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不平等的一万年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不平等的一万年

  • 作者:(美)蒂莫西·A.科勒 (美)迈克尔·E.史密斯 著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7521750478
  • 出版日期:2023年02月01日
  • 页数:412
  • 定价:¥8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财富不平等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特征? 早期人类曾经有过平等的生活? 在现代社会之前,不平等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 为什么贫富差距会随着人类发展而不断扩大? 《不平等的一万年》**基于考古数据,运用基尼系数等方法与工具,对古代社会财富不平等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尝试从人类的深层历史来解释世界各地财富不平等的早期表现。 先前关于社会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多聚焦于已能用文字记录历史的**,但本书的作者将目光延伸至远古的过去。这些探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人类学家一度认为,所有狩猎—采集者都是平等主义者,直到考古学和人类学两门学科的田野调查证明此观点与事实相悖。一些以狩猎—采集为主的古代社会和早期的农耕村落,财富不平等程度要比大多数学者通常以为的更深;有些早期的城邦和王国,其财富分配远比学界普遍认为的更平等…… 本书从考古学角度,系统性地阐释财富与收入差距问题的根源,为探究财富不平等的起源及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章节选
    **章
    财富不平等渊源的追溯
    迈克尔·E. 史密斯、蒂莫西·A. 科勒、加里·M. 法因曼
    两个��明本应形同陌路,一万多年间无任何交集,既无文字交流, 又无商业往来,但彼此间却如此熟稔。无论是阿兹特克国王、牧师、战士、商贾、集市,还是其他各类机构组织,西班牙人均可辨识。 但阿兹特克人眼中的西班牙却怪异不可知。阿兹特克人惊讶于西 班牙舰船,将其比作高山和巨塔。惊见加农炮开火,首批到访西班牙 的阿兹特克信使几近晕厥。看到西班牙人所驾战车,叹这“牡鹿”竟 如屋宇般高阔;目睹西班牙人所制火炮,赞这“巨犬”怎能这般有力、不知疲倦,黄色瞳仁闪烁火焰,火星四溅;更对西班牙士兵身披铁甲、手持铁剑、臂挎铁盾连连称羡。然而,西班牙人对黄金的痴迷却令阿兹特克人颇为不解:“对黄金,他们像贪食的家猪一般迷恋……像好 奇的猴子一般将其拨弄于指间……”(Leon-Portilla 1962: 30, 31, 51)。 1519 年,西班牙征服者埃尔南多·科尔特斯和阿兹特克国王蒙特祖玛二世戏剧性的偶遇给中美洲带来了一连串灾难性的变革。入侵、镇压、剥削和疾病降临到这片土地上,使社会不平等程度急剧攀 升。尽管阿兹特克帝国社会结构复杂、政治强大、**城市人口稠密、****根基稳固(Smith 2012),但财富不平等并未凸显(Smithet al. 2014)。然而,到 1790 年,西班牙人在墨西哥的殖民期接近尾声时,阿兹特克的贫富差距增大了近一倍(Williamson 2010: 239)。 当时工资上涨(Scheidel 2017: 314–319),财富不平等程度本应 缩小,但为何墨西哥中部殖民地集中于富人**的财富增加了近一 倍?尤其考虑到当时西班牙人带来的传染病使阿兹特克民众大批死亡, 贫富差距本应缩小。事实证明,殖民地当局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社会 制度,引入全新的技术,这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远超人口变动。私 有制的出现、西班牙帝国的统治、出口型经济的确立,加之建立了委 托监护制—不仅划分了种族、**,而且将奴隶分给西班牙殖民者 及各委托监护主,上述因素皆有利于社会财富集中于一小部分人手中, 即使出现了**财富集中的社会变动。 本书讲述了过去一万年间各相关因素如何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 从而对不同社会的财富不平等产生影响。从阿兹特克帝国到西班牙的 统治,墨西哥这片土地上的变化虽然只是社会不平等这一深刻历史进 程的一部分,但是其影响却跨越时空。出人意料的是,16 世纪西班牙的社会不平等现象远比阿兹特克帝国明显。但本书通过大量案例研 究获得了不少重要发现,其一便是旧世界古老农耕**的财富不平等 水平普遍高于新世界的新兴**。书中收集了大量来自各国的考古数 据,以评判之前从未在财富和不平等问题上开展过研究的**的财富 不平等程度。先前关于社会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多聚焦于已能用文字记录历史的**(Milanovic 2011; Milanovic et al. 2011; Scheidel 2017),但本书的作者会将目光延伸至远古的过去。这些探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通常被认为是践行平等主义的小型社会群落,普遍存在财富集中在少数社会成员手中的现象,而组织结构复杂的社会,财富不平等现象却并不明显。 然而,本书*大的新发现是,由新石器时代晚期迈向铁器时代的亚欧大陆各国社会财富不平等程度与西班牙殖民前的美洲发达**形成鲜明对比,而这种反差正是之前研究所忽略的。尽管存在差异,但这些旧世界古老国度的贫富悬殊却比相应北美洲及中美洲的新兴**更为凸显。(本书尚未对西班牙殖民前南美洲任何**的财富不平等状况进行评估。)在第十一章中,我们将综合技术因素及制度因素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或许本书的案例研究*大的价值在于将连贯的逻辑分析和基于经验的总结结合起来,借此研究远古社会的财富不平等现象。本书作者的研究方法基于数据分析。然而,理论会有助于厘清从何处能获得有意义的数据,因此,我们首先考虑研究人员是如何解释不平等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别关注过去数十年间这一领域发展出来的研究方法。 财富不平等的百家之言
