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能源展望2060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能源展望2060

  • 作者: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著
  •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 ISBN:9787511469137
  •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2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能源展望2060》从经济、社会、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能源消费变化的主要规律和关键因素,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建设,系统分析预测了能源消费总量及分能源品种、分终端用能部门的中长期演变,形成了我国中长期能源消费变化预测数据体系和能源消费特征系统性展望。本书**在于能源消费规律分析、中长期预测数据体系及特征展望。
    目录
    **章能源发展历史规律及能源转型关键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 ?? 1 随着工业化逐步完成,经济增长对能源增长的依赖减弱,敏感度降低,但波动性加大 2 发达**人均能源消费多在人均GDP 2 万美元左右到达峰值,但峰值水平、出现阶段及平台期持续时间存在差异 3 得益于技术溢出效应和全球化深入推进,发展中**与发达**之间单位GDP 能耗差距显著收窄 二、社会演进 ????? 1 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共同构成了能源消费变化的底层逻辑 2 城镇化发展在带动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同时,促进了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品种的生产和利用 3 社会结构、资源基础和消费模式的不同,导致各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差异较大 三、技术变革 ? 1 渐进性技术持续带来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进而引发能源供需结构的改变 2 突破性技术通常在能源生产或消费端带来台阶式跃升,进而引发某一能源领域的跨越发展 3 颠覆性技术从内部或外部打破能源供需体系平衡,进而引发能源结构中主导能源的更迭和新旧动能的转换 四、政策引导 ? 1 生态环境政策直接约束能源生产和消费行为 2 能源产业政策直接推动或**相关能源品种的发展 3 经济社会政策通过刺激社会总需求,影响能源消费规模 4 财政金融政策通过营造投资和经营环境,影响能源供应结构 5 国际贸易和气候政策影响全球能源转型进程,进而作用于能源生产与消费 第二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下的能源转型发展进程研判 一、经济发展 ??? 1 我国近期将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中高速的经济增长,2030~2035 年后能源消费增速逐步转负 2 较大人口基数及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将使得我国人均能源消费平台期有望早于人均GDP 2万美元到来 3 经济结构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演变,叠加“双碳”目标的约束引导,将使得我国能源消费强度显著降低 二、社会演进 ?? 1 我国人口规模达峰后的逐步萎缩将导致对能源消费总量的支撑作用逐渐减弱 2 人口老龄化将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能源消费模式,对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产生** 作用,并促进能源系统绿色转型 3 我国城镇化将进入后期稳定阶段,助推能源消费进入减速达峰期,清洁**能源对传统 化石能源加速替代 三、技术变革 ??? 1 可再生替代、电气化替代、清洁化利用技术的进步共同作用于能源转型 2 新能源利用和存储技术将愈发成为世界各国低碳技术角力的焦点 四、政策引导 ??? 1 生态环境政策的着力点将逐步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加快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2 能源产业政策将在保障**能源**的基础上,更多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实现能源系统绿色转型 3 经济社会政策将持续发力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需求总量继续增加和清洁绿色能源需求不断扩大 4 财政金融政策将持续发力扶持新能源发展,并在科研领域和储能、CCUS 等相关产业倾斜更多资源 5 碳排放权将成为**间博弈的重要议题,促使国内能源清洁化、产品低碳化 第三章能源三角动态平衡下的我国能源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一、保持能源三角动态平衡是能源转型的核心原则 ? 1 **稳定是能源系统的底线要求,决定了能源平衡三角的稳固基础,体现的是能源系统能否支撑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问题 2 经济**是能源系统的内在特征,反映了能源平衡三角的构建质量,体现的是能源系统能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3 绿色低碳是能源系统的发展方向,锚定了能源平衡三角的演进目标,体现的是能源系统能否实现综合效益更大化的问题 二、我国能源转型进程中能源平衡三角的演进历史及未来趋势 ?? 