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食品安全学导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食品安全学导论

  • 作者:魏益民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45748
  •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01日
  • 页数:202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30245748
    • 作者
    • 页数
      202
    •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01日
    • 定价
      ¥4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相关文件和指南为基础,介绍了食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管理原则、基本方法,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全书的章节构成和内容安排以食品**风险分析的三大要素(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为核心内容和出发点,论述了三大要素的科学基础、相互关系及技术体系,同时选编了部分案例和参考资料。
    作为一部指导管理实践、提高知识水平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学术性兼知识性论著,本书适合于从事食品质量与**研究的科教人员、负责食品**监管的行政管理人员、食品加工与流通企业的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食品质量与**专业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的教材,或博士研究生及专业培训班的参考书籍。
    文章节选
    第1章 食品**学概论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发现,以及食品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食品**日益成为消费者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食品**事件时有发生,常常使行业受损,引发普遍的社会问题,因此,食品**监督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工作**。例如,瑞典在1973年设立了食品**管理局;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在1976年就出版了《发展有效的**食品控制体系指南》。在过去30年间,有关食品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得到了迅速发展,正在被科学界、食品工业界及政府管理部门所接受,并在生产、加工、储藏、销售和消费领域发挥作用。而食品**的概念在21世纪初才在许多**广为流传,逐渐被一些与食品科学、食品工程和质量控制有关的学者和管理部门所接受。
    进入21世纪,食品**科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动下,从2002年起,一个个全球性的、地区性的食品**研讨会和论坛在世界各地接连举行,**级的食品**管理机构也在不断地重组和加强,食品**的专业研究机构和学科专业相继产生,人才队伍也‘日益发展壮大。国内食品**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我国**个食品质量与**本科专业开始招生;2003年,我国设立了食品质量与**,或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博士点,开始招收和培养食品质量与**方面的专业人才。2003年,政府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层面协调和处理食品**问题,食品**监管被写入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责。
    人们在从事食品**管理、教学和研究的同时,希望对食品**的基本内涵、食品**学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本章在作者研究国际组织有关文件、学术报告、会议文集,以及亲自考察、学术讨论和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归纳了食品**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食品**学的学科构架,探讨了食品**学的技术体系,供食品**领域工作的学者、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讨论和参考,以推动食品**学的教学、科研和监管能力建设,促进**食品**战略目标的实现。
    ……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食品**学概论
    1.1 食品**的基本概念
    1.1.1 食品**
    1.1.2 食品质量
    1.1.3 食品卫生
    1.1.4 食品控制
    1.1.5 食品**学
    1.1.6 食品危害物及分类
    1.2 食品**学的基本原理
    1.2.1 食品**管理的原则
    1.2.2 食品**学原理
    1.3 食品**学的学科与技术体系
    1.3.1 食品**学的学科体系
    1.3.2 食品**学的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第2章 食品**风险分析框架
    2.1 风险分析框架概要
    2.1.1 风险分析的概念
    2.1.2 风险分析的要素及其关系
    2.1.3 风险分析在食品**管理中的作用
    2.2 风险评估
    2.2.1 风险评估的概念
    2.2.2 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
    2.2.3 风险评估的类别与作用
    2.3 风险管理
    2.3.1 风险管理的概念
    2.3.2 风险管理的程序
    2.3.3 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
    2.3.4 风险管理的作用
    2.4 风险交流
    2.4.1 风险交流的概念
    2.4.2 风险交流的形式
    2.4.3 风险交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章 食品**风险评估
    3.1 风险评估的原则
    3.1.1 有效性原则
    3.1.2 透明性原则
    3.1.3 统一性原则
    3.1.4 独立性原则
    3.2 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
