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社会学史.第三卷-(,群学民间化:全2册)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社会学史.第三卷-(,群学民间化:全2册)

  • 作者:景天魁主编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2709901
  •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社会学史·第三卷:群学民间化》论述了群学对民间社会的形塑之道,回答了随着唐宋礼制下移群学深入扎根民间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分析了群学从制度化到民间化转变的社会基础、思想基础和实现形式。从隋唐宋时期丰富的典籍和流传在民间的家训、族规、乡约、笔记、蒙书、墓志铭等多种多样形式中,梳理出160多个民间化命题,构建了群学民间化命题体系,从而以命题演进史的形式证明了群学对民间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有助于筑牢根基,充盈中国社会学的本土资源,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
    目录
    上册 总序 论群学复兴 一 群学正名 二 群学要义 三 群学特质 四 群学新命 前言 论群学品格——迈向大众社会学 一 目光向下 二 人/群为本 三 贴近生活 四 结语:大众化建议 **章 绪论 引言 **节 从群学制度化到群学民间化 第二节 群学民间化与民间的内涵 第三节 群学民间化的推进 第四节 群学民间化的主要实现形式 小结 第二章 群学民间化的社会基础 引言 **节 唐宋时期的社会结构变化 第二节 宋代民间社会的兴起 第三节 宋代民间社会的支持条件 第四节 唐宋时期科举、教育及印刷术革新 第五节 唐宋时期礼制下移 结语 第三章 群学民间化的思想基础 引言 **节 儒学普及对群学民间化的影响 第二节 佛教对群学民间化的影响 第三节 道教俗世化对群学民间化的影响 第四节 民间信仰对群学民间化的���响 第五节 群学民间化著作举要 第六节 群学民间化专题 结语 第四章 合群(修身)系列命题的民间化 引言 **节 劝学:科举兴盛带动民间读书之风 第二节 道德:礼义勤俭风气的下移 第三节 观念:贵义乐施的民间表达 第四节 情结:自立自强意识深入民间 结语 下册 第五章 能群(齐家)系列命题的民间化 引言 **节 夫妇:婚姻关系人性化 第二节 亲子:代际角色规范明细化 第三节 家庭:处家持家条理化 第四节 宗族乡里:地方治理规约化 结语 第六章 善群(治国)系列命题的民间化 引言 **节 居官:社稷至上,民生为本 第二节 民生:起于课农励桑 第三节 家国:道德传承,忠孝一体 第四节 口碑:公心公平的民间期待 第五节 情理法:在民间的合一 结语 第七章 乐群(平天下)系列命题的民间化 引言 **节 人:价值至上 第二节 人际:信义为重 第三节 群:敦风化俗 第四节 天下:心安即家 结语 第八章 群学民间化的逻辑与社会效应 **节 群学民间化的事实逻辑 第二节 群学民间化的命题逻辑 第三节 群学民间化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