自己制定规则,并迫使自己遵守;我利用旨在增强体质、改善灵活性的运动形式,竭力培养体能;通过习惯于忍耐,我主动使自己经受诸多艰难困苦的考验。要实现自己想要的**,我认为这一切必不可少。首先,道德的**在我看来是主要目标,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很快发现自己在考虑总体**这一理想;换句话说,我希望自己更好,不是在自己眼中,也不是在上帝眼中,而是在他人眼中。这一想法很快变成了另一想法,就是渴望比他人掌握更多的权力,赢得更高的声誉和地位,获取更多的财富。
    目录
    **章 - 001 第二章 - 007 第三章 - 013 第四章 - 019 第五章 - 025 第六章 - 033 第七章 - 041 第八章 - 047 第九章 - 051 第十章 - 059 第十一章 - 065 第十二章 - 071 第十三章 - 079 第十四章 - 085 第十五章 - 089 第十六章 – 095 结 论 - 099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