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三国演义的前世今生(古典新知)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三国演义的前世今生(古典新知)

  • 作者:张国风 著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181988
  •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更是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与历史真实的密切关系历来是解读这本经典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成书始末”、“拥刘反曹”主题、情节内容的“虚实之辨”、战争场面描写、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解析《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与文学创作之间复杂而有趣的关联。本书作者是**古典小说研究专家,文笔流畅幽默,轻松形象,将《三国演义》中的谜题一一揭秘,将《三国演义》的精彩娓娓道来。同时还配有十余幅彩色插图。对于大众读者阅读研习《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名著,本书是优质的伴读书、生动的解惑书。
    文章节选
    精彩的地方都是虚构 《三国演义》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历史知识吗?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三国演义》确实起到了普及历史知识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广大的民众不是从史书、从二十四史,而是从小说、戏曲等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中获得历史的知识。在大体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情况基本上还是如此。人们从《封神演义》知道了商纣王、姜太公;从《将相和》知道了廉颇、蔺相如;从《三国演义》中知道了曹操、孙权、周瑜、刘备、诸葛亮,知道了关羽、张飞、赵云;从小说《三侠五义》和《铡美案》之类的包公戏知道了包公;从《隋唐演义》知道了隋炀帝、李世民、秦琼、程咬金;从《长生殿》和一系列的李杨戏知道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现在的中国人,更多地通过电视节目获得了各种历史的知识。中国人*熟悉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无不与小说、���曲有关。中国人对于历史人物的爱憎褒贬,也往往取决于小说、戏曲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难怪黄人在《小说小话》里发出这样的感慨:“书中人物*幸者,莫如关壮缪;*不幸者,莫如魏武帝。历稽史册,壮缪仅以勇称,亦不过贲、育、英、彭流亚耳。至于死敌手,通书史,古今名将,能此者正不乏人,非真可据以为超群绝伦也。魏武雄才大略,奄有众长,草创英雄中,亦当占上座。虽好用权谋,然从古英雄,岂有全不用权谋而成事者?况其对待孱主,始终守臣节,较之萧道成、高欢之徒,尚不失其为忠厚,无论莽、卓矣。乃自此书一行,而壮缪之人格,互相推崇于无上,祀典方诸郊禘,荣名媲于尼山,虽由吾国崇拜英雄之积习,而演义亦一大主动力也。若魏武之名,则几与穷奇、梼杌、桀、纣、幽、厉,同为恶德之代表。社会月旦,凡人之奸邪诈伪、阴险凶残者,辄目之为曹操。今试比人以古帝王,虽傲者谦不敢居;若称以曹操,则屠沽厮养必怫然不受。即语以魏主之尊贵,且多才子,具文武才,亦不能动之也。文人学士,虽心知其故,而亦徇世俗之曲说,不敢稍加辨正。”可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小说和戏曲所提供的并非历史的原貌,而是一种艺术加工以后的“历史”。经过学者的研究,我们知道:《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书中重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和历史相去不远;如清人刘廷玑所言:“演义者,本有其事,而添设敷演,非无中生有者比也。”(《在园杂志》)但也并非如“清溪居士”所说“悉本陈志裴注,绝不架空杜撰”(《重刊三国志演义》序)。