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胡适评传
QQ咨询:
有路璐璐:

胡适评传

  • 作者:(台湾)李敖
  •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ISBN:9787505715509
  • 出版日期:2000年05月01日
  • 页数:261
  • 定价:¥1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我的目的不仅是“画”胡适之的“像”,并且还要画这个时代的像,我要画也这个时代里的大舞台、画出它喜剧和悲剧、画出剧里的主角和配角、画出它的场地的布景、画出布景后面的众生相,也画出戏台前面的千万只眼睛。
    英国的大政治家克伦威尔曾骂给他画像的人说:“画我须是我。”这句话,可以给任何想给别人“画像”的人作为警戒。胡适之不是轻易被了解的人,所以他也不容易被论断,没有受过严格的方法训练和史学训练的人,没有学会呼吸新时代空气的人,是没办法给他“画像”的。而李敖自称只有他才能写作真正的胡适之。李敖的这部《胡适评传》也正是李氏风格的代表作。该书从正文来看,它可能是文学的,从脚注来看,它可能是历史的;从夹缝来看,它可能是无孔不入,惊世骇俗的。 因此很可能许多人看了这部评传都会感到惊讶骇异,正如李敖自己所说他的这部评传:君子既不喜欢它,小人也不喜欢它,只有跟李敖一个调调儿的,才会喜欢它。
    文章节选
    18.《先母行述》曾记胡适如何登记“一块豆腐”:
    先母自奉极菲薄,而待人接物必求丰厚;待诸孙皆如所自生,衣履饮食无不一致。是时一家日用皆仰给于汉口上海两处商业,次兄觉往来两地经理之。先母于日用出入,虽一块豆腐之细,皆令适登记,俟诸兄归时,令检阅之。
    19.胡适在《先母行述》中说:“先母爱弟妹*笃,……闻俗传割股可疗病,一夜闭户焚香祷天,欲割臂肉疗弟病。……俟舅既睡,乃割左臂上肉,和药煎之。”这种愚昧,在中国民间起源甚古。*早的记载是唐朝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其他在《亲唐书》(卷九十五)、钱易《���部新书》、《宋史》(卷四百六十)、《元史》(卷九十八、二百)、《元典章》(三十三)、《事林广记》(壬集)何孟春《余冬序录摘抄》、《礼部志稿》、(卷二十四)、《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四百三)、无名氏《孤树哀谈》(卷二)、方苞《刘烈妇唐氏墓表》、郑醒愚《虞初续志》(卷一、二)、吴德旋《初月楼闻见记》(卷二)等等,都有这一类的记载,举不胜举。日本桑原藏对这个愚昧风俗曾有专文研究(见他的《东洋文明史论丛》页二○二一二一○;及《东洋史说苑》页三四。一三四一,在上面我所 列举的文献里面,后四书是桑原障藏没注意到的),这个问题,是中 国社会史、思想史、民俗史和医学史里头的重要项目。
    20.《先母行述》有一条很动人的故事:
    辛亥之役,汉口被焚,先长兄只身逃归,店业荡然。先母伤感,病乃益剧。然终不欲适辍学,故每寄书,辄言无恙。及民国元二年之间,病几不起。先母招照相者为摄一影,藏之,命家人日:“吾病若不起,慎勿告吾儿;当仍请人按月作家书,如吾在时。俟吾儿学成归国,乃以此影与之。吾儿见此影,如见我矣。”已而病渐愈,亦终不促适归国。适留美国七年,至第六年后始有书促早归耳。
    21.《胡适留学日记》(商务版,即亚东版的《藏晖室札记》)卷四第二则 《母之爱》(三年三月十二日):
    得家书,叙贫状,老母至以首饰抵借过年。不独此也,守焕兄家 有图书集成一部,今以家贫,愿减价咄售,至减至八十元。吾母知余欲得此书,遂借贷为儿子购之。吾母遭此窘状,犹处处为儿子设想如此。
    22.我在后面的评传中,会详细说明这一点。
    23.关于胡适的妈妈的主要材料,除了《先母行述》、《我的母亲的订婚》、《九年的家乡教育》等以外,可参看一九三八年十二月美国新泽西州出版的The Bulletin,published by the woman’s Club of Upper Montclair第十四卷第三号:Two Poems by Hu Shih,English verse renderings by Mabel I Ives,1,22,Subtitle:“My Mother”。
    半个台湾人
    (一八九一一一八九五)
    一胡适也是“阿海”吗?
    可怜的县太爷死后,剩下了可怜的小寡妇,和小寡妇身边的小儿子。
    小儿子生在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一八九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在上海大东门外,他生的那天,郭嵩焘才死了一百五十七天,罗威尔(J.R.I~ewell)才死了一百二十七天,孙科才生了一百一十七天。这一年,光绪皇帝死了老子,李鸿章死了老婆,袁世凯死了妈妈。
    这一年,俄国开始筑西伯利亚铁路,满洲皇帝开始学洋文,中国大臣开始提议制造火柴,康有为刊成了他的《新学伪经考》。
    这一年,是英国“牛津运动”(The Oxford Movement)的头儿纽曼(J.H.Newman)死后**年,是荷兰割耳朵的画家梵高(Vincent van Gogh)死后**年,是“吾生唯知猛进兮” 的乐观诗人勃朗宁死后第二年。
    这一年,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物还在世,或才出世不久,列一个对照表看看 ,是很好玩的:
    胡适生到这个世界里来以后,成了这个家族里*光彩的一员——这个家族里的人大部分都不长寿,也没大“出息”,并且还爱得怪病:有的聋哑、有的精神失常、有的四肢残废。*怪的是:胡适竞还说他的侄儿们“皆颖悟可造”。
    这一家子的谱系,可以列表如下:(如附页)
    从这个表里,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家族中已去世的,除了胡适以外,缺乏长寿的人。胡适大概感觉到他这个家族里缺乏长寿的人,所以他特别祝福给他的孙子胡复(仔仔)。他在给梅贻琦的祝寿论文里,特别写出:
    四十八年五月十五日早晨两点半写完,今天是我的孙子仔仔的四岁生日,我把这篇论文献给清华学报,祝贺梅月涵先生七十岁生日。我盼望我的孙子也能像我的老朋友一样的长寿!·而在他自己所有的金石印章里,也有“胡适长寿”等印文。在他去世前十个月,他从台大医院被“推”了出来,就“对记者表示希望再活十年”,并认为这十年是“拣(捡)来的十年”,大概他发现他已经远远地打破了他的家族长寿纪录了!活得也差不多了!