    在当今世界,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富国和穷国间发展机会极不均等,在不少**,****和平民**的生存机会差异巨大;由于性别造成的同工不同酬已是普遍现象;**富豪的财富集中在世界各地,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Krugman 2014; Pringle 2014; Reeves 2017)。这些显而易见的不平等既非个别当权者所为,又非印刻于脑海中、植根于文化中之物。相反,它们是受资源、技术和制度限制(包括促进财富代代相传的稳定社会制度)的个体进行人际互动所造成的结果。财富不平等随历史的演进而发展,体现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从个人到社会,从亲属到邻里乃至**。而今天,全球化正在以其独有的推动力加速不平等的步伐。 但纵观历史,全球范围内财富不平等现象究竟普遍到何种程度? 多年来,就这一问题,社会科学家们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社会学家曾以为,所有人类社会都存在**(Davis and Moore 1945),直到人类学家指出事实并非如此(Smith 1966)。人类学家一度认为,所有狩猎—采集者都是平等主义者(参见 Flanagan 1989 的讨论),直到考古学和人类学两门学科的田野调查证明此观点与事实相悖(Arnold 1996; Flanagan 1989)。许多学者曾认为,财富不平等是人类社会经历了有序的类型之后的产物—由族群发展至部落再到城邦(Service 1966),或由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公社发展至种姓社会再到**社会(Kerbo 2011: 47–54)—直到考古田野调查揭示,人类历史其实更加复杂(Flannery and Marcus 2012; Trigger 2006)。 一些学者声称,所有早期的人类社会皆是极度不平等的,**剥削严重,农民饱受压迫,奴隶终日劳作(Ste. Croix 1981; Wittfogel 1957)。但也有学者认为,古代世界的许多**集体观念更强,更推崇平等(Blanton 2016; Blanton and Fargher 2008; Carballo 2016)。谈及当下的财富不平等时,多位学者认为,应提防这一现象对民生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比如,约瑟夫·斯蒂格利茨(2012)发现,当今 美国社会财富极度不平等导致的后果是社会规范和制度呈现恶性变化、社会进步变缓、歧视频发、道德幻灭、社会流动性下降、贫困陷阱不断加深(另见 Wilkinson and Pickett 2009)。然而,其他学者认为,这 过于杞人忧天(O’Connell 2010)。*后需要指出的是,除非一个社 会遭遇天灾人祸,否则社会不平等很难消除,这才是令人颇感不安的(Scheidel 2017)。 为何人文学科领域对社会不平等的程度和意义的看法分歧如此 之大?原因之一是,社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忽略了先前人类社会的 考古记录。早在史前时代,近东地区民众开始用文字书写历史时, 社会不平等就是已存在的准则。到欧洲人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征服新世界之际(Diamond 1997),社会不平等在这片土地上许多贫穷 的**已存在数千年。一众经济学家和人文领域的学者无视确凿的 考古证据,对遥远的早期人类社会及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展开了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些想象与事实相去甚远(Graeber 2011: 21-42)。利用考古学还原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历史样貌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将有助于各位学者了解社会不平等的起源、本质和意义(Flannery and Marcus 2012)。 截至目前,考古学家已对多个地区的社会不平等现象进行了界定(Price and Feinman 1995; Trigger 2003),但尚未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在部分考古学家看来,社会不平等的铁证不外乎**的宫殿或壮观的金字塔,而另一些学者认为,社会不平等应在家庭层面上寻求答案。总之,考古学界普遍将研究**放在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崛起上,并简单地假设[例如,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1869 年提出的理论]财富差异与权力差异紧密相关,研究其中之一就等于另一个也迎刃而解。但我们认为,此种假设不够成熟。财富不平等和社会不平等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考量,应在对这二者制定出衡量标准之后才能确定。本书的任务之一正是制定出财富不平等的衡量标准—这套标准会产生何种结果,我们拭目以待。 