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语言本能
QQ咨询:
有路璐璐:

语言本能

  • 作者:(美)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著,欧阳明亮 译,湛庐出品
  •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73905901
  •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01日
  • 页数:532
  • 定价:¥149.9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神奇的语言是如何产生的? 语言背后的工作机制是什么? 儿童是如何学习语言的? 学习语言的合适年龄是几岁? 为什么世界上会存在那么多种不同的语言? 语言是如何进化的? 史蒂芬·平克在《语言本能》中将满足你对语言的全部好奇,揭示你想知道的关于语言的一切。通过幽默的文字和有趣的例子,平克雄辩地证明:语言是人类的本能,通过进化与我们的大脑联系在一起。 《语言本能》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语言器官、破解语法基因、进入人类心智本性的大门。 平克从生物进化论和心理语言学的交叉视角,以大量的基于日常生活和流行文化的语言案例,揭开了语言神秘的面纱,证明了语言的生物学基础和生物遗传性。语言的无限魅力在于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日常语言并非思维的唯yi方式,由心智词汇和心智语法构成的“心语” 才是真zheng意义上的思维语言。
    文章节选
    引言 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 神奇的语言 当你阅读这些文字时,你其实正在做着自然界中神奇的事情之一。你我所属的这个物种具有一��超凡的能力:我们可以**地描绘出彼此大脑中的想法与事实。这里所指的并非心灵感应、意念控制或其他令人好奇的边缘科学。即便是根据特异功能支持者的描述,这些所谓的奇能异技与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这项能力比起来,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这种能力就是语言。我们只需张开口,发出一些声响,就可以在彼此头脑间传递准确、可靠的新想法。这种能力显得如此稀松平常,以至于我们很少把它视为奇迹。因此,不妨让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这样你就能明白语言的神奇之处了。请在阅读以下文字时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只需几分钟的时间,你的脑中自然会产生一些具体明确的想法。 当一只雄章鱼发现雌章鱼时,它原本浅灰色的身体会一下子变得布满斑纹,然后它会游到雌章鱼的头顶,用自己的 7 只腕足爱抚对方,如果雌章鱼没有表示反感,它就会迅速贴近,并将自己的第 8 只腕足插入雌章鱼的呼吸管道。一连串的精袋就这样顺着它的腕足缓缓地滑入雌性章鱼的外套腔内。 白色西装上沾到了樱桃汁?祭坛台布上洒了葡萄酒?请立即用苏打水擦拭,它能有效去除布料上的污渍。 当迪克希打开门看到塔德时,她一下子惊呆了,因为她以为塔德已经死了。她“砰”的一声把他关在门外,并试图逃走。但塔德的一声“我爱你”让她打开了房门。塔德开始抚慰迪克希,他俩缠绵在一起。突然布莱恩闯了进来,迪克希只好对一脸惊愕的塔德说自己今早已经和布莱恩举行了婚礼。迪克希异常艰难地告诉布莱恩,自己和塔德的关系还远未了结,她将自己的秘密道了出来:杰米是塔德的儿子。“我的什么?”塔德一脸震惊地问道。 想想这些文字的神奇魔力吧:我不但让你的头脑中出现了章鱼,还让你了解到一只全身布满斑纹的章鱼会有怎样的举动,即便你从未真正见过这种动物。接着,当下一次逛超市时,你可能会从成千上万种商品中挑出一瓶苏打水,你会把它搁在家里一直不用,直到几个月后家里的某件物品不小心沾上污渍,再让它发挥作用。再者,你现在和收看日间肥皂剧《我的孩子们》(All My Children)的数百万观众一样,获悉了主人公的秘密,而这部电视剧所描绘的世界只不过是出自某位编剧的想象。当然,我举的例子能否产生这些效果还取决于我们的读写能力,这使得我们的交流能够打破时空阻隔和亲疏之别,因而显得越发神奇。不过很明显的是,写作能力只是一个“可选配件”,语言交流的核心构件是我们从小就掌握的口语。 在人类自然进化的过程中,语言堪称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当然,一个与世隔绝的人也能够出色地解决问题、制造工具。但是,一个由“鲁滨逊”们组成的种族恐怕是不会让探访地球的外星人感到有多么稀奇的。《圣经》中巴别塔(Tower of Babel)的故事能够说明人类自身的特点。这一故事讲道:人类曾经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因此他们能够同心协力建造一座直逼天堂的高塔,这让上帝感到不安。