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一辑,战国、秦、西汉 台湾27位教授经典译本,一部帝王之书、权谋之书、生存之书)(全三册)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一辑,战国、秦、西汉 台湾27位教授经典译本,一部帝王之书、权谋之书、生存之书)(全三册)

  • 作者:(宋)司马光 黄锦鋐
  • 出版社:内蒙古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802289697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2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为《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的**辑。全书文言原典300余万言,白话译文500余万言。因规模宏大,为方便读者阅读计,在不改变《通鉴》原次序的前提下,按朝代将其分为7辑,每辑大致3册(第四辑南北朝部分4册,第七辑五代十国部分2册),共21册,陆续推出。
    本辑所记,起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迄于王莽地皇三年(22),讲述战国、秦、西汉三代(含王莽新),凡425年之史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赵、魏、韩三家分晋,周王室均予承认,将其视为与秦、楚一样的诸侯,司马光以为“先王之礼于斯尽”,周王室纲纪已然堕废,再不能以王室名分节制、仲裁诸侯所为,周朝衰落至于灭亡,皆始于这一节点。《资治通鉴》全书自这一年起始,以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警示君王大臣皆应以此为鉴。
    三家分晋之后,诸侯强国再不以周王室为意,兼并加剧,至前256年,周赧王将周室城邑及百姓献于秦国,东周灭亡,诸侯只剩下秦、赵等七雄。秦王嬴政雄才大略,秦一国独强,依次灭韩、赵、燕、魏、楚、齐六国,至前221年,统**下。嬴政称始皇帝,芟夷诸侯城池、销天下之兵以待内,贯连万里长城以备胡;废诸侯,立郡县,统一货币文字,实行苛
    文章节选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贰):
    资治通鉴卷第十二
    汉纪四
    起玄默摄提格(前199)
    尽昭阳赤奋若(前188)
    共12年
    太祖高皇帝(下)
    八年(壬寅,前199)
    1.冬,皇上在东垣攻击韩王信剩下的叛军,经过柏人。贯高等人把人藏置在厕所侧壁中,想找机会袭击皇上。皇上本想在柏人过夜,内心若有所感,就问说:“这县的地名是什么?”回答说:“柏人。”皇上说:“柏人就是被人所迫的意思。”就不敢过夜而离开了。十二月,高帝从东垣回到长安。
    2.春,三月,高帝前往洛阳。
    3.命令商人不可以穿着锦、绣、绮(丝素织有纹彩者)、縠(绉纱)、缔(精细的葛布)、纻(细麻布)、罽(毛布)等所裁制的华丽衣服,也不可握持兵器、乘车、骑马。
    4.秋,九月,从洛阳回长安,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都跟随着皇上。
    5.匈奴冒顿好几次侵扰汉北面边境。皇上很担忧,问刘敬怎么办,刘敬说:“天下刚刚安定下来,士卒对战争已经疲倦,所以不能用武力屈服匈奴。冒顿杀死父亲,自己取代八年(壬寅,前199)
    1.冬,上击韩王信馀寇于东垣,过柏人。贯高等壁人于厕中,欲以要上。上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日:“柏人。”上日:“柏人者,迫于人也。”遂不宿而去。十二月,帝行自东垣至。
    2.春,三月,行如洛阳。
    3.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觳、絺、纻、罽,操兵、乘、骑马。
    4.秋��九月,行自洛阳至;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皆从。
