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信息分析心理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信息分析心理学

  • 作者:(美)小理查兹·J.霍耶尔 著,游寒琳 等 译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732594
  • 出版日期:2023年08月01日
  • 页数:200
  • 定价:¥5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本书中,已故美国中情局情报专家小理查兹·J.霍耶尔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探讨了人们如何分析处理不完整和模糊的信息并做出判断。本书**讨论了人类心理过程的基本局限性如何促使人们妄下结论并采用其他简化策略,从而导致可预见的错误判断,即认知偏差。这些认知偏差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应用更有条理、更严格的分析技术来克服。书中介绍了困难决策中十分有效的方法——竞争性假设分析法,帮助读者尽可能排除认知心理问题的干扰,做出更好的分析和决策。 本书是中情局内部学习资料的合集,多年来,其影响力已超出情报界,成为商界、社会科学界的著作,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对大众读者也富有启发性。
    文章节选
    **序 我的**份工作 1 二十年前,我刚毕业时,**份工作其实是在清华紫光。那时,清华紫光资助抑郁症**大师贝克的弟子、好友徐浩渊博士,成立了一个心理学新部门。我作为这个部门**的男生,负责认知行为疗法在线系统的开发。 是的,你没看错,是贝克,就是认知行为疗法的***,也是目前公认权威的抑郁症自评量表的作者贝克。 那时,整个部门初创,包括徐浩渊老师在内,只有四位同事。徐浩渊老师是一个大顽童,对拯救国民心理健康充��极大热情。 我以为,这份工作会持续很久,但意外发生了,我生病了,不得不离开项目。 休养身体的几个月里,我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位导师做了一些项目,以此谋生,顺便拜托他帮忙找了一份工作。 没想到这份工作,竟然还是在清华大学的下属企业里。原本老总(清华大学的一位校领导)招聘我的初衷,是与这位导师联合成立人力资源咨询部门,我来负责这个部门。遗憾的是,拖拖拉拉,这个部门到我辞职时还没成立。 在这期间,我与公司已有成熟业务的团队合作,这就是我的**份正式工作—企业竞争情报咨询。 2 人们很容易将这份工作理解为商业间谍,然而事实并非这样。我的工作并不与窃听等打交道,而是在写字楼里写报告,待在图书馆中,在大量商业数据库里检索,去客户公司那边做调研。 但在某种意义上,这份工作又的确需要像情报工作一样,从业者必须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强悍的信息处理能力,这样才可以给客户提供一份正确的决策建议。一份不是商业间谍,但又会直接影响一些重大项目的决策的工作。 **份工作的确会对人的职业素养影响深远。那时形成的信息分析能力,在我之后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起到无比巨大的作用。 当时入门企业竞争情报分析时,我不由得思考:我受过的心理学训练如何与竞争情报工作结合呢?找啊找,*后在美国**情报局(下文简称“中情局”)的一位**专家身上找到了答案。 他正是小理查兹·J.霍耶尔。霍耶尔拥有六十多年的美国情报界工作经历,在情报分析、反情报分析等领域享有盛誉。因贡献**,曾荣获中情局、美国国会、国际情报教育协会(IAFIE)等颁发的多种奖项。 霍耶尔与谢尔曼·肯特(Sherman Kent)、罗伯特·盖茨(Robert Gates)、道格拉斯·麦凯钦(Douglas MacEachin)三人并称美国中情局四大功臣,四人为美国情报体系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各位读者面前的这本《信息分析心理学》,正是霍耶尔的经典名作。在这本书中,他**次将认知心理学知识引入到情报分析工作中。 作者首先在本书的**部分中介绍了人类信息加工的基本机制,继而在第二部分中探讨了人类信息加工的局限及相应解法——一个又一个巧妙的思维工具,*后在第三部分中深入探讨了各种认知偏差如何影响我们对信息的收集与加工。 