的确,共同的语言可以将社会中的所有成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信息共享的网络,并由此形成一股强大无比的合力。每个人都能从世代积累的才思机巧和经验教训中获益匪浅。人们可以相互协商,达成共识,从而分工合作,实现目标。正因如此,这个被称为“智人”(Homo sapiens)的物种才能给地球带来意义深远的变化,就像蓝绿藻和蚯蚓一样。考古学家曾在法国的某个山崖下发现上万具野马的骸骨,这些野马都是在 17 000 年前被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部落赶落山崖的。这些化石充分证明了人类团结合作、分享智慧的作用,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诸如剑齿虎、乳齿象、披毛犀等几十种大型哺乳动物会在现代智人进入它们的栖息地之后逐渐灭绝。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祖先杀光了它们。 语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几乎无法想象没有语言的生活。可以这样说,无论在地球上的哪个角落,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在一起,他们很快就会交谈起来。即便找不到能说话的人,人们也会自言自语,或者和自己的宠物聊天,甚至说给院子里的植物们听。在人际交往中,能言善道者往往比身体力行者更受欢迎,例如那些口若悬河的演说家、花言巧语的男人以及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能在与父母的口舌之争中占得上风的小孩。与之相对的是,失语症(一种因脑部损伤而丧失语言功能的疾病)则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当患者病情严重时,患者家属甚至会恍惚觉得患者已从他们的生活中完全消失。 本书探讨的是人类的语言。不过,它与大多数以“语言”为名的书籍不同,并不会苛求你掌握语言的正确用法、习语的来源,也不会向你介绍充满趣味的回文诗(palindrome)、变位字(anagram)、齐名词(eponym)或与动物有关的集合名词,例如“exaltation of larks”(一群云雀)。我要探讨的不是英语,也不是其他任何一种语言,而是更为基本的问题:我们身上所具有的学习、表达和理解语言的本能。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终于可以写一写有关语言本能的东西了。20世纪 50 年代,一门名为“认知科学”的新学科诞生于世,它综合了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哲学以及神经生物学等各个领域的研究方法,试图揭示人类智能的运作。自此以后,语言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对许多语言现象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就如洞悉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或脾脏的生理功能一般。我希望向大家展示这些振奋人心的发现,其中的一些发现能与现代科学所取得的任何成就相媲美。不过除此之外,我还有另一个议题:语言究竟是一项“文化创造”还是人的一种“本能”呢? “文化创造”论 有关语言能力的发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什么是语言?语言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应如何看待人类自身?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都对语言有一定的认识: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一项文化创造,它**无缺地展现了人类使用符号的能力,正是这个****的生理现象将人类与其他动物永远地区分开来。他们同样知道,语言与思想不可分割,使用的语言不同,对现实的看法也不同。孩子们总是把崇拜的榜样和身边的亲人当作语言老师。虽然学校是教授语法规范的地方,但随着教育质量的下降和流行文化的影响,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正受到可怕的侵蚀。他们还知道,英语是一门滑稽可笑、逻辑混乱的语言,像“one drives on a parkway and parks in a driveway”(在公路上开车,在停车道上停车)〇 1、“plays at a recital and recites at a play”(在演奏会上表演,在戏剧中朗诵)〇 2 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相比之下,英语单词的拼写方式则显得更为荒谬,萧伯纳就曾抱怨说,“fi sh”(鱼)一词完全可以拼成“ghoti”,因为 gh 在“tough”中发[f]的音,o 在“women”中发[i]的音,ti 在“nation”中发[?]的音。