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诗人三部曲杜甫篇征旅(上、下)(复原杜甫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聚焦杜甫成为诗圣的惊人一跃。李敬泽、杜晓勤、张定浩联合推荐)
QQ咨询:
有路璐璐:

诗人三部曲杜甫篇征旅(上、下)(复原杜甫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聚焦杜甫成为诗圣的惊人一跃。李敬泽、杜晓勤、张定浩联合推荐)

  • 作者:马鸣谦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179510
  •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01日
  • 页数:844
  • 定价:¥1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征旅》是小说家马鸣谦的“诗人传三部曲”的部,全文四十万字,截取了杜甫人生晚年重要的几年时光,从大历元年(766年)暮春从云安来到夔州开始,到大历三年(768年)正月登舟出峡,先至江陵,过后漂泊湖湘结束。客居夔州将近两年,健康状况堪忧,又要为生计辛劳,杜甫却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前后两个秋天,他在创作上都很高产,几乎**一首的频度。可以说这两年,不仅是杜甫个人创作生命中相当重要的两年,也是中国古代诗史相当重要的两年。马鸣谦创作此部作品酝酿多年,以坚实的学术基础做依据,以细致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杜甫的峡中时光。读完全书,深深沉浸在杜甫诗篇的氛围世界中,原先横亘在面前的古人与今人、过去与现在、偶像和读者、诗与生活之间那些障碍壁垒已不复再存在,杜甫不再是一个固定的标签、一个被偶像化的大诗人,他变成了我可以感知、可以接触、可以了解的一个同时代人。
    文章节选
    终于要离云安了。 中午,王判官在官驿外亭设席饯行。因为消渴症发作的缘故,到云安后的半年里,杜甫已经断酒,故而对饮时只是约略沾唇、聊表心意而已。并没有旁人作陪,杜甫与王判官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晴日的气氛让他很想鼓舞起谈论的热情,可是,他却找不到太多话题来讲说,兜来兜去就是重复的几句表示谢忱的话。这位王判官年纪二十六、七岁,入仕时间不久,去年才调来云安。不过,他的从伯父却是夔州的当任刺史王崟。正是依托了这层关系,杜甫这次才下定了决心携家搬去夔州。 席间,王判官告知,夔州那边已有安排,杜员外一到州城,就可投递名刺到州府内。另外,云安县令严丹前日已去夔州例行述职,料想也已在刺史面提前做好了铺陈。 饯行过后,王判官要回县衙料理公务,还说明早倘若没有其他事情耽搁,定会来江岸送别。杜甫长揖拜谢,两人就在驿亭分别了。 午后登船时,江上无风,桅樯指示风向的木鸦静止不动,那赤白两色圈点的鸟目直直地谛视着东方。两岸耸峻的山崖上未见厚积的云翳,只几片絮状的碎云停在半空。并没有下雨的迹象。 沙岸狭长,勾勒出弓曲蜿蜒的弧线,接近城门处向内凹进,形成了一个天然泊港。杜家的大舸就这样沐浴在斜照的日光中,静候在云安城下。此时的泊港里,除这艘预备下峡的船只,只有一艘荆州的上行商船正在卸下货物,十数个挑夫脚踩着两条长而柔韧的跳板正来回奔忙,不时传来船主催促的呼喝声。商船后面,另有三、四艘刚从益州[1]到来的白舫,船上的旅客结付了船钱,正指挥随行仆役搬运行李上岸。入晚前,他们必会找到投宿处,有正式官身的可以在官驿停歇,白衣平民则在邸店过宿。