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手册
QQ咨询:
有路璐璐: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手册

  • 作者:金擘、王雁南 主编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427687
  •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1日
  • 页数:349
  • 定价:¥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土壤污染**技术手册》全面介绍了土壤以及土壤污染的基础知识,梳理了国内外土壤污染**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标准;介绍了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预处理、测定等土壤环境监测内容;总结了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流程;结合案例,讨论了工业、水利、矿业、农业和交通工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对土壤修复中常用的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及联合修复技术的原理、工艺及优劣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可作为土壤修复工程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还可供高等院校土壤污染治理各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参考阅读。
    目录
    **章 土壤及土壤污染 1 **节 土壤组成、剖面、性质与功能 1 一、土壤物质组成 1 二、土壤剖面层次 6 三、土壤理化性质 7 四、土壤主要功能 11 第二节 土壤污染及污染源 12 一、化学污染与污染源 13 二、物理污染与污染源 15 三、生物污染与污染源 15 四、放射性污染与污染源 16 第三节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16 一、我国土壤污染总体状况 16 二、我国土壤污染修复现状 18 三、我国土壤污染修复行业驱动力 19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危害 21 一、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1 二、引发次生环境问题 21 三、危害人体健康 22 第二章 国内外土壤污染**法律制度 23 **节 我国土壤污染**法律制度 23 一、我国土壤污染**法律体系简介 2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5 三、《土壤污染**行动计划》 26 四、《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 28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法》 29 第二节 美国土壤污染**法律制度 40 一、美国土壤污染**法律制度简介 40 二、美国 《资源保护和回收法》 44 三、美国 《**基金法》 46 四、美国 《棕色地块法》 49 第三节 欧盟土壤污染**法律制度 52 一、欧盟土壤污染**法律体系介绍 52 二、德国土壤污染**法律体系介绍 55 三、法国土壤污染**法律体系介绍 56 四、意大利土壤污染**法律体系介绍 59 五、荷兰土壤污染**法律体系介绍 60 第四节 日本土壤污染**法律制度 65 一、日本土壤污染**法律体系简介 65 二、日本 《环境基本法》 70 三、日本 《环境影响评价法》 72 四、日本 《土壤污染对策法》 74 第三章 国内外土壤污染**标准介绍 79 **节 中国土壤污染**标准介绍 80 一、《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 80 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 81 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技术导则》 82 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86 五、《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91 六、《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93 七、《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试行)》 96 第二节 国外土壤污染**标准介绍 100 一、美国土壤污染**标准 100 二、日本土壤污染**标准 101 三、欧盟土壤污染**标准 102 第四章 土壤环境监测 105 **节 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 105 一、土壤样品采集 105 二、土壤样品制备 108 三、土壤样品保存 108 第二节 土壤样品预处理方法 110 一、土壤样品的分解方法 110 二、土壤样品的提取方法 112 三、净化和浓缩预处理方法 114 第三节 土壤中无机污染物测定分析方法 116 一、酸碱类污染物测定分析方法 116 二、重金属污染物测定分析方法 117 三、盐类污染物测定分析方法 123 四、放射性污染物测定分析方法 125 五、其他无机污染物测定分析方法 127 第四节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测定分析方法 128 一、农药类污染物测定分析方法 128 二、多环芳烃类污染物测定分析方法 130 三、石油烃类污染物测定分析方法 131 四、卤代烃类污染物测定分析方法 132 五、其他有机污染物测定分析方法 134 第五节 土壤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 135 一、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目的 135 二、采样和制样质量控制 136 三、样品测定的精密度控制 136 四、样品测定的准确度控制 136 第五章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139 **节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现状调查 139 一、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现状调查 139 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现状调查 145 第二节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 153 一、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 153 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 155 第三节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措施 168 一、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措施 168 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措施 170 