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同济亚太研究论丛——东亚和平与发展
QQ咨询:
有路璐璐:

同济亚太研究论丛——东亚和平与发展

  • 作者:蔡建国
  •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38175
  •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1日
  • 页数:438
  • 定价:¥29.8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同济亚太研究论丛》是同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编辑的学术性论著。它作为同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的学术出版物之一,提倡以科学的立场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理性地观察世界,客观地分析国际和地区间的敏感问题,在对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国际关系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研究的基础上,将*新的研究成果奉献给读者。本《论丛》自**辑面世以来,得到同行们的关心和支持,现在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五辑。
    本书由专论、政治篇、经济篇和历史文化篇四部分构成。内容涉及东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等领域,诸多学者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另外,从培养国际问题研究的新生力量和为年轻人提供发表学术论点舞台的角度考虑,本书还吸收研究生参与撰写。
    文章节选
    **章 专论
    1.软力量建设与中国对外战略
    二、增强软力量必须考虑世界的要求与需求
    中国的政府和人民已经愈益认识发展软力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国的现代化需要长期的和平的良好的国际环境。在冷战后的国际条件下,完全以军事实力等硬力量去实现**富强和民族复兴是不可能的,大国之间的关系由争夺霸权、互相对抗走向既合作又竞争的新阶段。中国的硬力量比起发达**来说仍将长期处于劣势,亟须以软力量加以弥补。而且,中国经济将继续持续快速增长,当硬力量迅速上升时,外界的疑虑和不安也愈益增强,形成一种不利的氛围,必须以软力量去化解。中国作为人口超多、资源匮乏的社会主义大国,要让邻国接受、世界接受,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这需要中国硬力量的支撑,更需要软力量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软力量既然是民族文化影响力在国际关系的反映,它能够奏效,就必须针对外部世界的实际情况,顾及外界对中国的要求和需求,而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考虑外界对中国的要求和需求,又必须依据本身的能力和条件,超越了能力与条件的限制,只会损害威望,适得其反。总的来说,世界各国都希望中国增强软力量,多运用软力量,欢迎中国加强软力量。
    1.外界对中国软力量的期待
    **,期待中国走和平崛起、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道路
    为了应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更为了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政府和领导宣布,中国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将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在国际上为建设“和谐地区”与“和谐世界”作出贡献。近年来的国际民意调查显示,中国的努力已初见成效。人们*担心的,是中国能否坚持和平发展。其中,台湾问题又是焦点。澳大利亚国防部2007年公布的报告说,中国军力的迅速发展可能威胁到亚太地区的稳定,并且导致美中关系趋于紧张。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能用和平方法解决台湾问题,美中之间就不会发生军事冲突。东南亚**的精英也非常担心,中美之间如因台湾问题发生冲突,它们会像两只大象争斗时践踏草地。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政府面对现实,提出“一个中国”、“和平发展”的政策。大陆对台湾经济全方位开放。中国的政策与“台独”的挑衅形成了鲜明对照,因此2008年美日两国把“台海问题”从共同战略目标中删除,对于遏制“台独”是有利的。
    ……
    目录
    前言
    **章 专论
    1.软力量建设与中国对外战略
    第二章 政治篇
    2.实现东北亚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障碍、条件、原则和前景
    3.从亚洲主义走向真正的东亚合作——以中日关系为轴心
    4.美国对日本、东盟和朝鲜半岛的战略及其政策——以克林顿时期为考察案例
    5.地缘政治结构与中国和平发展的亚洲战略
    6.后“9·11”时期美国的危机管理研究——以反恐为例
    7.关于当前国际宗派(主义)纷争的几点思考
    8.未能实现的“藏红色革命”——缅甸事件的始末及其根源
    9.从小泽一郎的《日本改造计划》看日本“普通**”化意识的高涨
    10.小泉政府时期的中国学者对日观——以“对日新思维”的论争为例
    11.中日东海划界主张分歧刍议
    第三章 经济篇
    12.对国际机制与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的初步探讨
    13.东北亚地区主义探析
    14.全球化对韩国社会的影响
    15.经济摩擦与美日关系——以老布什任期为例
    16.日本东京大都市农业的现状及启示
    17.试析中日经贸关系的战略性摩擦
    18.日资企业面临的中国人才竞争问题分析
    19.日本中小企业诊断士制度及其借鉴作用
    20.论近代中日琉球交涉及战后琉球独立运动
    21.蔡元培双重的日本认识:从文化与政治的角度
    22.东西方科学之比较——为了超越文化多样性与科学单一性的矛盾
    23.论冷战后日本对华民间外交
    24.以“文温”增进中日相互理解的思路及方策
    25.从“宽松教育”向“学历教育”的回摆——日本的经验教训及给我们的启示瞿增敏
    26.中日私立高等教育的比较——兼论我国民办高教的可持续发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