    5.匈奴冒顿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立为单于,霸占父亲在世时的妾妃,用武力威吓人,像这样的人是不能用仁义说服他的。只可以做长远的打算,让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做个汉臣;但恐怕陛下做不到。”皇上说:“怎么做呢?”刘敬回答说:“陛下如果真正能够把皇后生的嫡长公主嫁给单于,再以优厚的礼物送给他,他一定会爱慕嫡长公主,而以嫡长公主为阏氏(后),生下的儿子当然就是太子。陛下把我们汉朝每年剩下而他们缺乏的物质,常常派人慰问并馈赠给他们,然后派出能言善道的人士前往,讽劝教导他礼节的道理。这样做的话,冒顿活着时,固然是陛下的子婿;就是死了,他的儿子也是你的外孙,就继位为单于;陛下难道听说过外孙敢和外祖父行平等的礼仪么!如此就可以不用战争,而使对方慢慢臣服了。如果陛下不能够遣送嫡长公主到匈奴,而命令宗室或者后宫的女人骗称是公主,对方知道后,一定不愿尊宠亲近她,这样做就没什么好处了。”高帝说:“好极了。”就要把嫡长公主嫁过去。吕后日夜都哭泣着说:“我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为什么要把她弃置到匈奴去呢!”皇上终究还是无法将嫡长公主嫁过去。
    九年(癸卯,前198)
    1.冬,皇上找个普通人家的女儿作为嫡长公主,嫁给单于;派刘敬前往缔结和亲的婚约。
    ◆臣司马光说:建信侯刘敬先说冒顿是个残忍而贼害道德的人,不可能用仁义加以劝说,而又要和他订下婚约,为什么讲的话这样子前后矛盾呢?骨肉的恩情,尊卑的次序,只有仁义道德的人才能够了解;为什么要用骨肉尊卑使冒顿顺服呢?古时候帝王治理夷狄,如果夷狄顺服,就用恩德怀柔他们,如果反叛的话,就用武力使他们震惧屈服,从没有听说过话夷狄结为婚约的。而且冒顿把自己父亲看成禽兽而猎杀,怎么可能事奉汉朝!建信侯刘敬的方法,本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日:“奈何?”对曰:“陛下诚能以適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陛下以岁时汉所馀、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知,不肯贵近,无益也。”帝日:“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日:“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
    九年(癸卯,前198)
    1.冬,上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以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臣光目:“建信侯谓冒顿残贼,不可以仁义说,而欲与为婚姻,何前后之相违也!夫骨肉之恩,尊卑之叙,唯仁义之人为能知之;奈何欲以此服冒顿哉!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建信侯之术,固已疏矣;况鲁元已为赵来已经疏阔不切实际了;何况嫡长公主鲁元已是赵王之后,怎么可能再夺取过来呢!◆
    2.刘敬从匈奴回来,对皇上说:“匈奴部族河南的白羊、楼烦王,距离长安近一点只有七百里,轻便的骑兵**一夜就可到达关中。关中近年因战事而残破不堪,百姓少,土地肥沃富饶,可以增加人口加以充实。诸侯刚起事抗秦时,不是齐国田氏、楚国昭氏、屈氏、景氏等诸王族的号召力量,是不可能发难兴起的。现在陛下虽然建都关中,实际上人口是很少的,而东边却有六国强大的王族;一旦有事故发生,陛下也不可能安卧无忧的。臣请求陛下把六国后代和豪门英杰、**的家族等迁居到关中;这样一来,平时没有事故时可以防备胡人,如果诸侯有叛变之事发生,也足够率领他们东征。这是增强根本(关中)削弱末端(东方诸侯)的做法啊。”皇上说:“好极了!”十一月,把齐国、楚国的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族和豪杰迁徙到关中,给与他们良田美宅,让他们安居乐业,总共有十几万人。
