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
QQ咨询:
有路璐璐:

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

  • 作者:高吉喜
  •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801359896
  •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01日
  • 页数:185
  • 定价:¥2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在对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承载力应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理论,并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对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全书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在承承载力概念由来、演化、发展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特点、内涵与意义。认为生态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开展生态承载力研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论的完善与发展。指出生态承载力的基本涵义应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生态系统的弹性力大小、资源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大小,以及系统可维持的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其中生态弹性力是生态承载力的支持条件,资源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基础,环境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书中对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弹性度的概念、意义与内涵作了具体分析与论证。
    (2)从承载媒体与承载对象间的关系,提出了生态承载递阶原理;论述了生态可持续承载的条件与机制包括人口可持续发展机制自然资源持续承革条件与机制、环境承载力的约束与承载机制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了可持结承载的原理、方式及调控机理与模式,认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地球可持续承载的本质是特质存在方式
    文章节选
    **章 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的内涵及关系
    1.1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与内涵
    1.1.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与背景
    有人称,可持续发展是“逼”出来的生存与发展战略,纵观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的由来与背景,确可感觉到这一“逼”字的真实与意境。
    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张坤民,1997a)。在远古时期,人类的智力相对低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因此人类的生活可以说完全依赖于大自然。在本能驱使下,各部落选择水土条件较为适宜的地方聚居,过着采集与狩猎的原始生活。在这一时期,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远没有能力支配、改造、征服自然。相反,大自然的神力与神秘使人类对自然界顶礼崇拜,因此图腾文化在各地区各部落产生并发展。这一时期,人与其它动物的差距可以说很小,人与自然相对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以,从发展角度讲,此时期“生存就是发展”。
    农业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时人类逐渐能够利用自身的力量去改变自然、影响自然,其中重要的标志之一是人类开始进行野生动植物驯化,农业、畜牧业不断得到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的城市社会开始出现。这一时期,人地关系发生了重要转变,人类为了获取食物,大片草原被开垦,大片森林被砍伐,但因该时期人口密度小,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农牧为主,活动范围受到很大局限性,所以不少地区环境虽不时遭到破坏,但整体上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与冲击力很小,人类仍能与自然界和谐共处。
    进入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从思想意识上,人类摒弃了古朴的“****”的思想,由培根、笛卡儿提出的“驾驶自然、作自然的主人”的机械论思想开始统治全球,并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征服自然。在这时期,人们把环境与人类社会、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严格地分离开来,用不同的学科去研究它们,认为二者互相独立和隔离,前者是被动的,后者的任务则是发现、��识、研究以至征服前者(叶文虎,1995)。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开始了对大自然的大肆开发、掠夺与破坏。与此同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革新和发明层出不穷,小规模和手工生产被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所代替,以牲畜为动力的马车、犁耙和以风车为动力的帆船逐渐被以燃料为动力的各种机器如拖拉机、汽车、火车和轮船所代替。这一切又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提供了条件。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代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作者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整体性和动态的观点,系统地分析了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内涵与意义,并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系统化,从中吸取营养,建立起一个理论方法体系。尽管所建立的理论和方法还有待今后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不断完善,但作者表现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作者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承载力概念的由来、发展和内涵,探讨了生态可持续承载的条件与机理,提出把生态系统的弹性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作为判定生态承载力的三个层面,并从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系统剖析,建立了生态承载力综合判定模式与评价方法。这一研究不仅完善了承载力的概念与理论,丰富了生态承载力的内涵,而且将这一领域涉及的各种问题条理化与系统化,使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向上迈了一个台阶。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承载指数、压力指数、承载压力指数,以及发展度、可持续发展度等概念,提出可持续发展必须是表现层与支持层共同发展的新见解,初步建立了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上述提出的理论与方法,对黑河流域的生态承载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例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紧扣当代科学的前沿,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不仅选题有创新性和前沿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21世纪面临的主要课题,西部大开发又刚刚开始,在这个时候,本书的出版必将对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很高兴看到有这样一批有志于生态环境保护、并已有一定建树的年轻人奋斗在**线,祝愿他们在21世纪取得更大成功,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目录
    **章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的内涵及关系
    1.1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与内涵
    1.1.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与背景
    1.1.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意义
    1.1.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本质
    1.2承载力概念的由来、演化与发展
    1.2.1承载力概念的由来
    1.2.2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
    1.3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关系分析

    第二章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探索
    2.1生态承载力基本概念与特点
    2.1.1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2.1.2生态承载力的特点
    2.1.3开展生态承载力研究的意义
    2.2生态承载力内涵与系统效应
    2.2.1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2.2.2生态承载力的基础条件--资源承载力
    2.2.3生态承载力的约束条件--环境承载力
    2.2.4生态承载力的支持条件--生态弹性力
    2.2.5生态承载力的系统效应与意义
    2.3生态可持续承载条件与机制
    2.3.1人口持续发展机制
    2.3.2自然资源持续承载条件与机制
    2.3.3环境承载力的约束与承载机制
    2.4生态承载递阶原理
    2.4.1概述
    2.4.2承载媒体与承载对象的关系
    2.4.3土地资源承载递阶关系
    2.4.4环境承载递阶关系
    2.5生态可持续承载原理与调控方式
    2.5.1生态可持续承载基本原理
    2.5.2生态可持续承载调控方式
    2.5.3生态可持续承载调控机制
    2.5.4生态可持续承载调控模式
    2.6小球假说

    第三章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
    3.1生态承载力判定模式与求解方法研究
    3.1.1生态承载力基本判定指标
    3.1.2生态承载力判定模式与计算方法
    3.2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
    3.2.1评价指导思想与基本程序
    3.2.2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3.2.3综合评价方法
    3.2.4分级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3.3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判定方法
    3.3.1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2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成框架
    3.3.3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图谱
    3.3.4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判定方法
    3.4生态承载力系统控制与改善方法
    3.4.1阈值平衡法
    3.4.2损失估算法

    第四章实例研究--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4.1基本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概述
    4.1.1基本研究思路
    4.1.2主要研究内容
    4.1.3研究技术路线
    4.2研究区域背景
    4.2.1自然概况
    4.2.2社会经济概况
    4.2.3流域开发过程
    4.3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计算与分析评价
    4.3.1黑河流域生态弹性度计算与分析评价
    4.3.2黑河流域资源承载指数计算与分析评价
    4.3.3黑河流域承载压力度计算与分析评价
    4.3.4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综合分析评价
    4.4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分析
    4.4.1黑河中游张掖地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4.4.2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可持续发展分析
    4.4.3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
    4.5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策略
    4.5.1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优先发展目标
    4.5.2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4.5.3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五章结语
    5.1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论基本观点
    5.2黑河流域研究主要结论与建议
    5.3几点体会与希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附录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