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大地的眼睛/普里什文文集(普里什文文集)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大地的眼睛/普里什文文集(普里什文文集)

  • 作者:(俄)米·普里什文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5431813
  •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01日
  • 页数:383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大地的眼睛》(1946-1950)由《通向友人的路》、《沉思录》、《人类的镜子》三部分构成,是普里什文*后一部完成的著作,是一部关于他自己的“总结之书”。
    《通向友人的路》以传记性质的抒情笔记对影响作者个性形成的重大事件和感受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自己作为一名作家的成长历程时,普里什文意识到自己*大的幸福就是“融入自然”,置身森林就像待在朋友中间一样。标题中的“友人”原文为单数名词,可能是普里什文心目中的某个读者,也可能是普里什文自己,思考中的他常常和自己交谈。也可能另有所指,即自然本身,或许还有诗。
    《沉思录》主要是普里什文关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和自然现象等的“沉思”,这些沉思具有深刻的思辨色彩,同时又充满着鲜活的感受和生动的细节。
    《人类的镜子》*饶有兴味,普里什文把自己写动物和植物的笔记都收录在这部作品中。他称狗、猫、鸟为“老乡”,他总能在动物身上看到人类的影子,能感觉到“动物的智慧”,甚至能观察到“一棵树的生活”。因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便成了“人类的镜子”。
    普里什文用人生、艺术、道德、历史的观点来诠释真、善、美和爱。他的作品不仅让我们了解大自然,也让人类了解真实的自己。
    文章节选
    书摘
    1946年
    我们在寻找我们的栖居地。
    前往波列奇耶
    平和的日子本在一成不变中宁静无扰地交替,昨天早起,冬天竞不期而
    至,朔风凛冽,周天寒彻,搅乱了一切。好在午间又阳光普照,既而万物柔
    和。
    到了日暮时分,历经了冰冻与日暖的空气,又同夏季的冰川里相仿。
    明天我们前往波列奇耶,前往兹韦尼哥罗德郊区的科学院疗养院。
    9点钟从莫斯科动身,11点钟抵达。太美妙了,我们甚至没这样奢望。
    温润的雪片静静地落了**。
    清晨,沉浸在阳光中的树木披着层层的银霜。约莫两j个小时过后,霜
    消日隐,白昼就这样在寂静沉思中逝去。日中时,有水滴垂落。向晚时,月
    色朦朦,清香习习。
    阳光灿烂的**
    昨天真是阳光灿烂的**!宛若美人惠临,“光艳刺目”。我们自惭形
    秽,都老老实实的,只眯起眼盯着自己的脚下,一直到了谷地的树阴中,才
    敢抬眼望望淡蓝的叶影外白晃晃的一切。
    夜里星光明亮,次日是阴天,还得感谢上帝,不然真应付不了,毕竟你
    奈何不得这三月艳阳天,它反倒做得了你的主。
    白桦树瑟瑟发抖
    风紧刮了一夜,屋里听得到滴水声。早晨严寒没有来袭:一会儿云开日
    出,一会儿彤云密集,倒口袋般抖搂一阵雪糁子。乱云飞渡,苍白的桦树瑟
    瑟发抖,东摇西摆!
    静雪
    说起静,有句俗话:“比水静,比草低。”但是有什么比落雪更静呢!
    昨天一整天雪花纷飚,一派寂静仿佛雪从天国带临。
    贞静的三月的光中下着贞静的雪,婴孩般柔嫩、松软,造设出怀抱一切
    生命与死亡的岑寂。任何的声息,弥增静谧:公鸡打鸣,乌鸦聒噪,啄木鸟
    叩击树干,松鸦引吭高歌,这一切却使这里静得更深。
    幽寂如此,**如此,你仿佛感到对生命的理解有了升华,像是触到一
    种没有风声、静谧永驻的高度。
    活物一般的云杉
    覆雪漫漫,阳光四射,看不见的水粒子渗进了小树枝上触雪的地方。这
    涓涓细水不停地冲洗,雪从云杉的一个枝权跌到了另一个枝杈。水滴在针叶
    间滚落,在从一处滑到另一处时伸出小手,轻摇枝头。因了消雪和融水的缘
    故,整棵云杉如同活物一般,不安地抖动,熠熠有光。
    从云杉后面逆光看去,这景致尤其漂亮。
    冰雪覆盖的河
    河面上白皑皑的,完全被雪覆盖,只有借助灌木丛,才辨认得出河岸的
    位置
    ……
    目录
    总序/普里什文:伟大的牧神
    本卷序/《大地的眼睛》——普里什文“总结之书”
    通向友人的路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
    编辑推荐语
    普里什文被誉为“伟大的牧神”、“完整的大艺术家”、“世界生态文学和大自然文学的先驱”、“俄罗斯语言百草”。普里什文用人生、艺术、道德、历史的观点来诠释真、善、美和爱。他的作品不仅让我们了解大自然,也让人类了解真实的自己。《大地的眼睛》得到了许多俄罗斯作家的高度评价,帕乌斯托夫斯基称其为“一部充满诗意的思想和意外的瞬间观察的惊人巨著”。 书评
    我开始阅读这些文字,让我感到震惊的是,有如此之多的已转化为名言
    的警句或引文,它们含义深刻,几乎可以顶得上一本又一本的大部头。
    ——帕斯捷尔纳克
    普里什文的出发点就是承认每一个事物的**价值,不管这事物是四季
    的一个瞬间,一条狗抑或一个人的命运。生命自具价值、不能为了整体而牺
    牲个别,这一思想对作家而言是*为重要的。
    ——符·阿格诺索夫
    在生命的暮年,普里什文将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感悟、在自然中获得的
    智慧都奉献出来了。作为一生文学创作的总结和思想探索的结晶,《大地的
    眼睛》就是普里什文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精神遗嘱。
    ——刘文飞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位客观的民族学家,而是一位敏锐、细腻的艺
    术家,或许,是当代所有艺术家中*为客观的艺术家,民族学中的艺术家,
    带有其虚假政论色彩的艺术家。
    ——伊万诺夫-拉祖姆尼克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