    3.十二月,皇上前往洛阳。
    4.贯高的仇家知道贯高试谋弑高帝的事,上书密告有关贯高谋反的非常事件。于是皇上就逮捕了赵王和那些反叛的入。赵午等十几人都抢着要自杀;只有贯高愤怒的骂说:“谁叫你们做这种谋逆的事?现在我们赵王实在没有谋反,可是皇上连赵王也一起逮捕了。如果你们诸位都死了,谁能够为赵王辩明他不谋反?”于是贯高就被用密封的囚车运送,和赵王一起到达长安。贯高受审时供称:“只有我们几个人谋反,赵王实在不知道。”狱吏审问贯高,鞭答几千下,用铁器击刺,一直到体无完肤;但贯高始终没有再说其他的话。吕后好几次向高帝说:“张敖是鲁元公主的丈夫,不应该会做这种事。”皇上生气的说:“如后,又可夺乎!◆
    2.刘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能兴。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民,东有六国之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六国后及豪桀、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族及豪杰于关中,与利田、宅,凡十馀万口。
    3.十二月,上行如洛阳。
    4.贯高怨家知其谋,上变告之。于是上逮捕赵王及诸反者。赵午等十馀人皆争自刭;贯高独怒骂日:“谁令公为之?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乃槛车胶致,与王诣长安。高对狱日:“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榜笞数千,刺剟,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吕后数言:“张王以公主故,不宜有此。”上怒日:“使张敖据天下,果张敖占据了天下,难道他还会希罕你的女儿!”不听吕后的话。
    廷尉把贯高的情形和供辞向皇上报告。皇上说:“真是一个壮士!但谁知道他讲的话是真是假?*好私下问他看看。”中大夫泄公说:“贯高是臣的同乡,臣一向就了解他,他在赵国以义自立,不受侵辱,是个很重视诺言的人。”皇上派泄公拿着令节前往,在贯高坐卧的竹床前问他。泄公慰问他所受的痛苦,两人谈得好像平时一样快乐,然后问他说:“张敖到底有没有计划谋反?”贯高说:“按一般人情说,有谁不爱惜自己父母、妻子、儿女呢?现在我家三族都被论罪判处死刑,难道我爱惜赵王超过自己的亲人吗?不是的,只不过是为了赵王实在没有反叛,只有我们几个人干的。”就把做这件事的本意,和赵王不知道的情形全部述说清楚。泄公听了后,于是就入宫向皇上详细报告了。春,正月,皇上赦免了赵王张敖,废了他的王位,改封为宣平侯,迁徙代王如意,改为赵王。
    皇上钦佩贯高的为人,派泄公告诉贯高说:“张敖已经被赦免了。”同时也赦免了贯高。贯高高兴的说:“我们赵王确实被释放了吗?”泄公说:“是的。”又说:“皇上敬重你,所以也赦免了你。”贯高说:“我所以不死,被拷打得体无完肤,是为了辩明赵王不谋反。现在赵王已经被释放,我的责任已了,死也不遗憾了。而且身为臣子,却犯了篡位弑君的罪名,又有何面目再度事奉皇上呢!纵使皇上不杀我,我内心能够不惭愧吗?”说完就仰着头,勒住喉咙自杀而死。
    ◆荀悦评论说:贯高是计划叛乱谋反、杀死国君的主犯;虽然*后能证明赵王的清白,可是小信抵不过大逆,私德赎不回公罪(为赵王辩明无罪是小信、私德,谋弑高祖是大逆、公罪)。《春秋》的内容是以“居正”(君臣名分端正)*岂少而女乎!”不听。
    廷尉以贯高事辞闻。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赵国立义不侵,为然诺者也。”上使泄公持节往问之筱舆前。泄公与相劳苦,如生平欢,因问:“张王果有计谋不?”高曰:“人情宁不各爱其父母、妻子乎?今吾三族皆以论死,岂爱王过于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独吾等为之。”具道本指所以为者、王不知状。于是泄公入,具以报上。春,正月,上赦赵王敖,废为宣平侯,徙代王如意为赵王。
