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心智、知识与道德:哈耶克的道德哲学及其基础研究/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心智、知识与道德:哈耶克的道德哲学及其基础研究/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作者:马永翔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ISBN:9787108025029
  •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01日
  • 页数:506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哈耶克是20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而且可以说是虽长期遭到冷遇或攻击,晚年其思想理论却得到尊重和承认*多的一位。哈耶克人生和学术经历丰富,早年在当时学术和艺术气氛浓厚的维也纳浸染甚深,早露锋芒;二战前辗转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任教,曾与声望正隆的凯恩斯论战;二战后又转赴美国,在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任教,孜孜不倦,五十岁以后还有多部巨著问世。他眼界宽广,见识精湛,不仅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政治和道德哲学、社会理论、法哲学、思想史等领域内也都有丰厚的研究成果。但是,他的研究领域和方法虽然多变,有似“狐狸”,基本的问题意识和理念却似“刺猬”一般执著一贯。在某种意义上,哈耶克的生活和著述可以说是20世纪的一个见证。
    对哈耶克的思想国内外已多有研究。而永翔的《心智、知识与道德》一书选择从不仅国内学界比较忽视、西方学界也较少注意、同时又相当复杂难解的哈耶克心智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其道德哲学的基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可以说为国内外哈耶克研究展现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为写此书,永翔对哈耶克原著及对他的研究的原文资料搜罗甚全,梳理甚细,直接从外文下手,所用资料翔实可靠。在充分占有大量**手资料
    目录
    序言(何怀宏)
    前言
    一 本书论题及其可能意义
    二 对本书论题的限定
    **编 心智秩序的基本原理
    **章 哈耶克心智理论的源起及其基本定位
    1.1.1 回归维也纳时代
    1.1.2 哈耶克与马赫
    1.1.3 马赫及其《感觉的分析》
    1.1.4 从《感觉的分析》到《感觉的秩序》
    第二章 哈耶克心智理论的基本观念
    1.2.1 现象秩序和物理秩序的区分
    1.2.2 心理科学的任务
    1.2.3 问题的明确及相关辨析
    1.2.4 感觉质性的秩序
    1.2.5 外物刺激、神经脉冲、神经效应和感觉质性
    1.2.6 两种秩序之“不同”的初步解释
    1.2.7 感觉质性与神经效应之间的对应关系
    1.2.8 关系观念的确立
    1.2.9 关系秩序及其复杂性和“整体特征”
    1.2.10 心智秩序不**于意识领域
    1.2.11 问题的转移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分类秩序
    1.3.1 基本观念的深化和拓展
    1.3.2 分类及其**论题
    1.3.3 分类的基本形式
    1.3.4 分类的复杂形式
    1.3.5 不同类别之间关系的分类
    1.3.6 进化和**神经系统的层级秩序
    1.3.7 其他
    第四章 心智秩序的一般结构
    1.4.1 前感觉经验或“结联”
    1.4.2 “地图”
    1.4.3 “地图”和“模式”
    1.4.4 关联过程
    1.4.5 意识和无意识
    1.4.6 抽象和具体
    第五章 哈耶克心智理论的哲学意义
    1.5.1 经验与知识
    1.5.2 现象主义与二元论
    1.5.3 解释及其限制
    1.5.4 科学的划分与“意志自由”
    第二编 知识、规则与社会秩序及其心智理论根据
    **章 哈耶克的哲学世界观
    第二章 知识、规则与社会秩序
    2.2.1 “分立的个人知识”及对“完备知识”的否弃
    2.2.2 “经验无知”
    2.2.3 一般性规则与作为“行动结构”的自发互动秩序
    2.2.4 对哈耶克的另一个可能分期
    2.2.5 “为自由而计划”
    2.2.6 哈耶克的自我否弃
    2.2.7 “知道如何”的“默会知识”
    2.2.8 “知道如何”的默会知识观的嬗变
    2.2.9 “哲学无知”
    2.2.10 知与无知的知识观的两种“逻辑范式”
    2.2.11 一般性规则与文化进化
    2.2.12 哈耶克社会理论体系的一般结构
    第三章 对哈耶克社会理论的—个批评及可能回应
    2.3.1 “自然主义”与“建构主义”相冲突的诟病
    2.3.2 范伯格对哈耶克的“重构”及其否弃
    2.3.3 “内部批判”或“内在一致性判准”
    2.3.4 “内部批判”的意义及对文化进化观念的再解释
    第四章 哈耶克社会理论的心智理论根据
    2.4.1 理解如何可能
    2.4.2 一般性行为规则的微观存在形式
    2.4.3 默会知识观的心智理论根据
    2.4.4 行为规则之抽象性、否定性及内部批判的心智理论解释
    2.4.5 心智进化的一个简单图示
    2.4.6 心智与社会的并发进化
    第三编 知识论和心智理论视域中的自由、正义与共同体
    **章 经济计划与个人自由
    3.1.1 社会主义计算大论战
    3.1.2 社会主义计算及完备知识之不可能
    3.1.3 通往贫穷和奴役之路
    3.1.4 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
    3.1.5 “规则之治”或“法律下的自由”
    3.1.6 再论哈耶克的知识论论据
    3.1.7 通往进步和繁荣之路
    第二章 “社会正义”的幻象及其否弃
    3.2.1 “社会正义”的价值论诉求
    3.2.2 “社会正义”的知识局限及其恶果
    3.2.3 哈耶克与罗尔斯
    3.2.4 “社会正义”无意义
    3.2.5 哈耶克的形式正义或“法治正义”观
    3.2.6 依据市场价值得其能得
    第三章 自我与共同体
    3.3.1 克劳雷对哈耶克个人观或自我观的共同体主义批判
    3.3.2 罗兰德对哈耶克个人观或自我观的共同体主义批判
    3.3.3 雷德尔对哈耶克“共同善”观念的解释和应用
    3.3.4 一个评论
    3.3.5 重返哈耶克的心智理论
    3.3.6 心智、自我与同一性
    3.3.7 自我与共同体
    3.3.8 “心智-文化进化”中的自我与共同体
    3.3.9 自发扩展秩序中的自我与共同体
    3.3.10 “共同体至上主义”或“唯共同体主义”的谬误
    结语
    附录一 在哈耶克那里真的存在休谟主义与康德主义的冲突吗?
    附录二 哈耶克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吗?
    附录三 哈耶克对传统的诉求会容许奴隶制存在吗?
    附录四 哈耶克的自由理想及其可能启示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出版后记
    编辑推荐语
    此书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汉语文献中,属于颇具原创内容的作品。国内研究哈耶克的学者较少涉足认识科学,马永翔的这一著作承接了西方学术主流新近开创的认知科学、道德行为学、演化心理学研究的脉络,因而显得十分重要。
    ——汪丁丁

    作者把握住了梳理和解释哈耶克思想的一个独特视角,即从心智论的角度去解释和引申哈耶克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其他一些核心论辩。此书论题具有在熟读文本基础上的突出的创新性,拓展了哈耶克研究的视野,为更深入广泛的讨沦提供了知识激励和参照。
    ——邓正来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