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语言转向视野下的文学理论问题重估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语言转向视野下的文学理论问题重估研究

  • 作者:汪正龙,张瑜 著 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54363
  •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8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语言转向视野下的文学理论问题重估研究》是**社科基金项目“语言转向视野下的文学理论问题重估研究”(编号11BZW002)的*终成果。20世纪初发生的“语言转向”涵盖了结构语言学、现象学一存在主义一解释学以及分析哲学,深刻影响了文学理论及各门人文社会科学。 《语言转向视野下的文学理论问题重估研究》在清理这一历程的基础上,选择文学性、艺术与物性、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理论、文学虚构与可能世界、文学的指称、隐喻、反讽、作为语言与叙事的八个具有代表性的论题,审视语言转向对文学理论提问方式与知识生成的作用,并对其学术贡献与理论意义进行重估。
    目录
    绪论 语言转向与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变迁 一 分析与语用 二 存在与解释 三 结构与形式 四 话语与解构 章 重估文学性:现代学科建制中的文学想象 一 文学性:文学语言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区分特征 二 文学性的重审与蔓延: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学转向” 三 从分化到去分化:学科建制中文学角色的变迁 第二章 艺术与物性 一 让栖居的物:走进存在的光亮 二 作为质料的物?或感觉多样性的体的物? 三 作为载体的物?抑或情境中的物? 第三章 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理论 一 作为语言哲学的言语行为理论 二 虚构与言语行为理论 三 新模仿论 四 作为交往的文学言语行为理论 五 作为阐释的文学言语行为理论 六 文学言语���为理论的施行与构建 七 德里达的贡献:重复性与引用性 八 解构主义的文学言语行为理论 九 精神分析与文学言语行为理论 十 总结:文学言语行为的观念与方法 第四章 文学虚构与可能世界 一 “可能世界”概念的提出与鲍姆加登等人的运用 二 现代“可能世界”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 “可能世界”的内涵、定义及其对文学的适用性 四 文学作为可能世界 五 想象是文学作为可能世界的建构途径 六 文学虚构作为可能世界的特点 七 文学可能世界的类型 八 文学虚构的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第五章 文学的指称 一 对文学语言指称讨论的考察 二 文学指称链分析 三 作为可能世界的文学指称问题 四 文学指称与文本意义解读 第六章 隐喻 一 语言转向与隐喻研究的复兴 二 相似性、语境互动与认知 三 从常规隐喻到文学隐喻 四 对隐喻文化与美学功能的重新审视 第七章 反讽 一 反讽:从修辞手法到诗学 二 作为解构与文化批评的反讽 三 中国文学与美学中的“反讽”:戏谑、俳谐、谐隐、滑稽 四 反讽与戏谑的美学与文化机理 第八章 作为语言与叙事的 一 普遍性及其跌落:从诗高于史到诗等于史 二 叙事学和大文学视野下的 三 的文学性和文学的表征 四 文学批评中的诗史互证和文学与关系的再思考 结语 语言转向与对文学的再认知 一 模仿、再现论的衰微 二 文学游戏论的复兴 三 走向大“文学”与大“叙事”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