    上贤贯高为人,使泄公具告之曰:“张王已出。”因赦贯高。贯高喜日:“吾王审出乎?”泄公曰:“然。”泄公日:“上多足下,故赦足下。”贯高曰:“所以不死、一身无馀者,白张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责已塞,死不恨矣。且人臣有篡弑之名,何面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乃仰绝亢,遂死。
    ◆荀悦论日:贯高首为乱谋,杀主之贼;虽能证明其王,小亮不塞大逆,私重要,所以按他所犯的罪来看,是可以不赦免他的。
    臣司马光说:高祖骄慢无礼而失去臣下的拥戴,贯高因狠戾而使他的国君亡国。让贯高有谋反叛逆的借口,是高祖的过错;让张敖导致亡国的,是贯高所犯的罪。◆
    5.皇上下诏令说:“丙寅日(二十八日)以前犯罪,死刑以下的罪犯全部赦免。”
    6.二月,从洛阳回来。
    7.当初赵王被捕上京时,皇上下诏令说:“赵的大臣、宾客当中,有谁敢跟随赵王到长安的,全部诛杀他的家族。”但郎中田叔、孟舒仍然自己剃掉头发,用铁器束紧脖子,打扮成赵王家的奴仆跟随。后来张敖已经被赦免,皇上钦佩田叔、孟舒等的为人,就召见他们,跟他们畅谈,发现汉朝廷大臣中,没有人才能超过他们的。所以皇上全部拜他们为郡守、诸侯的宰相。
    8.夏,六月晦日,乙未日(二十九日),发生日蚀。
    9.再以丞相萧何为相国。
    十年(甲辰,前197)
    1.夏,五月,太上皇死在栎阳宫。秋,七月,癸卯日(十三日),把太上皇埋葬在万年。楚王、梁王都来送葬。赦免栎阳县的犯人。
    2。皇上宠爱定陶戚姬,生下赵王如意。皇上认为太子仁慈懦弱,以为如意才像自己;虽然封如意为赵王,却常常留他在长安。皇上到关东,戚姬常常跟随,白天夜晚都在啼哭
    行不赎公罪。《春秋》之义大居正,罪无赦可也。
    臣光曰:高祖骄以失臣,贯高狠以亡君。使贯高谋逆者,高祖之过也;使张敖亡国者,贯高之罪也。◆
    5.诏:“丙寅前有罪,殊死已下,皆赦之。”
    6.二月,行自洛阳至。
    7.初,上诏:“赵群臣宾客敢从张**,皆族。”郎中田叔、孟舒皆自髡钳为王家奴以从。及张敖既免,上贤田叔、孟舒等。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上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8.夏,六月晦,日有食之。
    9.更以丞相何为相国。
    十年(甲辰,前197)
    1.夏,五月,太上皇崩于栎阳官。秋,七月癸卯,*太上皇于万年。楚王、梁王皆来送*。赦栎阳囚。
    2.定陶戚姬有宠于上,生赵王如意。上以太子仁弱,谓如意类已;虽封为赵王,常哀泣,要求皇上立如意为太子。吕后由于年纪较大,常常留守在长安,和皇上更加疏远。皇上要废太子位而另立赵王为太子,大臣们和皇上争辩,都没能让皇上回心转意。御史大夫周昌在朝廷上诤谏得非常激烈,皇上问他理由。周昌患有口吃的毛病,又在盛怒的当头,说:“臣嘴巴不会说话,但是臣必必知道是不可以的!陛下一定要废除太子的话,臣必必不接受诏令!”皇上听得高兴地大笑起来。吕后侧着耳朵在东堂窃听,罢朝之后,吕后接见周昌,为这件事向周昌下跪道谢,说:“不是你力争的话,太子差点就被废了。”
    那时赵王如意的年龄是十岁,皇上担心在自己死后不能保全他的生命;符玺御史(官名,掌符玺的御史)赵尧请求皇上替赵王安置一个地位尊贵强而有力。而且是吕后、太子、群臣所尊敬畏惧的人物为相国。皇上说:“哪一个人合适呢?”赵尧说:“御史大夫周昌这个人很适合。”皇上就任命周昌为赵王宰相,而以赵尧代替周昌为御史大夫。
    3.起初,皇上任命阳夏侯陈豨为代的相国,监管赵、代等地边境的军队;陈豨拜访淮阴侯向他辞别。淮阴侯拉着他的手,屏开身边的人,和他单独在庭院散步,淮阴侯韩信仰头望天,感叹的说:“可以和你谈谈心腹之事吗?”陈豨说:“但听将军吩咐!”淮阴侯说:“你所处的地方,是天下精兵的所在地;而你又是陛下所宠幸的大臣。如果有人告你反叛,陛下一定不肯相信;第二次再告,陛下才开始疑虑;第三次再告,陛下一定会愤怒地亲自带兵攻击你。那时我帮你从朝廷中起事,整个天下是可以得到的。”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能力,就相信了他的话,说:“诚心接受你的建议!”