    3.2.1 风险评估的程序
    3.2.2 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
    3.2.3 风险评估的基本类型
    3.3 化学性风险评估
    3.3.1 化学性评估面临的问题
    3.3.2 化学性风险评估的对象
    3.3.3 化学性风险评估过程
    3.3.4 国际化学性风险评估介绍
    3.3.5 化学性风险评估案例
    3.4 微生物风险评估
    3.4.1 微生物风险评估的过程
    3.4.2 国际微生物性风险评估介绍
    3.4.3 微生物风险评估案例
    参考文献
    第4章 转基因食品**风险评估
    4.1 转基因食品**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4.1.1 风险分析原则
    4.1.2 实质等同性原则
    4.1.3 个案处理原则
    4.1.4 其他原则
    4.2 转基因食品**性和营养学评价的内容
    4.2.1 基因的**性评价
    4.2.2 转基因食品的毒理学评价
    4.2.3 转基因食品的关键成分分析和营养学评价
    4.2.4 转基因食品外来化合物蓄积的评价
    4.2.5 转基因食品标记基因的耐药性评价
    4.2.6 非预期效应的分析
    4.3 转基因食品**性评价的技术
    4.3.1 食物成分营养评价技术
    4.3.2 流行病学研究
    4.3.3 生物信息学技术
    4.3.4 分子生物学技术
    参考文献
    第5章 食品**风险管理
    5.1 食品**风险管理概念
    5.2 食品**风险管理原则
    5.2.1 风险管理应遵循结构性方法
    5.2.2 风险管理决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人类健康
    5.2.3 风险管理的决策和活动应当透明
    5.2.4 风险评估政策的制定应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5.2.5 风险管理应当确保风险评估过程的科学独立性
    5.2.6 风险管理应考虑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
    5.2.7 风险管理应当保持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
    5.2.8 风险管理应当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
    5.3 食品**风险管理框架
    5.3.1风险评价
    5.3.2 风险管理措施的选择和评估
    5.3.3 管理决策的执行
    5.3.4 决策的监控和回顾
    5.4 食品**风险管理实施
    5.4.1 食品**风险管理者行为实施
    5.4.2 食品**风险直接责任人行为实施
    5.5 发达**的食品**风险管理
    5.5.1 法国的食品**风险管理
    5.5.2 美国的食品**风险管理
    5.5.3 瑞典的食品**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第6章 食品**风险交流
    6.1 风险交流
    6.1.1 风险交流的概念
    6.1.2 风险交流与风险分析的关系
    6.1.3 风险交流的目的
    6.1.4 风险交流的要素
    6.2 信息收集与交流
    6.3 食品召回
    6.3.1 食品召回的概念
    6.3.2 食品召回的目的
    6.3.3 食品召回计划
    6.4 消费者权益保护
    6.4.1 消费者的权益要素
    6.4.2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目标
    6.4.3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章 食品质量与**法规
    7.1 中国食品质量与**法规
    7.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7.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法
    7.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法》
    7.1.4 食品标签管理法规
    7.1.5 保健食品的卫生管理
    7.1.6 进出口食品的卫生管理
    7.1.7 与食品相关的法律制度
    7.2 国际食品质量与**法规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7.3欧美食品质量与**法规
    7.3.1 美国食品质量与**法规
    7.3.2 欧盟食品质量与**法规
    参考文献
    第8章 **食品**管理体系建设
    8.1 **食品**管理体系要素及其构架
    8.1.1 食品法律法规
    8.1.2 食品**管理
    8.1.3 食品监管
    8.1.4 实验室建设
    8.1.5 信息、教育、交流和培训
    8.2 现有**食品**管理体系
    8.2.1 多元管理机构体系
    8.2.2 单一管理机构体系
    8.2.3 统一管理机构体系
    8.3 国内外食品**管理体系简介
    8.3.1 中国食品**管理体系
    8.3.2 美国食品**管理体系
    8.3.3 加拿大食品**管理体系
    8.3.4 澳大利亚食品**管理体系
    8.3.5 日本食品**管理体系
    8.3.6 欧盟食品**管理体系
    8.4 加强我国食品**管理体系改革
    8.4.1 国际、国内食品**面临的挑战
    8.4.2 加强**食品**控制体系的建议
    参考文献
    第9章 **食品**控制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9.1 食品**法规体系
    9.2 食品**管理体系
    9.3 食品**科技体系
    9.4 食品**控制体系之间的关系
    9.4.1 法规体系与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9.4.2 法规体系与科技体系之间的关系
    9.4.3 管理体系与科技体系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1 术语
    附录2 缩略语
    附录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法
    附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法
    附录5 加强**食品**控制体系建设的建议
    附录6 加强农产品质量与**控制体系建设
    附录7 案例:三聚氰胺风险评估报告
    附录8 国际及**食品**管理机构
    附录9 《食品**学导论》作者发表的相关论文目录
    后记
    主编简介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