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道德评价标准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道德评价标准论

  • 作者:刘合行
  •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140087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206
  • 定价:¥24.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道德评价标准论》内容介绍了在进行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强化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深入研究和实践建立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十分重要。因为建立和谐社会,不论采取何种途径都需要道德保障,遵循道德准则,特别是面对物欲、财欲和权欲日益严峻的形势就更加需要突出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作为全人类的生命需求,且至少应该从如下几方面规范人类行为,提升人类精神。
    文章节选
    道德是人存在的理想关系状态。道德不是现象,而是反思的。它是对现实的评价和反映。因此,它虽居于现实,却总是指向理想未来。人对自我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拓展。如果人的质的规定性一成不变,那么,道德或者人类本身就失去了生命力,而作为存在的理想关系状态,则是永远开放的。所以,人又是一个永待完成的开放性存在(虽然道德的具体内容的表达形式、范畴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这种形式范畴所表达的内容却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样,道德是人的存在方式就在反思意义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具体规定:道德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不是从实然的意义上而是在应然的意义上而言,即道德是人的应然存在方式。
    “道德是人的应然存在方式”这一命题,又有作为集合体或类的与作为单个人的两个理解维度。作为集合体的“应然”存在方式,所指示的是社会应当具有何种伦理关系、伦理规范、伦理秩序,它所探究的是人类这个集合体的存在秩序、规范、关系及其合理性。作为单个人的’“应然”存在方式,所指示的是个人应当具有何种品质美德,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它所探究的是个人存在的意义、价值与生活方式。道德作为人的应然存在方式,具有理想性和普遍性。不同的生活时代乃至同一生活���代中不同利益集团,对人的理想都有不同的认识,这正是道德的特殊性所在。然而,如果仅仅有对人的各种特殊理解,那么,就不存在人之为人的可公度性,乃至不存在关于人自身的统一性。人(类)之所以作为社会性存在着,就在于对各种特殊性“应然”的理解中贯注了一种一元普遍的关于人的某种共同理解的某些方面,这是人类作为共同体存在的内在价值精神。而这种共同的可公度性的价值精神,虽然对某一个具体时代、具体个人而言可能具有先验性,但若在人类的全部生活实践过程中来认识,则这种具有可公度性的人之为人的“应然”性,只不过是人类在自身世世代代生活实践过程中承传而至的对人的反思性把握。 读了刘合行教授的《道德评价标准论》一书,很有感触。这就是眼下进行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强化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深入研究和实践建立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十分重要。因为建立和谐社会,不论采取何种途径都需要道德保障,遵循道德准则,特别是面对物欲、财欲和权欲日益严峻的形势就更加需要突出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作为全人类的生命需求,且至少应该从如下几方面规范人类行为,提升人类精神:
    (1)自觉追求真理,获取知识,匡扶正义,抑恶扬善,宜室宜家,光大美德;推动人际、家庭间、种族闻、**间,以及天地间的和谐共存,实现国泰民安、天地人和;积极地实践友善、博爱、包容与和顺;处处身先士卒、舍己为人,做人民公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及至需要时,不惜牺牲生命去为全人类的自由、独立、民主与平等而战。现在许多人,情趣不雅,格调低俗,热衷于吃喝嫖赌,追求**,贪爱虚荣,放纵本能,贪得无厌,自私自利。这既令人痛心疾首,憎恶之极,更迫切需要社会从法律和道德等多个层面*大力度地树立伟大的人格、高尚的德性,以救助堕落的人性、塑造光洁的人生。
    (2)牺牲“自我膨胀”的利己主义,弘扬人道主义的无私境界。自我膨胀尤其是私欲膨胀,常常是滋生独裁、专制、极权和一切社会灾难与罪恶的根源。它是**的个人主义和私欲弥漫的基础。它没有认识到自我力量的渺小和社会力量的强大。自我膨胀其实是精神的傲慢、意识的狂妄、贪欲的彰显,以及认识上的幼稚无知。与之相比,我国的老庄哲学则非常明智。在老庄看来,万物有道,天地有常,福祸相生,化不可极;任何人都不可以违背客观规律,随心所欲地奢求不可期盼的目标。为人者,关键是要能够做到清心寡欲,趋向淳朴自然,顺应造化之理。如果人们能够让心灵安宁和泰、光洁纯净,不沾染世俗的污尘和瑕疵,做到恬淡无欲,就可以逍遥物外,至美至乐,社会也就会变得和谐、秩序、安康、**、河清海晏和富有才智。与此同时,也能够控制欲求,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消除隔阂,悯恤生灵,普度众生,真正让感性和理性、个体和社会达到和谐与统一。
    目录
    **章 道德与道德评价
    **节 道德与道德价值
    第二节 道德评价
    第三节 道德评价与善恶评价

    第二章 道德评价标准
    **节 道德评价标准的理论认识
    第二节 道德评价标准与评价道德的标准
    第三节 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主义

    第三章 道德评价标准与生产力标准
    **节 道德与生产力
    第二节 道德评价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统
    第三节 正确认识“爬坡论”与“滑坡论

    第四章 道德评价标准与道德选择
    **节 道德选择
    第二节 我国社会道德选择的现状及其原因
    第三节 道德选择中的价值评判机制

    第五章 当前道德评价标准多样化的倾向及其评析
    **节 道德评价标准多样化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当前道德评价标准多样化倾向评析
    第三节 道德评价标准多样化对道德建设的不良影响

    第六章 社会主义道德评价标准建设
    **节 建设社会主义道德评价标准的出发点和原则
    第二节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标准
    第三节 坚持集体主义,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