    在**章里,我们就知道了:胡适生下来后六十四天,他的父亲就被派到台湾去。当时他父亲没带家眷,所以胡适和他母亲搬到川沙。在川沙住了一年。
    到了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二月二十六日(四-八),胡适 到了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二月二十六日(四,八),胡适的母亲、四叔介如、二哥嗣柜、三哥嗣衽和胡适自己(还有老妈子)一同到了台南。
    那时候胡适还不到一岁四个月。他先住在台南。住了九个月零十**。住的地方是台南“道署”附近,就是现在台南市中区永福路北段永福国民学校,他当时做梦也想不到,在七百一十八个月以后,他居然“游子归来”,在面目全非的旧居旁边,做了感慨无限的凭吊!
    ……
    目录
    关于《胡适评传》
    楔子
    可怜的县太爷
    可怜的小寡妇
    半个台湾人——胡适也是“阿海”吗?
    被拧肉的时代
    “努力做徽骆驼”
    “侬跟我来”
    《竞业旬报》
    少年诗人
    “无忘城下盟”
    从逛窑子到上北京
    编辑推荐语
    关于《胡适评传》
    一九五七年的三月一日,我在《自由中国》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六千多字的文章——《从读说起》(现收入《胡适研究》,改题《关于》)。文章发表后一年一个月,胡适从美国回来,约我到钱思亮的家里,跟我说:“呵!李先生,连我自己都忘记了、丢光了的著作,你居然都能找得到!你简直比我胡适之还了解胡适之!”
    那时我已有给他写本传记的意思,但是我一直没跟他提起。我只提到几部批评他的书,像李季的《胡适批判》、叶青(任卓宣)的《胡适批判》、谭天的《胡适与郭沫若》等。对谭天的《胡适与郭沫若》,他根本不知道有这本书;对叶青的《胡适批判》,他回忆说:“二十多年前叶青写完了这部书,寄了一套给我,要我答复,我本来写好了一一封信答他,后来一想:叶青在书里说我不必盖棺,论就定了,在他眼中,我已是死掉的人了,死人还能说些什么呢?所以我一直没有理他。”
    如今,七年过去了,胡适之从生龙活虎转人墓草久宿,从声容笑貌变成一棺孤骨。但是,每当我在南港的高压电线底下,走上了胡适的坟头,我都仿佛听到一种熟悉的声音在向我感叹:——“我已是死掉的人了,死人还能说些什么呢?”
    于是,我又捡起七八年前的心愿,想给胡适写部传。不过这回不再是一本了,我决定给他写一部十本的大传记,我要用这一百二三十万字的大传记,让“死掉的人"重新“活过来”,让他重新“说些什么”,也让我们“说些什么”。
    我所以发愤由我来写这部传记,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看到别人迟迟不肯动手,或做得实在令人不满意。在胡适生前,我读过胡不归的《胡适之先生传》;在胡适死后,我看过毛子水的《胡适传》。这些简陋的传记都出于胡适的学生之手,基本的姿态都是维护他的,或是只有颂扬没有批评的,同时在史料处理方面又过于粗疏,难免有很多错误。
    十多年来,我遍读有关胡适的一切著作,深觉不过是两类而已:一类是近于酷评的(dia tnbe);一类是过度颂扬的(eulogy)。两类共有的毛病,是不能用严格的方法训练去接触史料、解释史料。于是,旌旗开处,胡适一出场,喊打与叫好之声此起彼落,胡适一方面被骂得天诛地灭,一方面又被捧得缩地戡天。结果呢,双方的感情因素是满足了,可惜被搬弄的却不是真正的胡适之!
    英国的大政治家克伦威尔曾骂给他画像的人说:“画我须是我。”(paint me as Iam.)这句话,可以给任何想给别人“画像”的人作为警戒。胡适之不是轻易被了解的人,所以他也不容易被论断,没有受过严格的方法训练和史学训练的人,没有学会呼吸新时代空气的人,是没有办法给他“画像”的。
    作为一个对方法训练和史学训练稍有所知的人、作为一个对新时代空气稍曾呼吸的人,我现在自告奋勇地来做这件大工作。我的目的不仅是“画”胡适之的“像”,并且还要画这个时代的像,我要画出这个时代里的大舞台、画出它的喜剧和悲剧、画出剧里的主角和配角、画出它的场地的布景、画出布景后面的众生相,也画出戏台前面的千万只眼睛。
    所以,可以这么说,这部《胡适评传》,不该单是胡适之个人的评传,它是时代的评传,它是以胡适为主角之一的时代的评传。
    …… 有台湾名骂之称的李敖说过,在台湾,只有一个胡适和半个殷海光影响过他。关于这本书,他说以胡适这样一个“载浮载沉”的人,却被他这样一个“乱蹦乱跳的作者写他、画他、捧他、捶他”,是“中国传记文学史上的新尝试”。
    本书作者以其独到眼光对胡适的一生进行评价,这部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胡适有一个认识,更可从中了解那个时代的众生百象。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