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道家科技思想范畴引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道家科技思想范畴引论

  • 作者:谢清果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802547445
  • 出版日期:2013年09月01日
  • 页数:312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道家科技思想范畴引论/唐山玉清观道学文化丛书》编著者谢清果。
    中国哲人尤其是道家学者从宇宙论开始探索天地自然的奥秘,并且在代代相续中推进着对自然的认识。而在此过程中,自然知识逐渐社会化、人文化,从两成为社会治理与人生修养的理论指导与方法论依据,这就使道家在自然、社会、人生的一切领域中都洋溢着丰富的科技思想。 道家科技思想范畴引论_谢清果_宗教文化出版社_
    目录
    唐山玉清观道学文化丛书序一
    唐山玉清观道学文化丛书序二
    唐山玉清观道学文化丛书序三
    绪论
    **章 道家科技思想构建的范畴基础
    **节 道家科技思想范畴研究的源起
    第二节 道家科技思想范畴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道家科技思想范畴的特点
    第二章 道家宇宙论的基础范畴
    **节 道德:宇宙万物的本原
    一、道、德范畴源起的科技思想背景
    二、道、德范畴及其科学思想内涵
    三、道、德范畴与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
    四、“道”“德”范畴与中国传统科学思想
    第二节 宇宙:道家的时空意识
    一、认识“宇宙”
    二、体验“宇宙”
    第三节 混沌:道家的世界图景
    一、混沌:道的存在形态
    二、混沌:体道的境界
    三、混沌:道治社会的特征
    第四节 太一:宇宙本源的追索
    一、道得之谓之太一
    二、“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
    三、“太一”:哲学与科学的交融
    第三章 道家自然观的基础范畴
    **节 气:天地万物的质料
    一、“气”与道家科技思想
    二、道家“气”论自然观的演进
    三、“气,,范畴与中国科技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第二节 阴阳:世界变化的动力机制
    ���、阴阳:世界生成变化的动力之源
    二、阴阳辩证关系及其科学思想
    第三节 五行:天地万物的结构
    一、“五行”的三个维度
    二、“五行生克”的科学思想
    第四节 八卦:解释世界的符号系统
    一、援易入道:道家自然观的丰富发展
    二、八卦与道家科技思想的表达方式
    第五节 动与静:道家的运动观
    一、自然之动静
    二、治国之动静
    三、养生之动静
    第四章 道家科学认识论的基础范畴
    **节物:道家科学研究对象的确立
    一、道家对“物”范畴的理解
    二、道与物的张力
    三、“物”范畴的科学思想
    第二节 理:世界本质与规律的求索
    一、道尽稽万物之理
    二、德者,变及物理之所出也
    三、万物有成理
    四、万举不失理
    五、循名究理
    六、“理”的科学思想
    第三节 名实:由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的转换
    一、“无名”与“有名”统一的名实观
    二、名实观与科学认识论
    三、“刑名比详”与社会制度设计
    第四节 有无:事物本质与现象的表征
    一、本体论意义上的“无”和“有”
    二、社会技术视野下的“无”与“有”
    三、自我技术话语下的“有”与“无”
    四、现象学意义上的“有”和“无”
    五、有无相生与科技创新思维的培养
    第五章 道家科技实践论的基础范畴
    **节 天地人:道家思考世界的向度
    一、多维视角下的“天、地、人”范畴
    二、天、人、地关系的科技思想
    二、“天地人”范畴的人文生态思想
    第二节“自然”:对世界秩序的敬畏
    一、“自然”的发现和“理性批判”精神的确立
    二、“自然”范畴的事实与价值维度
    三、“自然”范畴的科学思想意蕴
    第三节 “无为”范畴与科学思想价值
    一、无为:道家的科学精神
    二、无为合天的行为取向
    三、“无为治世”的社会技术思想
    四、“无为养生”的自我技术思想
    余论:道家生命论的基础范畴
    一、形神相合:生命存在的方式
    二、生死:生命存在的两种形态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