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清代史学与史家
QQ咨询:
有路璐璐:

清代史学与史家

  • 作者:杜维运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ISBN:9787522517599
  •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1日
  • 页数:452
  • 定价:¥8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22517599
    • 作者
    • 页数
      452
    •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01日
    • 定价
      ¥8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基于民主立场,部分学者对中国古代史学、特别是清代史学持否定态度;实际上,清代史学成就远超明代,并与世界史学交相辉映。杜维运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万斯同、全祖望、邵晋涵、章学诚、王鸣盛、钱大昕、赵翼十位清代史学家为例分述清代史学,首揭清代史学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意义。本书有意将清代史学放在中西史学比较的脉络来理解,强调清代史学具有征实的精神、科学的方法,以及寓解释于叙事的特点;同时,清代史学家在个人气质、研究方法方面,也与当时西方史家*为吻合。
    文章节选
    自序 余治史学,自读清乾嘉时代史家之著述始。凡钱大昕、王鸣盛、全祖望、章学诚、赵翼、崔述之史学专著及其诗文别集,皆穷日夜之力读之;心有所得,则札记别纸,积久资料盈积,乃先后草成《钱大昕之史学》(《学术季刊》第二卷第三期,1953 年 3 月)、《全祖望之史学》(《**日报》学人第九十九期及一百期,1948 年 9 月)、《赵翼之史学》(《大陆杂志》第二十二卷第七期,1961 年 4 月)、《清 乾嘉时代之历史考证学》(《大陆杂志特刊》第二辑,1961 年 5 月)、《清乾嘉时代之史学与史家》(《台湾大学文史丛刊》之一,1962 年10 月)诸文,时在 1952 年至 1949 年之间(文章发表时期较写成时 期稍后)。其后兴趣转移至史学方法论及中西史学之比较研究,而于清代史家仍有特殊浓厚之感情,清初史家若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万斯同、戴名世、吴炎、潘柽章、潘耒、马骕、钱谦益、朱彝尊、顾祖禹、毛奇龄诸人之著述,皆遍读之。《王夫之与中国史学》(《辅仁大学人文学报》**期,1970 年 9 月)、《黄宗羲与清代浙东史学派之兴起》(《故宫文献》第二卷第三期、第四期,1971 年6 月、9 月)、《顾炎武与清代历史考据学派之形成》(《故宫文献》第三卷第四期、第四卷**期,1972 年 9 月、12 月)、《戴名世之史学》(《故宫文献》第五卷**期,1973 年 12 月)、《钱谦益其人及其史学》(《书目季刊》第十卷**期,1976 年 6 月)、《吴炎、潘柽章之史学与风节》(《新亚学术集刊》第二期,1979 年)、《清初史学之建设》《清代史学之地位》(《史学评论》第六期,1983 年 9 月)诸文,则于十五六年间写成。盖与清代史家为友,而沉淫于清代史学之中者,历时已逾三十年矣。 清代史学,有千门万户之观,余所窥者,仍其片面,而王夫之史论之浩阔、顾炎武史识之超轶、黄宗羲史裁之严正、全祖望史才之英发、章学诚史法之精湛、钱大昕史学之博洽、赵翼史度之开拓,皆启我茅塞,开我胸襟。故不揣固陋,撰成专文,以质诸学林。然其中疏漏,往往而有。“著述之家,*不利乎以未定之书,传之于人。”(《亭林文集》卷四《与潘次耕书》)顾炎武氏之训,何敢忘焉。因聚集旧作,汰其重复,正其误谬,增其不足,而益以新见,凡得十二篇:一、清代史学之地位;二、王夫之与中国史学;三、顾炎武与清代历史考据学派之形成;四、黄宗羲与清代浙东史学派之兴起;五、戴名世之史学;六、吴炎、潘柽章之史学与风节;七、钱谦益其人及其史学;八、清初史学之建设;九、清乾嘉时代之历史考据学;十、全祖望之史学;十一、章学诚之史学;十二、赵翼之史学。