它不仅是一本情报工作者所需之作,也是一本很好的认知心理学科普著作。 3 在本书所有内容中,我印象*为深刻也*想**给大家的内容,是霍耶尔发明的竞争性假设分析法(ACH法),也就是书中第8章详细介绍的内容。 什么是竞争性假设分析法?它是由霍耶尔提出的一种情报分析方法,它要求分析人员尽量列出更多“假设”,然后让这些假设相互“竞争”,所以被称为“竞争性假设分析法”。其中,哪一个假设更容易胜 出,看的是证据。更具体地来说,竞争性假设分析法可以分为八个步骤: (1)头脑风暴,列出可能的假设。 (2)列出每个假设的支持与反对的证据(论据)。 (3)构建“假设-证据”矩阵。 (4)完善矩阵,剔除明显不具诊断性的假设与证据。 (5)就各个假设得出初步结论,尝试证伪假设。 (6)分析结论对少数关键证据的敏感度。 (7)报告结论。 (8)明确未来观察中应注意的标志性事件。 在实际操作时,我们往往并不需要严格遵守八个步骤,但至少都会构建一个“假设-证据”矩阵。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很容易受认知偏差影响,尤其会忽略备择假设。“假设-证据”矩阵其实就是让你一上来就充分考虑所有的假设,在更大的范围内列举证据,列出每一条“假设-证据”的关系。再看看假设与证据之间是不是存在一致性,证据是支持还是不支持假设,你可以用加和减来表示。如果支持,记为“ ”;如果不支持,则记为“-”。经历一轮判断之后,更容易胜出的假设自然一目了然。再重新组织形成新的假设,不断重复这一过程。这就是竞争性假设分析法的主要过程。 人生有一些重大决策,比如,**次买房、**份工作。这些都特别适用于竞争性假设分析法——你需要权衡多个因素。受限于工作记忆广度,人没办法在假设和证据的总数超过4个时,同时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你可以在纸上一条一条列出来,一条一条去评估它们之间的关系,*终能够得出一些更好的结论。 4 令我没想到的是,多年后我会再次回到情报分析领域。当我追溯自己过往的知识体系,试图整理出对知识工作者*有用的知识时,我才发现,**份工作的情报分析训练让我受益了十余年。 从2018年开始,我开设了一个系列课程——英才四课。英才四课是我的野心,我尝试为21世纪的知识工作者建立一套快速提升**认知能力的课程体系。其中的**门课就是“信息分析”,它侧重提高人获取信息的速度与准确度。在整个信息分析课程设计里,我强调三个高阶模型:全局认识、交叉验证与有趣度。**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也强调了与交叉验证类似的方法——双盲实验。而交叉验证的拓展—竞争性假设分析法,即来自本书。 你看,读书读的还是背后的人、背后的事、背后的知识体系。 当任何一件事情,以十年、二十年的大时间周期来观察时,你总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二十年前,初出茅庐的我,执着于自己是一位心理系毕业生,对不得不从事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敷衍了事,那么,我极可能错过提高自己信息分析能力的机会。我更不会想到,二十年后的某天,自己会开设一门“信息分析”课程、撰写相关图书,并为各位读者**霍耶尔的这本书。 人生就是这样兜兜转转,你永远不知道,早期的某项积累,未来会以何种形式派上用途。 与其追求知识的可用性,不如追求知识的趣味性。 是为序。 阳志平 安人心智董事长,“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 2023年春于北京
    目录
    **序 序言 前言 **部分 我们的心理机制 第1章 对思维过程的思考 / 2 第2章 知觉:我们为什么看不到眼前的东西 / 9 第3章 记忆:我们如何记住所了解的 / 19 第二部分 思维工具 第4章 分析判断的策略:打破不完整信息的限制 / 34 第5章 真的需要更多信息吗 / 53 第6章 保持开放的心态 / 65 第7章 构建分析问题 / 85 第8章 竞争性假设分析 / 94 第三部分 认知偏差 第9章 什么是认知偏差 / 110 第10章 证据评估中的偏差 / 113 第11章 因果感知中的偏差 / 125 第12章 概率估计中的偏差 / 146 第13章 评价情报报告时的事后诸葛偏差 / 161 第四部分 结论 第14章 改善情报分析 / 17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