    ……
    目录
    《资治通鉴》译序
    宋神宗《资治通鉴》序
    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
    宋神宗奖谕诏书
    宋史司马光传
    执行编译教授简介
    卷** 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烈王七年(前403~前369)
    卷第二 周纪二 周显王元年~四十八年(前368~前321)
    卷第三 周纪三 周慎靓王元年~周赧王十七年(前320~前298)
    卷第四 周纪四 周赧王十八年~四十二年(前297~前273)
    卷第五 周纪五 周赧王四十三年~五十九年(前272~前256)
    卷第六 秦纪一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始皇帝十九年(前255~前228)
    卷第七 秦纪二 秦始皇帝二十年~秦二世皇帝元年(前227~前209)
    卷第八 秦纪二 秦二世皇帝二年~三年(前208~前207)
    卷第九 汉纪一 汉高帝元年~二年(前206~前205)
    卷第十 汉纪二 汉高帝三年~四年(前204~前203)
    卷第十一 汉纪三 汉高帝五年~七年(前202~前200)
    卷第十二 汉纪四 汉高帝八年~十二年(前199~前188)
    卷第十三 汉纪五 汉高后元年~汉文帝前二年(前187~前178)
    卷第十四 汉纪六 汉文帝前三年~前十年(前177~前170)
    卷第十五 汉纪七 汉文帝前十一年~汉景帝前二年(前169~前155)
    卷第十六 汉纪八 汉景帝前三年~后三年(前154~前141)
    卷第十七 汉纪九 汉武帝建元元年~元光元年(前140~前134)
    卷第十八 汉纪十 汉武帝元光二年~元朔四年(前133~前125)
    卷第十九 汉纪十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元狩四年���前124~前119)
    卷第二十 汉纪十二 汉武帝元狩五年~元封元年(前118~前110)
    卷第二十一 汉纪十三 汉武帝元封二年~天汉二年(前109~前99)
    卷第二十二 汉纪十四 汉武帝天汉三年~后元二年(前98~前87)
    卷第二十三 汉纪十五 汉昭帝始元元年~天凤六年(前86~前75)
    卷第二十四 汉纪十六 汉昭帝元平元年~汉宣帝地节二年(前74~前68)
    卷第二十五 汉纪十七 汉宣帝地节三年~元康四年(前67~前62)
    卷第二十六 汉纪十八 汉宣帝神爵元年~三年(前61~前59)
    卷第二十七 汉纪十九 汉宣帝神爵四年~黄龙元年(前58~前49)
    卷第二十八 汉纪二十 汉元帝初元元年~永光二年(前48~前42)
    卷第二十九 汉纪二十一 汉元帝永光三年~竟宁元年(前41~前33)
    卷第三十 汉纪二十二 汉成帝建始元年~阳朔二年(前32~前23)
    卷第三十一 汉纪二十三 汉成帝阳朔三年~永始三年(前22~前14)
    卷第三十二 汉纪二十四 汉成帝永始四年~绥和元年(前13~前8)
    卷第三十三 汉纪二十五 汉成帝绥和二年~汉哀帝建平元年(前7~前6)
    卷第三十四 汉纪二十六 汉哀帝建平二年~四年(前5~前3)
    卷第三十五 汉纪二十七 汉哀帝元寿元年~汉平帝元始二年(前2~2)
    卷第三十六 汉纪二十八 汉平帝元始三年~王莽始初元年(3~8)
    卷第三十七 汉纪二十九 王莽始建国元年~天凤元年(9~14)
    卷第三十八 汉纪三十 王莽天凤二年~地皇三年(15~22)
    编辑推荐语
    “上下若干年间,安危治乱之机,情伪吉凶之变,大者纲提领挈,细者缕析毫分。心目了然,无适而非吾处事之方。读此书,尤能开涤灵襟,助发神观。”
    ——朱熹
    温公作《通鉴》,不特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
    ——胡三省
    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如因三家分晋而论名分,因曹魏移祚论风俗,皆能穷物之理,执圣之权。
    ——曾国藩:
    “此书直到清代乃至今天,还是一部学历史的人所必读的书。”
    ——钱穆
    我读《资治通鉴》几十年,一面看,一面研究……《资治通鉴》令我了解中国历史规律,差不多所有中国人也按这个规律行事。
    ——金庸
    文白对照,按朝代分辑,破除阅读巨著的障碍。
    畅销千年,英雄豪杰纵橫天下的“帝王之书”,名臣良将从政经略的“权谋之书”,芸芸众生安身立命的“生存之书”。“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清•王鸣盛)。
    柏杨曰:“中国有两部书可以和它(《德川家庭》)相比,一是《资治通鉴》,一是《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因一直封闭在艰深的文言文中,影响不大。”
    本书以流畅典雅的白话译文+完整原文,全新的分辑形式,以助巨著走出封闭,走近现代读者。
