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古文字学论稿
QQ咨询:
有路璐璐:

古文字学论稿

  • 作者:张光裕 黄德宽
  •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04257
  •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01日
  • 页数:477
  • 定价:¥74.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所录文章共五十三篇,主要是第五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大多数文章皆配合研讨会主题“商周全文”撰写,其中多篇论文所涉内容,更是**对外公布之新材料。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本书为繁体版。
    文章节选
    “成周”与西周铜器断代——兼说何尊与康王迁都
    三、尊卣类
    殷周酒器*显着的不同是晚殷以觚、爵(或角)相配合的组合关系*为突出。尊与卣可有可无,并不相配。而西周早期则兴起了尊卣相配的组合。一尊与一卣相配,花纹与铭文相同。如保组、刚刃组等。也有一尊配二卣的组合,二卣为一大一小。如卿组、渣伯组等。为便于比较形制变化,以下即按组合关系叙述。
    1.嗷士卿尊(图九:1)。铭言“丁巳,王在新邑”(《集成》5985)。成王器。属觚形尊。体细高。腹饰兽面纹。是晚殷以来常见的形制。
    2.卿组,一尊二卣(图九:2—3)。卿与在新邑的“臣卿”和嗷士卿为同一人。年代属成王。尊为觚形尊。尊体瘦高,腹饰两条花纹带,上带为线条顾龙纹,下带为长尾小鸟。两者中间均有浮雕小兽面。卣为蘑菇纽盖的椭圆瓿形卣(或称罐形卣)。盖、腹、圈足均饰线条顾龙纹带。《美集录》着录器形(A567)即《澂秋》37。谓“同铭同形之另一卣见《澂秋》36,陈承裘旧藏,较此器略大”,而不知《澂秋》36即《美集录》着录的“与前器形制、花纹、色泽均相同的”A568(《皮斯百》工7)。符合一尊配大小二卣的组合。并非有同形同铭的三件卣。
    3.保组(图九:4—5)。尊、卣同铭(《集成》5415,6003)。尽管对器主和铭文内���的理解尚存在歧异。但公认属成王时器。陈梦家更认为属武王器。尊为觚形尊。体略显粗矮。卣为椭圆形瓿式卣,盖有喇叭形钮。殷墟出土的瓿式卣,均为蘑菇形钮。喇叭形钮是周人的创新。尊的腹部饰云雷为地的卷角兽面纹,并在上下各加一条连珠纹带。卣的纹饰与尊相类。
    4.刚刃组(图九:6—7)。铭言伐盖(奄)(《集成》5977,5383),是周公、成王伐奄时器。尊为觚形尊,体瘦高。腹饰直棱纹,上下各有成对的小鸟纹。卣与保卣形似,而形体较为瘦高,提梁也长。而盖的两侧有竖立的犄角。开昭穆铜卣盖上有角之先河。卣的纹饰与尊相类。
    ……
    目录
    新出应公鼎释读
    新见乐从堂留尊铭文试释
    说“猫不廷方”
    工尹坡鉴铭文小考
    西周“文盈”补释
    释琉璃河太保二器中的“*”字
    柞伯鼎铭“无殳”小考
    “成周”与西周铜器断代——兼说何尊与康王迁都
    禹鼎铭文补释
    秦虎形辖铭文新释
    也说崇源新获楚青铜器群的时代
    长沙铜量铭文尾句释读
    楚王舍章铸铭文疏证
    金文研究五则
    “人鬲”新解
    再论“周人不用族徽说”
    西周铭文中的一种纪时方式——兼论《静簋》的纪时解读问题
    金文语词考释二则
    金文字词零释(四则)
    读新出土铭文札记三则
    从新见《吕*》铭文试论“*”、“奠师氏”及“织旃”之释读
    史墙是秉笔直书的史官吗?——关于墙盘铭文记述昭王部分的释读
    唐叔虞方鼎铭文新解
    异甫人匝铭补释
    说及从的一组字
    春秋金文字形的时代特征
    郝子姜首盘铭“于终有卒”新论
    二十世纪青铜器学的奠基之作——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重版前言
    《燕国铭刻中的“泉”字》补说
    三论“初吉”
    姬隽母温鼎初探
    读新见西周伯口父蕴铭“用乡宾于宗室”杂志
    齐国鸟虫书考
    金文考释二则
    “虎”族器整理与研究
    说碉生器两种“以”字的用法
    《慎子旦恭捡》初读
    从西周金文“姚”字的写法看楚文字“兆”字的来源
    上博藏六《用曰》第14号简试解
    上博六《景公疟》字词校释
    楚文字考释献疑
    How Guodian and Received Texts use Humanity and Righteousness Differently
    试论郭店楚简与传世文本中“仁”、“义”使用的差异性
    论包山简的“会*之觞”——兼说“爵”的形制
    论“*”、“敖”、“微”、“嫩”、“美”字的关系
    《周易》郑氏注平议——以出士《周易》文献为准式说起
    马王堆帛书“物则有形”图圆圈内文字新解
    楚地“*易”新考
    以古音研释古文字朔义举隅
    《周易》零释
    读上博六札记
    安徽天长汉墓木牍初探
    镕字古义钩沉——兼论帛书辟兵图的文化记忆
    编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