显然是某种制度惰性阻碍了人们采用更为合理的“发音与拼写一致性”(spell-it-like-it-sounds system)原则。 “语言本能”论 但在以下内容中,我将努力让你看到,这些所谓的常识其实都站不住脚。它们都犯了同一个错误:语言并不是文化的产物,语言能力的获得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模式(如学习辨认时钟或了解美国联邦政府的运作模式)。相反,语言是人类大脑组织中的一个独特构件。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就能掌握语言这门复杂精专的技能,不用刻意学习,也无须正规教导。人们可以自如地运用语言,而不必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原理,而且每个人的水平都大致相当,没有质的区别,这显然有别于其他一些常见的信息处理或智能操作的能力。正因如此,一些认知科学家将语言描述为一种“心理官能”(psychological faculty)、“心智器官”(mental organ)、“神经系统”(neural system)或者“计算模块”(computational module),但我更喜欢这个古朴的字眼:“本能”(instinct)。它所传达的意思是:人类懂得如何说话,如同蜘蛛懂得如何结网。蜘蛛懂得拉丝结网,并不是某位无名的天才蜘蛛的发明创造,也不是悉心传授的结果或者源于某种建筑方面的才能。事实上,蜘蛛之所以结网,是因为它们所拥有的大脑赋予了它们结网的冲动与能力。结网和说话当然不是一回事,但我希望你站在这个角度去看待语言,这有助于理解我们将要探讨的各种现象。 将语言视为一种本能,颠覆了人们对语言的普遍看法,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这种普遍看法被视为一种正统观念而代代相传。但是,语言就和直立行走一样,并非文化的产物。我们不能用它来说明人类在符号运用上的普遍能力:例如,一个三岁大的孩子已经称得上是语法天才,但他却很难理解视觉艺术、宗教肖像、交通标志以及其他人类符号。虽然在所有物种当中,精妙绝伦的语言能力只为人类所独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人类语言的研究从生物学领域中分离出来。每个特定的物种都拥有一些独特、精妙的技能,但如果将之放到整个动物王国的背景下,这些技能就显得没那么神奇了。一些蝙蝠能用声呐来锁定飞行的昆虫,有些候鸟则能在星座的导航下飞行数千千米。在大自然的“选秀比赛”中,我们不过是拥有一技之长的灵长类动物,可以对呼气时发出的声音进行各种调控,以达到交流信息、描述事件的目的。
    目录
    专访史蒂芬·平克 前言 语言的无限魅力 引言 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 0 1 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有语言存在 黑人英语更高明 语言普遍性≠语言即本能 从无到有的克里奥尔语 大脑,语言的生物学基础 0 2 心语 语言决定思维吗 语言不是思维的方式 心智计算理论 英语不适于心智计算的 5 大原因 心语才是思维语言 0 3 语言机制 心理词典和心理语法 如何通过语法组合文字 只有上帝才能造出一棵树 乔姆斯基的语言机制理论 都是动词惹的祸 主语、宾语都要贴上相应的标签 功能词是“组装”句子的重要构件 有些语法规则是天生的 0 4 每个人的头脑中都装着一套构词法 形形色色的构词法和不计其数的单词 词是词干的扩展 词根,词干的小组成部分 是 Walkmen,还是 Walkmans 单词,句法规则下的小单位 句素 单词的记忆过程 0 5 语音的奥秘 元音和辅音 发音部位的组合方式 语音模式 为什么语言识别如此之难 0 6 会说话的大脑 人脑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超乎想象 句法剖析器,理解语言的基本工具 记忆负担轻的语言,才是好语言 不产生歧义的句子,才是好句子 语迹,理解语言的必要心理活动 0 7 为什么地球上会存在那么多不同的语言 语言的共性与差异 导致语言差异的 3 大原因(遗传、变异、隔离) 语言的源头 令人担忧的未来:大多数语言都将消失 0 8 孩子天生会说话 儿童是学习语言的天才 儿童学会语言的 3 大要素 儿童是怎样掌握语法的 语言能力与大脑发育 6 岁之前,学习语言的年龄 0 9 语言器官和语法基因 真的存在“语法基因”吗 我们都在用左脑说话 19% !只有少数“左撇子”用右脑控制语言 人类的“语言器官”:左侧大脑外侧裂周区 语言器官能否进一步细分 语法基因存在的间接证据 语言的遗传与变异 1 0 人类语言的起源 大象的鼻子 黑猩猩的语言能力为什么远不如婴儿 语言能力“大爆炸”只是一种错觉 从 0 到 1,语言的进化 人类语言已有 400 万年的进化史 自然选择不是语言出现的解释 人类语言能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 1 语言专家 397 规定性规则与描述性规则 几个正确的“错误” 4 类语言专家的高见 我们该怎么办 结 语 语言,洞悉人性的一扇窗 附 录 “语言本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