    读通史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辑,战国、秦、西汉)》 德川家康只是小儿科
    新京报(2008年12月6号) 作者:涂涂
    都知道《资治通鉴》,但没几个人读过。这么重要的一本书被锁闭在文言文里面,实在是可惜了。
    《德川家康》大概是今年市面上*流行的书之一了,这书确实好看,不过每每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总会觉得它腰封上的那几句话有点刺眼:“中国只有两部书可以和《德川家康》相比,一是《资治通鉴》,一是《三国演义》。”
    上面那句引文,是柏杨说的,出版商再印在腰封上,我想大概都是为了宣传的目的夸《德川家康》吧,不过硬要把这书和《资治通鉴》相提并论,实在还是让人觉得有点儿不伦不类,特别是对于曾经以白话翻译过整部《资治通鉴》的柏杨来说。
    虽然我觉得《德川家康》更像是一部历史励志小说,不过在出版商的宣传上,它首先是一部讲谋略的书,无论是政治人物还是商界人士都可以从中学习斗争技巧,我猜,《资治通鉴》会被拿来与《德川家康》并提,大概也因为在大部分人心里,司马光这部书,讲的就是谋略吧?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德川家康》和《资治通鉴》的谋略,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只能算是小儿科罢了。家康那些生存技巧,我们在《资治通鉴》里面可以读到更多更了不得的例子,便是丰臣秀吉闻名日本的“位攻”战术,和《资治通鉴》里面记录的那些战术大师比起来,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关于这一点,还是柏杨说的对,《资治通鉴》被锁闭在文言里面,影响不广,可惜了。
    不过,《资治通鉴》**不仅仅是讲谋略的书,虽然司马光私下的意思,确实也希望这书能给皇帝提供一点谋略上的参考,但更重要的,书里面传达的还是两千年间绵阳不绝的传统精神。从这个角度来看,《资治通鉴》和《明朝那些事儿》有点类似,二者都是充满阳刚之气的历史著作,惟一的不同,是当年明月写得太过浅显,而《资治通鉴》对历史的叙述、对人物的刻画,都要生动和深刻得多。
    *近我正在读《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而且还真的存了一点点把这书和当年明月的写作比较一番的意思。其实早就有人说过,当年明月写明朝,基本上遵循的就是“纪事本末”的套路讲故事,相比之下,《资治通鉴》就宏大多了,不但故事都在,而且所有故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一目了然。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没有读《明朝那些事儿》的话,大概很少会有人动心去读《资治通鉴》,即便是白话版,而在读了《资治通鉴》之后,读者恐怕就再也不会满足于当年明月的叙述了。
    *后絮叨两句,《资治通鉴》版本很多,流传*广的自然是中华书局的校点版,不过我猜没有很多人有耐心读完20大册文言文的。至于白话版么,柏杨的译本自然*出名,不过把校尉翻译成警备队司令,水军大都督翻译成海军总司令,总是让人觉得别扭。我现在读的,是台湾学者黄锦鋐主持、二十七位台湾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合译的白话全译本,清浅好读之外,文字古雅,与原文的气韵颇为相合,是读起来*舒服的地方。当然,如果有耐心的话,我还是觉得,直接去读文言文,是*好的。柏杨之外的另一种读法(图)
    《广州日报》(2008年12月6号) 作者:一泓秋水
    白话文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中国文化在上世纪末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但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文言文产生了很大隔阂。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简化字的普遍实施,读者对于古籍的阅读能力更是直线下降。一个鲜明的事例是,近年来,许多图书馆都发出了“古籍整理人才匮乏”的声音。尽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但是,能够直接阅读古籍和文言文的读者与上世纪50年代之前相比大量减少却是无可改变的事实。这一方面是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获取信息途径的增多,而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现代人时间相对很宝贵,而非经专业训练就难以尽得奇妙的文言文让人望而生畏。由黄锦鋐主编,台湾二十七位教授合译的《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似可为古籍的“再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资治通鉴》的译本就出现了多种。