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哥达纲领批判》细读
QQ咨询:
有路璐璐:

《哥达纲领批判》细读

  • 作者:陈鹏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44661
  •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1日
  • 页数:344
  • 定价:¥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1744661
    • 作者
    • 页数
      344
    •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01日
    • 定价
      ¥9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对马克思写于1875年4月底—5月7日的《哥达纲领批判》的文本作逐句逐段的细读,包括原文、论断和思想阐释,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意义的经典著作文本的深度耕犁。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读原著、悟原理”这一正本清源的基础性工作,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并返本开新地探讨经典思想的当代意义。本书适合于广大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和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文章节选
    样稿:
    本段**部分:“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
    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上面那句话在一切儿童识字课本里都可以找到,并且在劳动具备相应的对象和资料的前提下是正确的。
    【论断】劳动并不是所有财富的源泉。
    物质财富的内涵主要是就使用价值而言的。使用价值的源泉包括两个:自然界和劳动。劳动是人的劳动力的表现。人的劳动力是一种自然力。说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是肤浅和错误的,除非指明了劳动所具备的相应的对象和资料并且作为前提,这个论断才能成立。马克思在这段批注式的文字中针对纲领中的错误论断澄清了经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基本理论问题: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到底是什么?
    首先,对“财富”怎么理解?因为在这个语境中“一切财富”是和“一切文化”并列提出的,所以这里的财富指的是物质财富。即狭义上的财富,而不包括广义上的“精神��富”即文化。马克思在文中的括号里也指出了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引用威廉·配第的一句话:“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强调劳动必须和物质资料结合起来,才能创造财富。“土地”指代的就是物质材料或者说本文中的“自然界”。物质财富之所以称之为“财富”,这是对于其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这一特性而言的,即其对人具有有用性,也就是具有使用价值,所以马克思说物质财富主要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那么我们再延伸一下,文化或者说“精神财富”的源泉是什么呢?仍然是劳动 劳动对象和资料,这一论断仍然成立。虽然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本身以及其所面对和使用的对象和资料与创造物质财富的对象和资料常有不同,但是创造精神财富即文化的劳动也是人的劳动力这种自然力的表现;其所面对的对象和使用的资料,无论是直接观察到的自然和社会现象,还是书籍、资料、笔和纸都是物质性的客观条件,具有被人类实践活动中介过的自然性和社会历史存在性。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即文化可以满足人的特定精神需要,也为其他需要的满足创造条件,先进的文化可以增强人的劳动力,是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社会上层建筑跃升和其他方面进步的杠杆。这一点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越来越凸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财富之所以称之为“财富”,也是因为它对人具有使用价值。
    马克思这段评述还涉及到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联系。马克思对劳动和劳动力的重要区分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因为劳动力可以用一般等价物进行衡量,从而找到剩余价值出现的边界。人的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人通过这种能力进行具体的劳动。所以说劳动本身是人的劳动力的表现。人的劳动力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客观存在,所以马克思说它是“自然力”,这样说是突出其客观存在性。这种能力表现出来就是劳动。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财富的源泉。 什么是“公平的”分配呢?
    难道资产者不是断言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在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公平的”分配吗?难道经济关系是由法的概念来调节,而不是相反,从经济关系中产生出法的关系吗?难道各种社会主义宗派分子关于“公平的”分配不是也有各种极不相同的观念吗?
    【论断】资产者所谓的“公平分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和状况是从其生产方式的基础即经济关系中必然产生出的结果。经济关系并不是由法的概念来调节的,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法的关系是从经济关系中产生出来的。针对各种社会主义宗派分子对于分配公平的种种错误观念,马克思的这段批判评述深刻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法律和观念。关于“公平的”分配,这既是一个观念的问题,也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问题。但是“公平的”观念一定要放到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去理解和把握,而决不能做抽象的、**的理解。
    马克思这段话的意思并不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是公平的,而是说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分配状况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必然带来的现象。社会的分配必须放到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整体运行机制中去把握,而不能单独地抽出分配这一个环节去讨论其公平与否。产品如何分配是由生产所决定的,在根本上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了生产过程如何组织以及产品和价值如何分配。社会现象常常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是法律决定着经济关系,而事实上是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着法律,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也决定着社会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
    马克思在走向唯物史观创立的过程中,通过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反思,发现不是**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在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阐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时使用“交往关系”概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社会分配的“公平”包括其他“公平”、“正义”或者类似的范畴,都不能作抽象的、**的、永恒的理解,而需要从唯物史观出发,以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生产实践为出发点。它们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是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是**社会的产物。在社会生产关系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包括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各种社会主义宗派分子”在公平正义问题上常常存在不同思想和主张,这本质上不仅是思想分歧,更主要的是因为立场的不同。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随着生产方式的跃升,“公平”、“正义”等范畴将被彻底扬弃和超越。
    目录
    总序(名誉主编撰写) **部分 导言(作者撰写) 一、写作背景与主要内容 二、文本细读的原则与方法 三、进一步阅读的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本细读 恩格斯写的 1891年版序言 给威廉·白拉克的信 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 一 二 三 四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