小说中的精彩部分,几乎都是虚构。正如《包公案》里包公破的那些案子,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出于虚构,都是“贪他人之功,据为己有”。按照《宋史·包拯传》的记载,包拯一生只破了一个“牛舌案”。就连这**的案子,也还有掠人之美的嫌疑。蔡襄《端明集》第三十八卷中《尚书都官员外郎致仕叶府君墓志铭》,就记载了一个类似的牛舌案。后来的穆衍也破过同样的案子,见于《宋史·穆衍传》。精彩处多出于虚构,读者读得津津有味的地方,正是子虚乌有的地方啊! 从历史上看,鞭打督邮的是刘备,而不是张飞。据裴注所引《典略》,刘备在朝廷沙汰之列,督邮来县里具体执行。刘备求见督邮,督邮称病不见。“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哀求,及释去之”。这个故事与满宠的事迹颇有相似之处:“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宠因其来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三国志·魏书·满宠传》)小说家可能是捏合了刘备和满宠两人的故事而设计出张飞鞭打督邮的情节。 《三国演义》中与史实不合之处还有很多。刘、关、张未曾救过董卓。“捉放曹”的不是陈宫。曹操潜逃在汉灵帝中平六年,当时陈宫还没遇到曹操。放曹者另有其人。历史上并无貂蝉其人,如徐渭所说:“布妻,诸史及与布相关者诸人之传并无姓,又安得有貂蝉之名?”(《徐文长逸稿》卷四《吕布宅》)《三国演义》说徐州太守陶谦“温厚纯笃”,是个忠厚君子;但《三国志·魏书·陶谦传》却说,在陶谦的治下,“广陵太守琅邪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曹宏等,谗慝小人也,谦亲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赵云没有在文丑的枪下救出公孙瓒。董卓死后,蔡邕并没有“伏其尸而大哭”。《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裴注所引谢承《后汉书》不过是说:“蔡邕在允坐闻卓死,有叹息之音。” 据《三国志》,董承确实得到汉献帝的衣带密诏,曾与刘备等人密谋,企图算计曹操,但小说围绕衣带诏,**想象,虚构出无数情节,说得如火如荼。董承东窗事发,在建安五年;吉本、金祎、耿纪、韦晃等造反并旋即被曹操镇压,是在建安二十三年,小说《三国演义》将吉本改为“吉平”,把吉平定为董承一伙,并且虚构出吉平企图毒死曹操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样,吉本(小说中的“吉平”)之死,由建安二十三年提前到建安五年。董承的密谋是如何暴露的呢?史书上并未记载。小说第二十三回却虚构出曲折的故事:“承心中暗喜,步入后堂,忽见家奴秦庆童同侍妾云英在暗处私语。承大怒,唤左右捉下,欲杀之。夫人劝免其死,各人杖脊四十,将庆童锁于冷房。庆童怀恨,夤夜将铁锁扭断,跳墙而出,径入曹操府中,告有机密事。操唤入密室问之,庆童云:‘王子服、吴子兰、种辑、吴硕、马腾五人在家主府中商议机密,必然是谋丞相。家主将出白绢一段,不知写着甚的。近日吉平咬指为誓,我也曾见。’”《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马腾奉衣带诏密谋杀曹操的计划,亦因为相似的原因而泄露。同谋者门下侍郎黄奎无意中对小妾泄露了衣带诏的秘密,而其妾李春香与奎妻弟苗泽私通,“泽欲得春香,正无计可施”。于是,苗泽就去向曹操举报。我们在明清的小说中,经常看到类似的泄密故事:奴婢与人偷情,为主人无意中发现。主人责罚奴婢,奴婢举报主人罪愆,以求报复。或是婢妾有私情,举报主人以遂情欲。 ......
    目录
    目录 成书始末 写乱世的首先打响 《三国演义》之本 裴注的贡献 化历史为英雄传奇 让英雄回归历史 毛本的贡献 亦雅亦俗 拥刘反曹 毛宗岗的正统论 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诸葛亮为刘备所累 “拥刘”源自“拥诸葛” 大打折扣的“拥刘反曹” 蜀汉与东吴之间 乱世中的州牧 戏法人人会变 虚实之辨 精彩的地方都是虚构 框架的真实(上) 框架的真实(下) 赤壁之战是一笔糊涂账 借荆州实乃借南郡 战争描写 中国人怎么描写战争 战争描写之经典 蜀汉一路下滑的转折点 空城计 投降种种 跳槽的理论 人物塑造 *难理解是曹操 生死攸关的人才问题 *急需的人才 千呼万唤始出来 诸葛亮的名士风度 “以貌取人”及魏延的悲剧 题外杂谈 恩怨观念之主宰人心 《三国》的妇女观 儿女情长与英雄气短 曹操与方士 什么藤结什么瓜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