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学校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
QQ咨询:
有路璐璐:

学校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

  • 作者:丁尧清
  •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0660635
  •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01日
  • 页数:288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作者基于文献考察和文本分析,以历史研究为主,比较研究为辅,围绕社会课程的科目形态这个核心,着重探讨社会课程的功能、形态和内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旨在重新审视社会课程(科目)在普通教育中的价值和功能,进而寻求该科目合理的课程设置形态、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以社会课程的分化和综合两个观念为主题轴,**剖析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我国社会课程发展的轨迹,在国际视野中透视社会课程演变的脉络,试图从各国课程改革热闹非凡的表象中寻找出一些深层次的秩序、规律或实践规则,为我国社会课程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目录
    引言
    **部分 社会课程:自画像
    **章 社会课程的教育意义
    一 社会的和人文的功能
    二 公民素质教育的反思
    三 社会课程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 社会课程的形态表征
    一 制度化的社会课程
    二 课程形态图谱:分化和综合
    第二部分 课程形态:社会课程演变的宏观分析
    第三章 学科形态的社会课程
    一 地理科:从区域描述空间分析
    二 历史科:从宏叙述到主题探讨
    三 公民科:从角色认同到公民参与
    四 小结
    第四章 集合形态的社会课程
    一 社会科的诞生:NEA1916年报告
    二 缓慢的演进:专业协会的成立
    三 学科结构运动:新社会科
    四 追求**:课程标准化运动
    第五章 课程形态交锋的地域特色
    一 标准化形态:社会科的全球化扩张
    二 日本和新西兰:自由和保守的对抗
    三 英国:深厚的学术性科目传统
    四 澳大利亚和中国:分化抑或综合
    第三部分 课程组织:社会课程设计的微观���析
    第六章 社会课程的内容构成
    一 课程文本的分析综述
    二 课程文本的描述分析
    三 课程文本的比较分析
    四 小结
    第七章 社会课程的组织模式
    一 汉纳和环境扩展模式
    二 布鲁纳和学科结构模式
    三 塔巴和概念螺旋模式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