第四节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 171 一、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 171 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 177 第六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85 **节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185 一、工程分析 185 二、土壤环境影响识别分类 188 三、调查范围与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194 第二节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96 一、土壤环境现状调查 196 二、土壤环境污染监测 201 三、土壤现状评价标准与模式 202 第三节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06 一、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机理 206 二、土壤退化趋势预测 208 三、土壤环境容量分析 210 四、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212 第四节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216 一、工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评案例 216 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评案例 220 三、矿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评案例 222 四、农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评案例 225 五、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评案例 227 第七章 土壤污染的物理和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229 **节 土壤污染的热脱附技术 229 一、技术原理 229 二、适用对象及工艺流程 229 三、设备及日常运行维修 233 四、技术前景分析 236 第二节 土壤污染的阻隔填埋技术 238 一、技术原理 238 二、适用对象及工艺流程 238 三、设备及日常运行维护 240 四、技术前景分析 241 第三节 土壤污染的气相抽提技术 242 一、气相抽提技术 242 二、气相抽提技术的工艺流程 243 三、气相抽提技术工程应用设备 245 四、气相抽提技术的运行与维护 245 五、气相抽提技术的发展前景 247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电动修复技术 247 一、电动修复技术 247 二、电动强化修复技术的选择 249 三、电动修复技术的工程应用 251 四、电动修复技术的运行和监测数据 252 五、电动修复技术的发展前景 253 第五节 土壤污染的固化稳定化技术 253 一、固化稳定化技术原理 253 二、固化稳定化修复材料选择 254 三、固化稳定化修**式 255 四、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估 257 第八章 土壤污染的化学修复技术 259 **节 土壤污染物的化学淋洗技术 259 一、土壤化学淋洗技术的原理 259 二、土壤化学淋洗技术的工艺流程 260 三、土壤化学淋洗技术的主要设备 261 四、化学淋洗剂的选择 262 五、土壤化学淋洗技术的发展前景 265 第二节 土壤污染物的溶剂浸提技术 266 一、土壤溶剂浸提技术的原理 266 二、土壤溶剂浸提技术的工艺流程 267 三、土壤溶剂浸提技术的主要设备 267 四、浸提剂的选择 267 五、土壤溶剂浸提技术的发展前景 268 第三节 土壤污染物的化学氧化技术 269 一、土壤化学氧化技术的原理 269 二、土壤化学氧化技术的工艺流程 270 三、土壤化学氧化技术的主要设备 270 四、化学氧化剂的选择 271 五、土壤化学氧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273 第四节 土壤污染物的化学还原技术 273 一、土壤化学还原技术的原理 273 二、土壤化学还原技术的工艺流程 274 三、土壤化学还原技术的主要设备 274 四、化学还原剂的选择 275 五、土壤化学还原技术的发展前景 276 第五节 土壤污染物的化学钝化技术 276 一、土壤化学钝化技术的原理 276 二、土壤化学钝化技术的工艺流程 277 三、化学钝化剂的选择 277 四、土壤化学钝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279 第六节 土壤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技术 279 一、土壤光催化降解技术的原理 279 二、土壤光催化降解技术的工艺流程 280 三、土壤光催化降解技术的主要设备 281 四、光催化剂的选择 281 五、土壤光催化降解技术的发展前景 282 第九章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283 **节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283 一、植物提取修复技术 283 二、植物挥发修复技术 287 三、植物稳定修复技术 287 四、根际圈生物降解修复 288 第二节 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和动物修复技术 289 一、无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289 二、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291 三、污染土壤的动物修复技术 295 第三节 污染土壤的联合生物修复技术 296 一、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 296 二、有机物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 298 三、土壤污染的联合生物修复案例 299 第十章 土壤污染的联合修复技术 305 **节 “淋洗 ”联合修复技术 305 一、淋洗 物理筛分联合修复技术 305 二、淋洗 化学氧化联合修复技术 307 三、淋洗 热脱附联合修复技术 310 四、淋洗 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312 第二节 “电动力学 ”联合修复技术 318 一、电动力学 植物联合修复技术 318 二、电动力学 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320 三、电动力学 可渗透反应墙联合修复技术 322 四、电动力学 螯合剂联合修复技术 324 第三节 其他联合修复技术 326 一、超声波强化联合修复技术 326 二、钝化剂 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327 三、联合三种修复技术的实验及应用 330 第十一章 中科环境修复案例 333 **节 某造纸厂土壤环境调查案例 333 第二节 某公司非法转移污染土壤环境调查案例 336 附录 ××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公众意识调查问卷 340 参考文献 34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