在杜家大舸和商船中间的开阔水面上,还浮着七八支土民艓子。这是形状如同长梭的小艇,尖尖的船头,尖尖的船尾,前后各有一人。船尾的那个坐着,不时翻动两片桨,谈说嬉笑;船头之人站立着,单手抓着渔网,却不言语,身后的木横杆上都栖立了一羽黑鱼鹰。不一会儿,随着尖锐的哨声响起,这些小艇仿佛约齐了似的,各各向江心飞驶而去。趁着日光尚且明亮,渔人们要捕捉顺流游下的成群白鱼。 沙岸再往西,原有一处激流回滩。去年初秋抵达云安前,杜甫已见识过滩水涨涌、波涛汹卷的可怖情状。不过,眼下还是三月,江面低落下很多,水流已不似那时湍急迅猛,从江心到对岸的半幅江面透出了浓酽的墨绿,望去竟然平展如镜。 杜甫由僚奴阿段引导搀扶着,拾级而下,踏上了自己的旅舟。 这艘船可不是寻常小艇,前年在蜀中时由梓州刺史章彝赠送,以前曾做过官船。虽然大小远不及旁邻那艘号称“万斛之舟”的商船,体量却比纯粹载客的白舫要宽绰许多。有前后三重舱室,前舱供休憩,中舱置行李,后舱供眠卧。三个舱室的船板下还有底舱,可以装载重物。 已提前招募雇佣了船工,舟前撑篙的篙工峡中人称为“长年”,掌舵的舵师称为“三老”。类似商船这样的大船须雇佣“长年”六人,“三老”两人,为八人配备。类似杜家这样的中船须雇佣“长年”二人,“三老”一人,为三人配备。在“三老”站立扶舵的望台下还有仆役的矮舱,那里可以安置厨灶。 三天前,仆人信行雇好船工后,已和阿段、女仆阿稽将整船清扫打理过。杜甫与王判官在驿亭告别时,临时雇佣的五名挑夫就开始往舟中搬运行李了。这次出峡旅途等于是将成都草堂的“旧家”不断整体搬移,身边长物可不少哩,挑夫们来回奔走了三次。 先是搬运米粮、舂米器具和厨灶碗碟。去年从成都带出的精米留存已不多,因为有员外郎的头衔,在云安还能领到禄米,禄米是糙米,因此舂米的石臼和木杵必不可少。另外,这次搬运可不要破损了大邑瓷碗。大邑碗白胜霜雪,扣之如玉,是轻而又坚的上好瓷器。那是初到成都时从涪城尉韦班那里索要来的。前年韦班返京后,听说又转任了河南尉,可是,劫后的洛阳满目疮痍,想来万事艰难吧。哦,远方的东都,不知几时才能回返,杜甫不由想念仁风里的二姑母故宅和自己的土娄庄和陆浑庄了。 第二趟搬运了家具、卧具、冬天用的暖炉还有衣物。家里人口多,衣箱就有十来个。乌皮几和书案也也带上了吧,还有两根桃竹杖(也是章彝赠送的)。杜甫每每想到桃竹杖,念及这位被严武当场击杀的刺史,心内总是唏嘘不已。章彝待自己可不薄啊。 第三趟搬运的全是书卷和文房笔砚。此前洛阳土娄庄留有两三千卷,旅食长安十年时贮藏的书卷数量有四、五千卷,此后乱离大半已失落,由秦州入蜀时只携带了小部分珍爱的随身书,不及五百卷。不过,这几年在成都重又收聚,加上友人馈赠,目下也已有近二千卷。还有自己历年积累的诗文稿。惜乎保存在土娄庄的早年诗稿已散失,存留下来的也只有带去长安的十数首,以及凭记忆恢复的十数首,不及十分之一)。这些书卷文稿满满登登装了十几个箧箱,为防止行船打湿,箱上都蒙了油布遮盖。 从杜甫家寄住的水阁到南门泊港路途不远,夫人杨氏、长子宗文、二子宗文、二女杜堇都是徒步走来的。孩子们上了船,掩饰不住脸上的喜色,因为终于可以摆脱这个坡陡地狭的山城,继续向前探索了。他们生性好奇,心里已在想象前方的州城和新的住所了。宗文在和船头两个“长年”攀谈,具体说些什么,杜甫却听不明白(这宗文什么时候竟学会了当地僚人的土话?) 到他登船时,所有行李物件已归置停当。杨氏和阿稽也已将卧舱里的被褥安顿完毕,今晚,全家人就要在郭外滩岸边的船上过夜了。预定明天一早就起航出发。 这是永泰二年的晚春,三月十四日的傍晚。
    目录
    1 人物一览表 上 部 3 乐章 入峡 141 第二乐章 火与雪 下 部 393 第三乐章 农事 673 第四乐章 出峡 811 附录:出峡后的余事 819 代后跋:杜甫、马勒与《第九交响曲》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