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近百年中国文学史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近百年中国文学史论

  • 作者:孔范今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067459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309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近百年中国文学史论》所收录的是作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今所发表的关乎近百年中国文学史论的部分文章。其中包括面对历史的沉思;经济变革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文学史重构;论中国现代人文主义视域中的文学生成与发展等。是作者对文学发展史做出既接近于对象真实,又符合治史原则的研究与建构,意义非同一般。对于研究该领域的研究者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文章节选
    我们不能同意只站在一方的立场上否定另一方的观点,事实上双方各有其作用和局限。启蒙主义的文化批判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救国论”,它虽然在颠覆历史的文化障碍方面有其独特的功效,但其空想主义的历史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其空想主义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批判的武器确实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它无法完成只有救亡才能完成的任务;二是需要启蒙的现实并没有提供可以实现启蒙目的的历史条件,被启蒙者不具备可以接受启蒙的文化基础,对话不能实现。它所起的作用,只是在知识者范围或日在作为社会文化核心的知识者话语内改变价值取向和基本结构,从而引导历史的发展。救亡相对于启蒙来说,则是更直接有效地改变**或民族现实生存状况的实践性力量。如果说启蒙使用的武器是西方文化的话,那么救亡所依赖的则是社会集团的力量。但也正因如此,在其调动社会集团力量时,就必然向**的或民族的本位文化认同,而与启蒙主义相对立。由此可以看出,启蒙和救亡各以其历史不可缺失的一面,支撑着历史,这或者也可以看做中国历史在特殊前提下以特殊方式进入和推进近、现代化过程时,所必然呈现的**可能的现实性结构。历史可以评价,但不能假设。
    应该说,这种独特的结构,造成了独特的效应。**,对峙双方各自向**���的强调,强化了历史的双重需要,保证历史以补偿的方式实现总体上的综合发展。第二,对峙双方均以功利主义的现实性历史目的为行为目标,强化并突出了本世纪社会行为的历史性内涵,同时也保证了历史性目的对文化价值系统的全面笼罩。第三,由悖论性对峙所造成的紧张,使历史参与者们经常处于自觉、警醒的精神状态,强化了历史参与者主体性能力的发挥,并由此形成了本世纪历史的精神性特色。第四,对峙双方之间所产生的疏离性空间,也使一些非历史功利主义的文化和文学艺术派别有了立足之地。
    目录
    面对历史的沉思
    历史的补偿与当代意识的追寻——新时期文学发展漫议
    历史价值范畴里的符号选择——鲁迅批孔新识
    走出历史的峡谷
    超越“五四文化模式”
    “新文学”史断代上限前延的依据和意义——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必要阐释
    经济变革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政治变革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文化变革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历史结构的悖论性与文学的补偿式调整和发展
    梁启超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治史者的角色定位
    历史现代转型中的文学潮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回望
    **化思维无助于文学史的科学建构
    对视,并不是取其反
    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文学史重构
    五四启蒙运动与文学变革关系新论
    论中国现代人文主义视域中的文学生成与发展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