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药趣话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药趣话

  • 作者:王焕华
  •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0637340
  •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01日
  • 页数:662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药话,或者称作中药文化,既是祖国医学遗产,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本书主要围绕着“六话”内容:一为古今珍闻趣话,包括中药典故,奇闻轶事,药膳名点;二为民间传说神话,多为有趣的民间故事;三为文人吟咏诗话,吟咏中药的诗词谚语楹联;四为中药变迁史话,言及中药趣名雅号,栽种简史,产地考证;五为名医用药佳话,多属历代名老中医的心得绝招;六为老药妙用新话,介绍近代医家运用传统中药的新方法新用途。
    文章节选
    情客——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给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人念。
    ——唐·杜甫
    市花国花丁香花
    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药,早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约成书于公元533~544年间)中即有记载,称之为“丁子香”。丁香入药*早见于南朝齐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里,称之为“鸡舌香”。据近代考古学家报道,汉代马王堆中发现的未腐烂的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古尸手中就握有丁香。
    丁香是以丁香树的花蕾入药,因为它的形状像“丁”字,而且又有浓郁的香味,故称丁子香,简称丁香。又因为花蕾干燥后酷似鸡舌,所以又叫鸡舌香。中国古代医家曾经还把未开放的花蕾名为公丁香,把未成熟的果实称为母丁香,并认为**以公丁香为胜。中医还有一种解释:粒小者为雄,雄为丁香,其味浓香,又称为公;粒大者为雌,雌为鸡舌,其味淡香,又称为母,“方中多用雌,力大,膏煎中用雄”。其实无论雌雄,丁香的有效成分均为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等,所以功用相同,诚如《本草新编》中所言:“丁香有雌雄之分,实治病无分彼此。”
    丁香又是我国特��的名贵花木,特别受到西北高原的人民喜爱,还尊奉为“吉祥花”。青海省西宁市在1985年3月23日的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决定将丁香花定为西宁市市花。在中国,丁香的栽培历史相当悠久,至少已有一千多年,宋代周师厚在《洛阳花木记》(1082年)中,就有了有关丁香栽培的记载。国外丁香栽培历史要比我国大约晚五个世纪,在1620年以前,中国的花叶丁香才通过丝绸之路经波斯(伊朗)传入欧洲,以后原产我国的其他丁香种类也陆续传入东欧、西欧、中亚、东亚和北美各国。特别是在东非高原南部的坦桑尼亚,有个面积约九百多平方公里的奔巴岛,被人们誉为“世界*香的地方”,因为奔巴岛是举世闻名的“丁香之岛”,这里生长着三百六十多万株的丁香树,远远望去,好似碧波万顷的海洋里镶嵌着一块晶莹的绿色宝石。当人们踏上岛屿时,映入眼帘的净是苍翠欲滴的丁香树,郁郁葱葱,无边无际。丁香花开时节,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味,令人陶醉,无怪乎坦桑尼亚人民把丁香称作自己的国花。
    法源寺丁香会
    丁香在观赏花木中久负盛名,姿容媚秀,花繁香浓,人们称它为朴素而内秀的花中君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它也占有一席之地,大概是由于丁香花朵纤小文弱,枝条细长柔软,又经常缠绕在一起,很容易给人们一种情思百结之感,因而给历代骚人墨客留下了不少有关“丁香结”的诗句,这才又给它取了“情客”、“百结”的雅名吧。诸如唐朝诗圣杜甫的“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李商隐的“芭蕉不解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陆龟蒙的“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涎香”,五代南唐主、大词人李煜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宋代洪遵的“丛生盛花叶,乱结罥巾衣”,南宋王十朋的词句“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金代元好问的“一树百枝千万结,更应熏染费春工”等等,不胜枚举。此外,在日本《和汉药考》一书中,还有百里馨、瘦香娇、如宇香、瘦香媓等别名。