其中有申纸重写者,如《赵翼之史学》一篇,系综合旧作《赵翼之史学》《廿二史劄记考证序言》(《新亚学报》第二卷第二期,1954 年 2 月)、《廿二史劄记校证》前言(华世出版社,1974 年 2 月)及《赵翼传》(时报出版公司,1983 年 7 月)中涉及史学之部分而新写;《章学诚之史学》一篇,与旧作《清乾嘉时代之史学与史家》(该文为维运台大硕士论文)中所论者,已颇有不同;《清乾嘉时代之历史考据学》一篇,则纠正旧作《清乾嘉时代之历史考证学》镂刻之误甚多;未曾发表之《清初史学之建设》一篇,则系据不及万言之 旧稿而扩写。引书部分,皆再查原文,不敢坚信昔日所见者之丝毫无误也;词汇运用,务求前后一致,清代史家极力主张之义例宜严,不敢有片刻之轻忽也。然校稿来再以原文相稽,仍有讹误;义例亦有不尽纯一者。史学之繁难,有如是也夫?! 忆自离乡飘流,以学校为家庭,以友朋为生命,以学术为生活。自长白师范学院至台湾大学,皆我之家庭;自江南相偕跋涉千里之联中同学,至大学深夜剧谈之室友,皆我之生命;微二者,学术之涓滴成就奚见焉。患难相交三十年,而助我益我*多之老友,有数人焉:始于 1938 年结识之李玉灿兄,在朋侪中,有“李大哥”之称,待人纯出至诚,待我尤厚。相与出生入死于危难之中,视我之困难如其困难,而尤关心我之所成,凡我撰写之文,皆细读之,兴至则以长文相赞,缺点则隐之。有友如此,真无憾矣。 以史家兼为针灸大师之黄维三兄,当昔年患难之日,众人皆穷,一人独富(彼于大学毕业后即以针灸济世),我以交属莫逆,于绝粮之时,即乞援手。彼自奉甚俭,而好施与,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饥得食,寒得衣,皆老友之赐也。此情此债,又岂**之所能偿还者哉! 同宗之杜聿新兄,学博识精,心思尤为细密。拙著《史学方法论》《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新写本)及《赵翼传》,皆承其指出错误数十处,错字尤不放过。近年颇知改正自己错字,皆聿新兄之教也。 长师英语系同班张梧兄与台大外文系同班鲁宝霖兄皆为*能倾谈之知友。二兄富长才,而皆撝谦自下,述而不作。张兄能文而久膺数学教师之职;鲁兄诗词歌赋咸通,嬉笑怒骂皆有,而下笔持重,胸中新见,不著一字。然与二兄促膝而谈,可以忘我,可以连宵,笑声中世俗之情消,而学问增进于无形之间也。 甲子岁始,写此序自励,兼酬老友。 杜维运自序于听涛楼
    目录
    **章 清代史学之地位 / 1 第二章 王夫之与中国史学 / 14 一 史论与历史解释 / 14 二 王氏之历史解释艺术 / 20 三 王氏之历史哲学 / 43 四 王氏之归纳史实与比较史实 / 49 五 王氏解释历史之基本思想 / 59 六 王氏之史学方法论 / 78 七 结 语 / 90 第三章 顾炎武与清代历史考据学派之形成 / 92 一 概 论 / 92 二 顾氏学术之**思想 / 94 三 顾氏所开创之考据学 / 111 四 顾氏在史学上之新建设 / 126 五 顾氏史学与乾嘉时代历史考据学派之形成 / 144 第四章 黄宗羲与清代浙东史学派之兴起 / 150 一 宋元以后浙东史学派之形成 / 150 二 黄宗羲之振兴浙东史学派 / 158 三 黄宗羲以后浙东史学派之传递 / 196 第五章 万斯同之史学 / 199 第六章 戴名世之史学 / 219 第七章 吴炎、潘柽章之史学与风节 / 226 第八章 钱谦益其人及其史学 / 233 第九章 清初史学之建设 / 243 第十章 清乾嘉时代之历史考据学 / 276 一 概 论 / 276 二 王鸣盛之历史考据学 / 284 三 钱大昕之历史考据学 / 295 四 乾嘉时代历史考据学之总成绩 / 320 第十一章 全祖望之史学 / 322 一 全氏之搜访文献及表章气节 / 323 二 全氏治史之缜密精神及公正态度 / 331 三 全氏史学之渊源——由理学而治史学 / 335 四 全氏学问之博雅及身世之悲凉 / 338 第十二章 章学诚之史学 / 339 一 章氏论史学与史料 / 340 二 章氏论著史之方法 / 351 三 章氏理想中之史学巨著 / 363 四 章氏生前之孤寂与身后声名之远播 / 370 第十三章 邵晋涵之史学 / 373 一 自邵氏与浙东史学派之关系而言之 / 377 二 自邵氏与朴学之关系而言之 / 379 三 自邵氏以真挚之情,写一家之史而言之 / 382 四 自邵氏以敏锐之见,发挥史学思想、史学理论、史学方法 之精蕴方面而言之 / 385 五 结 语 / 394 第十四章 赵翼之史学 / 396 第十五章 崔述之史学 / 416 一 崔述孤立于清乾嘉学风以外 / 416 二 崔述之生平 / 416 三 《考信录》与史学上之求真 / 418 四 崔述之史学渊源及其所受时代之冲激 / 42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