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20——迈向人民满意的教育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20——迈向人民满意的教育

  • 作者:张建明 洪大用 刘少杰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311746
  •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01日
  • 页数:336
  • 定价:¥6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年度报告以教育公平为线索,阐述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探讨教育获得的群体性差异以及教育回报等重要议题。
    文章节选
    潘光旦在《工与中国文化》一文中指出,中国文化有一种鄙薄机巧的价值观念,极不利于“工”的发展。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专注和沉溺于某种专门的技艺有“玩物丧志”之嫌。譬如《论语·为政》便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能像器皿一般只有特定的用途。至于道家,更是注重自然,反对一切人类自作聪明的活动。这些文化观念都和“工”的发展正面冲突,并使得与“工”有关的社会地位和技艺传承面临困难。在社会地位传承方面,传统社会的“士农工商”四民中,“工”的地位不高。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在叩问传统中国为何没能发展出现代科学时发现,传统社会的技师多围绕在某个地位显赫的官员周围,成为其私人随从;即使那些进入官僚**的技师,在官僚体系中也无法登居显要。故而凡是那些有“工”的技能和智慧的人,在社会流动过程中都难以向**动,生存与传承的机会日益狭小。在技艺传承方面,“工”的传承不像“士”��样有文字作为传承媒介。“工”的技能有相当一部分是类似于波兰尼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它不能通过文字或符号进行传递,只能在学徒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我国文献中关于“工”的部分很少正是这个原因。
    目录
    目录 总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各级教育事业的发展成就 二、民办教育与流动儿童教育的新进展 三、教育获得的群体差异和宏微观机制 四、教育收益率的变迁与群体差异 五、总结与展望 **章健康、教育与社会发展不平衡 一、健康与教育关系辨析 二、社会发展不平衡背景下的健康与教育 三、健康与教育的实证分析 四、总结与讨论 第二章流动儿童的家长教育参与 一、当代中国的家长参与趋势 二、城市学校的家长参与要求 三、流动儿童家长的参与意识、能力与行为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三章贫困与儿童教育发展 一、贫困的概念及其演变 二、多系统抗逆力框架下的贫困与儿童发展 三、贫困与儿童发展的实证研究I:研究设计 四、贫困与儿童发展的实证研究Ⅱ:结果分析 五、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回眸 二、新世纪以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 四、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挑战与对策 第五章教育获得与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一、学区房问题的历史脉络 二、学区房与教育不公平的形成 三、教育不公平与居住空间分异实证研究 四、讨论与建议 第六章教育成就与教育公平:基于PISA数据的分析 一、教育成就的国际比较 二、社会经济地位、学业水平与宏观社会不平衡 三、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青少年福祉的现状与问题:基于PISA数据的分析 一、青少年福祉概述 二、校园生活中的青少年福祉 三、青少年福祉的主观心理维度 四、青少年家庭的客观物质福利 五、总结与展望 第八章校园欺凌的发生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PISA 数据的分析 一、校园欺凌概述 二、比较视野下校园欺凌的流行特征分析 三、校园欺凌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四、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校园欺凌 五、结论与建议 第九章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现状与前瞻 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概念框架和战略意义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概述 三、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障碍与挑战 四、政策建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