    在北京的法源寺,占地六千七百多平方米,据说是明代流传下来的丁香树,种类繁多,花色各异,有黄色的、白色的、雪青色的和蓝紫色的。又有资料说早在宋朝以前,每逢丁香盛开之际,法源寺都将举行盛大集会,文人雅士,社会名流纷纷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的“丁香之会”,咏诗作赋,题词对联,盛极一时。其间还有着一段凄凉传说,讲的是宋代有位书生赴京赶考,在一客栈过宿,传呼茶房小姐上酒。姑娘斟酒时说:“冰冷酒,一点二点三点,请先生适饮”,并请赐对。考生本欲对答,无奈才疏学浅,终未对上。冷酒伤肝,一命呜呼。茶房小姐十分内疚,故在清明祭祀时节,为其扫墓,竟然发现坟头上长出一株丁香花。小姐回家后,当晚梦见考生对她说:“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供小姐欣赏。”小姐悲喜交加,醒来后遂作一对联祭奠墓前:生前痛饮冰冷酒,含恨九泉;死后饱赏丁香花,流芳百载。自此,北京法源寺丁香之会历代流传,这一活动一直延续到明、清。
    名医与丁香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味辛性温,气味芳香,既可作**,又可作调味剂,乃药食兼用之品。它是一味理想的暖胃药,凡是因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疼、泄泻、疝气痛,以及妇女寒性痛经等,均有很好效果。此外,单用丁香也能**顽疾。如《中医杂志》1985年8期曾介绍:用公丁香为末**脚癣,将患趾洗净后,撒于脚趾缝内,此法简单实用,**百余例,效果颇佳。对口臭之人,用公丁香1~2粒合口中,时时含之,**亦好。国内**脾胃病专家、江苏省中医院徐景藩教授在1983年5期《浙江中医杂志》上介绍了他用丁香配肉桂外治的独特经验,每获良效。具体方法和适应症是:用等量丁香和肉桂,研极细末,密贮,用时取少许掺于局部,约豆粒大小,外贴胶布两层,一昼夜取下,洗去原药,待1小时后如法再用,连续3~7天。所治病症及外贴部位:
    1、胃痛:贴于中皖、梁门穴或痛点。
    2、肝炎、肝硬化:贴于肝区痛点,或期门、日月、章门穴。腹胀腹水时贴中皖、气海及两侧天枢穴。
    3、食道炎或食道功能障碍:贴膻中或紫宫穴。
    4、慢性胆囊炎:贴于痛点,也可加贴右侧阳陵泉穴。
    5、腰痛:贴于肾俞、命门及痛点。
    6、胸神经痛、肋软骨炎:贴于痛点。如未效,可加贴痛点相应的背部俞穴,如厥阴俞、心俞、肾俞、膈俞等。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真正**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花蕾外,在民间草药中还有不少以“丁香”命名的**,它们品种不同,科属有别,功用亦异,在应用时不可不慎。如“桂丁香”乃樟科植物肉桂幼嫩的果实,能温中散寒止痛;“苦丁香”是葫芦科植物甜瓜的瓜蒂,内服可催吐;“水丁香”为柳叶菜科植物丁香寥的全草,能利水消肿,清热**;“白丁香”乃麻雀的粪便,能化积消翳;“荷花丁香”属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功在镇咳利水。施今墨是近代北京***的四大名医之一,毛泽东生前称施今墨是“南北驰名的名医”,曾写过《忆绒线旧院内丁香花树》的诗句:
    丁香花开今年小,人比去年老多了。
    年年依旧花自开,道自花不随人老。
    花落花开几度春,人间往事已前尘。
    遥知庭院还如昔,不见当时树下人。
    诗中所云丁香是指木犀科的暴马丁香,而不是桃金娘科的**丁香。在十年动乱中,他被诬为“老反动权威”,备受迫害。更有甚者,还被赶出私人住宅,致使多年医案被毁于一旦。施老痛心之余,聊借中药丁香花开花谢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自己的悲愤之情。
    目录
    情客——丁香
    市花国花丁香花
    法源寺丁香会
    名医与丁香
    神草——人参
    人参漫谈
    千草之灵,百药之长
    滥用人参,毒如砒鸩
    参童避难闯关东
    药虽相恶效相成
    金不换——三七
    漫话三七
    三七的传说
    “三七补血**”
    “三七补气”之说
    无声虎——大黄
    姚僧垣与大黄
    延年益寿话大黄
    大黄驰誉古今中外
    禹余粮——土茯苓
    “禹余粮”药名的由来
    **梅毒之要药
    土茯苓善疗头痛头风
    长寿因子——山药
    薯蓣、山药名考
    善用山药张锡纯
    吴蕴初与怀山药
    药食兼用风味多
    胭脂红——山楂
    药食兼用的果品
    冰糖葫芦的由来
    妇科良药山楂果
    山楂的神奇妙用
    香果——川芎
    “久服令人暴亡”
    头痛必用川芎
    川芎漫话
    地烟——马勃
    马勃之*
    马勃之用
    长寿菜——马齿苋
    马齿苋的神话
    良药佳蔬马齿苋
    马齿苋偏方集锦
    苦实——马钱子
    番木鳖与木鳖子
    马钱子与李后主之死
    巫丹误服兴奋剂
    毒药新用
    定风草——夭麻
    唐明皇的益寿珍品
    何以“无风独摇”
    天麻生长之谜
    天麻与老年性痴呆
    禁宫花——王不留行
    催奶**药
    王不留行“三通”之功
    海棠梨——木瓜
    古人咏木瓜
    木瓜医用
    大绿通——本香
    木香真香
    “治气之总药”
    名医谨慎用木香
    嗽神——五味子
    五味俱全养五脏
    “嗽神”善治黄昏嗽
    轻重何从善自斟
    百虫仓——五倍子
    非草非木一虫瘿
    五倍子“五止”之功
    追风使者——五加皮
    五加南北谈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