但是,有的译文纯粹是出自现代人的眼光,很通俗,也很有逻辑性,但是没有文采。有的译本,译者喜欢发些感慨,评论是非。诸如柏杨先生就是如此。对于这种评论的得失,读者可以自行评判。但是,《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的做法也不失为良策:每页都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既解决了阅读原典时因文字古朴带来的困难,又直接接触到了原典。对于司马光自己的评论,本书在段落中刻意标明。此外,每一辑前增加了本辑所设计的朝代世袭表和主要官制对照表,阅读时可作为重要的参考。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的时候,助手有刘攽、刘恕、范祖禹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而成。黄锦鋐先生等二十余人,花费三年时间翻译此书,时间上虽然没那么长,人力却是更多。在我看来,本书*具特色的是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每一页的严格对应。这种做法为读者搭建了通往历史的桥梁,不仅让读者毫无困难的进入了司马光的历史,而且可以增强文言文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原书文字即达300万字,再加上500万字的现代汉语,因此,本书的规模较大。但是,对于那些诚心希望吸收历史经验,“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读者而言,读完本书并不十分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资治通鉴》采用的是编年体结构,书中有些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不易看出。如果将《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作为参照,必有更多的收获。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加入了大量的“臣光曰”,而富有批判精神的柏杨,在翻译时也夹杂了自己的“私货”,他甚至将自己阅读《资治通鉴》的感想结集成《柏杨曰》。两“曰”相距千年,历史的沧桑尽在其中。 第二辑购买链接: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台湾27位教授经典译本,一部帝王之书、权谋之书、生存之书,第二辑:东汉 魏)

    中文世界**部白话全译本。台湾**学人黄锦主编,台湾二十七位教授学者合译。译文贴近原著,尽得信达雅之要义。译者在翻译时力图贴近、还原《资治通鉴》,译文紧贴原著,逐字逐译,不以“现代眼光”作解人,不擅作发挥,旨在让读者能读到一个“干干净净的《资治通鉴》,干干净净的司马君实”。以拙御巧,看似笨工夫,实为巧办法。
    全书文言加上译文凡八百万言,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按朝代分为七辑,陆续推出。

    《资治通鉴》之名,众人皆知,但研读者比之于《史记》要少很多,考其缘由,一者当数其编年体例,初读似乎有烦琐之嫌;二来其洋洋三百万言,规模远比五十万言的《史记》巨大,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此二者,细考之实乃《资治通鉴》的过人之处:编年体能将复杂之史实条分细缕,读之能追根溯源,其源头、发展、高潮、结局方能一清二楚;《资治通鉴》叙述了1362年的中国历史,如此泱泱大国的千年历史浓缩于三百万言之中,能清晰明了已属大为不易,也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对这段历史有所解。如不能用心将其一一读来,则只有将时间浪费在市面上大为泛滥的所谓的中国通史之上了,所欲其何,就要看读者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了。
    该版本*大的特点有三:一为译文考究,此点在出版前言中有详细说明;二为文白对照,“白话语译”乃弘扬传统文化之急需,但断不可以之取代典籍之原文。文言在对宇宙人生之直观和对历史命运之体认上具有简约精准之美,此为白话文所无法企及。因而“白话语译”只能是一座桥梁,意在让现在的读者能通过这一桥梁而直接接近原典,所谓“得鱼忘筌”者是也。因而我们在编排形式上,尽量做到文白对照,既能得白话文之通俗易懂,又不失文言文之典雅深沉。在版式上,一页之内上排原文下排白话文,一一对照,使原文和白话文皆能保持阅读的连贯性。三为全书的分辑安排,编者考虑到大多数读者可能存在的对《资治通鉴》的畏惧心理,将八百万字的规模按朝代分成七辑,每辑大致百余万字,相对而言阅读起来要轻松许多,且以朝代为分辑原则,既保留了原文的完整性,又可以视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购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