由此引出了对社会不平等看法分歧巨大的第二个原因:缺乏系统反映古代社会状况的**较数据。在列举了研究 20 世纪人类社会财富不平等困难的基础上,历史学家沃尔特·沙伊德尔指出,“这些困难与我们试图将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研究向更早追溯时遇到的问题相比,根本不值一提”(2017: 15)。今天研究不平等,靠的是定量分析(例如,Bowles 2012; Piketty 2014)。如今描述一定人口数目内的不平等状况,比较城市、地区乃至**间的不平等,多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十分位数比较和帕尔马测量等指标(Holton 2015; Milanovic 2011)。[托马斯·皮凯蒂(2014)及其他分析人士(King 2016)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这些测量指标仍然会出现争论和分歧。]经济史学家近期开始将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定量研究延伸至古代社会(Lindert and Williamson 2016; Milanovic et al. 2011),但中世纪之前欧洲的社会不平等研究鲜有问津,未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古代社会的不平等更是几乎无人涉及。要想真正了解社会不平等是如何产生的、数千年来人类如何制造和应对财富不平等,以及数百年来财富和权力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定量考古数据不可或缺。 本书涵盖了**运用考古数据进行的古代社会不平等定量系列研究。诸位作者使用基尼系数(辅以其他测量指标)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前几千年的财富不平等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许多现存的对古代社会财富不平等的描述要么是错误的,要么是过度简化的。比如一些以狩猎—采集为主的古代社会和早期的农耕村落,其财富不平等程度要比大多数学者通常以为的更深(见本书第四章至第七章)。又比如有些早期的城邦和王国,其财富分配远比学界普遍认为的更平等(见本书第九章和第十章)。借助常用的测量指标—基尼系数常用于 衡量家庭收入的分布状况—我们得以比较不同类型社会间的不平等 程度,由此得出的*新研究结果在第十一章中详述。我们将在本章结尾处及后续几章中讨论基尼系数,并保证将其作为跨文化背景下有效的财富衡量指标。
    目录
    目 录 引言 V **章 财富不平等渊源的追溯 001 财富不平等的百家之言 003 古代社会不平等的三大疑问 007 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009 不平等的持久性 014 不平等程度的影响因素 015 本书目标 032 参考文献 033 第二章 让基尼系数不再做“瓶中妖” 049 真相揭秘 051 考古学领域测量不平等遇到的挑战 052 运用家庭手工艺品组合数据 057 谎言,该死的谎言,以及统计数据 064 留有余地的真相 071 让基尼系数不再做“瓶中妖” 075 参考文献 076 第三章 超越基尼系数 083 测量不平等? 086 单一基尼系数还是多个基尼组合 088 从多个基尼系数组合到考古不平等指数 090 人类学案例研究:卡库马难民营中的认定贫困人口与实际贫困人口 093 运用基尼系数进行考古案例分析 097 公元前 3000 年黎凡特南部努迈拉的人口聚集现象 104 讨论与结论 109 致谢 112 参考文献 112 第四章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布里奇河遗址渔业采集业社会不平等出现假设的检验(运用基尼系数) 119 布里奇河遗址及弗雷泽峡谷中部的考古研究 121 用基尼系数测量考古背景下的不平等 125 布里奇河遗址整个村落的不平等状况 132 布里奇河遗址 54 号房屋坑洞 137 54 号房屋坑洞展现的不平等与合作 138 讨论 147 致谢 152 参考文献 152 第五章 束缚还是解脱? 161 普韦布洛人发展历史及其对基尼系数产生的影响 163 样本及其局限性 168 结论 173 讨论 177 总结 182 致谢 185 参考文献 185 第六章 动荡时期一成不变的社会不平等 193 霍霍卡姆文化发展历史上的** 195 研究热点 198 研究方法 202 研究结果及解释说明 206 研究结论 211 致谢 213 参考文献 214 第七章 密西西比**不平等程度之探究 223 密西西比时期的社会不平等 224 研究方法和研究预期 227 研究结果 232 全部遗址情况说明 235 讨论 238 研究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240 致谢 242 参考文献 242 第八章 农业、不平等和城市化 249 研究方法背景 254 考古实例 1—美索不达米亚北部 257 考古实例 2—德国西南部 270 讨论 275 致谢 277 参考文献 278 第九章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社会不平等的发展轨迹 287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定居点发展历史 295 不平等的测量 297 美索不达米亚定居点的结构 298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家庭住宅建筑 299 住宅区的考古实例 304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尸体安放的资料 314 研究结果 317 结论 318 致谢 319 参考文献 320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