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营造之道:古代建筑
QQ咨询:
有路璐璐:

营造之道:古代建筑

  • 作者:萧默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ISBN:9787108028808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01日
  • 页数:153
  • 定价:¥33.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08028808
    • 作者
    • 页数
      153
    •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01日
    • 定价
      ¥33.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建筑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虽不是纯艺术,却同样具有形式美和艺术美,而且因其体量巨大。保存时间久远,更由于它的表现性和抽象性等艺术特性,其价值并不在纯艺术之下,且不能被代替。中国古代建筑在这一点上尤为突出:在实用和形式美的背后,深蕴着精神内涵——“道”,这“道”既是“人文”的,又是“自然”的,反映出中国人的礼乐、道德观和“****”的生命观。
    文章节选
    第壹章 “非壮丽无以重威”
    ——都城与宫殿
    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旨在于强调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与稳定,是在一种礼乐观的指导下,加强**集权即“君权”的具体政治运作,在建筑上的表现则是以弘扬君权的宫殿及与宫殿密切相关的都城规划为主。
    所谓“礼乐”,即“乐统同,礼辨异”。“辨异”就是区别等级社会中各****的地位,建立起政治秩序,这是“礼”的职能;“统同”就是维系民心的统一协同,承认君权的高高在上,使整个社会和谐安定,这就是艺术——“乐”的功用。中国的都城与宫殿建筑是这种观念的*好体现。
    甲骨文“宫”字,是一座简单的穴居小屋的形象:在屋顶下面的两个“口”字代表天窗和门,原指所有的房屋,秦汉以后这个字才专属于帝王,宫殿也就是帝王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地方了【图1-1】。
    宫殿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始于原始社会圆形村落的**建筑,即考古学上所称的“大房子”,*初是用作首领居住、集会和祭祀。从夏代起,这类建筑被一座大院围绕起来,院内有一座大殿,殿内分间,但仍然合三种功能为一体。陕西岐山早周(时属晚商)宫殿由两进四合院组成:前面有广场,前院有一座“堂”,是集会和祭祀的地方,��院用作居住,说明三种功能已开始分化。西周时,功能进一步分化,与都城也加强了联系,追记西周陪都和东周都城洛邑规划制度的《考工记》中记述到:匠人营造的王城,方形,每面九里,各开三座城门。……
    目录
    谈谈建筑艺术的特性
    第壹章 “非壮丽无以重威”
    ——都城与宫殿
    第贰章 “敬大法祖”
    ——礼制建筑
    第叁章 “事死如生”
    ——陵墓
    第肆章 “洪钟震响开觉悟”
    ——寺观
    第伍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景观楼阁与塔
    第陆章 “虽由人作,宛白天开”
    ——园林
    第柒章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民居
    第捌章 “万方乐奏有于阗”
    ——少数民族建筑
    藏传佛教建筑
    维吾尔族建筑
    傣族建筑
    侗族建筑
    图片索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