1 **稳定方面,能源系统需解决好化石能源供应风险增加和可再生能源剧烈波动问题,保障经济发展和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 2 经济**方面,能源生产成本降低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需同步发力,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 3 绿色低碳方面,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持续性和目标政策的连续性存在变数,坚持关键技术研发是应对各种变数的不变手段 三、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四章能源消费总量及碳排放 一、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 1 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量总体呈先增后降趋势,预计在2035 年左右达到603 亿吨标煤的峰值 2 我国人均能源消费将保持长期增长趋势,但将始终低于发达**人均消费水平 二、碳排放 ??? 1 我国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将于2030 年前达到约99 亿吨峰值,随后以约年均52% 的幅度快速下降 2 交通部门将率先实现碳达峰,工业部门碳排放削减贡献*大 第五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一、能源消费结构总体特征 二、煤炭 1 达峰期(2020~2025 年):控制新增煤电装机,使煤炭消费小幅增长后尽快实现达峰 2 平台期(2025~2030 年):发电用煤逐步走低,工业用煤稳中有降,煤炭消费缓慢下降 3 快速下降期(2030~2050 年):发电用煤大规模退出,工业用煤替代加速,煤炭消费显著降低 4 深度压减期(2050~2060年):煤电仅存**保障需求,工业用煤仅存极难替代需求,煤炭退居能源体系补充地位 三、石油 ???? 1 达峰期(2020~2026年):通过交通领域效率提升实现尽早达峰 2 峰值平台期(2026~2035 年):交通用油下降以及化工用油增速放缓双拐点期 3 稳步下降期(2035~2060 年):电动化和再生技术共同推动实现碳中和 四、天然气 ?? 1 稳健增长期(2020~2025 年):克服高气价等不利影响,促进减污降碳及稳定电力供应 2 “碳达峰”发力期(2025~2030 年):兼顾能源消费增长与碳减排 3 稳步达峰期(2030~2040 年):替代主力作用逐步被电力和氢能等取代 4 平稳下降期(2040~2060 年):社会用能需求达峰且被电力和氢能进一步替代 五、非化石能源 ? 1 光伏:得益于自身技术进步、政策推动以及电网消纳能力提高,发电量不断增长,2045 年以后成为我国**大电源 2 风电: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等因素推动下,装机和发电量不断增长,到2060 年将成为我国第二大能源 3 核电:具有经济、稳定、**的特征,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补充 4 水电:近期是非化石能源发电的主力,但受成本下降空间和布局空间有限的影响,中 远期发电量增长平缓 5 其他非化石能源:受制于自身条件限制,在发电领域的增长空间有限,远期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有益补充 第六章关键终端用能部门能源消费 一、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 ??????????????????????? 1 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出总量上先升后降和结构上快速清洁化的趋势 2 碳达峰期需各终端部门控制新增能源消费以降低峰值,碳中和期能源消费量压减主要从工业部门和交通部门发力 二、农林牧渔业 ? 1 农林牧渔业用能现状及特征 2 农林牧渔业发展趋势及用能特征变化 3 农林牧渔业能源消费预测 三、工业部门 ?? 1 工业部门用能现状及特征 2 工业部门发展趋势及用能特征变化 3 工业部门能源消费预测 四、交通部门 ?? 1 交通部门用能现状及特征 2 交通部门发展趋势及用能特征变化 3 交通部门能源消费预测 五、建筑部门 ?? 1 建筑部门用能现状及特征 2 建筑部门发展趋势及用能特征变化 3 建筑部门能源消费预测 第七章结语7 附文1 能源预测模型说明 附图1 2020年中国能流图 附图2 2030 年中国能流图 附图3 2060 年中国能流图 附图4 2020年中国能源活动碳流图 附图5 2030 年中国能源活动碳流图 附图6 2060 年中国能源活动碳流图 附表1-1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预测数据表——协调发展情景(CDS) 附表1-2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预测数据表——**挑战情景(SCS) 附表1-3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预测数据表——绿色紧迫情景(GUS) 附表2 我国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预测数据表 附表3 我国终端能源消费预测数据表 附表4-1 我国农林牧渔业能源消费预测数据表 附表4-2 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预测数据表 附表4-3 我国交通运输部门能源消费预测数据表 附表4-4 我国建筑部门能源消费预测数据表 附表5 我国电力供应预测数据表 附表6 我国电力装机预测数据表 参考文献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